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那么历朝历代的开国功勋中,有没有哪一位能逃脱被皇族收割的命运吗?答案是肯定的,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勋刘伯温便是其中一个,能在疑心重重的朱元璋的魔爪下逃脱,刘伯温凭借得是什么本事呢?
01
少年及第,英雄却无用武之地,乱世之中无奈归隐
刘伯温自小就聪明好学,12岁那年就成为了秀才,被乡里亲戚夸为“神童”。传说刘伯温在读《春秋》时,只读了一天便能倒背如流,私塾先生在讲解过程中刘伯温还能提出不同的见解,让先生都大为惊叹。
公元1333年,已经23岁的刘伯温饱读诗书,打算前往元大都参加科举考试,神童毕竟是神童,一次就考中了进士。但当时正值元朝末年,统治腐朽,地方上常年兵荒马乱,竟没有一个职位能给到身为进士的刘伯温。
刘伯温在家闲居三年之久,终于等来了朝廷派发的职位。虽然只是个小小的八品官员——高安县县丞,刘伯温也欣然接受。在当官期间,刘伯温谨遵儒家思想的教诲,帮助县令实施仁政,体恤百姓,高安县因此而得以在民无聊生的年代还欣欣向荣。
刘伯温凭借着出色的个人能力得到了远近乡亲们的爱戴,但有人爱就有人恨,那些被刘伯温处理过的豪绅恶霸对刘伯温厌恶至极,经常找关系诬陷刘伯温。就这样小小县丞没干几年,刘伯温就被辞官还乡了。
无官一身轻的刘伯温来到好友欧阳苏的故乡,这里山清水秀不受外面世界的打扰。他已经看清了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是不可能有什么大作为的,所以就在这里隐居下来,每日吟诗赏景,顺便教一教山村里的孩子读书写字,也是一种悠闲惬意的生活。
02
三顾茅庐,朱元璋诚心打动刘伯温,开创大明江山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元朝末年农民起义进入到轰轰烈烈的阶段,朱元璋作为起义军中的一支,力量并不是很强大,所以他一直想招纳贤士,扩充自己的力量。有人给朱元璋推荐刘伯温后,朱元璋便派出人马去请刘伯温出山。
但刘伯温面对生灵涂炭的社会十分悲痛,不愿意参与到世俗权力的争夺之中。朱元璋见手下的人三番五次都请不出刘伯温,索性自己亲自前去邀请。在吃了两回闭门羹后,刘伯温也算是被朱元璋打动了,从交谈中刘伯温逐渐发现朱元璋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他或许真的可以重建江山,还百姓们一个和平生活。
正如诸葛亮被刘备感动效力蜀国一样,刘伯温打算辅佐朱元璋后也是兢兢业业地工作,在他的建议下,朱元璋多次以弱胜强,打赢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多方势力,最后击败了元军,开创了大明王朝,朱元璋给了刘伯温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还让他担任朝中重要职位。
这段时间是刘伯温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期,凭借着和朱元璋多年间走南闯北的感情和皇帝的信任,刘伯温提出了许多有利于国家建设的建议,还流传下“劝君买善”的佳话。刘伯温为朱元璋写了一本《戊申大统历》,指出星象与王朝统治间的关系,建议朱元璋下诏罪己,勤加处理之前堆积下来的冤假错案,朱元璋无不一一照做。
03
从被信任到被猜忌,刘伯温一首诗点醒朱元璋
在明君与良臣的相互配合下,明朝统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国力也蒸蒸日上。朱元璋太过于信任刘伯温,引起了其他朝中大臣的不满,于是在奸臣的嫉妒和打击中,朱元璋慢慢开始听信谗言,对刘伯温起了疑心,想要除掉他。
刘伯温是个聪明人,早年的县丞经历已然让他明白,自己不能再待在皇帝身边了,否则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在适当的时机,刘伯温选择告老还乡,为了防止朝中奸臣进一步陷害自己,他将自己已经去世的消息穿了出去。
朱元璋来到刘伯温的老家祭奠,却看到院墙上有一首诗,诗中表达了刘伯温对朱元璋听信谗言杀害功臣一系列事情的看法,看完后的朱元璋感慨万千,想起以前刘伯温辅佐自己一步一步建立明朝的事情,便悔恨自己听信谗言,伤了刘伯温的心。
04
后来回到朝中的朱元璋没有戳破刘伯温已经死亡的谎言,放过了他,还追封刘伯温为太师,提拔他的后代担任要职。刘伯温则在家乡安度晚年,最终患病而亡,也算是躲过了开国功勋最后死在皇帝手里的悲惨下场。
和其他历史上有名的功臣相比,刘伯温的确是很幸运地逃过一劫。比如跟着刘邦打下大汉江山的功臣韩信,汉朝建立后一度被封为齐王,但风光无限的韩信不多久就被刘邦下令逮捕了,后来甚至还惨死在宫中。还有著名典故“杯酒释兵权”中,宋太祖赵匡胤不放心他的手下将领而夺去他们的兵权,虽然没有直接处死他们,但在严密监视下,想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也是不可能的。
历史上对于刘伯温的评价,几乎和诸葛亮一样高。人们尊敬刘伯温,不仅仅是因为他有着平定天下的才能,更是因为刘伯温是个非常识时务的人,他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施展才华,什么时候该悄然退场。即使有着功高震主的功劳,也不会对外人大肆夸耀,而这,也许就是刘伯温能够躲过宿命的根本原因吧!
明朝的开国功臣有谁逃过了朱元璋的屠刀?
明朝开国六公+刘伯温(论功可以封公爵)+开国28侯爵=35人,其中善终的公爵(含刘伯温)5人+善终的侯爵16人。
根据《明史》记载,明朝开国功臣中,60%以上是自然死亡或死于战场,另有约20%死于犯罪当诛,真正被朱元璋冤杀的也就20%左右,下面具体说说。
明朝开国封赏,朱元璋一共分封了6公和28候,共计34人,
能逃过朱元璋的屠刀,那肯定是不简单的人物了。朱元璋杀人是几万几万地杀,一人有罪,满门抄斩,老幼不留。那时候你要在京城里有个当大官的亲戚,且得小心了。
有没有活下的功臣呢?有。
比较鲜明的例子就是汤和。
那汤和为什么能活下来呢?因为他有自己特殊的政治智慧。
一、知人
汤和非常了解朱元璋这个人。
要说朱元璋参加起义,投奔光明,还是汤和引领他走上了正确的道路。他和朱元璋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而且在长期的战斗生涯中,朝夕相处,他就很清楚朱元璋的秉性,知道他的喜恶和忌讳,这就为他明哲保身,逃过毒手有了很好的准备。
二、不争
汤和不参与政治斗争。
朱元璋得天下完全仰仗一帮能人,是一统天下的核心力量,这些人都来自朱元璋老家,他们就是淮西集团,如常遇春、徐达、李善长、胡惟庸、蓝玉、汤和等等。
另一个为朱元璋立下汗马功劳的是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集团,他们与淮西集团互相争斗,水火不容。
而汤和则极少参与到这些争斗中,也使自己没有陷入到这个漩涡当中。
三、唯命
汤和唯命是从,毫无怨言。
汤和与朱元璋是自小的玩伴,参加起义军也早于朱元璋。朱元璋加入起义军时,汤和已经是一位小头领,但他对朱元璋言听计从,甘愿接受朱元璋的领导。在汤和的帮助下,朱元璋渐渐展现自己的才能,很快也当上了领导,而且位置在汤和之上。
四、淡泊
汤和对名利权位看得很淡。
明朝初建时候,朱元璋封赏功臣,一开初封了六位公爵,即韩国公李善长、 魏国公徐达 、曹国公李文忠、 宋国公冯胜 、卫国公邓愈 、郑国公常茂。如果论战功,汤和也并不在其之下,论资历,更是深厚,但汤和竟只被封了侯爵。
五、舍得
汤和舍得交出手中的权力。
天下基本上平定以后,朱元璋开始着手削弱武将兵权,没等朱元璋开口,汤和就主动找到朱他,说自己年事已高,指挥军队力不从心,要告老还乡享清福。
六、糊涂
汤和回乡以后低调做人,限制家人的行为,不谈国事,不参与地方的政事,对朱元璋安排的监视人员故做不知。他还每年去京城拜见朱元璋,随时汇报自己的情况,把自己的一切行踪都展现给朱元璋,消除了朱元璋的疑心。
最终汤和得以安享晚年,死后也受到追封,极尽哀荣。这在朱元璋统治期内,是很罕见的。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大肆屠杀功臣这件事历来都是被后人诟病的。
当然了对于朱元璋来说,他要杀的人都是可杀该杀之人。至少在他看来,这些人头上都是长有反骨的,若是不杀他们,日后也许他们就会威胁到朱家江山的安危,毕竟朱元璋一旦去世了,那些猛如虎,狡如狐的文臣武将就会开始原形毕露了。
若是那个时候,他们想要造反,朱元璋可就无能为力了。
当然了朱元璋因为爱杀人,所以,很多野史小说家捕捉到这个信息之后,他们也在这个上面做文章。
这就导致了有些朱元璋杀功臣的事件,有些是真的,有些是杜撰的。
其中题目里所说的,朱元璋大宴群臣,刘伯温从三道菜里看出了来自朱元璋的杀机。这就是野史家杜撰的。
他们之所以杜撰这个故事,就是想来证明刘伯温的聪明与与众不同。
我们看看刘伯温是如何与众不同的,他又是如何洞悉到来自朱元璋的杀机的?
话说朱元璋称帝之后,专门建立了一个庆功楼。
他想以庆功的名义,把所有的功臣都给请来,然后把整个楼全部给烧了,这样所有的功臣,就全部给杀死了。
正是在这个庆功宴上,他们吃饭的时候,刘伯温洞察到了朱元璋的真实意图。
当朱元璋给他们上菜的时候,有三道菜引起了刘伯温的注意,这三道菜还十分的有意思,分别是狗肉、兔肉和燕窝羹。
相信所有的功臣,尤其是开国功臣,都是对狗肉和兔肉、鸟肉特别的敏感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有一句老话叫做,“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我们都知道春秋的时候,文仲帮助越王勾践灭了唯一的劲敌夫差,越国从此走向强大。可是,在越国变得强大之后,文仲就被勾践给杀了。
汉代的时候,韩信帮助刘邦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天下。刘邦当皇帝的时候,就要开始除去异性王了,所以,韩信也被杀了。
这就是所谓的“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你说,开国功臣们当看到这几个菜的时候,是不是特别的紧张。这说明朱元璋要对他们下刀了。
所以,刘伯温就是通过狗肉、兔肉和燕窝羹觉察出来了朱元璋的杀机。
当然了因为刘伯温察觉了这个来自朱元璋不友好的动机之后,他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徐达。
他们两个人商量了一下,就去找朱元璋,说自己的身体不舒服,需要提前离场。就这样,他们两个死里逃生了。
尽管这一次朱元璋没有杀掉刘伯温和徐达,但是,他们两个最终的死亡,也是和朱元璋有关系的。
我们都知道后来徐达得了病,是不能吃鹅肉的,但是,朱元璋派人看徐达的时候,偏偏给徐达吃鹅肉。
这说明朱元璋就是想要徐达的命了,若是徐达真是因为吃了鹅肉死亡的,那朱元璋就是凶手。
当然了还有一种说法是徐达的死,是和朱元璋没有关系的,他就是因为生病无法治愈而最后走向死亡的。
但是,刘伯温的死就和朱元璋又关系了。
众所周知,刘伯温是和李善长是有矛盾的。但是,在刘伯温生病之后,朱元璋却派了李善长去看望刘伯温,李善长就借着这个机会,把刘伯温给干掉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04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崔仁师,唐朝时期宰相,曾两度被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