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欧阳修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欧阳修是正统的文人,也是婉约派的词手,但现在冠以欧阳修大名的一些词,被文人归入艳词一类,那么,像欧阳修这样的大家,真的会去创作艳词吗?
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学成就非凡
欧阳修是北宋文坛领袖,培养了无数文人,苏东坡兄弟,就是是他挖掘和培养的,同时,他大力提倡古文运动,开创了一代新文风,扭转了当时流行的不健康的文风,造就了文坛的新气象。
欧阳修以散文创作见长,他一生共创作了五百多篇散文,题材多样,有政论、史论、记事、抒情、游记和笔记等,他的散文不仅有极强的气势,而且内容充实,深入浅出、精炼流畅,让人读之,感觉耳目一新。
欧阳修的散文创作,和当时的社会现实联系得非常紧密,通过明快的语言和透彻的说理,展现了他匡时救世的情怀,这也是他能做上高官的原因。
除了用散文展现他的政治抱负外,欧阳修的散文还展现了一种新的文风。这些抒情散文情景交融,内容动人,体现出欧阳修从容宽厚的个性和真率自然的艺术个性。
现在,欧阳修的散文如《醉翁亭记》、《本论》、《祭石曼卿文》、《苏氏文集序》等,都是散文当中的名篇。
欧阳修会写艳词吗?
以欧阳修的学养和做派,他是当之无愧的文人领袖,这样的人,做文章自然追求正统,不会屈从社会大众的喜爱而去曲意奉承。
北宋是词流行的时代,有名望的文人都会以能创作词为荣,并且也是文人的艺术涵养的必修课。欧阳修作为北宋时期最有名望的文坛领袖,自然对词的创作也不会陌生。
欧阳修的词风以婉约为主,这种词在内容上以描写男女情爱为主,稍不留神,就会将词写成艳词。艳词在当时属于小资,对于欧阳修这种追求治国平天下的文人来说,是不屑为之的。
但目前许多带有艳词色彩的词,都被认为是欧阳修所做。这又是怎么回事?
在众多冠以欧阳修大名的艳词中,有一首最为出格,这首词名《望江南》,是当时流行一时的词牌名,欧阳修能写这样的词牌,并不稀奇,稀奇的是内容充满了男女情爱,而且他写作的对象竟然是他的外甥女,这对于以道统自居的欧阳修来说,绝对算得上道貌岸然的绝佳讽刺了。
同时,我们熟悉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样充满了青年男女爱情憧憬的词,也被认为是欧阳修所做。
但欧阳修是一个严谨的人,无论是青年时期还是壮年时期,在家庭生活上都以严肃著称,又怎么会有闲情雅致去创作这样小资味十足的爱情词呢?
因此,一直以来,都有学者说这些被冠以欧阳修大名的艳词,绝对不是他创作的,而是另有其人。
应该说,北宋文坛上流行的词,冠以欧阳修大名的艳词,从形式和内容上看,许多都属于上乘之作,如果没有欧阳修这样的大才,似乎很难创作出来。
但是,文学作品的创作,大多应该和省会经历有关,以欧阳修的品行,他不会有更多的时间流连于儿女情长,也不会牺牲自己的名望去宣扬和礼教相对的事。所以,怀疑这些词不是欧阳修所做,是有道理的。
艳词不是欧阳修所做,到底是谁创作的?
否定欧阳修创作了艳词的人,在南宋就有了。
南宋有一位姓曾的文人认为当时冠以欧阳修大名的词,应该只有三分之一是欧阳修创作的,其他的艳词,都是一些小人借此来诋毁欧阳修的名声。
欧阳修在政治上追求革新,因此不可避免地得罪了保守派。
这些人就开始编造欧阳修爱慕其外甥女的桃色故事来打击欧阳修,借助北宋词的流行,他们就创作了《望江南》,来影射欧阳修和外甥女之间的不伦之恋。
这件事在欧阳修活着时,就闹得沸沸扬扬,欧阳修还专门写了文章来为自己辩护。
可以想象,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写《望江南》这样的艳词来把自己往对手的刀口上送的。
北宋时期还有一位叫罗泌的文人在为欧阳修编辑个人文集时,对当时被冠以欧阳修大名的词进行了归类,发现这些词中混淆了冯延已、柳永等文人的作品,而这些文人的创作风格,基本上都走的是艳词一路,尤其是柳永,几乎就是专门为妓女创作词曲的。他的这一论断,可以说是有几分道理的。
同时,宋朝人在编辑欧阳修的作品时,几乎没有进行认真地区分,以至于欧阳修的词的内容非常繁杂,让人觉得欧阳修几乎是一位杂家,但欧阳修是正统的文人,绝对不是一位杂家。所以,那些艳词很有可能真不是他创作的。
欧阳修是不是真的写过艳词,那些艳词中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是假的?这些谜底现在已经很难弄清楚了。
但是,一些学者认为,如果把所有的艳词都否认是欧阳修所作,也太没有道理了。
欧阳修的侄儿在为欧阳修写传记时说当他中科举时,许多人都不服气,也产生了针对欧阳修的诽谤之言,但他并没有说有什么人专门写词来诬陷欧阳修。
而北宋另一位词人晏殊真真切切创作个艳词,但他的儿子却非要否定。如果欧阳修真的没有写过艳词,他的门人那么多,为什么就没有人来否定呢?
所以,欧阳修是不是写过艳词,现在还难以下结论,之所以有人认为欧阳修不会写艳词,主要是因为那些艳词的内容太过轻浮,与欧阳修平时倡导的理念严重不符。所以,否定是有道理的。
但是,作为一代文豪,即便有时表现出一点儿女情长,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现在笼统地认为欧阳修没有创作过艳词,也没有完全的说服力。
文学创作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的文学成就以散文最高,影响也最大,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
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文学成就
诗文革新
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的文论和创作实绩,对当时以及后代都有很大影响。宋初,在暂时承平的社会环境里,贵族文人集团提倡的西昆体诗赋充斥文坛,浮华纂组,并无社会意义,却曾风靡一时。为了矫正西昆体的流弊,欧阳修大力提倡古文。他自幼爱读韩俞文集,出仕后亲自校订韩文,刊行天下。他在文学观点上师承韩愈,主张明道致用。他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但他又假正了韩愈的某些偏颇。在对“道”的解释上,他把现实中的“事”,看作是“道”的具体内容,反对“弃百事不关于心”,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在对待“道”与“文”的关系上,主张既要重“道”,又要重“文”,认为“文”固然要服从于“道”,但并非“有德者必有言”。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能言之士哉”。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所谓“事信言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语言要有文采,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后来,知贡举(主管考试进士)时,又鼓励考生写作质朴晓畅的古文,凡内容空洞,华而不实,或以奇诡取胜之作,概在摒黜之列。与此同时,他又提拔、培养了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等一代新进作家。
诗词歌赋
苏轼评其文时说:“论大道似韩愈,论本似陆贽,纪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但欧阳修虽素慕韩文的深厚雄博,汪洋恣肆,但并不亦步亦趋。
欧阳修一生写了500余篇散文,有政论文、史论文、记事文、抒情文和笔记文等,各体兼备。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易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叙事既得委婉之妙,又简括有法;议论纡徐有致,却富有内在的逻辑力量。章法结构既能曲折变化而又十分严密。《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与高司谏书》、《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泷冈阡表》等,都是历代传诵的佳作。欧阳修还开了宋代笔记文创作的先声,其《归田录》、《笔说》、《试笔》等都很有名。欧阳修的赋也很有特色,著名的《秋声赋》运用各种比喻,把无形的秋声描摹得非常生动形象,使人仿佛可闻。这篇赋变唐代以来的“律体”为“散体”,对于赋的发展具有开拓意义。欧阳修的诗歌创作成就不及散文,但也很有特色,其中不少诗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他还在诗中议论时事,抨击了腐败政治。但他写得更多、也更成功的是那些抒写个人情怀和山水景物的诗。他的诗在艺术上主要受韩愈影响。总的来看,风格是多样的。欧阳修还善于论诗,在《梅圣俞诗集序》中提出诗“穷者而后工”的论点,发展了杜甫、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对当时和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过很大影响。他的《六一诗话》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话,以随便亲切的漫谈方式评叙诗歌,成为一种论诗的新形式。欧阳修也擅长写词,主要内容仍是恋情相思、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尤善以清新疏淡的笔触写景抒情。还有一些艳词,虽写男女约会,也朴实生动。欧阳修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大力倡导诗文革新运动,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义文风和诗风,取得了显著成绩。由于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文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在宋代的地位有似于唐代的韩愈。他荐拔和指导了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散文家,对他们的散文创作发生过很大影响。他的平易文风,还一直影响到元、明、清各代。
首部牡丹专著
1034年,欧阳修亲睹“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邀游”,于是遍访民间,将洛阳牡丹的栽培历史、种植技术、品种、花期以及赏花习俗等作了详尽的考察和总结,撰写了《洛阳牡丹记》一书,包括《花品序》、《花释名》、《风俗记》三篇。书中列举牡丹品种24种,是历史上第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牡丹专著。[10]
创立应用文体
欧阳修是杰出的应用文章家,不仅应用文写作颇有建树,而且对应用文理论贡献也很大。欧阳修创立应用文概念,构筑了应用文理论的大体框架。他认为应用文的特点有三。一是真实,二是简洁质朴,三是得体。欧阳修主张应用文应合大体、文体、语体,其理论已相当精深。欧阳修对公文的贡献很大。他写有公文一千一百零二篇,公文理论也很系统。公文内容“必须合於物议,下悦民情”;形式“取便於宣读”,采用“四六”的语言形式(《内制集序》),开苏轼改革骈文之先河。他自责其公文有“无以发明”,“意思零落”,“非工之作”,“拘牵常格”的毛病,主张内容要完整出新,有条有理;形式既要规范,又要创新。
政治成就
欧阳修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保持了较清醒的认识。主张除积弊、行宽简、务农节用,与范仲淹等共谋革新。晚年随着社会地位的提高,思想渐趋保守,对王安石部分新法有所抵制和讥评;但比较实事求是,和司马光等人的态度是不尽相同的。
其他成就
欧阳修一生著述繁富,成绩斐然。除文学外,经学研究《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说,有独到见解;金石学为开辟之功,编辑和整理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铭文碑刻上千,并撰写成《集古录跋尾》十卷四百多篇,简称《集古录》,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史学成就尤伟,除了参加修定《新唐书》250卷外,又自撰《五代史记》(《新五代史》),总结五代的历史经验,意在引为鉴戒。欧阳修书法亦著称于世,其书法受颜真卿影响较深。朱熹说:“欧阳公作字如其为人,外若优游,中实刚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2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