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刘备对诸葛亮和庞统的态度不一样吗

众妙之门 2023-07-06 13:05:45

刘备对诸葛亮和庞统的态度不一样吗

刘备对诸葛亮和庞统的态度不一样吗?下面对百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诸葛亮和庞统都是刘备的重要谋士,股肱之臣,在演义中,是正副军师。在正史中,刘备对诸葛亮和庞统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从一件事可以看出,他们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完全不一样,相差太大。

诸葛亮被称为卧龙,庞统被称为凤雏,两个人都很有才,都是出类拔萃的人物,这两个都选择了追随刘备,辅佐刘备打天下。

诸葛亮先追随的刘备,理所当然,资历更高一点,庞统是后来的,资历稍低一些,但是,刘备对诸葛亮和庞统,几乎是同等对待,也就是几乎是一视同仁,两个人都被刘备任命为军师中郎将,担任了一样的官职。

《三国志庞统传》记载:亲待亚於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

然而,在刘备心中,对两个人的态度,还是有区别的,区别在哪里呢?

刘备对诸葛亮很好,两个人几乎是形影不离,整天泡在一起,连关羽和张飞都吃醋了,非常不高兴,说了很多怨言。刘备劝解关羽和张飞说,我有了诸葛亮,就像是鱼儿得到了水一样,你们不要再吃醋了。关羽和张飞这才不说什么。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於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

犹鱼

之有水也。原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从这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非常亲密,也非常尊重诸葛亮,为了诸葛亮,不惜得罪自己的兄弟。

而刘备对庞统的态度,是什么样呢?好归好,但是惹到刘备不高兴了,刘备就不顾情面了。

刘备带庞统攻打益州的时候,在涪城召开宴会,大家一起喝酒庆祝,刘备对庞统说,今天的宴会,真是非常高兴啊!庞统说,带兵攻打别人,而以此为乐,这不是仁义的人做的事情啊。

谁知,刘备一听这话,就生气了,刘备大怒说,武王伐纣,也是歌舞升平,难道不是仁义之兵吗?你说的话太过分了,赶紧滚出去。于是,庞统就慢慢地退出去了。

《三国志庞统传》记载:於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於是统逡巡引退。

从这一件事可以看出,刘备对庞统翻脸起来,比翻书还快,也是非常不讲情面的,当着众人的面,就让庞统下不了台阶,可以说,刘备的话是非常重的。

不过,后来刘备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话有些重了,赶紧请回了庞统,君臣化解了矛盾。

《三国志庞统传》记载:先主寻悔,请还。统

复故

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虽然如此,但是,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和庞统,态度完全不一样,刘备绝对不会像呵斥庞统这样呵斥诸葛亮的。

庞统、法正、诸葛亮到底谁最受刘备喜欢?

庞统,法正,诸葛亮三人刘备应该最喜欢法正,法正善用奇谋异策,建安二十二年曹操拿下汉中,令夏侯渊,张郃驻守,因曹操内部出了事,否则拿下巴蜀益州不是问题,法正将两军做了对比有决胜的把握,令黄忠埋伏山顶猛打猛冲,在乱军中斩了曹魏大将夏侯渊,为蜀汉得益州夯实基础。

刘备出兵攻打东吴,也就是夷陵之战,诸葛亮,赵云等力劝刘备指出最大的敌人是曹操而不是孙权,无奈刘备不听,诸葛亮长叹若法正在定能劝阻刘备伐吴,从这一点看诸葛亮自己都知道在刘备心中的分量法正高出不少。

三国志对法正的评价与曹魏的程昱,郭嘉差不多,人品上略欠。

庞统的人品刚直,司马徽对其有很高的评价,善阳谋,在进益州雒县前,扫除不少障碍,刘备饮酒庆贺,举杯痛饮,而庞统看见自己牺牲战士,一人独坐,刘备问其原因,庞统直言不讳,占了人家的家园有什么可得瑟的,刘备大怒,但始终庞统没有向刘备解释什么,最终还是刘备迁就了庞统,攻雒县中流矢,亡年三十六岁。

三国志评价庞统高才俊杰,与曹魏第一谋士荀彧相等,刘备是喜欢他的能力内心不一定喜欢庞统。

诸葛亮比较圆满,做事知深浅,而前面两位都死了,剩下的事也只能有诸葛亮来做,诸葛是一位伟人的政治家,打仗不是他的强项,所以刘备打仗很少带他,像夷陵之战这么大的战争,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刘备白帝城托孤,试探诸葛,托孤重臣有李严,说明刘备是防着诸葛亮的。

所以说刘备在庞统,法正,诸葛亮三人中最信法正

庞统、法正、诸葛亮等三人都曾是刘备重要的军师,这三人在蜀汉历史上都有很大影响,特别是诸葛亮,后世诗人对其赞扬,将诸葛亮捧上了神坛!

对于这三人,到底谁最受刘备喜欢呢?

在大多数人看来,特别是以《三国演义》为依据来看,一定以为刘备最喜欢的是诸葛亮!

为何刘备请了诸葛亮出山却没有请同样名声显赫的庞统?

首先是因为三国的水镜先生司马徽介绍给刘备的,因为刘备身边没有谋士,司马徽就推荐了诸葛亮。其二就是诸葛亮的名声响亮,卧龙在前凤雏在后,在刘备的心中已经做出了选择,他认为诸葛亮就是比庞统好,这在之后他对庞统的态度就看得出来。他对于庞统更多的是看在诸葛亮的面子上‘收留’他。


早年刘备贤德之名在外,关张二人更是以他马首是瞻,虽然他只是一个没落的贵族,但胜在他人缘好。比起一开始有实力基础的曹操和孙权,刘备可谓是白手起家,在种种危机之下刘备必须要一个可以为他出谋划策的人。于是他拜访了司马徽,对方给他提示卧龙凤雏得一就可得天下。


刘备得到这个提示就找寻诸葛亮,最终以三顾茅庐将诸葛亮请出了山。诸葛亮不愧是一个能人,在军事上颇有天分,很多计谋都用得游刃有余,堪称三国第一人。虽然刘备的成功不全靠诸葛亮,但没有诸葛亮想必刘备在奋斗的道路上还要奔跑二十年。而在刘备死了之后更是将蜀国包括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可见对他多么看重。


而庞统的地位就比较尴尬,他自荐投靠刘备,但一开始并没有被看重,反而是刘备知道庞统和诸葛亮是师出同门之后他才对庞统态度好起来。但一碰到事情他都是站队诸葛亮,并不会听庞统的意见。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多么深厚,而诸葛亮也没有让他失望。

刘备带庞统取西川,他与诸葛亮在取西川时有分歧还是隔阂?为什么?

汉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留诸葛亮、关羽等守荆州,自带数万步卒入蜀,与刘璋会于涪。

这次入川,刘备带了庞统随军,却留下诸葛亮和关羽一同守荆州,这种安排引起了一些人的不解。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进围雒县时,年仅三十六岁的庞统身中流矢,不幸去世。

于是有人认为,刘备入川时带庞统随军而不带诸葛亮,是不明智的选择。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刘备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诸葛亮和庞统在特长上是有区别的。

虽然诸葛亮确实可以说是一个全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在任何方面都能做到最好。陈寿曾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评价过他“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也就是说,诸葛亮在治国安民方面的才干较之于军事才能更加突出。相比较而言,庞统或许更擅长军事谋略。这从刘备取川时,庞统所提出的上中下三条计策就可以窥见一斑。

而且刘备入川时,荆州初附,许多问题有待解决。田余庆先生在《〈隆中对〉再认识》一文,第五个问题“跨有荆益之失”中提出,赤壁之战后孙刘妥协,刘备所得不过长江以南、湘水以西郡县,这并非荆州的发达地区,不足凭以抗拒孙权随时可能发动的攻击。尤其是在刘备主力入蜀后,孙权不可能长久容忍仍然留在荆州的刘备势力。

可见在这种情况下,留下“刚而自矜”的关羽独守荆州,显然相当不靠谱(这从后来关羽攻樊一事可以看出)。而如果要留下一个人与关羽一同守荆州,这个人不可能是刚刚依附刘备、威信未立的庞统,只能是作为政治家、外交家的诸葛亮。

其次,虽然“卧龙”、“凤雏”一贯齐名,但诸葛亮与庞统在性格上其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诸葛亮虽然更为年轻,却是小心谨慎、老成持重的性子,习惯着眼大局,不喜欢做没有把握的事。这点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自己都十分清楚,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亲笔所写的“先帝知臣谨慎”就是最直接的证明。诸葛亮的这种性格更适合治国理政。

相比较而言,庞统则更加直爽率性,遇事当断则断,毫不含糊。比如刘备初入蜀时,与益州牧刘璋在涪相会,庞统就曾劝他趁此机会直接捉拿刘璋,这样就能兵不血刃地坐定益州(当然这一建议被一向以仁义著称的刘备以“初入他国,恩信未著”的缘故否决了)。在战争连连告捷,刘备兴奋地置酒作乐时,庞统毫不犹豫地站出来煞风景,对刘备说“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这样的话是向来谨慎稳重的诸葛亮不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得出口的。

庞统的直率与谋略,无疑对刘备取川起到了重要的帮助作用。

再者,庞统加入刘备集团的时间较晚,还没有机会建功。

此次入川随军,如果能一举拿下益州,庞统无疑功劳极大,这不仅可以帮助他树立在军中的威信,还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集团内部相对的公平。既不至于让诸葛亮等旧属功劳太多以致遭人嫉恨,也避免了庞统由于没有机会施展才能而心怀愤懑。让所有人各尽其能,在发挥人才最大效益的同时尽力调和所有可能发生的潜在矛盾,是刘备用人时非常注重的。在攻下汉中后,刘备力排众议,提拔当时仅为牙门将军的魏延为汉中太守,我觉得就有这方面的考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91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