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到大臣府邸做客,大臣为何放出恶犬?感兴趣的读者和对百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雍正皇帝深知自己的皇位来之不易,所以在位期间也是兢兢业业,废寝忘食。《雍正王朝》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雍正为了处理朝政常常是深夜还在批奏折,天不亮又要起来上早朝。
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劳模皇帝。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朝纲严明,君臣一体。
雍正仅仅在位十三年,就病逝在自己的岗位上,确实是一位明君。就连日本人都赞赏雍正皇帝,将雍正帝称为“希世仁君”。
“伴君如伴虎”,即使是在雍正帝这样的明君身边,也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否则的话,就会像大功臣年羹尧一样。虽然曾经不可一世,权力滔天,但是最后还是被雍正赐死。
这帝王之心确实难以猜测,一次雍正微服私访,前去一位大臣的府邸讨水喝,但是大臣却放出恶犬驱逐雍正,雍正不但没有治这位大臣得罪,反而让这位大臣加官进爵。
家世显赫,刚正不阿
钮钴禄·讷亲,我们一听这个姓氏就知道,在当时的那个朝代,肯定是和皇亲国戚沾边的。钮钴禄·讷亲更是贵族中的贵族。
他的曾祖父亦是清朝赫赫有名的开国元勋,被封为“一等公”。
祖父遏必隆是康熙年间四大辅政大臣之一,父亲尹德由都通领侍卫内大臣,他的姑姑是康熙时期的孝昭仁皇后。讷亲的家室显贵,他的家族一门都是皇族的姻亲。
讷亲未出生已经备受关注,不少贵族都来联姻,企图可以攀附皇亲。讷亲出生在无限的荣光之中。在这样的世家,讷亲的家人对他寄予厚望。天资聪颖的讷亲,从小就熟读四书五经,才华横溢,不仅如此,还养成了刚正不阿的性格。
讷亲的父亲去世后,讷亲继承了“二等公”之位,子承父业的讷亲不负众望,成为了雍正的肱骨之臣,得到了雍正的赏识。因此讷亲在朝廷中有着很高的地位。
位高权重,家世显赫的讷亲自然吸引了不少前来攀附关系,阿谀奉承的人。这些人都想借着和讷亲攀附关系,借此升官发财,荣华富贵。因此,有许多的达官贵人都会到讷亲的府上拜访送礼,向讷亲示好。
但是讷亲却是一位正直之人,从小刚正不阿的性格,使他拒绝和这些趋炎附势之辈同流合污。
讷亲不厌其烦,但是又不能直接把这些人赶出府中,得罪朝中共事的同僚。于是讷亲就命令手下养了三条恶犬,一旦遇到上门奉承之人,就放狗撵人。
这样一来,那些达官显贵遇到讷亲家中的恶犬,也只能悻悻而归,识相地离开。前来拜访的谄媚之徒确实少了。
恶犬惊扰圣驾
讷亲的恶犬确实是赶走了那些谄媚之徒,但是也在雍正前来的时候惊扰圣驾。但是雍正并没有怪罪讷亲,反而让讷亲加官进爵,位极人臣,禄赐百亿。
雍正皇帝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在路上感觉到口渴,正好来到了讷亲的家门口想要进府中喝水,雍正刚要敲门,就看三只恶犬狂吠着向他跑来,这可是吓到了雍正,还好手下的护卫及时亮明身份,才使得讷亲家的仆人制止恶犬。
讷亲知道自己家的恶犬惊扰圣驾,连忙前来请罪,雍正也是怒气冲冲。讷亲顿感惊慌,急忙向雍正请罪,说明自己养三条恶犬的原因是“驱赶趋炎附势之人”,雍正听后,怒气顿消,反而是喜出望外,赞赏了讷亲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的性格。
雍正的前后反差如此之大,是因为在雍正十分痛恨贪官污吏,执政时期,大力整治贪官污吏,那些腐败朝政之人,都收到了极其严苛的处罚。即使是小小的贪污,也会受到残酷的刑罚。
朝中整顿吏治的行动从未停止。见到这样一位清廉正直、洁己从公的官员,自然是喜不自胜。
雍正得到这样一位清正廉洁的人才,委以重任,1733年,雍正任命讷亲为军机大臣,处理朝中政治大事。得到了雍正的赏识,再加上本身自己的家世显赫,讷亲在朝中鳌头独占,和讷亲相提并论的大臣屈指可数。
讷亲虽然在朝中炙手可热,但是没有被权贵冲昏头脑,依然保持着自己廉洁奉公的原则,保持本心。
成也君王,败也君王
雍正逝世后,乾隆皇帝即位,乾隆帝初政时重用讷亲,授予兵部尚书兼议政大臣的职位。在雍正留下的一众老臣中,讷亲被乾隆视作最可造就的一位。
在雍正皇帝大丧期间,讷亲以都统领侍卫内大臣的身份奉命协办总理事务,被晋为一等公。乾隆十年(1745年) 乾隆皇帝命讷亲代替鄂尔泰成为军机处领班大臣,
行走列名在张廷玉之前。
虽然讷亲上书说明自己才疏学浅,不能胜任,但是还是得到了乾隆皇帝的提拔,地位一度超过了张廷玉,权倾朝野。
但是乾隆皇帝不仅可以赋予讷亲不世的权利,自然也可以从讷亲开始,杀他立威。
1748年, 乾隆皇帝还沉浸在丧妻的悲哀之中,金川失利的消息又传来,乾隆皇帝大怒,于是召回正在山东赈灾的讷亲,前往金川平叛。讷亲本来就是一介文臣,对于带兵打仗一窍不通,此次又是临危受命,结果可想而知。
讷亲战败,被乾隆打入大牢。就在他被打入大牢向乾隆皇帝申诉之时他的随员富成和四川巡抚纪山又将他避战观望,对大小金川之役持有异议的隐情揭发出来。
讷亲曾经在战争失利的时候,对自己的手下说“
西南蛮夷之事,非常的难办,对于他们一定不可轻举妄动。但是这些话,我怎么敢上书皇上呢?”乾隆皇帝认为讷亲是在指责自己仓皇用兵,才导致失败。于是,就把金川失利的原因,都推给了讷亲。
讷亲本来就刚到军营不了解敌情,再加上乾隆皇帝急于取胜,命令讷亲三日克捷,讷亲没有作战经验,最后惨败。
讷亲本来是乾隆皇帝恶劣情绪下随意抛出的替罪羊,但是他的刚愎自用和军事方面的无能,确实为乾隆帝提供了治罪的口实。最后命令讷亲以其祖先遏必隆的遗刀自尽。
讷亲本来养犬驱逐谄媚之徒的事情,也被乾隆皇帝讽刺为形式主义,自欺欺人。真是成败皆君王。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康熙在一废太子之后让百官重新推举太子,在这一时刻康熙去将被圈禁起来的老十三胤祥放了出来,自然是有他的深意了,这个意义就在于康熙想对外释放信号他想复立胤礽为太子。
康熙想复立胤礽为太子实际是为了缓冲各皇子之间为了储位的争斗
胤礽其实很伤父亲康熙的心,本来康熙诸子之中康熙最喜爱的就是嫡子胤礽,毕竟胤礽乃康熙原配妻子赫舍里氏所生,而赫舍里氏又为了生育胤礽难产而死,康熙自然对胤礽是百般疼爱,但无奈电视剧中的胤礽十分不争气。
电视剧中胤礽作为太子收受贿赂,结党营私,经营自己的小团伙,还与康熙的爱妃郑春华有苟且之事,这些都彻底让康熙对胤礽伤透了心,失望到底,所以康熙将胤礽废掉。
但是康熙发现废掉胤礽之后,皇子之间为了皇储之位处心积虑的斗争就随之而来,最先跳出来的就是大阿哥胤禔,他居然劝康熙赐死胤礽,随之而来老八一伙也开始活跃起来了。
这时候康熙开始发愁了,皇子们身边都有着各自的政治势力,为了谋取太子之位都在跃跃欲试,朝廷之间的政治势力平衡即将被打破,所以康熙开始打算平衡朝廷之间的政治势力,缓和皇子们争储带来的矛盾,康熙就想到了让胤礽复立。
既然一切的矛盾和问题都是储位带来的,康熙就想着再重新复立胤礽不就绝了这些人的野心了吗。
于是就有了康熙想重新复立胤礽的想法,但是康熙又不好自己提议胤礽,推翻自己废除胤礽的决定。因此康熙就想着暗示朝臣,开始夸胤礽的好,向朝臣示意胤礽应该重新再做太子。
但是电视剧中把康熙描绘的很有权谋和手段,他还借着这个机会打压了老八胤禩。胤礽被废之后,老八胤禩那又发生了术士张明德相面事件,老八胤禩之前一直背地里图谋太子之位因为此事搬到了明面上,让康熙开始猜忌胤禩是想图谋太子之位。
于是康熙在复立太子之前找到了国丈兼舅舅的佟国维,他请佟国维吃了顿饭,这顿饭局非常的值得玩味,在这场饭局中康熙话里话外都暗示佟国维是时候该放权了,老奸巨猾的佟国维当然知道自己一个人手掌大权多年,哪有长盛不衰,所以大外甥康熙是希望自己退休。
而且康熙给了佟国维家族一条出路,就是康熙让佟国维从家族中找一个有能力的人替代他从而延续家族的辉煌,于是佟国维就向康熙推荐了侄子隆科多(历史上隆科多实际是佟国维第三子),康熙也很爽快的应允了佟国维。
这场饭局之后对康熙唯唯诺诺了一辈子的佟国维居然敢在康熙复立太子的问题上顶撞康熙,就很值得玩味了。
饭局之后康熙让众大臣提议推举太子人选,正是佟国维联合另一重臣马齐联络了朝中各大臣推举了老八胤禩为太子,致使康熙开始对胤禩各种打压,其实这应该算是佟国维临退休前给康熙办的最后一件事。
佟国维明面上是帮着老八胤禩,实际他是在帮康熙看看老八胤禩在朝中有多么大的号召力和势力,这样康熙对胤禩的底细就彻底清楚了,而康熙也以此为借口开始彻底打压胤禩了。
其实从事后康熙对待佟国维的态度来看就能看出推举太子很可能是康熙和佟国维唱的一出双簧戏。事后康熙大发雷霆,但是佟国维只是被罢官回家养老,这是本来康熙就和佟国维谈妥的事,只是康熙借着这个由头让佟国维回家养老了。
康熙对老八胤禩的猜忌和对胤禩平时与朝臣的关系在这一刻都得到了印证,因此康熙根本不可能立群臣都推荐的老八胤禩为太子,他最终还是复立了胤礽为太子,并开始对胤禩进行打压,毕竟胤禩深得人心,他的政治势力已经威胁到了康熙的皇权,在皇权面前没有父子亲情,康熙必须选择巩固自己的皇权。
侠肝义胆的胤祥是康熙故意放出来平衡政治局势的
胤祥当初是为什么会被康熙圈禁呢?就是因为胤祥的侠肝义胆,胤祥与老四雍正在一废太子之前一直是全力匡扶太子胤礽,所以胤祥在一废太子之时胤禔对胤礽落井下石,胤祥为胤礽仗义执言。
在胤礽被废时,除了老大胤禔落井下石之外,其余的皇子们大多都是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思,连老四雍正当此之时都不敢再为胤礽说话,而胤祥却不顾一切替胤礽说话,这种重情重义、侠肝义胆的行为康熙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要知道胤礽是康熙亲自册立的太子,反对胤礽就代表着反对康熙,即便胤礽犯错也应该是由康熙收拾他,不需要其他人往上添油加醋。
相反拥护胤礽则代表了对康熙意志的服从,所以即便当胤礽被废的时候,胤祥替他说话也让康熙倍感欣慰和喜爱。
胤祥其实在这时候没有想太多,他完全是出于侠肝义胆,胤礽是有过错,但是并不至于像老大胤禔说的那样罪大恶极,所以胤祥勇敢地站出来替胤礽仗义执言。康熙当然是比较满意了。
而雍正与胤祥的性格差异也就在此时体现出来,雍正当时摸不清康熙意图,所以他采取了观望的办法,他没有替胤礽说话,不过雍正事后很快弥补回来,再重新推举太子时雍正保举了胤礽,从此让康熙对他也是比较满意。
胤祥替胤礽仗义执言之后,康熙以胤祥与胤礽结党为由将他圈禁起来,可以说一废太子时,愚蠢的大阿哥胤禔、废太子胤礽以及侠肝义胆的胤祥都被圈禁起来了,不同的是胤禔是真正的终身圈禁,胤礽还有着康熙的喜爱,而胤祥则是康熙故意将他保护起来,不想让他在九子夺嫡的路上越陷越深。
而当康熙想重新复立胤礽为太子之后,那么胤礽都无罪了,胤祥还有什么理由再继续被圈禁下去呢?而且康熙本身给的理由也很强悍,释放胤祥就是因为老子疼儿子。
其实胤礽即使被放出来也是孤家寡人,他的政治势力远及不上老八胤禩一伙人,所以康熙得提升胤礽牵制老八胤禩的资本,而老十三胤祥很明显就是能帮到太子胤礽,平衡了胤礽和胤禩之间的政治势力。
胤祥虽然在康熙时期封爵并不高,但是按照电视剧中的设定,胤祥和老十四胤禵可是康熙诸子之中最善于带兵打仗的皇子,胤祥曾经跟随康熙征讨噶尔丹,在八旗军中资历很深,能深得军心,在军队方面有很深厚的实力,这一点是胤祥的优势,也是康熙所非常了解清楚的地方。
因此康熙复立胤礽为太子同时将胤祥放出来,而胤祥背后还有着老四雍正,两人合并起来能充分地平衡掉老八胤禩的政治势力,这样康熙通过胤礽为明面,老四雍正和老十三胤祥在背地里又可以继续牵制老八胤禩,不至于将争储的问题摆在明面上来。
因此说康熙在复立胤礽为太子同时将胤祥放出来,就是为了让九子夺嫡的大戏从废太子之后的摆在明面,皇子之间的矛盾日趋激烈,让老八胤禩这样有野心的人收敛一些,胤祥的主要作用就是牵制缓和老八胤禩的野心。
电视剧中的胤祥被圈禁情节在真实历史上又是如何?
上面说的都是电视剧中的情节,下面来简略说一说历史上真实的老十三胤祥被康熙圈禁的事情。
电视剧中演的是老十三胤祥曾被康熙两次圈禁,一次是上面说过的一废太子时为胤礽仗义执言被圈禁起来,第二次则是因为江夏镇的事情胤祥再度被圈禁,这一圈禁就是十年之久,直到雍正继位才出来。电视剧中也交代了,康熙圈禁胤祥主要是为了保护胤祥。那历史上也是如此吗?
其实历史上胤祥也被圈禁过,不过胤祥只被康熙圈禁过一次,那就是在一废太子前后,同样也是被很快释放出来。历史上的胤祥并没有像电视剧中那样第二次被圈禁,然后一直圈禁到雍正继位才释放出来。
史书上关于胤祥在康熙时期的记载比较少,只记载了最初康熙十分喜爱胤祥,但是在一废太子前后胤祥被康熙短暂圈禁之后就突然失宠了。
史书中没有记载胤祥是为什么被圈禁,但是可以肯定胤祥是因为太子胤礽被圈禁起来,其实历史上康熙一废太子时牵扯到的皇子还是比较多的,根据胤禩的儿子弘旺所著述的《皇清通志纲要》记载,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时一废太子同时被圈禁的皇子有老大哥胤禔、太子胤礽、老三胤祉、老四雍正、老五胤祺、老八胤禩以及老十三胤祥。
这其中除了老大胤禔被终身圈禁之外,老三、老四、老五、老八都很快被康熙释放,随后废太子胤礽也被释放,而胤祥是在胤礽被释放之后才被释放出来,他是这些皇子中除了老大胤禔之外被圈禁最长的皇子,可见历史上的胤祥在一废太子中扮演了不太光彩的角色,才被老爹康熙最后释放出来。
其实通过历史我们可以看出来,胤祥是雍正的铁杆支持者,胤祥生母敏妃去世比较早,胤祥自幼是被雍正抚养长大,所以他和雍正关系非常亲密,胜似雍正的亲兄弟胤禵。
雍正很可能是早有野心,在胤礽被废之时雍正有了想法,而替雍正在台前操作的正是胤祥。因此胤祥很可能是在一废太子时替雍正做了某些事触怒了康熙,从而失去了康熙的喜爱,也因此雍正才会在继位后对胤祥非常的好。
总之一废太子之后,胤祥彻底触怒了康熙,失去了宠爱,之前胤祥曾被封过贝子爵位,这件事之后爵位被撤销,一直到康熙去世胤祥再无封爵。
而且历史上的胤祥也并不像电视剧中那么深得康熙喜爱,《皇清通志纲要》中还记载了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康熙再给胤祉、胤祥、胤禵三人的请安折上朱批:“胤祥并非勤学忠孝之人。尔等若不行约束,必将生事,不可不防。”
这种话还是当着众兄弟的面给回复的,可以想象胤祥当时有多么的尴尬羞愧,可见历史上的康熙在一废太子之后对胤祥的印象极其不好,胤祥在这段日子中过的并不舒服。
由于失去了父亲康熙的喜爱,还被父亲用这么不好的评语评价,胤祥心情极度郁闷,本来就身体不好的胤祥更因此抑郁患病,不过患病之后的胤祥倒是得到了父亲康熙的一点关心,毕竟历史上的康熙是位慈父。
不过胤祥本身失去了父亲康熙的宠爱外加疾病缠身也使他在康熙朝后期彻底淡出了政治舞台,不过这是一个非常好磨炼胤祥的机会,胤祥正是在这样的磨炼之下才成为了雍正时期雍正的治国好帮手。
因此雍正继位后对胤祥极为宠爱,但是胤祥却和年羹尧、隆科多那般的居功自傲形成鲜明对比,胤祥始终保持对雍正的谦谨,这都说明当胤祥失去康熙的宠爱之后,在康熙晚期那段人生低谷期对胤祥的磨炼有很大关系。
所以历史上的胤祥也和电视剧中相类似,在一废太子前后有过短暂的圈禁,不过历史上的胤祥并没有得到父亲康熙的喜爱也并没有像电视剧中再度被囚禁直至雍正登基才放出来,而是胤祥自此失去了康熙的宠爱,甚至被康熙说出了那种厌恶的之言。
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胤祥在这段时间的经历,其实和电视剧中还是差别的很大的。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在圆明园长春园猝死,享年五十八岁。雍正帝突然去世,王子和他周围的大臣们都没有任何心理准备。据雍正最宠信的大臣张在自己的自定年谱中记载,雍正去世前,没有一点病不起的迹象,他就“天天去看他”。
雍正死的很奇怪,清史上很少有关于他死的记载。据雍正起居注年记载,“雍正八月二十一日,雍正偶感不适,但仍可召见大臣。二十二日雍正没有再传召大臣,只有王公太子整天守在他身边。”
关于雍正之死,野史中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被吕四娘杀死并斩首。在文字狱引发的“吕留良案”中,吕留良一家惨遭杀害,最后只有吕留良最小的一个女儿逃脱,就是吕四娘。吕四娘长大后发誓要为家人报仇,最后在独臂神尼的指导下成为一名剑客。经过多年的苦难,吕四娘终于找到了复仇的机会,趁雍正在圆明园睡觉时杀死了他。
这种认为吕四娘杀雍正的猜测是不太可能的,甚至可以说是虚构的。那么雍正的死因是什么呢?目前史学界比较被大家认可的原因是雍正死于丹药中毒。众所周知,古代很多皇帝为了追求长生不老而痴迷仙丹,结果,雍正也是如此。
通过对雍正起居注的研究,人们发现雍正对炼丹非常痴迷,曾在宫中养了一大批道士等人。雍正是清朝最职业的皇帝。他忙于政务,每天去疯狂的地区,每天睡四个小时。起初雍正服用道士供奉的丹药时,对每天负重的身体还是有一定作用的,但随着服用丹药的次数越来越多,副作用开始显现。
雍正刚开始服用的丹药是一种叫“吉姬旦”的丹药,可以缓解身体压力,让人神清气爽。不仅如此,据说雍正认为这种丹药效果很好,还奖励了一些大臣。现在人们都知道丹药的成分主要是化学成分,长期服用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因此,笔者认为雍正极有可能是被丹药毒死的,大量的丹药毒素在他体内堆积,最终导致了他的猝死。另外,据史书活计档记载,雍正去世前12天,200斤黑铅运进圆明园。要知道黑铅是炼丹的常用原料,也是有毒金属。摄入过量会致人死亡。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似乎已被各朝帝王奉为圭臬。雍正当然也不会脱俗,即便是杯酒释兵权的赵匡胤也不过是采用了较为柔和的方式,没有大杀四方,但换了一朝臣的事实却不可诤。
自古以来,争夺皇位的皇子、权臣在登位以前,谁不曾像雍正那般对众人虚以为蛇。只不过相较于其他情况,雍正确要复杂得多。首先,雍正还是四阿哥胤禛时,势单力薄,根基也并不稳固。可以说,前期的胤禛权势弱到完全不曾考虑过夺嫡一事。
也就是早期的不争不抢,使得四阿哥坐享渔翁之利渔翁之利。他被迫陷入皇位之争,便必须谋事以求立命。于是他扩大势力,四处安插家奴、就如同在创业初期,主创本人本就无甚权力,也必然不能任意甩脸给他的谋士。哪怕个别谋士颇有傲气,例如年羹尧、隆科多等人。
这是雍正自身的境遇所决定的,他不是不恼,是没有资本恼。
而至于为何即位后大杀四方,这同样也是雍正的境遇决定的。一个新的皇帝,必然要稳固皇权。而当初与他一起打江山的那批人,固然是功臣,也是最了解新皇帝的隐藏篡权者。
他们清楚新皇帝的手段,不会有完全干净的双手,而他们曾亲眼看见新皇帝的手是怎么染上血腥的。更甚至,他们就是那双血腥的手。
再者,攻江山者,因功劳颇大,所以权势也是逼天。这对于皇权专制是绝对不允许的。更何况,年羹饶这类功臣,还掌握了军事大权,着实令人忌惮。
所以,无论是亲近谋士,还是杀尽谋士,都不过是皇帝成就自己的一种方式而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16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历史上有几个富可敌国的商人
下一篇: 德妃为什么不肯当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