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周朝为什么要分为西周和东周春秋和战国又应该如何划分

众妙之门 2023-06-13 07:57:38

周朝为什么要分为西周和东周春秋和战国又应该如何划分

很多人都不了解春秋战国,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周朝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其又分为西周与东周,而东周又被史学家划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那么春秋和战国时如何划分的呢?

01春秋和战国如何划分

春秋时期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称为春秋,共计294年。

战国时期是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共计254年。

春秋和战国的分界年限现在还没有统一,有三种说法,以上的说法为最主流的观点。

第一、以公元前475年为战国开始,原因为司马迁写的《史记》其中有一篇《六国年表》。这篇东周时期的日历,第一年就是公元前475年,所以以这个为分界点比较符合大家的观念。

毕竟司马大哥的《史记》记录的非常详细,而且地位重要,用他的“日历”来分春秋战国是不错的选择。

第二、以公元前453年为战国开始。原因是韩、赵、魏这晋国三兄弟合伙灭了智氏,彻底瓜分了晋国的土地,形成了三大势力。虽然没有正式建国,也没有分封,但是实际上已经存在了。

第三、以公元前403年为战国开始。原因是这一年周王无奈之下册封了赵、韩、魏三兄弟,三个势力正式成为诸侯国。而《资治通鉴》也认为战国是在此时开始的。

我认为,以公元前403年为分界点更加好,也更好区分。公元前403年以后,战国七雄正是形成,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战争”时代。

02为什么要把东周分春秋和战国

春秋和战国加起来就是东周,那么为什么史学家非要把两段时间分开呢?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因为在春秋时期积累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变革在战国有了一个大爆发,这是一个积累到断层式爆发的阶段,所以区分开更加容易研究和归类。

比如,战争方式上,春秋时期以“礼仪”为主,不但贵族带兵打架之前要先进行沟通,而且不论打完的结果是胜还是负,双方都会“以礼相待”,握手而去。春秋时期的战争目的虽然是解决矛盾、争抢地盘,但是主旨还是“以德服人”。甚至出现过君王送客数百里、敌人帮助自己修战车轱辘、抓住对方将领后敬佩为人而释放的“奇葩”故事。

说的通俗一点,春秋就是“礼仪廉耻”,战国就是“礼崩乐坏”。

03周朝为什么分为西周和东周

说到这里,那么也顺便聊一下周朝为什么也要分开。周朝的来历是武王伐纣,周武王带领群英消灭了昏庸无度的商纣王,建立了周朝,这个故事就是《封神榜》的原型。而周朝建立以后,周武王要封赏有功之臣,虽然不能像神话故事里一样封“神”,但是也要封一下。

所以,周朝就封了100多个诸侯,这些诸侯遍布了华夏大地,他们都有自己的地盘,只是因为功劳分的大小不同。

逐渐的,周王代代传承,天子的权力却逐渐消失。周王逐渐的成为了一个礼制的代表,而背后实在是早就没有了周武王那时的“霸气”和“底气”。

周朝从公元前1046年开始建立朝代,到公元771年时发生巨大变故。诸侯故意引狄戎部落攻打周王城(陕西兴平),当时的周幽王及幼子被杀。周幽王就是“烽火戏诸侯”的那位,而他为了宠爱褒姒不但废了太子,还因为“戏弄”诸侯而被敌人所杀。

后来其他诸侯来救驾,把已经被废的太子再次扶正,这就是周平王。周平王为了躲避戎狄袭扰,不想睹物思人,迁都到河南洛阳,从此称为东周。

西周和东周的划分不但因为都城进行了迁徙,而且也标志了周朝彻底沦为“名存实亡”的一个表面装饰。

04比较著名的几个事很能说明周王到底“弱”到什么程度。

1、公元前607年,楚庄王去打戎狄,路过周朝王城的时候,非常牛气的问问当时的周王使者:你们家里存的鼎到底有多重?使者赶紧说:鼎代表天子威严,怎么能用普通重量衡量呢?周王在城内瑟瑟发抖,楚庄王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这就是成语“问鼎中原”的出处。

2、公元前307年,秦武王派兵狠狠敲打了韩国,顺便威慑周王城。他与孟悦比赛举大鼎,意外被砸断腿,当夜气绝。这个鼎也就是当时周朝代表天下之重的礼器,而周武王举起的就是代表秦国祖先故地的“雍鼎”。

这是成语“举鼎绝膑”的出处。

3、公元前256年,秦国逐渐势大,楚国相约当时的周王,号召诸侯一起去打秦国。周王太穷,只能许诺好处向商贾借钱,好不容易征兵6000人。谁知道在集合的日期,没有人前来。6000人花费巨大,肯定是冲不进函谷关的,所以周王只好遣散士兵。

商贾听说出征半途而废,纷纷堵着周王府邸开骂,日夜讨债。周王无奈只好跑到城中的一个木头高台上躲着不下来。

这就是“债台高筑”成语的由来。

05结束语

周朝分成西周东周代表着周朝的衰落。东周划分为春秋和战国又代表着“礼崩乐坏”和“实用为王”。春秋和战国的划分不但只是简单的时间节点,更是整个历史、整个时代鲜明的代表,是历史潮流深奥和无奈的必然。

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是什么关系?

周朝在现在被提及的并不多,相反作为周朝的组成部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这四个名词倒更为被人们熟知,但是这四个名词又有什么关系?


不少人认为这个问题很简单,觉得不就是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而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嘛,其实并不是如此,原因在哪呢?


这是因为战国却并不完全属于东周,一处小细节,不少人都忽略了,这处细节是什么呢,别着急,我们慢慢说。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


商朝最后一任国君,商纣王残暴无道,以高压治民,激起了民愤,在周武王姬发倡导下,天下诸侯群起而攻之,最终推翻了商朝的统治,于公元前1046年,建立起了周朝。


周朝建立之后,历经了200多年的稳定发展,期间出现了?成康之治?和?宣王中兴?等盛世,不过在周朝强大之际,周围的犬戎也慢慢强大了,盛极必衰,用在周朝身上,则再也适合不过,等周朝的宝座传到周幽王时,已经面临内忧外患的危险境地。


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


但周幽王却丝毫不在意,最终在内外交加的困境中,被犬戎攻破了镐京,而周幽王也被杀死,导致周朝灭亡,确切地说是西周的灭亡,这一年是公元前771年。


周幽王的死和镐京被攻破,这让天下以周王室为老大的诸侯,顿时傻了眼,没有了老大,心里发慌也是正常的,于是乎,在众人的推举下,周幽王被废的太子宜臼就当上了周朝的新王,是为周平王,而在周平王继位之后,立即就把都城从镐京东迁至洛邑,自此东周开始,当然也是春秋时代的起点。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


迁都洛邑的周平王,其实也是周幽王的子嗣,所以就实际情况而言,西周的灭亡,只是周朝的前半段灭亡了,作为后半段的东周,依然是周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我们熟知的历史上,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但是就中国的朝代表而言,是没有春秋战国这个朝代的,而只有东周,这也就是说,春秋战国只是后世为东周时代起的?外号?,是为了更好的阐述历史而已。


春秋战国时期的君主


春秋和战国的具体分界线,历来有不少争议,不过其中最被民众认可的便是三家分晋这一历史事件,也就是公元前453年,不过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是该以公元前476年作为分界线。


不过无论以哪个时间点,其实都是意在说明,东周前半段和后半段其实是在性质上发生了变化,而正是这个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变化,让东周的历史,一截为二,被分为春秋和战国。


战国并不完全属于东周。


既然说到了东周被分为春秋和战国,不少小伙伴也就认为,春秋战国就是东周,其实这样的认为是有误区的,因为在时间上讲,春秋战国可以包含东周,而东周却不能包含春秋战国。


公元前256年,在秦国混得意气风发、如日中天的吕不韦,看着周天子十分不爽, 并且为了在自己的生平上填充上?带过兵,打过仗?,于是就出师灭了周王室,自此,东周灭亡。


东周和西周


而伴随着东周的灭亡,周朝也在此时画上了句号,而此时的战国时代一直在继续,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了华夏,战国时期正式结束,中国自此进入了秦朝。


由此可见,从公元前256年到公元前221年,这期间是战国时期独享的年份,而这也是不少人容易忽视的小细节。


春秋和战国时代名称的由来。


既然说到了春秋战国这个时代,那么就有必要重点说说春秋和战国名字的由来,首先来说说春秋。


春秋,在我们的印象中是季节的代名词,既然都是季节,为何就不能叫做冬夏呢,这是因为在那个时期,所有的?大事?都是发生在春天和秋天,比如史料记载的?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其中的祭祀和打仗,都是在这两个季节进行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钱币


这样一来,记载历史的史官,对于国家大事的记载,也基本上全是春秋时期发生的事情,毕竟冬天太冷,夏天太热,是不适合进行活动的嘛。


此外,孔子曾修订过一本书,叫做《春秋》,而这本书记载的起始时间,刚好与春秋时期包含的时间段大致吻合,所以后世人就以春秋二字作为了东周前半段的称呼。


战国,其实最开始只是对相互攻伐诸侯国的称呼,也就是说,起初并不能代表一个时代,但是后来西汉的刘向整理这段历史时,就把书的名字命名为了《战国策》,于是后世就以战国时代来称呼这段历史。

春秋、战国和周朝的关系?

春秋、战国和周朝的关系:周朝分为两个时期,即西周和东周;东周分为两部分,即春秋和战国。

周朝时间:公元前1046到前256年。西周和东周,分界点则是在公元前770年左右。

春秋战国,开端时间是公元前770年,结束时间自然是秦朝的建立,公元前221年。

扩展资料

春秋战国的时间与东周时期基本上是重合,但又不完全是重合的。因为很多时候我们说周朝,指的是周幽王之前的那一段时期,严格来说其实是西周,而东周,它的存在感已经完全被同时期的另一个名称所掩盖了,那就是春秋战国。

事实上,东周基本上就等同于春秋战国,唯一不同的就是结束的时间。前256年东周被灭,前221年战国结束。春秋时期的开端,也就是西周和东周的分界事件,是周平王迁都。春秋就是东周的前半段,一般认为结束于公元前403年的三家分晋事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春秋战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0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