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仁师,唐朝时期大臣、宰相,下面对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崔仁师出身博陵崔氏安平房。唐武德初年,考中制举,调任管州录事参军。后升任右武卫录事参军,参与修撰梁、魏史。唐太宗贞观初年,与邓世隆、慕容善行、刘顗、庾安礼、敬播俱等为修史学士,改任殿中侍御史。贞观十六年(642年),升任给事中。征讨辽东时,任韦挺的副职主持海运事务。因运输的兵卒逃亡没有奏闻而获罪,被除官为民。唐太宗自辽东回朝,经过中山时起用为中书舍人、检校刑部侍郎。为官敢于直言上疏,伸张正义,曾以《清暑赋》讽谏太宗奢侈享乐,太宗赏赐绸缎五十匹,贞观二十二年(648年)迁升中书侍郎,参与主持机要事务(拥有宰相地位)。后有人伏閤上诉,没有及时上报,皇帝大怒,被流放连州。唐高宗永徽初年,拜授简州刺史,死在任所。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崔仁师,定州安喜人。武德初年考中制举,调任管州录事参军。武德五年(622年),陈叔达举荐崔仁师有才能可以担任史官,升任右武卫录事参军,参与修撰梁、魏史。
治狱宽仁
贞观初年,崔仁师与邓世隆、慕容善行、刘顗、庾安礼、敬播俱等为修史学士,改任殿中侍御史。当时青州有个男子图谋叛逆,有关官员逮捕他的党羽,囚犯关满了监狱,诏令崔仁师审问。刚到青州,为所有囚犯除去刑具,给他们准备食物,提供茶水,用感化的手段审讯他们,获罪的只有十多个带头作恶的人,其他的都免罪放回。大理少卿孙伏伽对他说:“免罪昭雪的人很多,谁肯承认自己有罪去死?判决时事情发生变化怎么办?”崔仁师说:“审理狱案以仁爱宽恕为主,因此谚语说“杀人断脚,也都有礼可循”。怎么会有人知道自己冤枉不申诉,为自己谋划呢?让我用一个人的身体换取十名囚犯的性命我也情愿!”等到敕使重新审讯,众囚犯都叩头说:“崔公仁爱宽恕,肯定没有冤枉的人。”都没有其他话可说。崔仁师因此出名。
支持旧说
升任度支郎中。崔仁师曾经口述支出费用数千项,唐太宗李世民觉得奇怪,诏令黄门侍郎杜正伦拿账册提问,让崔仁师回答,没有一处错误。皇帝感到惊奇。当时校书郎王玄度注解《尚书》、《毛诗》,诋毁孔颖达、郑玄的陈旧学说,请求立即废除。诏令众儒生广泛讨论,博士以下的人都难不住他。河间王李孝恭奏请与孔颖达、郑玄的学说一并流行,崔仁师认为王玄度的注解缺乏根据,列举不合大义之处上奏皇上。王玄度之议停止。
讨论刑律
贞观十六年(642年)升任给事中。当时有关官员认为法令中“谋反叛逆的人兄弟都受牵连坐罪没收家产入官”太轻,诏令高官讨论。都说汉、魏、晋三朝一人谋反诛杀三族,请求改为处以死刑。崔仁师说:“父子是直系亲属,足以劳烦其心,对这都不悯惜,哪里谈得上兄弟友爱?”房玄龄说:“祖宗有荫庇子孙的义务,所以祖孙关系亲近重要,而兄弟关系疏远。如此说来就是亲近的流放而疏远的处死,不是用刑的本意。”于是没有改变。
两度被贬
后来崔仁师秘密请求立魏王为太子,违背皇帝的旨意,降为鸿胪少卿。逐渐提升为民部侍郎。后来征讨辽东时,任韦挺的副职主持海运事务,又另外主持河南漕运事务。崔仁师认为漕运路线曲折遥远,恐怕所运物资不能及时到达,就见机行事征调近海租税充作军饷。因运输的兵卒逃亡没有奏闻获罪,被除官为民。皇帝回朝走到中山,起用他任中书舍人、检校刑部侍郎。皇帝前往翠微宫,献上《清暑赋》婉言劝谏。皇帝称赞他,赐帛五十段。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升任中书侍郎,参与主持机要事务,尤其受到皇上的恩宠礼遇。中书令褚遂良嫉妒他,适逢有人伏閤上诉,崔仁师没有及时上报,皇帝大怒,把他流放到连州。唐高宗永徽初年,拜授简州刺史,去世。
官职设立于682年。官职名随内史省、门下省的名称而不时变动,有: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682年-684年)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684年-705年)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705年-713年) 同紫微黄门平章事(713年-720年)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720年-907年) 常被简称作同平章事。 郭待举(682年-683年) 岑长倩(682年-683年) 郭正一(682年-683年) 魏玄同(682年-683年) 刘景先(682年-683年) 李景谌(684年) 沈君谅(684年-685年) 崔察(684年-685年) 韦方质(684年-685年) 张光辅(687年-689年) 骞味道(688年) 王本立(688年-689年) 范履冰(689年-690年) 邢文伟(689年-690年) 傅游艺(690年-691年) 乐思晦(691年) 任知古(691年-692年) 格辅元(691年) 裴行本(691年-692年) 狄仁杰(691年-692年、697年-698年) 杨执柔(692年) 李游道(692年) 袁智弘(692年) 崔神基(692年) 崔元综(692年-694年) 李昭德(692年-694年) 姚璹(692年) 李元素(692年、694年-696年) 王璇(692年) 娄师德(693年-696年、697年) 韦巨源(693年-694年) 陆元方(693年-694年、699年-700年) 苏味道(694年-694年、698年-704年) 韦什方(694年) 杨再思(694年-699年) 杜景佺(694年、697年-698年) 周允元(694年-695年) 孙元亨(696年-696年) 王方庆(696年-698年) 李道广(696年-698年) 宗楚客(697年-698年、704年) 豆卢钦望(697年-698年、705年-709年) 姚元崇(698年-704年) 李峤(698年-700年、703年) 吉顼(699年-700年) 魏元忠(699年-701年) 王及善(699年) 张锡(700年-701年) 韦安石(700年-704年) 李怀远(701年) 顾琮(701年-702年) 李迥秀(701年-702年) 朱敬则(703年-704年) 唐休璟(703年-705年) 崔玄暐(704年-705年) 张柬之(704年-705年) 房融(704年-705年) 韦承庆(704年-705年) 袁恕己(705年) 于惟谦(706年-707年) 崔湜(709年、710年) 赵彦昭(709年-710年) 郑愔(709年) 岑羲(710年) 张嘉福(710年) 郭元振(711年) 张说(711年) 窦怀贞(711年) 陆象先(711年-712年) 卢怀慎(713年-715年) 源乾曜(716年、720年) 苏颋(716年-720年) 张嘉贞(720年) 李元纮(726年-729年) 杜暹(726年-729年) 萧嵩(728年-729年) 裴光庭(729年-730年) 宇文融(729年) 韩休(733年) 陈希烈(746年-747年) 韦见素(754年-757年)
郭子仪(756年-758)朔方节度副大使、兵部尚书、同平章事
李光弼(756年-758年)河东节度副大使、户部尚书、同平章事 崔圆(756年-757年) 房琯(756年-757年) 裴冕(756年-757年、769年) 崔涣(756年-757年) 李麟(756年-757年) 张镐(757年-758年) 苗晋卿(757年) 王玙(758年-759年) 吕諲(759年、759年-760年) 李岘(759年、763年-764年) 李揆(759年-761年) 第五琦(759年) 萧华(761年-762年) 裴遵庆(761年-763年) 元载(762年-777年) 刘晏(763年-764年) 王缙(764年-777年) 杜鸿渐(764年-769年) 杨绾(777年) 常衮(777年-779年) 李忠臣(779年-784年) 崔祐甫(779年-780年) 乔琳(779年) 杨炎(779年-781年) 卢杞(781年-783年) 张镒(781年-782年) 关播(782年-784年) 萧复(783年-784年) 刘从一(783年-785年) 姜公辅(783年-784年) 卢翰(784年-786年) 李勉(784年-786年) 张延赏(785年、787年) 刘滋(786年-787年) 崔造(786年) 齐映(786年-787年) 韩滉(786年-787年) 柳浑(787年) 李泌(787年-789年) 窦参(789年-792年) 董晋(789年-793年) 赵憬(792年-796年) 陆贽(792年-794年) 贾耽(793年-805年) 卢迈(793年-797年) 崔损(796年-803年) 赵宗儒(796年-798年) 郑余庆(798年-800年、805年-806年) 齐抗(800年-803年) 杜佑(803年-812年) 高郢(803年-805年) 郑珣瑜(803年-805年) 韦执谊(805年) 杜黄裳(805年-807年) 袁滋(805年) 郑絪(805年-809年) 武元衡(807年、813年-815年) 李吉甫(807年-808年、811年-814年) 于頔(808年-813年) 裴垍(808年-810年) 李藩(809年-811年) 权德舆(810年-813年) 李绛(811年-814年) 张弘靖(814年-816年) 韦贯之(814年-816年) 裴度(815年-819年、822年、826年-830年) 李逢吉(816年-817年、822年-826年) 王涯(816年-818年、833年-835年) 崔群(817年-819年) 李鄘(817年-818年) 李夷简(818年) 皇甫镈(818年-820年) 程异(818年-819年) 令狐楚(819年-820年) 萧俛(820年-821年) 段文昌(820年-821年) 崔植(820年-822年) 杜元颖(821年-823年) 王播(821年-822年、827年-830年) 元稹(822年) 牛僧孺(823年-825年、830年-832年) 李程(824年-826年) 窦易直(824年-828年) 韦处厚(826年-828年) 路随(828年-835年) 李宗闵(829年-833年、834年-835年) 宋申锡(830年-831年) 李德裕(833年-834年、840年-846年) 贾 (835年) 李固言(835年、836年-837年) 舒元舆(835年) 李训(835年) 郑覃(835年-839年) 李石(835年-838年) 陈夷行(837年-839年、841年-842年) 杨嗣复(838年-840年) 李珏(838年-840年) 崔郸(839年-841年) 崔珙(840年-843年) 李绅(842年-844年) 李让夷(842年-846年) 崔铉(843年-845年、849年-855年) 杜悰(844年-845年、861年-863年) 李回(845年-846年) 郑肃(845年-846年) 白敏中(846年-851年) 卢商(846年-847年) 崔元式(847年-848年) 韦琮(847年-848年) 马植(848年-849年) 周墀(848年-849年) 魏扶(849年-850年) 崔龟从(850年-851年) 令狐绹(850年-859年) 魏谟(851年-857年) 裴休(852年-856年) 郑朗(856年-857年) 崔慎由(856年-858年) 萧邺(857年-859年) 刘瑑(858年) 夏侯孜(858年-860年、862年-864年) 蒋伸(858年-862年) 杜审权(859年-863年) 毕諴(860年-863年) 杨收(863年-866年) 曹确(863年-870年) 萧寘(864年-865年) 路岩(864年-871年) 高璩(865年) 徐商(865年-869年) 于琮(867年-872年) 刘瞻(869年-870年、874年) 韦保衡(870年-873年) 王铎(870年-873年、877年-879年) 刘邺(871年-874年) 赵隐(872年-874年) 萧仿(873年-875年) 裴坦(874年) 崔彦昭(874年-877年) 郑畋(874年-878年、882年-883年) 卢携(874年-878年、879年-880年) 李蔚(875年-878年) 豆卢瑑(878年-880年) 崔沆(878年-880年) 郑从谠(878年-880年、883年-886年) 王徽(880年-881年) 裴澈(880年-881年、883年-887年) 萧遘(881年-887年) 郑昌图(886年) 韦昭度(881年-887年、893年-895年) 孔纬(886年-891年、895年) 杜让能(886年-893年) 张濬(887年-891年) 刘崇望(889年-892年) 崔昭纬(891年-895年) 徐彦若(891年-893年、894年-900年) 郑延昌(892年-894年) 崔胤(893年-895年、895年-896年、896年-899年、900年-901年、903年-904年) 郑綮(894年) 李溪(894年、895年) 陆希声(895年) 王抟(895年-896年、896年-900年) 孙偓(895年-897年) 陆扆(896年、899年-903年) 朱朴(896年-897年) 崔远(896年-900年、904年-905年) 裴贽(900年-903年) 王溥(901年-903年) 裴枢(901年、903年-905年) 韦贻范(902年、902年) 苏检(902年-903年) 独孤损(903年-905年) 柳璨(904年-905年) 张文蔚(905年-907年) 杨涉(905年-907年) 此官职作为正式化前官职的变体重现,甚至在第一级和第二级实质宰相官职正式化后,但直到开元元年(713年)后才正式重现。官职为知军国重事的刘幽求为最后一个以宰相衔变体为正式头衔的,尽管大和四年(830年)裴度曾短暂为平章军国重事。唐末,乾宁二年(895年)李知柔被短暂临时受任掌管中书省事务,授权知中书事,因而也被认为宰相并列入《新唐书·宰相表》;类似地,卢光启也被授两个类似的官衔权句当中书事、参知机务。 张亮(643年-646年)(参豫朝政) 褚遂良(644年-647年、648年)(参豫朝政) 许敬宗(645年)(同掌机务) 高季辅(645年)(同掌机务) 张行成(645年)(同掌机务) 崔仁师(648年)(参知机务) 李义府(655年-657年)(参知政事) 卢承庆(659年)(参知政事) 乐彦玮(665年)(知军国政事) 孙处约(665年)(知军国政事) 刘仁轨(665年-666年)(知政事) 张文瓘(667年-669年)(参知政事) 李旦(710年)(参谋政事) 刘幽求(710年-711年(参豫机务)、713年(知军国重事)) 钟绍京(710年)(参豫机务) 薛稷(710年)(参豫机务) 崔日用(710年)(参豫机务) 窦怀贞(712年)(军国重事宜共平章) 裴度(830年)(平章军国重事) 李知柔(895年)(权知中书事) 卢光启(901年(权句当中书事)、901年-902年(参知机务))
1萧 瑀 唐高祖很器重萧瑀,刚刚进京定位,就遣书招致,授光禄大夫,封宋国公,拜民部尚书。李渊所以这么亲重他,一则萧瑀为人正直,二则累世金枝金叶,三则他又是皇后独孤家族的女婿。因此,李渊以心腹视之,每次临朝听政,都赐萧瑀升于御榻而立,亲切地呼之为"萧郎"。唐朝革创,以萧瑀最熟识国典朝仪,他又孜孜自勉,留心政事,故而深得李渊信任。
唐太宗继位,拜为尚书左仆射,当时房玄龄、杜如晦新朝臣子正在风头上,萧瑀深感不快,上书时辞旨寥落,殊有怏怏之意,被废于家。不久太宗念其旧情,恢复了他的官爵。由于性情骨鲠,有一次又与大臣在太宗面前厉声愤争,因不敬罪又被免官,而后很少再能进入太宗政事裁决的核心班子。
即便如此,太宗仍常回忆他当秦王时恐惧畏祸,萧瑀在李渊面前公正持平为自己讲好话的旧事,说:"此人不可以厚利诱之,不可以刑戮惧之,真社稷臣也。"并赐诗曰:"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此诗为古诗,非李世民创作。当年杨素替刚即位的隋炀帝平亡皇弟杨谅造反,炀帝致杨素的"感谢信"里也引用这两句诗。)
贞观二十一年,萧瑀病死,年七十四。宫廷太常上谥曰"肃",太宗认为萧瑀性多猜贰,刚忌太过,最后谥曰"贞褊公",册赠司空,陪葬献陵(唐高祖陵)。由此,可见一个人再忠厚梗直,毕竟逆触龙鳞,使人耿耿于怀 2 没有姓曹的啊 高祖:宰相十六人。秦王。裴寂。刘文静。萧瑀。窦威。窦抗。陈叔达。杨恭仁。封德彝。裴矩。高士廉。齐王元吉。宇文士及。长孙无忌。杜如晦。房元龄。
太宗:宰相二十九人。裴寂。萧瑀。陈叔达。李靖。封德彝。宇文士及。长孙无忌。杜如晦。房元龄。高士廉。温彦博。岑文本。魏征。侯君集。杨师道。戴胄。刘洎。李世绩。张亮。马周。褚遂良。崔仁师。杨宏礼。王珪。杜淹。杨恭仁。许敬宗。高季辅。张行成。
高宗:宰相四十七人。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张行成。高季辅。李世绩。柳奭。宇文节。韩瑗。来济。崔敦礼。李义府。许敬宗。杜正伦。辛茂将。任雅相。卢承庆。许圉师。上官仪。刘祥道。窦德元。乐彦玮。孙处约。姜恪。陆敦信。戴至德。刘仁轨。杨武。李安期。张文瓘。赵仁本。阎立本。李敬元。郝处俊。来恒。薛元超。李义琰。高智周。张大安。裴炎。王德真。崔知温。郭待举。岑长倩。郭正一。魏元同。刘齐贤。
武周:宰相七十八人。刘仁轨。薛元超。郭正一。姚元崇。裴炎。袁恕己。敬晖。岑长倩。郭待举。魏元同。刘齐贤。韦宏敏。桓彦范。王德真。刘袆之。武承嗣。骞味道。崔?。李景谌。韦方质。沉君谅。裴居道。韦思谦。苏良嗣。韦待价。张光辅。王本立。范履冰。邢文伟。武攸宁。傅游艺。史务滋。宗秦客。格辅元。乐思诲。任知古。欧阳通。裴行本。狄仁杰。杨执柔。李游道。袁智宏。崔神基。崔元综。李昭德。姚?。李元素。王璇。娄师德。韦巨源。陆元方。豆卢钦望。苏味道。王孝杰。武什方。杨再思。杜景佺。周允元。孙元亨。李道广。王方庆。王及善。宗楚客。武三思。吉顼。李峤。张锡。韦安石。李怀远。顾琮。李迥秀。朱敬则。唐休璟。韦嗣立。崔元暐。张柬之。房融。韦承庆。
中宗:宰相三十八人。刘景先。岑长倩。郭待举。韦宏敏。安国相王。姚元之。韦安石。唐休璟。崔元暐。杨再思。张柬之。房融。韦承庆。袁恕己。桓彦范。敬晖。武三思。祝钦明。魏元忠。李怀远。豆卢钦望。韦巨源。李峤。于惟谦。苏瑰。宗楚客。萧至忠。纪处讷。张仁亶。韦嗣立。崔湜。赵彦昭。韦温。郑愔。张锡。裴谈。岑羲。张嘉福。
睿宗:宰相二十五人。平王。李峤。萧至忠。张仁亶。韦嗣立。赵彦昭。韦安石。苏瑰。唐休璟。裴谈。张锡。岑羲。崔湜。刘幽求。钟绍京。李日知。薛稷。姚元之。崔日用。宋璟。郭元振。张说。窦怀贞。魏知古。陆象先。
玄宗:宰相三十四人。刘幽求。韦安石。魏知古。崔湜。陆象先。窦怀贞。岑羲。萧至忠。郭元振。张说。姚元之。卢怀慎。源干曜。宋璟。苏颋。张嘉贞。王晙。李元纮。杜暹。萧嵩。宇文融。裴光庭。韩休。裴耀卿。张九龄。李林甫。牛仙客。李适之。陈希烈。杨国忠。韦见素。崔圆。房管。崔涣。
肃宗:宰相十六人。韦见素。崔圆。房管。裴冕。崔涣。李麟。苗晋卿。张镐。王玙。吕諲。李岘。第五琦。李揆。萧华。裴遵庆。元载。
代宗:宰相十二人。雍王适。苗晋卿。裴遵庆。元载。李辅国。刘晏。李岘。王缙。杜鸿渐。裴冕。杨绾。常衮。
德宗:宰相三十五人。崔佑甫。常衮。李勉。杨炎。卢杞。马燧。关播。萧复。乔琳。刘从一。姜公辅。卢翰。李晟。张延赏。韩滉。崔造。柳浑。李泌。董晋。赵憬。陆贽。贾耽。卢迈。崔损。赵宗儒。郑余庆。杜佑。齐抗。高郢。郑珣瑜。张镒。刘滋。齐映。浑瑊。窦参。
顺宗:宰相七人。贾耽。杜佑。郑珣瑜。高郢。韦执谊。杜黄裳。袁滋。
宪宗:宰相共二十九人。贾耽。韦执谊。杜佑。杜黄裳。袁滋。郑余庆。于?9?1。郑絪。武元衡。李吉甫。韩宏。裴洎。李藩。权德舆。李绛。张宏靖。韦贯之。裴度。李逢吉。王涯。崔群。李墉。李夷简。皇甫镈。程异。令狐楚。萧俯。段文昌。崔植。
穆宗:宰相十四人。韩宏。裴度。李夷简。皇甫镈。令狐楚。张宏靖。萧俯。段文昌。崔植。杜元颖。王播。元稹。李逢吉。牛僧孺。
敬宗:宰相七人。杜元颖。王播。李逢吉。牛僧孺。李程。裴度。窦易直。
文宗:宰相二十四人。杜元颖。王播。李逢吉。牛僧孺。窦易直。裴度。韦处厚。杨嗣复。李?。路随。李宗闵。段文昌。宋申锡。李德裕。李固言。郑覃。王涯。李训。贾餗。舒元舆。李石。陈夷行。崔珙。崔郸。
武宗:宰相十五人。李固言。李石。杨嗣复。李?。崔郸。牛僧孺。崔珙。李德裕。陈夷行。李绅。李让夷。崔铉。杜悰。李回。郑肃。
宣宗:宰相二十三人。李让夷。李绅。郑肃。李回。白敏中。韦琮。崔元式。李德裕。卢商。马植。周墀。崔龟从。任铭。魏扶。令狐绹。裴休。魏?8?6。崔慎由。郑朗。萧邺。刘瑑。夏侯孜。蒋伸。
懿宗:宰相二十一人。令狐绹。白敏中。萧邺。夏侯孜。蒋伸。杜审权。杜悰。毕諴。杨收。曹确。高璩。萧置。徐商。路岩。于琮。韦保衡。王铎。刘邺。赵隐。萧仿。崔彦昭。
僖宗:宰相二十三人。萧仿。崔彦昭。郑畋。卢携。王铎。李蔚。郑从谠。崔沆。豆卢瑑。王徽。裴澈。萧遘。韦昭度。郑昌图。杜让能。孔纬。张浚。韦保衡。赵隐。刘邺。裴坦。刘瞻。刘崇望。
昭宗:宰相二十五人。韦昭度。孔纬。杜让能。张浚。刘崇望。崔昭纬。徐彦若。郑延昌。王抟。崔胤。李磎。陆扆。孙偓。郑綮。朱朴。崔远。裴贽。裴枢。王溥。独孤损。柳璨。陆希声。苏检。卢光启。韦贻范。
哀帝:宰相六人。裴枢。独孤损。崔远。柳璨。张文蔚。杨涉。
高祖:宰相十六人。秦王。裴寂。刘文静。萧瑀。窦威。窦抗。陈叔达。杨恭仁。封德彝。裴矩。高士廉。齐王元吉。宇文士及。长孙无忌。杜如晦。房元龄。
太宗:宰相二十九人。裴寂。萧瑀。陈叔达。李靖。封德彝。宇文士及。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高士廉。温彦博。岑文本。魏征。侯君集。杨师道。戴胄。刘洎。李世绩。张亮。马周。褚遂良。崔仁师。杨宏礼。王珪。杜淹。杨恭仁。许敬宗。高季辅。张行成。
高宗:宰相四十七人。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张行成。高季辅。李世绩。柳奭。宇文节。韩瑗。来济。崔敦礼。李义府。许敬宗。杜正伦。辛茂将。任雅相。卢承庆。许圉师。上官仪。刘祥道。窦德元。乐彦玮。孙处约。姜恪。陆敦信。戴至德。刘仁轨。杨武。李安期。张文瓘。赵仁本。阎立本。李敬元。郝处俊。来恒。薛元超。李义琰。高智周。张大安。裴炎。王德真。崔知温。郭待举。岑长倩。郭正一。魏元同。刘齐贤。
武周:宰相七十八人。刘仁轨。薛元超。郭正一。姚元崇。裴炎。袁恕己。敬晖。岑长倩。郭待举。魏元同。刘齐贤。韦宏敏。桓彦范。王德真。刘袆之。武承嗣。骞味道。崔?。李景谌。韦方质。沉君谅。裴居道。韦思谦。苏良嗣。韦待价。张光辅。王本立。范履冰。邢文伟。武攸宁。傅游艺。史务滋。宗秦客。格辅元。乐思诲。任知古。欧阳通。裴行本。狄仁杰。杨执柔。李游道。袁智宏。崔神基。崔元综。李昭德。姚?。李元素。王璇。娄师德。韦巨源。陆元方。豆卢钦望。苏味道。王孝杰。武什方。杨再思。杜景佺。周允元。孙元亨。李道广。王方庆。王及善。宗楚客。武三思。吉顼。李峤。张锡。韦安石。李怀远。顾琮。李迥秀。朱敬则。唐休璟。韦嗣立。崔元暐。张柬之。房融。韦承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04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