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孝庄太后的3句遗言,她到底说了什么

众妙之门 2023-07-06 15:54:35

孝庄太后的3句遗言,她到底说了什么

孝庄太后的3句遗言,她到底说了什么?下面对百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在清朝,皇帝和皇后有合葬的传统,这也是皇后作为皇帝唯一正妻的一种身份象征。而除了皇后之外,有些特别受宠的嫔妃也能有死后跟皇帝合葬的殊荣,好比说乾隆就让自己的五个皇贵妃一同随葬。孝庄太后虽然生前并没有被皇太极册立为皇后,但是她却辅佐自己的儿子当上了皇帝,作为太后,为了以示身份她是应当与皇太极共葬的。可是孝庄在临终前却留下了3句话给康熙,一下子将这个孝顺孙子给难住了。

孝庄这3句话句句表示了自己不愿意与皇太极合葬的想法,首先她说自己地位低下不配与皇太极合葬。皇太极在世时她不过是个妃位,且并不受宠。其次她又说皇太极已经逝世多年,地宫中已经有自己的姑姑孝端文皇后陪伴在侧,如果为了自己打开皇太极的地宫,自己心中愧悔。最后她说自己一生放心不下康熙皇帝,自己安葬之处不要离皇宫太远,她在地下才能瞑目。这3句话一说,康熙皇帝也不得不遵从。

可是即便不将孝庄太后跟皇太极葬到一起,也不可能将太后跟皇太极的普通嫔妃们葬在一起。这可难倒了康熙皇帝,最终无奈之下他只得将孝庄太后的棺椁运到昌瑞山暂放。同时他将孝庄太后生前居住的慈宁宫整个拆掉,在昌瑞山脚盖起了一座一模一样的慈宁宫。孝庄太后就停灵在这里。康熙皇帝终其一生也没有想出妥善安葬自己祖母的方法,最终孝庄太后的棺椁在昌瑞山脚一放就是38年。

等到康熙皇帝去世,他的儿子雍正继位之后,才终于让孝庄太后入土为安。雍正3年的时候他在孝庄太后的停灵处原地修建了一个地宫,将孝庄太后就地安葬。虽然他解决了孝庄太后的安葬问题,但是却也让孝庄太后的陵寝葬在了清皇陵的风水墙之外。至于孝庄太后为什么不愿跟皇太极一同合葬,她的遗言虽然给出了看似冠冕堂皇的3个理由,但是有一部分专家却认为,这一切还是跟多尔衮有关。

据说孝庄太后曾经为了拉拢多尔衮,在顺治帝继承皇位之后以太后之尊下嫁给当时是摄政王的多尔衮,这一点从多尔衮对顺治帝的自称“皇父摄政王”上就可以看出来。而孝庄太后跟多尔衮是否跟电视剧中所演一样早年生情不可考证,不过能够确定的是皇太极宠爱的一直都不是孝庄太后。既然跟丈夫感情不好,又是再嫁之身,死后若是再跟皇太极合葬,无论如何都显得很尴尬,可能这才是孝庄太后执意不愿与皇太极共葬的根本原因。

为何孝庄太后死后37年才入葬,究竟是怎么回事?

提到大清王朝就不能不说到两个女人第一个女人应该说是一手开创了大清王朝的基业,这个女人就是孝庄太后,而另一个女人就是一手毁掉个大清的江山这个女人就是慈禧,今天我们聊一聊开创大清基业的这个女人孝庄太后,要知道孝庄在大清王朝当中是一个传奇一般的存在,她曾经辅佐过三位皇帝,她的丈夫皇太极,她的儿子顺治和她的孙子康熙就是这样一个女人,为什么在她死后37年才入土为安呢?今天就给大家分析一下具体是因为什么。

一;孝庄的遗言

孝庄在死的时候明确的向她的孙子康熙皇帝表达过她不想与皇太极合葬,如果要与皇太极合葬的话她的尸体就要被运回奉天,还有就是要重启皇太极的陵墓,孝庄第一不想去再惊动丈夫的遗体,第二也想离自己的孙子近一些,所以才会说出这样的遗言而作为孝顺的孙子,康熙必须要遵守孝庄太后的遗言,但是他又不知道该怎样去处理孝庄的尸体所以就只能把孝庄的遗骸一直放在特殊的庙宇当中不能下葬。

二;康熙皇帝的私心

康熙皇帝8岁登基可以说康熙这一生受孝庄的影响是非常重的,而且康熙一直推崇着以孝治国,所以康熙对这位奶奶是非常孝顺也是非常看重的,当这位奶奶死了之后,在上文中咱们已经提到过他一定要遵循奶奶的遗言,但是他又希望能够让奶奶的遗体陪伴在自己的身边,这样以寄托一份自己的哀思,所以也就一直没有给奶奶下葬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不知道在礼制上该如何的安排孝庄太后。

三;雍正的决断

上文中已经提到过康熙皇帝想让孝庄太后能够多陪一陪自己,才没有把孝庄太后下葬,所以才导致直到康熙驾崩之后孝庄太后的遗体还没有下葬,而这个任务就交到个雍正皇帝的手里,雍正皇帝采用了大臣们的建议为孝庄太后单独盖起一座陵墓,这也符合了祖宗的要求这也就是为什么孝庄太后的遗体直到她死后的37年才能够真正的入土为安的最大原因。

慈禧临终前留下了什么遗言,让后人对此嗤之以鼻?

1908年11月15日,74岁的慈禧太后走向了人生的终点。临终前,慈禧留下了三句遗言,出人意料的是这三句遗言不仅让后人嗤之以鼻,甚至连史学家都认为极度无耻。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可慈禧究竟留下了什么遗言,让后人如此反感呢?

女人不得预闻国政

1861年8月,咸丰帝病危,立唯一的皇子载醇为皇太子,命大学士肃顺、郑亲王端华、怡亲王载垣等八人赞襄政务,辅佐幼帝,史称赞襄政务八大臣或顾命八大臣。皇帝年幼,由亲贵重臣辅佐政务,这是自顺治朝沿用下来的祖宗家法之一。咸丰帝驾崩后,慈禧太后为了满足自身贪婪的权力欲,联合在京留守的恭亲王奕欣,秘密发动政变,将肃顺等顾命八大臣一网打尽,实行垂帘听政,将军政大权牢牢攥在手里长达47年之久。慈禧临终遗言之一:此后女人不得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

慈禧声称?女人不得干预国政?是祖宗家法,可自己年轻时迫于形势,不得已而掌管朝政,今后还要将这条祖制恢复起来。这是实打实的打脸,谁不知道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族大臣都是由肃顺一手提拔起来的,况且当时英法联军已经退兵,太平天国安庆被克复,剩下的捻军只不过是强弩之末,哪有什么形势危急,纯粹是找借口罢了。

不得令太监擅权

清朝有鉴于明末宦官乱政现象,对太监的管理非常严格,顺治帝曾颁布?宦官不许干预朝政?敕谕,并让工部做成铁牌,分别立于交泰殿,内务府和慎刑司三处地方。乾隆帝要求宫内所有太监一律改姓秦,赵,高三姓,意在时刻提醒自己,秦朝宦官赵高与丞相李斯相互勾结,不仅干预国政,甚至废立储君,务须以史为鉴,严加防范。慈禧临终遗言之二: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

慈禧这条遗言再度打脸,清朝两百年来一直没有出现宦官乱政的现象,唯独到了慈禧太后时期,出现了安德海,李莲英,小德张等几位太监,他们勾结外官,卖官鬻爵,收受贿赂,怂恿主子大兴土木,修三海,修颐和园,使晚清吏治腐败进一步加深。

立年仅三岁的溥仪为帝

清朝十二位皇帝中,幼年继位的有五位,分别是顺治(6岁),康熙(8岁),同治(6岁),光绪(4岁),宣统(3岁)。前面两位是孝庄太后的儿子和孙子,后面三位都是慈禧太后所立,而且年龄上有越来越小的趋势,这都是由于慈禧太后揽权的结果。正所谓?国有长君,社稷之福?,慈禧为了一己私欲而置天下福祉于不顾,必将被历史钉在耻辱柱上。

慈禧临终遗言之三: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过继穆宗,兼祧德宗,入承大统。

1861年8月,31岁的咸丰帝英年早逝,由6岁的儿子载醇继位,这无可厚非。可当19岁的载醇驾崩后,慈禧太后为了达到继续垂帘的私欲,也为了血缘上的亲近,把亲妹妹的儿子,4岁的载湉过继到自己膝下,立为皇帝,即光绪帝。临终前,慈禧还担心万一病体痊愈,由长君继位将来恐怕难以操控,于是立年仅3岁的溥仪为帝。俗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慈禧太后可谓将这一理念发挥到了极致。慈禧临终前的三句遗言,前两句是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临死前却告诫后人务必杜绝,这样直接打脸的话也能脱口而出,实在是无耻之极。后一句话充分说明慈禧自私自利的性格已深入骨髓,在这样极端短视的当权者统治之下,清朝又岂能不亡!

孝庄太后为何立下不与丈夫合葬的遗嘱,大臣们不会反对吗?

孝庄文皇后一生历经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历四帝,她的名字与清初许多重大的事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历史上的孝庄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孝庄文死后未进皇陵?诸多疑惑引起了人们的好奇。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女,孝端皇后的侄女。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出生,貌美机智,是清太宗皇太极之妃。

在明末东北各族各部的混战中,她作为政治联姻的纽带,嫁给崛起于白山黑水的后金“英明汗”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为妻,时年十三岁,陪伴了皇太极十八个春秋。在后金的一步步成功中,她逐渐卷入一场又一场政治斗争中,展示出了她卓越的政治才华,逐步确立了稳固的地位,并成为清初政坛上的一个一言九鼎的人物。



孝庄文皇后死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然而却在三十五年之后才正式下葬。为什么康熙帝不给祖母建陵是忘了吗是日理万机,太忙,没时间、没精力,顾不上吗都不是。

这一切,还是要从孝庄的临终遗言讲起



康熙二十六年,75岁的孝庄太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弥留之际,她嘱咐康熙说: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若别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去,务必于遵化安厝,我心无憾矣

孝庄文皇后的遗嘱,给康熙帝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按遗嘱办,明显违背祖制;按祖制办,又违背了祖母的遗嘱。玄烨不愧是康熙大帝,他很快就想出了一个权宜之策,在遵化的东陵建一座殡宫,将祖母的灵柩先停放在那里,然后慢慢再想办法。



然而,这一停,就停了近四十年。直到雍正三年二月初三日,也就是皇太极和孝庄成亲一百周年,孝庄的陵墓才开始修建,同年十二月初十日孝庄入葬地宫

雍正又非常聪明地把孝庄陵墓起名为昭西陵,是因为她是皇太极的皇后,皇太极的陵墓叫昭陵。从空间方位上来说,这座陵寝在昭陵的西侧就叫昭西陵,尽管离沈阳有点远,但是孝庄昭西陵是和昭陵一个体系的,而又离孝陵很近。这既解决了祖宗的规矩,也解决了孝庄的遗嘱,也解决了和皇太极合葬问题,尽管有些牵强,但不得不说这种方法是最好的了。



而孝庄的昭西陵,也成为清王朝皇后陵中级别最高的陵寝。为何孝庄不肯和皇太极合葬一处?下嫁多尔衮是真的吗?

即便孝庄下嫁多尔衮的事件属实,但笔者认为这也不是孝庄不愿与自己丈夫合葬的主要原因。皇太极的昭陵在盛京,也就是今天的沈阳,而孝庄去世时人在北京。

或许她不希望自己死后还要在路上长时间颠簸,而且不希望让沿路的官府与官民破费,与其和丈夫共眠,不如陪伴儿孙左右。



不论孝庄下嫁多尔衮的情况是否属实,孝庄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女人!

孝庄太后的灵柩37年未下葬,遗体是怎么样保存的?

公元1688年,一代贤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去世,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君王的追加后,其最终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所以“孝庄”是谥号,不会用在生前。某影视剧里左一句“我孝庄”,右一句“我孝庄”的,看着着实尴尬。


孝庄太后一生培养,辅佐了顺治,康熙两代帝王,要知道顺治和康熙皆以冲龄践祚,他们能取得日后的成绩离不开孝庄太后的扶持与教导,所以孝庄对于满清政权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康熙皇帝对这位祖母也是非常的孝顺和尊敬。


不过,由于孝庄太后临死前的遗言,导致其棺椁长达37年都无法安葬,纵然康熙再有孝心想早早让祖母入土为安都不可得,那么孝庄太后临死前说了什么呢?就是下面这段话:


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若别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去,务必于遵化安厝,我心无憾矣。

大意就是,皇太极去世多年,其陵墓不可再大动,所以我就不与他合葬了,但如果再为我另修建陵墓又太过劳师动众,劳民伤财,更不可为。因为我很不舍得与你父子二人分开,那就把我和你们父子二人葬在一起吧!



孝庄太后的临终遗言看似很动情,也有道理,若放在普通人家,夫妻虽然无法合葬,但与儿孙葬在一起也还可以接受,但孝庄乃一国之母,其死后安葬原则上是必须要遵从皇家礼仪的,“帝后合葬”乃是祖制,孝庄提出不跟皇太极合葬,这就给康熙留下了一个大难题。


孝庄可以不想,但康熙不能不想啊,千百年后,人们只会说康熙不孝,不把祖母和祖父葬在一起,而且还有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那就是孝庄想要和顺治葬在一起,但顺治的孝陵位于清东陵,而清东陵本是以孝陵为尊,若再将孝庄葬在这里,以孝庄的身份,又将自己的父亲顺治至于何种地位?

所以,与皇太极合葬违背祖母意愿是不孝,与顺治葬在一起,违背祖制也是不孝,如此左右为难,康熙就不得不在清东陵外建了一座“暂安奉殿”将孝庄太后的棺椁暂时安厝于内,然后再慢慢想办法解决这个事情。


然而康熙想了三十多年也没想出啥好主意便驾崩了,于是这个问题就留给了孝庄的重孙子雍正,所以雍正一上台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安置自己的这位祖奶奶,不过这对于雍正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他认为目前孝庄棺椁安厝的这个地方就很好,保佑了康熙三十多年,又保佑了自己顺利接位,所以“暂安奉殿”绝对是一块风水宝地。


想明白之后,雍正便下令在这里修建陵墓,将祖奶奶葬了进去,因其方位位于沈阳昭陵以西,所以取名“昭西陵”,不得不说这个名字取的也恰到好处,既将孝庄葬在了顺治旁,其陵墓又与沈阳昭陵为一体系,既不违背祖制更没有违背孝庄的意愿,皆大欢喜,估计康熙泉下有知也得夸赞他这儿子一番吧!


那么前面说了这么一堆,其实都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孝庄棺椁37年未下葬,其尸体如何保存的,这一点史书没有记载,而且古代对尸体的防腐处理至今我们也有没一个系统的研究定论,不过我们可以聊一聊孝庄的梓宫。


古代帝后的梓宫大多都是上等的金丝楠木,这种木材生长周期长,能散发特殊香气可防蚊虫,其木质坚硬细腻,不易变形,抗腐蚀性也非常强,因此这种木材埋在地下可保千年不腐,所以用这种木材做梓宫,保存37年一点问题没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95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