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三国史,半部荆州史。接下来对百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刘备借荆州,是《三国演义》中非常精彩的一段故事,进而作为一个历史典故,演化成一句著名的歇后语: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一般给人的印象是,整个荆州都是刘备不劳而获,从孙权处“借”来的。罗贯中编这段故事虽然不是捕风捉影,但好像觉得不太好理解,因为天上不会掉馅饼!在军阀混战的年代,刘备虽然顶着皇叔的头衔,但应该也没有这么大的面子,空口白话能借来荆州这么大的地盘;同时,孙权也不会这大方,将将士们浴血奋战得来的地盘轻易送给妹夫刘备。
后来,翻看《资治通鉴》相关章节,发现司马光对刘备借荆州的解释还算合理。
荆州是谁的?
毫无疑问,原来荆州一直是东汉皇帝的,到了建安年间开始,荆州由刘表割据,这一点也都没争议,但荆州有两个强大的邻居:北边曹操和东边的孙权,是他们将荆州的所有权变得复杂了。
建安十三年(二○八年),曹操大举南下讨伐荆州,还没到荆州,刘表就病亡了,小儿子刘琮举州投降,曹操大军直扑襄阳,寄居荆州的刘备惊慌失措,准备逃往江陵,曹操“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及于当阳之长坂,备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与关羽船会,得济沔,遇刘琦众万余人,与俱到夏口。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
因此,赤壁之战开始前,刘备逃到当阳时只剩下几十人,准备往南方投靠吴巨,多亏遇到鲁肃,并劝说与孙权一起联合共同抵抗曹操,刘备这才和刘琦一起占据夏口,荆州其他所有的地方都归了曹操。
火烧赤壁后,“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棋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曹操是走了,但留下曹仁等人继续留守荆州,孙权的周瑜和程普带兵攻打江陵,甘宁领兵攻下了夷陵,而刘备表刘琦为荆州刺史乘机引兵南下,占领武陵、长沙、桂阳和零陵四郡。
建安十四年(二O九年),周瑜攻下了江陵,孙权开始论功行赏:任命周瑜为南郡太守,驻守江陵,程普为江夏太守,以刘备为荆州牧,周瑜分江南四郡给刘备,刘备驻扎油口,改名公安。
至此,荆州的所有权变成了三家共有:曹操败北后只占有北边的南阳、襄阳,孙权出力很大,但只得了南郡和江夏部分;刘备最多,本来拥有南郡和江夏郡部分,以及向刘琦投降的荆州的江南四郡——长沙、武陵、零陵、桂阳。
刘备借荆州
建安十五年(二一○年),“刘表故吏士多归刘备,备以周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容其众,乃自诣京见孙权,求都督荊州”。此时刘备,不但脸皮厚,胆子还大,他只身去京口拜见孙权,一方面娶了孙权的妹妹,同时还找借口官多了不好安排,要求孙权将整个荆州(实际上是孙权控制的南郡,江南四郡周瑜去年已经分给刘备,不存在借的说法)划归刘备管理。对此,周瑜坚决反对,并要求扣留刘备,引兵西进攻取益州和汉中,占据整个南方与北方的曹操抗衡。而鲁肃却持反对意见,认为孙权目前实力无法与曹操抗衡,应该将南郡借给刘备,以此联合刘备共同对付北方的曹操。最终孙权采取了鲁肃的建议,暂借荆州与刘备(鲁肃聪明:说是借荆州给刘备,实际只借了个南郡,但到还的时候却要还整个荆州),作为交换,由刘备在南郡直接与曹操对抗,减轻孙权来自曹操的压力,并将刘备控制的江夏和长沙部分作为汉昌郡划给孙权。
自此荆州八郡,刘备拥有的江南四郡和南郡,曹操仍控制南阳和襄阳,孙权只占有江夏郡和原长沙郡部分。刘备顺利借得荆州,并以此作为西进攻取益州和汉中的基础,刘备实力大增,并占据孙权的上游,让孙权十分的不安。
讨还荆州
建安十六年(辛卯、二一一),刘备在法正等人的带领下,率领部队进入向西进入益州,孙权得知消息后迎回了自己的妹妹孙夫人。等到刘备取得益州,孙权便令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找刘备讨还荊州诸郡。注意孙权要讨还的是荆州诸郡,而不是当时借给刘备的荆州南郡,刘备当然不许,耍赖说:“我正在图凉州,等拿下凉州,乃尽以荊州相与耳。”就像赌鬼借钱不还,说等我赢了钱再还一样。孙权不听忽悠,直接任命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吏。关羽也没客气“尽逐之”。孙权大怒,派吕蒙“督兵二万以取三郡”,三郡望风而降。
这样荆州的所有权又乱了,虽然孙权强行占据荆州江南大部分地盘,毕竟刘备没同意,刘备让关羽组织兵马南下收复那江南三郡,战争一触即发。总要商量个办法,鲁肃作为当时借荆州的经办人,同时刘备也是鲁肃引荐到东吴联合抗曹的,所以鲁肃必须想办法。
二十年(乙未、二一五)
鲁肃邀请关羽会谈,为安全起见双方约定“各驻兵马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被罗贯中说成了关羽单刀赴会)。对于借荆州不还,关羽态度强硬:赤壁之战,我家主公亲临前线战斗,不能白干,就一块地盘,难道不应该,你们还要收走吗!鲁肃反驳道:不对,我第一次在长坂坡遇到刘备时,你们只剩一校人马,穷途末路,正准备远投偏远南方吴巨,万没想到会有今天的成就吧。我们主公可怜你们无处栖身,不爱惜土地士民之力,暂借荆州给你们有安身,如今你们已经占有益州,还想继续霸占荊州之土,就是凡夫俗子也不能接受,更何况原本土地的主人呢!关羽“无以答”。作为孙权的战略家和外交家,鲁肃选择谈判的时点是曹操准备进攻汉中的时候,刘备担心益州有失,不得已向孙权求和,因此双方更寻盟好。遂分荊州,以湘水为界:长沙、江夏、桂陽以東属孙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归刘备。
是借是还?关键看利益和实力
刘备借荆州和孙权讨荆州这两件事,虽然解决的不太完美,给人感觉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其实刘备和孙权都耍了心眼,通过借与讨,双方都取得巨大的收益。但这种借与讨都是建立在利益需要和实力的基础上,后来鲁肃死后孙权和曹操搞到一起,孙权就在背后捅了关羽一刀,罗贯中称为“大意失荆州”。
孙权当然不可能心甘情愿把荆州借给刘备,真实原因是,地盘是刘备抢的,只不过刘备势力小,在孙权面前要示个弱,这才有了借荆州之说。
借荆州,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一个故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后不久。当时的天下形式是:曹操平定河北,坐拥大半中原,因曹操志在天下,所以率得胜之师南下,欲先取荆州,再伐江东,顺便搂草打兔子把刘备这个打不死的小强消灭掉。荆州原属刘表,与江东的孙权是同等地位的诸侯,不过刘表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在听说了曹操来犯后就吓死了,留下的荆州孤儿寡母也没个主意,于是就率众投降了曹操。
虽然新任荆州牧刘琮降曹,可原本客居荆州的刘备却不想投降,虽然兵不多将不广,但因为比较得民心,所以刘备带着数十万难民继续往南逃。经历了当阳长坂之战后,刘备勉强在江夏立足。为了继续存活下去,诸葛亮代表刘备集团,渡长江与孙权商量结盟事宜。
还好东吴也有有识之士,诸葛亮舌战群儒后,孙权终于决定联刘抗曹,孙刘联盟结成。不过,这个联盟实际上并不对等,刘备是败军之将,兵微将寡,相比之下,江东孙权已历三世,根深蒂固,兵力也相对充沛。精彩的赤壁之战,就在曹操与孙刘联盟之间展开了。因孙刘联盟的主力,是孙权军,所以赤壁之战得胜后,理论上孙权应该分到最多的战利品。可实际上,在诸葛亮的谋划下,刘备集团却抢到了在孙权看来应该是归自己所有的荆州地盘。
其实刘备也知道从道义上来说,自己做的很不地道,不过,毕竟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所以虽然有点下作,但还是出手抢了荆州地盘。在孙权派人来兴师问罪时,刘备也很是理亏,反复交涉了好几次之后。才有了借荆州这么一个说法。说是借,其实就是明抢的,只不过孙权刚打完赤壁之战,既无力再战,也不能战,一旦起兵,新败的曹操必然会来报仇,那时候就全完了。
所以,孙权虽然有一万个不愿意,却也无法改变刘备已经占有荆州的既成事实,能争取到一个借荆州的说法,就已经不错了。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这个历史典故,大家都很清楚。可是,事实上,刘备背了黑锅。当时,刘备只是借了南郡。只不过孙权向他索要整个荆州,所以后人以讹传讹,就成了借荆州。那么,孙权为什么这么过分呢,比高利贷厉害多了。其实,孙权这样做,主要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这么一个以进为退的策略,以求谋取更大的利益。
荆州,是一块战略要地,非常的重要。对于曹魏势力,曹操如果想南下完成统一大业,绕不可荆州;对于西北的蜀汉,刘备如果想东进建功立业,绕不开荆州,对于东边的东吴势力,荆州直接威胁到它大遍胡领土,占有荆州,孙权进可攻、退可守。
由于荆州胡重要性,三方势力对它进行了猛烈的争夺。赤壁大战时,刘备和孙权联合大败盟曹操,粉碎曹操统一南方的美梦,同时失去刚得到手的荆州。此次大战之后,曹操仅占有荆州北边的南阳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四郡亦刘备独占,出力最大的孙权只得道江夏郡和南郡。
尽管刘备得益最大,但是,对于占领土地,缺很难管理。于是刘备就向孙权提出借南郡,作为自己的办公地点,管理自己占有的土地。孙权当时神差鬼使地同意了。这也为以后索要荆州埋下了伏笔。
得益最大刘备,春风得意,在孙权提出大家共同占领益州的时候,摆了孙权一道,自己独占益州。孙权一看,不对路,这样给刘备发展壮大,必成心腹大患,于是就向刘备索要荆州。对于孙权在狮子大开口,刘备肯定不同意,明明借了个南郡,你却要整个荆州,肯定不给。因此就有了——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孙权这样做,他自己心里也很清楚,刘备肯定不会同意。但是,这样漫天的要价,肯定比只索要南郡好,这样能谋求更大的利益。结果也是如此。讨价还价之后,孙权尽管讨不回南郡。但是刘备最终同意了湘水划界胡方案。最终的荆州七郡,曹操占领了其中一郡,而刘备、孙权各占三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818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