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张公艺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
据《资治通鉴》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命瀛州刺史的卢祖尚出任交州(今越南北部地区)都督,卢祖尚一口答应,但是回家细想之后认为交州路途遥远,便上书唐太宗,说自己不宜远行,请皇上另派他人。唐太宗这就怒了,诏书都下了怎么能反悔呢?第二天开庭,唐太宗当场就杀了卢祖尚。
自古以来,都说伴君如伴虎,皇帝赐下的命令没有谁敢违背,都是尽心尽力的做好,免遭杀身之祸。武则天时期就有这么一位老族长,巧妙的解决了皇帝提出的难题,不仅摆脱了家族被抄的命运,还获得了皇帝的赏赐。
649年,唐高宗李治即位。李治在位期间,虽说是政通人和,朝局平顺,但李治一直都有一个心病,他非常希望有一个和睦的家庭。他的父亲发动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政变,杀害了自己的叔伯李建成和李元吉,后来又杀了汉王李元昌。登上皇位后自己和其他兄弟之间也是貌合神离。将自己父亲的妃子武则天纳入后宫之后,频频遭人议论,后宫之中也是摩擦不断。
家里面这些幺蛾子事情让李治非常苦恼,这时候他听说河南有一个张氏家族,人丁兴旺,900多个人住在一起却都是和和气气。李治感到非常不解,自己的亲人都是皇亲国戚,从小也是饱读圣贤书,尚且都不能做到和谐共处,你们一些山野村夫,怎么就能这么和睦?665年,李治携武后和文武百官一起前往泰山封禅。途中李治特意改道,前往河南郓州,想要看看张家是不是浪得虚名。
到了张家后,李治感觉张家是见面更胜闻名。张家族长张公艺时年88岁,子嗣兴旺,九代同堂。全家约900人,共同住在一个大宅子里面。宅子分为很多个生活区,所有家庭成员的收入都上交家族,由组长统一分配。邻居们都说他们从来都不吵架不闹矛盾,每个人相处都和和气气,好得就跟一家人似的。
李治对张公艺的治家之道非常感兴趣,竟不顾皇帝颜面向张公艺请教,张公艺说到,“治家之道无非就是一碗水端平,张家财产完全公有,人人平等。就比如我们吃饭,900个人一起吃饭,每次吃饭就各分坐席,男女老少各有分席,吃的饭菜也都是一模一样”
李治听到后心中暗自赞叹,他决定考验一下张公艺,便取了两个梨要张公艺平均分给每一个人,做不到的话就满门抄斩。张公艺接过梨,命人将梨打碎成末,放入水中,做成梨汁,家族内每个人分一碗。
看到张公艺做法后李治非常惊讶,他再次请教张公艺处理家务事的秘诀。张公艺便在纸上写下一百个忍字,并告诉李治治家的秘诀就是让每个家庭成员懂得谦逊忍让,这样就能做到家庭和睦。
李治龙颜大悦,赐字“百忍义门”,河南张家也自称为百忍堂一直传承到了现在。
是边境安定、百姓安定的景象。内容是谨遵先帝的制度,还关心老百姓的疾苦。由于唐高宗的性格善良,又犹豫不决,所以不是君王的理想人选。好在他的父亲李世民为他留下了丰富的基础。此外,长孙无忌、褚遂良等有名的忠臣辅佐他,才让他即位初期维持了太宗留下的局势,使得朝廷出现了治世的景象。在他执政的六年为永徽之治。李世民是一个非常有开拓精神的君主,在他的执政期间制定了各种制度,完善了唐朝的官僚体制。李治的能力虽然比不上他的父亲,但也不是无能的君主。虽然见识不高,但也能胜任守城的君主。
在他刚登基时,和其家族的子弟都很遵守李世民的遗训,延续李世民当时制定的各政治经济制度,而且谨记老百姓和朝廷之间的关系很重要,所以他非常关心民生的疾苦。李治每天都要接见刺史,向他询问百姓的生活情况,便于及时调整政策,而且他身体力行,崇尚俭朴。李治的一生没有什么特别的癖好,他不会出去打猎,也不会去到处收集奇珍异宝。
他为了防止部下的官吏对他进贡宝物,他还特意命令大臣们不能进献鹰隼和犬马。所以,他统治的初期,天下一直都是很太平的,而且老百姓安居乐业。据历史记载,人口一直增加到380万户。李治执政时,朝鲜半岛有三个政权分立。当高句丽和百济联军攻打新罗时,向李治请求援助。于是,李治先后两次派兵支援高句丽和百济。后来,唐朝大将刘仁轨在白江口打败日本和百济联军,而且一举歼灭了百济国,使百济王逃到了高句丽。
此后,唐朝的军队和新罗联军合作进攻平壤,他们才灭亡。至此他们才全部臣服于唐朝。此外,李治刚登基不久,西突厥阿史那贺鲁破乙毗击溃前可汗,自称沙钵罗可汗。后来,李治程知节袭击沙钵罗可汗,开始出使西域。此后,唐大将苏定方等大破西突厥。可汗想逃到石国,可是在途中被抓住,西突厥灭亡。李治在当地设置了昆陵、蒙池二都护府。
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中有太和。
释义:只要勤快起来,天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学会忍让,家中就有和气、平安。
典故:
“张百忍”原名叫张公艺,以“忍、孝”治家,九代未曾分家,家道和睦仁善。
根据史书记载,当年唐高宗去泰山封禅路经寿张县时,听说张公艺一家九世同居,每朝都对其表彰,就慕名造访。
唐高宗问张公艺为何能九世同居,当时已经八十八岁的张公艺答道:“老夫自幼接受家训,慈爱宽仁,无殊能,仅诚意待人,一‘忍’字而已。”
随即书写了一百个“忍”字呈给皇上,并讲述了“百忍”的具体内容。
唐高宗连连称好,赐帛表彰,封张公艺为醉乡侯,封其长子司仪大夫,并亲书“百忍义门”四个大字。张公艺高寿九十九岁去世。后人称其为“张百忍”,并为其修建“百忍堂”以示纪念。
扩展资料:
这里所说的“忍”,属于精神养生中的调神法,即在遇到情绪不良时,要提倡“理智”,注重“修养”,掌握自己,控制情绪。
如果不控制情绪,任其放纵,不但周围的人受不了,而且对自己的身体也极为有害,小则身体患病,大则危害生命。
因此,暂时,“忍一忍”亦是有积极意义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2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陈琳的生平如何他都有哪些著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