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对百科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和刘邦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对百科小编一起看一看。项羽死后,刘邦为什么不污他呢?
事实上,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确实管过这些事,司马迁当时还因此受刑了。但是,史官的笔可不是皇上能挡得住的,古代这些史官可不是皇帝封的,事事都得听皇帝的。这不,《史记》中还把项羽单独列出来,出一篇《项羽本纪》。看来,太史公还是比较正直的。
所以说呢,刘邦就算当时有这想法,估计也是白搭,那史官表面听他的,背地里偷偷写,刘邦哪能了解呢?等刘邦死了,过个几十、几百年后,这些史官的后代再把它公开。
所谓污名化,多半是“污”前朝的人,这是为了证明自己承继的政权才是合法的,顺应天时和民意的。因此呢?古代历史中,就有李世民污隋炀帝的现象。然而,贾谊在《过秦论》中贬了秦朝,却未提及项羽。为什么呢?因为,项羽和刘邦都是楚国的人,是灭秦国的人,他们同属一个时代,而做的事情又都一样。所以说,刘邦这里还是比较仁慈的,虽然自己做了皇帝,打败了项羽,但是自己做皇帝项羽也是有功劳的,没有项羽的话,仅凭他怎么可能推翻秦朝呢?再说了,项羽都已经死了,跟个死人过不去反而显得自己没有王者风范了。
还有,项羽刚愎自用、妇人之仁,自己一身的毛病,还用得着别人去污吗?想到这里,刘邦干脆不理他了。来个棋高一筹,不但不污项羽,反而善待他的后人,给他们封侯,赐刘姓。还把项伯封为射阳侯。这种仁慈,更能体现王者风范,以此笼络人心,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说说,死后的项羽对刘邦已经构不成任何威胁了,这时候,刘邦可是笼络了人心了。对一个没有威胁的死人,刘邦还犯得着跟他计较吗?
很多人读历史会有这么一种感觉(包括编者),觉得项羽失败实在惋惜,他本是战无不胜的霸王,最后却走到了一己之力死战汉军的境地。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更是把这个悲情英雄推到了一个高峰。相比项羽,很多人都觉得刘邦实在是个地痞无赖,以前不学无术,本来一辈子都是个乡巴佬,最后却走了大运,迎来秦末起义,一步步走到了皇帝宝座,即使如此,他的地痞形象还是深入人心。
常言道:“成王败寇”,刘邦作为一个胜利者,为何还有那么多的污点,反而是项羽成了末路英雄呢?这里编者先做点妄自菲薄的分析,造成这种看法的原因首先和刘邦项羽的出身有关系,刘邦是一个草根出身,最后竟然可以成为一统天下的皇帝,而项羽出身名门贵族,却走向穷途末路,这种巨大的落差本身就是让人难以接受的,所以第一点原因,把它归结为出身论。
接下来咱们说一下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和司马迁的《史记》有关,我们怎么了解评价历史人物呢?还不是依据当时的史学家做的判断吗,所以司马迁的记载具有关键作用。司马迁一贯被称赞敢于直言帝王错误,秉笔直书,细节刻画比较好,但也有人指出他在刻画人物时太过饱满,有不少夸大痕迹存在,所以不是那么的真实。转移到项羽和刘邦身上,其实可以看到一丝端倪,司马迁对于项羽的刻画比较偏向于褒扬,在巨鹿之战和救彭城之战中都做了详细刻画,在文字中项羽有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英雄气概,在垓下之围中,更是把他的侠骨柔肠刻画的入木三分,有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何等的悲壮,读过之后就会让人觉得感伤惋惜。关于他的缺点,好像说的不是缺点反而是开脱一样,韩信和刘邦对话中说道项王是一个妇人之仁的人,平时将士受伤都要亲自抚慰,结果封赏将士时却舍不得赏赐,另外他还不懂用人,气走不少能人,这缺点说的并不会让人反感,反而会叹息。
再观刘邦,刚开始就说他游手好闲、嗜酒好色,就和街上的混混一样。关于他35岁之前的经历记叙极少,还说他不尊儒士,对人无礼,侧面描写他喜欢阴谋诡计之类的,至于刘邦为何能得那么多人拥护的详情却所谈甚少。在楚汉战争中,刘邦的每一次败北都会大加记述,甚至被打得连老爹和妻儿都顾不上了,项羽拿刘太公和吕雉要挟他时,他竟然无赖地要求分他一杯羹。试想,他都这么无赖了,读者还有好感吗?
当然里面很多细节都是如此,也不知道是史实,还是有贬低刘邦抬升项羽之隐情。即使都是真的,那也可能是他故意显露缺点而忽略刘邦的优点罢了,如果是故意的话,那只能解释为他被汉武帝下狱施刑,心里有了戾气,才选择了那么做的。史书中还有这么一个记载:东汉末年,董卓伏诛,蔡邕在司徒王允侧,闻之惊叹。王允怒其悲董卓,乃下廷尉,欲杀之,邕自狱中上书曰,欲“黥首刖足,继成汉史。”允不从曰:“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遂诛蔡邕。王允的意思就是司马迁故意诋毁了刘邦。
很多人在读历史时总觉得,太史公在写刘邦甚至史记时,可以自由发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他喜欢和同情项羽,就可以尽情歌颂,他不喜欢刘邦,就可以鄙视抹黑,换而言之,当时的皇帝既不会过问,也不会去看史记内容,相信很多人都是这样认为的。但问题是,真实情况真会是这样吗?
我们先不说古代,就说如今高度文明开放的现代社会,咱们普通老朋友都不能随便在网上发表对某些政治人物的评价,更不用说官方主流的媒介机构,对于那些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那都是按照官方统一标准来宣传的,哪个人敢擅自在主流媒体上发表对他们的盖棺定论?
我们再看当时的太史令,本质就是汉朝的官方媒介机构,太史公作为汉武帝任命的官方媒介掌门人,你觉得他有能力敢擅自去评价汉武帝的高祖父、西汉的开创者刘邦,你觉得在这件事情上汉武帝会不闻不问?想当年太史公仅仅只是替李陵说了几句好话,就被汉武帝给阉割了,现在他要是敢擅自抹黑西汉的国父刘邦,你觉得他能被汉武帝留下活口?
事实上,任何朝代的历史,都是在朝廷统治阶级既定的框架下所编写的,换而言之,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某些事件该怎么写,那都是有标准的,并不是编写史书的人所能决定。
举个最简单例子,汉武帝如果给刘邦一生下得定论是六分功四分过,那太史公不管怎么写刘邦的事迹和评价,都得围绕这条线来开展。同理,如果汉武帝给刘邦下得定论是一个流氓无赖,那太史公就必须想方设法把刘邦的形象往这个上面靠。
所以说,史记上之所以故意拔高项羽而贬低刘邦,并不是太史公自己要这样写的,而是汉武帝所授意的。问题是,汉武帝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里就要提到四个字:君权神授!
说简单点就是我们刘氏一族当皇帝,那是命中注定,老天安排的,所以你别看项羽这么牛逼,刘邦这么无赖,但最终夺得天下的还是刘邦,因为刘邦那就是上天选定的天子,刘氏就是传说中的真龙天子!
这也是大家在看史记时,刘邦所做的的一些事情,都会处处透露出上天的安排,所以表明上看刘邦就是一个地痞无赖,要啥没啥,可结果那些杰出文臣武将都心甘情愿替他卖命,而那些牛逼哄哄不可一世的对手,一个一个都败在刘邦的手里,对此我们是不是只能说刘邦的命真是太好,如果期间在配上一些莫须有神话故事,这不就是妥妥的的真龙天子下凡吗?
事实上,汉武帝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在当时的背景下,为了让天下能在刘氏手里代代传下去,并且让大家都心服口服,需要借助君权神授这一套理论来迷惑大家,以达到让老百姓世世代代诚服的目的。
当然,这套方法不仅仅是汉武帝用,历朝历代都会有意无意拿出来用,甚至西方,那用起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也,总而言之,别看我啥能力都没有,但老子血统高贵,我们家族是上天指定的天子,法定的天下继承人,其他人都不是正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87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武则天儿子写的一首诗,堪比《七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