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小编为您讲述司马懿的故事。
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中痛下杀手,将曹爽兄弟及其亲信诛灭三族,总共杀掉7000余人。观众惊呼“司马懿终于黑化”,这与当初“洗白司马懿”的质疑,顿成有趣对比。
高平陵之变中,曹爽兄弟及其亲信几乎没做任何抵抗,便放下武器,向司马懿投降,表现得相当驯服。司马懿又曾经指着洛水做出承诺,不杀曹爽等人。朝廷重臣蒋济、陈泰等人又作了担保。为何最后,司马懿还是食言而肥,大开杀戒,将曹爽家族杀得干干净净?
一、斩草除根是司马懿的性格
中国有一句名言:“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司马懿的性格从来就是如此。
有一年,曹魏司空王凌不满司马懿的行径,打算废掉曹芳,另立新皇帝。事情败露后,司马懿亲自率军前去征讨。王凌走投无路,只好投降,
王凌感叹:“凌若有罪,公当折简召凌,何苦自来邪!”
司马懿回答:“以君非折简之客故耳。”
王凌看到了一线生机,他想试探司马懿是否会杀自己,就向他索要棺材上的钉子。没想到,司马懿马上派人给他送去。于是,王凌彻底绝望了,只好服毒自杀,“仰鸩而死”。
对待敌人不单是冷酷无情,还要斩草除根。
238年,司马懿率4万军队征伐辽东。此前,辽东太守公孙度、公孙渊父子,一会儿归顺曹魏,一会儿背叛曹魏,反反复复,让曹魏政权如芒在背。老是劳师动众、千里迢迢前去征伐,代价未免太大。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麻烦,司马懿在率部攻克辽东后,进行了血淋淋的屠戮。
《三国志》记载,司马懿“既入城,立两标以别新旧焉。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千余人皆杀之,以为京观。伪公卿已下皆伏诛,戮其将军毕盛等二千余人。”
正是靠这种令人发指、饱受争议的屠戮,让困扰曹魏数十年来的辽东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二、曹爽势力庞大,容易死灰复燃
回到高平陵之变。曹爽虽然是曹魏名将、大司马曹真长子,可他完全没有继承父亲的优良传统,智商和情商都极低,表现得更像是一个被惯坏了的纨绔子弟。所以,大司农桓范才会怒骂:“肥奴!曹子丹好人,生卿五六头肉。”
这样的纨绔子弟,放下武器后,基本上人畜无害,对司马懿很难构成威胁。对曹爽而言,他才不会放弃安逸优越的生活,冒着生命危险与司马懿厮杀呢。因此,司马懿似乎完全没有杀掉曹爽的必要性。
然而,曹爽是一个草包将军,不假;可他还有一个势力庞大、枝繁叶茂的家族。曹爽的亲弟弟曹羲,头脑清晰,很有想法,对于司马懿有潜在的威胁。曹爽族弟曹训、曹彦,表弟夏侯玄等人,都曾经在军队中担任过重要职务,关系根深蒂固,能量不容小觑。
此外,曹爽的众多亲信,如丁谧、何晏、邓飏、李胜、毕轨等,特别是桓范,都把持过朝廷重要岗位,稍有不慎,就有兴风作浪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当时曹魏皇帝是年少的曹芳。曹芳是曹爽的亲侄子。有道是,“同姓才是一家人。”曹芳的存在,让曹爽有了翻盘的本钱。
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想到这一点都会不寒而栗。毕竟,他自己都是隐忍了几十年后,才绝地反杀,一击成功。
政治斗争中绝对没有缓和的余地,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曹爽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才会被灭三族。我们现代人看起来司马懿做的却是太过绝对了,但是这就是政治斗争的基本原则。曹爽是地道的政治白痴,政治斗争水平比自己老祖宗曹操差远了。高平陵政变时曹爽为什么要交出兵权,就是他天真的以为司马懿会留他一线生机,错信了司马懿的甜言蜜语。
《军师联盟》中司马懿要杀曹爽的小儿子时旁人求情说这还是个孩子啊,司马懿说如果这时候站在这里的是曹爽,他也会这么对我的孙子。
所以如果你单单问司马懿为什么灭曹爽三族,我只能说这是政治斗争的原则,外加上司马懿此人也实在是一个垃圾,这件事情肯定会发生。
你可以想想别的例子是否如此,不要举曹操和汉献帝的例子,我们在这里说的政治斗争,曹擦和汉献帝之间没有斗争。
曹爽本人就是一个纨绔子弟,司马懿将他灭门诛连三族,斩草除根是必然的,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其家族势力庞大,亲信众多,并且多数还身居要职,司马懿这一招是要杜绝起兵造反的可能。
三国群雄在中原之地上逐鹿,司马懿被招揽到了曹操的账下,曹操在世之时,司马懿步步为营,小心隐忍。一直到了公元的220年,曹操病逝,他的长子曹丕继位魏王,逼迫汉献帝禅位,自立登基为帝,自此,司马懿迎来人生转折,地垃步步高升,成为曹丕的重要谋臣,参与了曹魏的大方向政策的制定以及统治的执行。曹丕命并不长,仅数年就病死,但是却留下遗诏,让司马懿与曹休等人辅政。结果司马懿在大将军曹真死后,主张与东吴、蜀汉对立,并多次出兵,并在这期间掌控了曹魏的军政大权。
高平陵之变是发生在公元249年的正月,当时曹爽正陪同曹芳前往高平陵扫墓。说起这曹爽,是一点也没有遗传到曹真的的英勇,就是一个权贵的官二代,当时他的亲信让他反抗司马懿,他一点也不听,反而缴械投降。虽然曹爽是这么一个昏庸的人,司马懿杀不杀他其实并不重要,然而,他的家族作为曹魏的世家,早已发展得枝繁叶盛,亲信众多,很多人还在曹魏之中占重要的职位,更有其亲弟、表兄弟都很聪明,对司马懿也是一个威胁,所以司马懿这一次是?於是收爽、羲、训、晏、飏、谧、轨、胜、范、当等,皆伏诛,夷三族。?
司马懿一次扫清之后的隐患,而本身曹爽的家族势力在曹魏扎根已久,其亲信遍布曹魏各个部门,虽然他本身没有将军的范,但是要防止他后面的亲信起兵造反,那干脆就一不做二休的,一次肃清所有的威胁,你对司马懿这个做法有什么不同的观点?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曹爽自己做人有问题,实在是太不得人心了;第二个原因就是司马懿比较会做人,会收买那些老臣的心;第三个原因就是曹魏那会已经走向没落,老臣们早就有心无力了;这三个原因就是为何司马懿诛杀曹氏而曹操的旧部下不管的原因,曹操的老部下已经不想摊这趟浑水了,并且曹爽的所作所为实在是让他们寒心,反而司马懿让他们还觉得挺温暖的,所以他们就坐视不理了
我们先来说一下第一个原因,其实曹操之所以成功,和他会识人会用人有关系。但是曹爽却不是这样的人,他骨子里特别的专制,固执,听不进去别人的话。他这么的独断专行,早就伤了很多曹操旧部下的心,所以司马懿下手杀曹家人的时候,曹操的旧部下并没有出手相救。
我们再来说说第二个原因,如果说曹爽不会做人,那么司马懿就是一个太会做人的典型。其实曹操的很多旧部下和司马懿都有接触,他们通过接触觉得司马懿比曹爽好相处太多了,所以在司马懿杀曹家人的时候,那些合和司马懿接触过的老臣并没有出手。由此我们可知,不管你有多大的权力,为人还是应该谦逊一些,不要像曹爽那样咄咄逼人,否则你出了事大家也不会管你的。
我们再来说说这第三个原因,曹操死以后,曹魏已经逐渐走向没落,从这个新的继承人曹爽我们就得知曹魏可能再也辉煌不起来了。那些老臣都是人精中的人精,怎么会为了一个逐渐走向没落的曹魏去得罪司马懿呢?所以他们不会出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0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