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唐朝是如何处置哪些科考作弊的人呢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7-06 12:05:41

唐朝是如何处置哪些科考作弊的人呢

科举制是以考试的形式选拔官吏的制度。隋朝创立,至清朝灭亡,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在这一千三百多年当中,既有说不尽的十年寒窗,一朝高中,也有道不完的不学无术,科场舞弊。

在这些无数的舞弊手段中,“走后门”无非是最为普遍,也是最难禁止的一种。考生通过贿赂考官,或与考官拉关系,使其为自己的卷子判高分,以赢得金榜题名的机会。在唐代,科举考试非常看重考生的诗才,于是很多考生便在考前投卷,即把自己的诗词文赋献给当朝的名流,让他们在判定名次时为自己说话,因此唐代的科举常常在考试之前就内定了名次。唐代诗人杜牧曾将自己所写的《阿房宫赋》投给当时的朝臣,受到二十多位大臣的一致赞赏,然而由于考试的前几名早已内定,杜牧最终只能名列第五名。

为了杜绝走后门,宋代科举考试推出了两项反舞弊措施,第一是糊名,第二是誊录。所为糊名就是将考生的姓名、籍贯等信息糊起来。而誊录就是将考试的考卷重新抄录一遍。这两项措施让考官无从辨认考卷是出自哪位考生之手,避免考官给特定的考卷判高分。有一次苏轼的门生参加考试,适逢苏轼担任主考官,苏轼希望自己的门生高中,就在阅卷时仔细辨认考卷,发现一份考卷非常像出自门生之手,便欣喜的说“此人当拔得头筹。”然而后来才发现,这份考卷是另一个考生所写,而苏轼的门生却落榜了。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考生们立即想出了破解的方法,不久后另一种形式的走后门就蔓延开来,考生通过在考卷上做暗记,通常在段末以特定虚词做标记,或在文中使用特定的生僻字,然后将暗记写在条子上递给考官。如此一来考官便能从众多试卷中找出这位考生的卷子。尽管朝廷在不断的严打走后门的现象,然而考生走后门的手法越来越高明,类似的现象屡禁不止。

除了走后门的方式还有枪替、冒籍、夹带、泄题、互相抄袭、互换考卷、场内传递等不下十余种,可谓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所谓枪替就是找替考,替考的人被称为枪手,这种作弊手法一般出现于乡试等初级考试中。为了防止枪替,清代做出了五名考试互结联保的决定,让五名考生互做担保,一旦被发现有人枪替,则剩余的人将被连坐。

冒籍就是冒充外州县的籍贯进行考试,一是为了占用外州县的录取名额,二是在本州县考完又去别的州县应考,以增加录取的机会。为了杜绝这种现象,自清康熙年间起,朝廷推出了审音制度,即听考生口音,来辨别是不是本州县的人。

夹带、泄题、抄写、换卷、传递这些手段都是比较熟悉的手段,这里不再赘述。在严惩不贷的反舞弊措施下,舞弊的现象仍然是无法杜绝,为了飞黄腾达,富贵齐天,考生和主考官不惜铤而走险,利用种种手法徇私舞弊,最终弊端越来明显的科举制于清光绪三十一年被彻底废除。

唐伯虎为什么会卷入科考作弊案,作弊案背后的阴谋是什么?

唐伯虎被卷入科举作弊案,是真的冤枉凄惨,这件事主要是他被旁人所累,这背后的内幕,是朝中官员私下泄露题目,而唐伯虎无辜受到牵连。

唐伯虎在还未参考考试前,就已经因为才华颇有名气了,弘治十一年,唐伯虎参加乡试,得了第一名。这之后,唐伯虎一边等待下场考试,一边到青楼流连温柔乡。

一同参加考试的还有一个人,叫徐经,他是徐霞客的祖父,徐经比唐伯虎还早中举,他比较喜欢交朋友,当时和唐伯虎的关系很好,两人都对对方的才华很是钦佩。

来到京师考试期间,徐经也经常和唐伯虎一起走动,他们俩在当时就已经很惹人注目了。弘治十二年,会试中三场考试结束后,徐经和唐伯虎将试题写下,传予他人观看,随后,街头巷尾就开始传出了徐经贿赂考官提前取得试题的传闻。满城风雨中,便有人弹劾主考程敏政泄题。

但其实这件事经过查证,并没有发生泄题,只是民间议论声势浩大,朝廷为了给出一个交代,往下细查,发现进京时徐经曾在拜访时给程敏政送过见面礼,唐伯虎也曾用一个金币向程敏政乞文,结果这两件事就被拿来大作周章,唐伯虎就此被取消了本次成绩,还被下狱了。

一场科场大狱,闹得沸沸扬扬,主考官程敏政和唐伯虎、徐经身为当事者,却都感到不服,归根结底,这件事应是官员中的明争暗斗所致,程敏政被陷害,结果牵连到了唐伯虎。而唐伯虎也因为这场科举案,自认为人生中有了污点,从此离开京城不再考试,一代才子,就这样被毁了前程。

古时候为了防止考生作弊,都采取了哪些方法?

近些年来,偶尔会出现重要考试泄题的丑闻见于报端。每当泄题事件发生后,官方都会对相关负责人给予严厉的处理,严重者可能会被刑拘。现今如此,古代亦如此。众所周知,科举制是古代贫寒子弟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

要了解古人官府是如何防止考生作弊的,就要了解古代考生作弊的方式。除了前面提到的夹带,代考(替考)现象也屡禁不止,唐朝诗人温庭筠就多次帮人替考。为了防止替考现象出现,考官会在考生进场时详加搜查,确保考生相貌符合考生信息。

当时愿意请?抢手?绝大多数都是富家子弟,他们愿意付出高额金钱来谋取一官半职。于是,一条专门负责替考的产业就产生了。比如清朝广东就有所谓的?一条葱?之说,就是从乡试到县试再到府试,只要钱到位,一包到底。

除了替考外,最常出现的作弊方式就是贿买,即富裕家庭通过花费大量金钱,去贿赂考官,作弊考生在答卷上做上标记,考官就能不言自明。在唐宋时期,富家子弟贿买现象来到顶峰,时人曰:?每岁策名,无不先定?,?榜出,率皆权豪子弟?。当时没有靠山的贫寒子弟,即便有通天本领,也很难考取进士。

针对这样的作弊方式,武则天创造性地发明了糊名法,即把考生的名字遮掩住,进而减少被阅卷者认出的机会。到了宋朝时,朝廷对糊名法进行了进一步升级,对考生答卷进行?誊录?,就是专门再抄写一遍。这样一来,考官阅卷时根本无法知道答卷具体是谁,能有效地避免了作弊现象。

了解如此之多的作弊方式,那么考官在科举考试时犯错了怎么办?我们以泄题为例。明清时,一旦考官泄题了,会根据造成的影响大小,轻者发配边疆永不叙用,重者杖毙腰斩。比如清雍正年间出现了俞鸿图泄题案,俞鸿图因家人受贿泄题,结果被雍正公开腰斩,现场惨不忍睹。

为了防止考生夹带,参加进士科的考生在进入考场时会被严格搜身。进入考场后,考生进入自己的位置,一个小隔断,除了上厕所和打水外,考生的活动范围会被严格限制古代如何防止考生作弊?考官泄题遭腰斩,考生进考场考试如同坐牢。时间久了,有的考生精神崩溃,借着打水时,跳井自杀了。

古代科举考试有作弊吗,那时候作弊会有什么后果?

历史上的清朝总是饱受非议的一个王朝,主要是统治者延续了明朝“闭关锁国”的政策,且后期的统治者非常无能偏听偏信,这更是导致了一个好好的王朝就此衰落。由于国家的封闭,他们无法得知外面的情形,也不知道西方国家的科技已经飞速发展,更不知道自己已经处于非常严重的落后地步。

但有一点,中国一直领先世界几百年,那就是隋唐时期发明的科举制。并且,中国科考制度对欧美国家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历史学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兼职教授倪方六表示:“早在100年前,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即点破了——现在各国的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的。”孙中山说的这话是有根据的,并非臆断。

有科举,就有作弊,科举作弊在古代常见的手法有三种即贿买考官、夹带经文、请人代考等。对作弊者的惩处历代都很严厉,清代尤为严酷,惩处的办法主要有:枷号、斥革、刑责等。



第一个:辛卯科场案。

康熙年间,科场舞弊案出现在江南乡试。这次的舞弊案是从乡试放榜开始爆发出来的,在这次中举的名单中,除了苏州的十三个人以外,其余的都是扬州盐商的公子哥。而这些公子哥齐齐高中的可能性实在是太低,所以,大家都在议论这次考试结果的真实性。

但是,没有证据,大家只能服从这个结果,因为,面对“有钱人”所有的猜疑都是没有用的。这时,有两个“勇士”公然怀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他们传出了一句话,叫“左丘明两眼无珠,赵子龙浑身是胆”,这明显是在讽刺这一次的主考官左必蕃有眼无珠。

社会人士都在传颂这句话,导致大家议论纷纷。本来,社会舆论如果跟官方的说法不一致,我们就会认为那是谣言、是不可信的。偏偏这一次他们遇到了猪队友,结果,把这件事给抖搂了出来。这次有两个官员推荐的考生吴泌和橙光奎,居然是大字不识的文盲,那么,文盲怎么能够成为考生呢?

这其中,必然有文章。

虽然,官方说社会舆论是谣言,可是,这两人的行为恰恰证实了舆论是正确的。此事闹成这样,也该收场了,毕竟,现今的情况已经很明显了,官府再强行压制就会失去民心。这次是康熙帝出来收场,他是一位明君,知道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康熙帝下令彻查,把结果公诸于众。

调查的结果确认如舆论所说,主考官和副主考官都有收受贿赂的情况,于是,开始判决。主考官被流放,副主考官被处决,而作弊的考生也被处决了。康熙帝也算是处置得当,还了百姓一个清白的考场,让考生们可以安心备考了。



第二个:俞鸿图舞弊案。

雍正年间,河南学政俞鸿图主持河南的教育和应试的工作。也许是因为权力变大了,俞鸿图变得胆大起来,在科举考试中竟接受了他人的贿赂,然后,暗中帮助考生通过考试。

原来,俞鸿图不仅是进士出身,还是康熙五十一年的进士。后来,他的升职十分顺利,没几年,就成了三品官员。权力让他腐败,也是最强的毒药。本来,河南离北京还是有一些距离的,他只要小心做事,自然可以逃过朝廷的制裁。

但是,他偏偏被人弹劾了。

这个人是河东总督,名叫王士俊,他还是河南的巡抚,身上集中了军、政大权,能力特别强。然而,就是他弹劾了俞鸿图,王士俊才不管这个俞鸿图是他的河南同僚,执意要揭发他的腐败行为。而雍正皇帝也非常痛恨腐败的官员,于是,便要求彻查此事。

这个案子的调查过程十分有条理,负责调查的官员先约谈俞鸿图,询问他是否有过收受贿赂的行为,俞鸿图当然否认了;那好,官员接着约谈俞鸿图的家人,询问他们是否有接受贿赂的行为,这次俞鸿图的小老婆如实招供了;最后,他们又反过来约谈俞鸿图,这次他不得不认罪了。

正史对此事的记载只有一句话,那就是:俞鸿图因科举舞弊案坐实而被处决。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细节,也没有任何过程。而林涛在《正说清朝三百年》的书籍中,就详细地记录了这个过程,内容十分丰富。书籍主要提到的是俞鸿图的死非常残忍,不是普通的斩首,而是腰斩!



腰斩是古时酷刑,将犯人从腰部斩为两截。

话说,殷商时代的死刑,保留了不少原始部落享受人肉大餐的习俗,烧、烤、蒸、煮,无不围着口腹之欲打转。如“醢”是把人剁成肉酱,“脯”是把人做成肉干,“炮”是把人绑在大火炉的金属外壳上烤成熟肉,而“镬烹”则干脆把人扔到饭锅里煮成肉羹。到了周代,“砍斫”逐渐取代“烹饪”,成为死刑的主流。

周代的死刑有车裂、斩和杀三种。其中,的“斩”就是腰斩,而“杀”才是后世所谓的斩首。《史记·商君列传》:“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晋书·石季龙载记上》:“季龙志在穷兵,以其国内少马,乃禁蓄私马,匿者腰斩。”

并且,根据以往的惯例,如果犯人给侩子手塞钱,他们会处理得快一些,让犯人少受些痛苦;而如果不塞钱给那些行刑的侩子手,他们会处理得很慢,这样的话犯人的痛苦就会倍增。这个俞鸿图并不知道自己要被处以腰斩,所以,事先没有给侩子手塞钱,等到行刑的时候,俞鸿图就遭罪了。

他死的非常痛苦,比如说,他还能在刑场上用自己的血连写七个“惨”字,还是繁体字!这说明:他的死亡过程是缓慢的,也是非常痛苦的,才会写下惨字。俞鸿图过世后,他的亲家邹士恒接替了他的位子。而邹士恒则向雍正皇帝禀报了俞鸿图腰斩的过程。

之后,雍正皇帝也觉得残忍,于是,便废掉了这种刑法。



第三个:戊午科场案。

咸丰年间,考生罗鸿祀通过金钱打通了关系,让阅卷老师给个方便,只是他的做法不妥。他买通了两个考官,分别是柏葰和靳祥。罗鸿祀天真的以为这次可以万无一失,可是,偏偏是因为这个导致他不能高中,于是,他还把事情给抖搂了出来。

两个考官在阅卷时,他们的态度不能统一,柏葰觉得罗鸿祀的卷子可以进去副榜,可是,偏偏靳祥觉得不妥,应该将他的考卷放入正榜。本来这种不光彩的事情,他们暗地里操作就可以了,这个靳祥非要把事情暴露出来!

按照清朝的制度,将考卷放入副榜是安全的,因为不会有人去复审;而放入正榜中,就需要人去复审,确认考卷是否真材实料。偏偏这个考生是一个不学无术之人,他的考卷是不可能获得提名的,如果,再将其放入正榜之中,那么,不就暴露了吗?

这名考生是通过打点关系才获得提名的,复审人员只要一看卷子就能知道。当复审人员抽到这张卷子查看时,发现这篇文章总共只有八百字,甚至,有三百字还是错别字。这么明显的错误,前面的考官不可能看不出来的,除非他们是故意为之!



复审官一看考官的名字,知道他是柏葰,官至兵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这样的人确实惹不起。但是,让这样的文章过审,明显也对不起自己的工作。这样一篇明显错误的文章,如果,真的过审了,那么,自己多年的读书生涯真的是白费了,从小培养的品行也被扭曲了。

复审官不愿置之不理,于是,他将此事禀告了御史孟传金。孟传金也是一个实诚人,没有多想就将事情禀告了皇帝。当时的皇帝咸丰,虽然,有些昏庸,但是,绝对不是文盲,也非常重视教育。现在,居然有不学无术之人企图获得朝廷的官位,这怎么能够允许!

咸丰皇帝特地看了那份考卷,大吃一惊,这样的卷子居然能够获得功名!但是,这是通过两朝元老审核过的卷子,皇帝也不敢轻易下结论,于是,采用了重新考试的方法,让这个罗鸿祀再考一次,看看结果再做决定。果然,罗鸿祀大字不识几个,卷子写得乱七八糟。

于是,这就坐实了罗鸿祀贿赂考官的行为,案子也就有了结论。

在现在看来,这种通过贿赂而获得考试通过的行为,处罚无非是适当罚点钱,或者呆在牢狱中几个月就可以结案了。但是,当时此案的处罚非常严重,那些贿赂的考生和接受贿赂的考官都被处决了,包括那个两朝元老柏葰。这样的处罚似乎有些过头了,毕竟,历史上从没有这么重的处罚方式。

也因此,这次科场舞弊案与顺治十四年的丁酉科场案和康熙五十年的辛卯科场案并列清朝三大科场舞弊案。



有清一朝,一品大员极少被处斩,柏葰是少数特例。行刑那天,肃顺监斩,先假情假意和柏葰寒暄一番,然后宣读圣旨论斩,神采飞扬,柏葰四人终被处斩...
...

后来,有人为柏葰平反,认为朝廷对科举舞弊的处罚太重。但是,当时的统治者慈禧太后并不这样认为,她觉得舞弊违反了诚信,也挑战了朝廷的底线,朝廷决不允许不学无术之人随意混入。所以,从那以后,直到科举被废,清朝再也没有出现过严重的舞弊案件,毕竟,大家都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古代科考有哪些作弊方式

科举作为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被称作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谈到科举考试,考场作弊绝不能不提。古人在考场作弊都有哪些方式呢?

借助作弊工具,考生在科考中可以有非正常的表现,不过,整个过程还需要与监考官斗智斗勇,这不仅要求作弊者要有发现监考漏洞的能力,还要求作弊者有毁灭作弊工具的应急措施,最重要的是在考试期间要有极其强大的内心,做到脸不红心不跳。

虽然现代考生已经可以熟练利用物理学、网络、电子工具等进行作弊,但是翻看古人作弊的手段,想必你也会为之惊叹。

概括起来,古代舞弊的手段(考生作弊方面)大概有如下几种:结朋、行卷、怀藏(小抄)、代笔(替考)、授义(传答案)、继烛(依靠蜡烛作弊)、飞鸽传书(场外答题)。

由于唐朝科举主要是考试和荐举相结合,所以结朋、行卷等在唐朝可行,但随着科举制度改革,这种舞弊手段并不通用,就不多介绍了。

首先说怀藏,顾名思义就是将小抄夹带进考场。随着反作弊的技术日益增长,这种作弊技艺也越发“炉火纯青”。以前科举由于可以携带吃食、蜡烛、餐具等入场,所以就有了把《四书》《五经》塞在馒头里、缝在衣服夹层以及塞在蜡烛里等比较“粗放”的作弊方法。

利用蜡烛作弊的操作方法是,先将蜡烛内部沿引线从底往上掏空,塞入纸条后再用蜡油将底部封平,然后带入考场。当然,这些纸条能够呈现的内容肯定没有现代缩印来得方便具体,所以应该是作为提示使用。

至于作弊工具,举《四书典仓》为例,全书长约八九厘米,宽约5厘米,书内浓缩了“四书”的精华内容,上、下两册共计11万余字。

书中的字用的是馆阁体,写字用的并非一般毛笔,而是用老鼠胡须特制的“鼠毫”,作弊的技艺可谓高超,书写的人也比较厉害。

对利用这种作弊工具的人,《清稗类钞》中有一文记录了处罚方式,文中说阮文做学政时搜出有考生的夹带必仔细查阅,如果确实是考生亲自抄写,并且写得有一些条理的即允许入内,如果是别人抄录的则进行处罚。

另一种作弊工具也十分新奇。在唐代的时候,我国就已经发明了用乌贼汁作为秘密书写的工具,这种方法当然也被应用在了考场作弊上。

作弊者用乌贼汁把需要夹带的内容书写在裤子的夹层上,然后涂上烂泥巴,入场之后烂泥巴干了之后,把泥去掉,文字就出现了。

而且据说乌贼汁还有个特点,就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不需要清洗,字迹就会自行消退。这种办法既可以抄得文章,又可以毁灭证据。

除了夹带,替考也是科举舞弊中比较多见的,这里仅举唐朝传奇枪手温庭筠一例。《北梦琐言》中记载温庭筠“多为邻铺假手,号曰救数人也”,就是讲温庭筠经常为邻座的考生代作文章,人们送他外号“救数人”。

唐朝枪手作弊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据说当时考场中冒名顶替者有一个专称“非正身”,民间流传有“入试非正身,十有三四”的说法。

温庭筠是唐朝宰相温彦博的后代,才华很高,但是人品却不怎么的,每次考试都会因为人品问题被刷下。被刷下来也就算了,他还在考场上为人替考,所以考官对他一直很有防范。

据新唐书记载,唐宣宗大中十二年的会试中,为了防范温庭筠替考,特地将他的位置安排在主考官办公的门口,当时他洋洋洒洒写了篇一千多字的文章,提早退场,这让考官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

但是事后才知道,就在这一次考试当中,温庭筠竟然帮助8个人完成了考卷,“私占授者已八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90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