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对百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阿斗真的那么蠢吗?诸葛亮从这件小事发现,他其实比刘备更聪明。
人们常说扶不起的阿斗,似乎阿斗就是整个三国里最愚笨的一个人,拥有诸葛亮这样的谋臣,坐拥的川蜀之地物产丰饶,同时也有着百万雄兵,但不仅没有在战争中打出任何效果,反而最后被魏国人抓走,留下了一个叫做乐不思蜀的成语遗臭千年,估计他老爸刘备如果能够泉下有之,恐怕会气得吐血再死一次吧。
那么阿斗真的有这么蠢吗?那些智商先天有缺陷的情况我们尚且不说,作为一个接受了蜀国各种最卓越老师辅佐的小孩,他从小就拥有着最好的教育资源,并且他老爸是刘备,是自己这一片土地下最大的一个王,所以肯定也会给他更大的信心,阿斗就算不是真正的超级人才,在那一个教育普遍缺乏的年代里,阿斗至少也是属于顶尖的那一部分聪明人,眼光见识都不可能是普通农民家的孩子能比的。
然而让所有人都迷惑的是,阿斗在历史上无论哪个阶段表现的都非常愚蠢,不仅没有让整个朝廷配合诸葛亮来进行北伐,同时在诸葛亮去世之后,也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卓越的智力才能,甚至直接被活捉了,然后在魏国乐不思蜀,这从逻辑上来说,是一个非常无法被人理解的事情,甚至是不可能发生的。
然而后来阿斗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却让诸葛亮发现他其实是非常聪明的,刘备死后,诸葛亮就开始了多次北伐,想要帮助蜀国成功北上扩大国土,然而多次北伐而不得,最终诸葛亮也累死在了五丈原,而此时的他还尚有一丝气息,只不过已经活不长了,在临死之前,诸葛亮接见了刘禅派来的使臣,正是这个使臣让诸葛亮发现,刘禅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这么愚笨。
原来这个使臣提了一个问题,这是刘禅交代下来的事情,那么是什么样的一个问题呢?原来他问的是如果诸葛亮死了,那么他的儿子应该怎么办?按理来说,一般这种权臣去世之后,儿子肯定都是应该接任一部分的职务,然后担起父亲未完成的任务,继承制度这在古代是非常常见的,毕竟由于诸葛亮威望这么大,所以他的儿子来掌管军政也会得到更多人的尊敬。
而如果刘禅提出了这个问题,那就代表着刘禅已经放出了自己的态度,那就是不允许,殊不知司马懿一直都效忠曹操,死后都没有谋权谋朝篡位,然而最终他的儿子还是取魏代晋了,所以刘禅担心诸葛亮的儿子也会成为第2个司马昭,仅仅这一个问题就已经把刘禅的所思所想全部都透露了出来,并且还表明了刘禅的眼光是非常长远的,看到此时,诸葛亮已经是百感交集。
一来自己为蜀汉鞠躬尽瘁了这么多年,一直以来什么事都是亲力亲为,完全没有敢半点松懈,甚至都累死在了五丈原这个地方,却依然要遭到来自皇族的质疑,这的确是很心酸的,二来诸葛亮又有一些欣慰,因为他答应了刘备要好好的辅佐刘禅,只不过一开始他一直觉得这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所以什么事情都没有办法一起商量。
而刘禅提出的这个问题则代表着他的智商并不低,只不过之前一直都在韬光养晦,如果能够保持这样的一个状态下去蜀国还真的有希望统一天下,于是最终诸葛亮面含微笑地回答了刘禅的最后一个提问,他说自己家里有几百亩的桑树可以养活孩子,也就是说不需要刘禅提供任何职务给诸葛亮的儿子。
与此同时,诸葛亮又表明孩子并没有要走上仕途夺得权力的一个野心,这打消了刘禅的忧虑,所以才让诸葛亮的后人一直好好的生活在老家,其实诸葛亮也是为了家里好,自己独揽大权这么多年,难免刘禅会有一些不悦,如果不让孩子们远离仕途,可能会遭到刘禅皇族的一个诛杀,毕竟刘禅已经通过这句提问证明了自己并非一无所知的傀儡蠢货。
能够表明刘禅智商的还不仅仅是这一个提问,他老爸刘备被陆逊搞了一个火烧连营,然后直接就被气死了,而诸葛亮也是被累死的,但只有刘禅他可以得以善终,并且直到死后都是金钱美女大把,这本身就说明了他的个人能力很强,没有诸葛亮的蜀国在之后的几十年里都是刘禅独揽大权,没有任何人有机会染指权力,同时在蜀国被打败之后,刘禅同样可以通过自己生存技巧在魏国过好日子,能够让司马家的人留他不死,这难道不是另类的一种聪明吗?
三国时期的蜀汉后主刘禅与丞相诸葛亮的关系,其实有一点像后来明朝时期的万历皇帝朱翊钧与首辅张居正的关系,只不过不同的是,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嫌张居正生前管得太严,来了个大翻案,把张居正给抄了家,而刘禅在诸葛亮死后,仍然信奉着诸葛亮,善待诸葛亮的儿子,听从诸葛亮的政治安排。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刘禅宅心仁厚、心地善良,没有刻意复仇的心态。
刘禅
不是每个人都有刘禅这样的心胸,尤其是身在最高权力的皇帝宝座上,有一个处处管着自己,处处教训自己,犹如导师和父亲一样太上皇般存在的诸葛亮来说,要说刘禅完全没有一点逆反心理,谁都不会相信,可是刘禅确实没有记恨诸葛亮,不仅没记恨,而且还大力提拔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对于终身活在诸葛亮阴影之下的刘禅来说,这应该是一种仁厚吧。
但刘禅并不是一个没有脾气的好好先生,至少刘禅敢杀污辱他名声的刘琰,刘琰可是刘备时代就供奉起来没有实权的高官,因为刘琰怀疑自己进宫向太后祝贺的妻子与后主刘禅有染,刘琰居然对自己的妻子用私刑,这事触怒了后主刘禅,刘禅最终决定杀了刘琰,这是刘禅一生中有记载的唯一一次杀死大臣。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刘禅不是一个没脾气的皇帝,在面对臣下的污辱,刘禅是敢于举起屠刀,宁愿杀了对方也要维护名声的皇帝。
那么刘禅这个皇帝,到底是聪明还是愚笨呢?刘禅到底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呢,还是一个大智若愚的明君呢?
刘备托孤
先听听诸葛亮是怎么说吧,诸葛亮对刘禅有一句评价是:
朝廷主公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说:刘禅年龄刚满18岁,天资仁慈,思维敏捷,爱戴有德之人并能礼贤下士。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诸葛亮评价刘禅这话是写在一篇文章中用来劝说一个叫杜微的名士出山辅佐刘禅的,诸葛亮以臣子之名评价君主刘禅,在孝治国的东汉及三国时期,只能是恭维的语气来评价,所以诸葛亮对刘禅的评价不能用语言来描述真实性,而是要用行动来描述。
刘禅与诸葛亮
诸葛亮从刘备去世的公元223年开始执政,到病死于五丈原的公元234年,一共执政了11年时间,看看诸葛亮是如何对刘禅严格管教的,似乎更能说明问题。后主刘禅在蜀汉政权中的作用只是祭祀宗庙祖先,除此之外,基本上就不用管事,全权由诸葛亮处理,刘禅在诸葛亮执政期间的年龄是从17岁到28岁这个年龄段。
可以说这个年龄段是一个完全有自主能力的成年人了,诸葛亮却不将大权交给刘禅,而刘禅似乎也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个过程,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刘禅是一个权力欲望不强的皇帝。
后主刘禅
刘禅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可以说诸葛亮是最清楚的,诸葛亮之所以11年大权独揽,不正是说明刘禅是一个平庸,没啥能力的皇帝嘛,要是有能力的话,刘禅不就早亲政了,无论是刘禅主动还是被动,可惜都没有。
自古以来,权力就是古代封建社会争夺的焦点,以后来年仅20岁都知道夺权的曹魏皇帝曹髦来说,曹髦手无缚鸡之力尚敢拼力一搏,勇气可嘉,光是这一点,曹髦就远胜刘禅。
之所以很多人认为刘禅是大智若愚,无非就来自刘禅投降后,司马昭试探刘禅是否思念蜀汉的话,刘禅回答:此间乐,不思蜀。于是便有了乐不思蜀的典故,都认为刘禅以大智若愚的心智骗过了司马昭。
乐不思蜀
可是,经父子二代三人篡位,低调隐忍、心狠手辣,以玩阴谋诡计起家的司马昭来说,刘禅如果骗得过,还会亡国?也未免把司马昭看得太不济了,像邓艾、钟会这样绝顶聪明的人才,都被司马昭玩弄于股掌之间,刘禅能有几个智商,能骗过司马昭?我宁愿相信,是司马昭认为刘禅没有威胁,才放过了刘禅。
而这个没有威胁,就在于刘禅是个平庸之人,就说明了作为皇帝的刘禅来说,他就是普通的平庸皇帝,没有大才,也不像秦二世胡亥那样愚蠢得一塌糊涂被赵高玩弄于股掌之间,但实际上刘禅也不过只比胡亥强那么一点点而已。
别的不说,就说刘禅信任宦官黄皓这事来说,就是糊涂之极,刘禅是三国时期唯一一个信任宦官的皇帝,没有之一,东汉因宦官而灭亡,后来的三国皇帝都对宦官严加提防,可是刘禅居然信任这么一个弄权,毫无能力的宦官黄皓,只能说刘禅这个皇帝的愚蠢,居然靠相信宦官和巫术来处理国家大事,如果这样都不灭亡的话,那还真是天理难容了。
刘禅与宦官黄皓
至于战争中早早地投降,也别把救百姓于水火免于兵戈这种高尚的道德扣在刘禅身上,直接说刘禅怕死得了,包括后来对司马昭说出的话也是一样,怕死不丢人,说明刘禅就是一个普通人,不过要跟他父亲刘备比的话,还是别比了。
综合起来,以刘禅一生的行动举止来评价他的话,应该是这样的:
刘禅是一个仁厚、善良、怕死、能力平庸、权力欲不强、偶尔办些糊涂事的普通皇帝,是那种放在普通人当中再也无法分辨出来的人,却一不小心放在了皇帝的高位,还一放就是40年。
刘备没有把刘禅摔傻,刘禅的智愚表现主要和他后天教育有关。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情况。
刘禅后来继承了刘备的帝位,在邓艾军队到来之时,率领文武百官投降。后来,已经被封为安乐公的刘禅,在司马昭的宴会上被问及是否思蜀,刘禅却憨态可掬的说“此中乐,不思蜀”,引来不少人唏嘘。
于是,有人认为刘禅的愚笨,有可能是当年刘备给摔的,刘备那一摔,让刘禅成了一个比较笨的“傻子”,历史上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正史上并没有记载刘备摔刘禅,刘禅也不完全是“扶不起的阿斗”,刘禅并没有远大的志向,基本上和他受到的教育有很大关系,是后天培养上的不重视,造成了刘禅资质平庸。
刘禅出生后,刘备经常忙于打地盘,没有时间陪伴和教育刘禅,也没有给刘禅选个像样的老师教他学习,刘禅几乎处在“散养”的状态,这对刘禅的成长非常不利,尤其是不利于他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大志向。其实,除了刘备没有培养好帝位接班人,诸葛亮也没有培养好接班人。诸葛亮自己很厉害,但在接班人上他并不是特别重视,以至于诸葛亮死后,蜀国年轻一代的新人很少,以至于出现“蜀国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尴尬情况,这也是蜀汉迅速衰落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没有接受良好教育的刘禅,在诸葛亮死后掌握政权将近30年,在这30年中,刘禅虽然没有什么大作为,但也没有出现太大的乱子,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给他推荐的人才,也基本上发挥了作用。从这一点上来看,刘禅虽然没有大志向,但也不是昏庸愚笨之主。
关于刘禅的投降,一方面的确是没有骨气和勇气,另一方面,当时的成都的确没有多少精兵悍将,刘禅投降也是无奈之举,至于是他没有骨气还是大智若愚,也很难说清楚。刘禅的最大“糙点”就是那句“此中乐,不思蜀”,这到底是刘禅的愚笨还是装作“憨态可掬”求生存的法则,不是当事人,也很难明白个中缘由。可见,历史上的刘禅没有大志向,主要和他后天教育有关,并不是被刘备“摔傻”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18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