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孙权偷袭荆州得手后,孙权为什么不留下关羽和刘备谈条件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7-06 03:56:29

孙权偷袭荆州得手后,孙权为什么不留下关羽和刘备谈条件

对孙权和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对百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偷袭荆州后,孙权为何要除掉关羽,留下来跟刘备谈条件不好吗?

不提”桃园结义“。在正史里面,刘备与关羽的关系亦天下皆知。魏臣刘晔评价:“义为君臣,恩犹父子。”孙权在达成了战略目的——夺取荆州3郡,而天下大势又是吴蜀2弱对1强的情况下,送还关羽,要地不杀人,做人留一线,岂不甚好?

从小长到大的情谊

估摸着,若能还关羽归蜀。到时诸葛亮等人要劝,也要好劝些吧。或者以关羽为质,从政治、经济或者军事利益方面向刘备敲敲竹杠,岂不美哉?(参见刘备送于禁还曹丕的例子)再加上,裴松之对“权欲活羽以敌刘、曹”进行过批驳。

认为临沮距离江陵200多里。前方将领没有时间请示孙权,定是事先就做好了“羽至即斩”的安排。就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了。一句话,为什么孙权要如此坚决的杀关羽,难道他就不清楚这么做会引起的严重后果吗?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关羽的确有很强的军事才能

近年对蜀汉君臣的抹黑,让关羽自带“刚愎自用、骄傲自满”光环,让人渐渐忽视了他的军事才能。事实上,他的能力强悍而又均衡。论战场指挥:万军中斩颜良,说的是能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斩首行动”的审时度势,同时也体现了个人武勇。

我怕过谁?

襄樊之战,带着3万荆州兵,降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当时一军约5千人)。在人数不占优的情况下,把战线从江陵向前“掘进”400余里。再围曹仁于樊城。捎带着侧翼的徐晃。一人与曹操的几个名将维持一个均势,不愧“威震华夏”。

援兵来了?小意思

防御能力:关羽配合周瑜“绝北道”时,手中人马不过数千。为完成阻击任务,在南郡群山谷中预设“鹿角”(防御工事),生生扛住李通、乐进和文聘等人整整1年,给足了公瑾“攻打县城”的时间。对固定工事构筑也相当优异。

接江陵陷落的消息后。关羽的第一反应是:“此城吾所筑,不可攻也。”尽管自己没落到好处。但从后来朱然凭借同样的城防,用5000病弱就抵住曹魏数万来看,关羽的经营没有白费。

水军能力:和赤壁之战的曹军一样,关羽也是北方人,同样不习水战,但学习能力却卓越很多。长坂之战后,刚到南方的关羽便“乘船数百艘(与刘备)会于江陵。"若不是“爱军习武”,怎会指挥这么大一支舰队?

看我的学习能力如何?

襄樊之战,”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体现的是水军进攻。末了,在不得不退军的情况下,对樊城的包围依然是无懈可击。“然舟船犹据沔水,襄阳隔绝不通。”

稍微坚持下就垮了

还是刘晔评价:”蜀地虽小,名将唯羽。“已经年逾6旬的关羽,在战场指挥、水军造诣、防守能力等各方面已趋炉火纯青。得与失,都有可能直接影响2国国力的此消彼长。论个人的战略价值,不弱于对3郡的控制。

从后世我军注重消灭敌有生力量,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的战法而言,孙权若放虎归山,只会给自己带来赤裸裸的军事威胁。杀掉关羽,便消除了直接隐患。既然不能为所用,孙权也只好杀之。

你哭也没有用

二、关羽在荆州有很强的影响力

关羽之于刘备绝不仅仅是上下级关系,而是集团内部资历最老的大佬级人物。历数先主分兵,一路必为关羽。打个比方,刘备没有兄弟姐妹,倘若真能夺取天下,异姓封王的第一人也必是关羽(齐王?)。

论威信,亦是都督荆州的第一人选。别张飞了,很多人说换赵云比较稳重,其实单提威信,比关羽绝对不如。要了解在一个集团内部,威信看不见摸不着,但在日常行政、工作执行、人心凝聚力等方面,绝对是作用明显。

杀掉这样一个人,从刘备集团对荆州的影响力来说,绝对是减量。对孙权更好的控制刚到手的荆州来讲,绝对是增量。从刘备攻打雒城(公元214年)到吕蒙攻克荆州(220年),关羽守南郡共计6年。

态度是不是很恭敬呢?

若从赤壁之战算起(208年),关羽在荆州呆了11年多,在荆州各界的影响力号召力有目共睹。同样是襄樊之战,关羽不仅仅是战术指挥无误,还注重营造有利态势为军事行动服务。如用遥授“印信”的方式,号召梁音起义,牵制曹仁。

后有“梁、郏、陆浑群盗为之支党”,配合了水淹七军。负责荆州日常防务期间,先后策动“耿纪、韦晃、陈祎”等在“京兆、邺”等地起事,沉重打击了曹魏在边境的统治控制。你当关羽襄樊之战只有3万兵?那也太小看亭侯的群众组织力了。

即使是南郡沦陷之后,仍有荆州细作准备暗杀吕蒙。《三国志虞翻传》:糜芳开城投降,虞翻提醒吕蒙,说:现在出城的仅仅是个糜芳,对“城中之人不可尽信”。此时的吕蒙本来刚刚立下大功,狂喜之余,在听到建议后,遂计从之。

还好听了你的

果不其然,“时城中有伏计,赖翻谋而不行。”对孙权来说,杀掉关羽,是消除荆州人士“天生刘粉”倾向的重要手段。毕竟羽在荆州盘踞多年,若放虎归山,他日卷土重来,再来个遥授印信。恐怕在平行时空的夷陵,又要多出几个“沙摩柯”来。

回想当年湘水之盟,刘备拿江夏换南郡,仲谋还觉得划不来。鲁肃在旁提点到:(主公你)刚刚到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若放回关羽,也想象得出,派往江陵的东吴郡县官的剿匪工作量了。

三、关羽也确实是影响吴蜀联盟的不利因素

最典型的例子,孙权“嫁儿子”。哦,不,提亲。本来是一番好意,关羽咋回的?陈寿虽无罗贯中的语言构思精力,《三国志》说的也是:“羽骂辱其使,不许婚。”面对明面上的好意,你也用不着践踏外交礼仪呀!

不许

就算是开脑洞,孙权不安好心,要挑拨离间刘关之间的关系。“婉拒”“找借口”“女儿已经谈男朋友了”不好吗?结果“孙权大怒”:我以主公之躯,联你诸侯之姻,你当我江东81州是给不起彩礼钱?

老大受辱,想想即使东吴内部真有一群天生双标的蜀汉公知。在国内到底还会不会有市场,就得打个问号了?这事帮对方清理了意识形态事小,拉仇恨于自己一人的做法,自然是替刘备聚集了恶意,为东吴树好了靶向。

被骂娘打脸的还有东吴第一“蜀分”。《鲁肃传》:讲的是湘水盟约前,鲁肃单刀赴会(历史上不是关羽),和关羽正认真谈着呢,“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唯德所在耳,何之常有。”

当我不是武将,没有脾气?

双方领导在开会,一个不知名的下属可以随便插话,结果是把“老实人”也惹毛了:我把你们想得太好了。你们蜀汉从来没有资格从实力的角度,余下省略若干。“肃厉声呵之,辞声甚切。”没问题?也看得出此时的东吴群臣,忍得有多久、多狠了吧。

在天下大势是北方超强的前提下,关羽确实太傲气。或许无关态度好坏,孙权都要背刺荆州。可想想关羽在蜀汉二把手的崇高地位,以他动不动就“吴狗”“鼠辈”的那副嘴脸,若放回蜀汉必视此劫为奇耻大辱。

难保回去之后,不在蜀汉集团内部不成立一个“反吴党”,天天叫嚷着要打回荆州,再惹得边境形势一地鸡毛?对孙权来说,放回去一个反吴势力,为自己的外交环境多一个敌对变量,亦不可取也。

我是劝不住的

对待这样一个油盐不进、水泼不入,拒绝联盟、鄙视同僚的死硬分子。即使我真是“蜀粉”,客观站在东吴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为了自保或是减少同盟阻力,无可奈何杀掉,也是一种战略选择吧。

至于说自吕蒙始,东吴便北向称臣,而“欲图蜀”的,我倒觉得有些牵强了。这不过是嘴上服软的政治策略罢了。与向刘备求和相同,即使是曹操未死之时,土地上没让过半分,质子没去过1人,再加上本来就是大汉吴侯,隐隐然降汉不降曹的典范啊!

孙权偷袭荆州早有预兆,刘备和关羽为啥没有在意?

三国史上,有很多次重要的大战,比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汉中之战等等,都非常精彩,而有一场大战,真打起来,精彩程度也不比这几场大战差多少,双方一度到了剑拔弩张的时候,大战一触即发,然而,最终却没有打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件事,发生在建安二十年(215年),跟荆州有关。

当时,刘备拿下益州,地跨荆、益二州,势力壮大,孙权眼红了,也坐不住了,派诸葛瑾跟刘备讨要荆州诸郡,刘备吃到嘴里的肥肉,当然不愿意吐出来,双方谈崩了,孙权随即下令派吕蒙等人率军两万攻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派鲁肃率兵一万驻扎在巴丘,以挡关羽,孙权亲自率军到陆口,统一指挥诸路军马。

而刘备方面,也毫不示弱,刘备随即率兵五万到公安坐镇,派关羽率军三万入益阳,双方对峙,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

先看双方的兵力对比,孙权方面,至少投入了五万以上的兵力,其中,吕蒙等人两万,鲁肃一万多,孙权亲自带的兵也不下几万。

《三国志 吴主传》记载:是岁刘备定蜀。权以备已得益州,令诸葛瑾从求荆州诸郡。备不许,曰:?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与吴耳。?权曰:?此假而不反,而欲以虚辞引岁。?遂置南三郡长吏,关羽尽逐之。权大怒,乃遣吕蒙督鲜于丹、徐忠、孙规等兵二万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使鲁肃以万人屯巴丘。以御关羽。权住陆口,为诸军节度。

而刘备方面的兵力更多,刘备亲自带兵五万,关羽三万,投入了八万多人,和孙权争夺荆州诸郡。

《三国志 先主传》记载:二十年,孙权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报欲得荆州。先主言:?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权忿之,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

《三国志 吴主传》记载:会备到公安,使关羽将三万兵至益阳,权乃召蒙等使还助肃。

刘备和孙权分别投入了数万人马,局势严峻,眼看就要打起来,这时,曹操跑来帮忙了,而且,曹操还帮了大忙。

刘备和孙权正要打起来,曹操率军进入汉中,威胁益州,刘备害怕和曹操、孙权两线作战,于是,派使者向孙权求和,当然,求和是有条件的,刘备下了血本,忍痛割长沙、江夏、桂阳三郡给孙权,自己保留南郡、零陵、武陵三郡,刘备和孙权平分了荆州,双方以湘水为界,罢兵了。

《三国志 吴主传》记载:未战,会曹公入汉中,备惧失益州,使使求和。权令诸葛瑾报,更寻盟好,遂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备。

等刘备回去准备对付曹操时,而曹操这时却撤军了。接下来,孙权攻打合肥,众所周知,孙权率十万大军,被张辽、乐进和李典以七千人击败,孙权还差被活捉了。

抛开合肥之战不说,单说益阳对峙,刘备和关羽投入了八万兵力,孙权方面,投入了数万人马,还有鲁肃、吕蒙、甘宁、潘璋等众多名将参战,阵容不小。

这一战虽然没有打起来,不过,从这也可以看出,孙权对荆州的态度,孙权想独吞荆州,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和实力,如果有实力和机会,孙权绝对会行动的。

而后来的襄樊之战时,孙权终于等到了时机,趁关羽和曹操死磕,疲劳作战的时候,在背后偷袭了荆州。如果当时关羽能提高警惕,想想益阳对峙,也许就会提防孙权偷袭了,可惜,关羽大意了。

孙权袭取荆州的江南三郡,关羽为什么会无所作为

荆州是决定三国命运之地。这块地盘位于三国之中,不论谁控制了它,都能够取得对其他两国的优势。因此,三个国家都势在必得。

赤壁之战后,刘备运用高超的政治和外交手腕,从孙权那里得到了很大的好处。他先是带兵占领了荆州的江南四郡,又趁周瑜之死,通过鲁肃的斡旋,跟孙权借来了南郡。


这样一来,孙权耗费钱粮兵马,最后只获得了荆州一郡之地,而刘备则占有五郡,曹操占领了剩下的两郡。这样一来,刘备到成了赤壁之战最大的受益者,孙权成了给刘备打工的冤大头。

孙权当然不会愿意。尤其孙权也是有志天下的君主,他也想统一中原。如果没有机会统一中原,退其次也要自保。因此,上游的荆州是他最低的底线。孙权先是企图控制拉拢刘备,想让刘备为己所用。

可是当刘备进军益州的时候,孙权明白了刘备决不会屈居人下,就决定将刘备的势力驱逐出荆州。这样一来,才能保证自己的自身安全。于是,公元215年,也就是建安二十年,当孙权得知刘备已经平定益州的时候,就派诸葛瑾找刘备索要荆州诸郡。


老奸巨猾的刘备怎么可能答应。他推脱说,等到打下凉州再将全部荆州归还孙权。孙权说,刘备这是不想归还荆州,只是用虚辞来拖延时间。于是,孙权直接派人去接管长沙、零陵和桂阳三个郡,可是被关羽的部下赶走了。

孙权因而大怒,派吕蒙率领两万人马取这三郡。刘备急忙亲自率领五万人马从成都赶到公安,派关羽率领三万人马争夺三郡。孙权也亲自进驻陆口,派鲁肃率领万人屯益阳抗拒关羽,吕蒙占领三郡后也率领主力到益阳和鲁肃相会合。


在益阳,鲁肃和关羽进行了著名的?单刀会?。鲁肃和关羽带领诸将都带单刀相会。在会晤中,关羽说在赤壁之战中刘备也出了力,理应得到土地。但是,鲁肃说明当时的情况,指出刘备不讲信义的举动,让关羽无言以对。恰恰在此时,曹操准备攻打汉中。为了保住益州,刘备与孙权讲和。双方最后约定,以湘水为界,湘水以东属于东吴,湘水以西属于刘备,重新缔结盟好。

在这场冲突中,关羽并没有表现出他在日后襄樊之战时的威风。在那次襄樊之战中,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他在这次冲突中,唯一做出的举动,还是刘备派他去争夺三郡。在此之前,他眼睁睁的看着吕蒙占领三郡。在此之后,他率领三万人马,和鲁肃的一万人马相持益阳,可以说是无所作为。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刘备集团对孙权集团拿回荆州的决心认识不清,过于轻视大意。

刘备和孙权在刚结盟的时候,为了得到孙权的帮助,对孙权加意笼络。孙权也一时被刘备迷惑,将妹妹嫁给刘备,并且把荆州大部都交给了刘备。

但是,双方的盟好是建立在互惠互利上的。当孙权发现自己被刘备利用的时候,不平之心油然而生。而刘备方面则不管不问,只是一意孤行。他们和孙权的理念不同,打着正统的旗号。认为自己是汉室嫡系,以匡扶汉室为号召。


他们并没有看到孙权也有称帝的野心,只是把他当成一般的军阀。刘备、关羽在心中对孙权是鄙夷的,甚至把他们当下属看待。这是孙权不能忍受的。

因此,孙权最后决定实行自己的全据长江的战略,把刘备的势力彻底赶出荆州。他接回孙夫人,派人去索要荆州。在索要无果的情况下,就主动派人去接管三郡。

情况到了这个地步,刘备集团还对孙权的态度不以为意。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孙权会付诸武力。在整个事件中,荆南的郡县都被吕蒙传檄而定。这是关羽无法对东吴的军事行动做出反应的根本原因。


二、双方都有意识的避免冲突过于激化,行动谨慎小心。

在这个时候,虽然双方已经刀兵相见,但是,双方还是希望和平解决。东和孙权是《隆中对》里的战略策略,而孙权方面的军事统帅是主张盟好的鲁肃。因此,双方虽然采取了军事行动,但还是以对峙为主,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流血冲突。

在这个时候,双方的主要敌人还是曹操。如果双方发生内讧,只能让曹操渔翁得利。孙权也明白这一点,因此才会对鲁肃的?单刀会?的举动表示默许。


有了鲁肃的斡旋,孙权和刘备的主观需要,双方的军事行动以恫吓为主,没有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关羽虽然领兵三万和鲁肃和吕蒙对峙,可是在道义上理屈词穷,也只得放弃武力解决的办法。

三、刘备的战略态势不利,难以与孙权进行争夺。

在当时,刘备自己带了五万兵马,而关羽带了三万人马,孙权在前线只有鲁肃和吕蒙的三万人马。刘备占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可孙权为什么敢和刘备进行正面的冲突呢?

除了孙权在道义上占上风,刘备的不利态势使得刘备进退两难。当时,刘备虽然已经占领益州,可是,汉中还没有拿到手里。西川没有汉中,如同开着房门的屋子一样,随时会被人闯进来。


在荆州,关羽的主要据点是南郡的江陵。可是,江陵孤悬在长江北岸。江陵和襄阳步道四百里,江陵没有襄阳的屏蔽,就如同西川没有汉中一样,受敌不立。

所以说,刘备这个时候所占据的地盘,都面临着曹操的强大压力。虽然他率领着八万人马,可是在战略态势上,反而不如率领三万人马的孙权。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刘备的五万人马到来前,关羽不敢冒着遭受曹操和孙权两方面夹击的危险,轻举妄动。只有刘备到来后,才接受命令,出兵与鲁肃对峙。这个时候,江南三郡都已经被吕蒙所得,为时已晚。


四、曹操参与,双方握手言和。

曹操当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他趁孙刘两家对峙的机会,出兵关中,染指汉中。由于上述的原因,如果和孙权火拼,刘备将面临着灭顶之灾。

曹操如果夺取汉中,刘备刚打下的西川马上就暴露在曹操的兵锋之下。这样,西川丢失,荆州再陷入曹操和孙权的夹攻,刘备就没有立锥之地了。


因此,刘备不得不和孙权讲和。这个时候,孙权和曹操也处于敌对状态,也不想让事态扩大。这样,双方以湘水为界平分江南土地,比较公平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但是,刘备率领主力入川去争夺汉中,却没有重视孙权的态度。他一厢情愿的以为问题已经解决,没有亡羊补牢。在孙权投降曹操时都毫不知情,最后导致了关羽被杀,荆州失守。


结语:

关羽虽然军事才能出众,在对曹军作战中屡建战功。但是,他为人自矜,狂妄自大,这使得他对东吴过于轻视。这造成了他对东吴的战略意图,军事野心都毫不在乎。使得在建安二十年,也就是公元215年的这一场与东吴的冲突中无所作为。

更为可悲的是,当这一次军事冲突结束后,关羽依然没有接受经验教训,亡羊补牢。结果在襄樊之战中,虽然他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可却被孙权偷袭,落得个兵败身死的下场。

孙权攻占荆州后,为何还斩杀关羽?他不怕再次得罪刘备吗?

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国君。荆州一直是孙权的一块心病,名义上是吴国的领地,但是却被刘备占据着。但是在蜀汉政权建立的初期,孙权偷袭了荆州并且还杀了关羽,这已经彻底得罪了刘备集团。孙权之所以斩杀了关羽是因为偷袭荆州,杀不杀关羽都已经得罪刘备了,而且关羽多次辱骂作为一国之君的孙权,因此,孙权要杀了关羽。

一、偷袭荆州,必有一战孙权偷袭了荆州之后,已经彻底得罪了刘备了。因此,刘备当时的蜀汉已经成立了,已经有了和孙权掰手腕的能力了。因此,孙权偷袭荆州之后,刘备集团肯定要派兵夺回去的。而关羽在荆州多年,自然对水战有了很大的熟练度。因此,一不做二不休,得罪刘备就要彻底,就算放生了关羽,也是对于东吴无济于事,而且还增加刘备军队的力量。因此,偷袭荆州之后,关羽被抓之后,死亡是一个定居,虽然刘备集团强大,但是东吴还是要杀了关羽。

二、关羽多次辱骂孙权关羽虽然在历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但是说到底,关羽也仅仅是刘备帐下的一员武将,因此,在地位上孙权是和刘备一样的,自然要比关羽高一个等级。因此,孙权面对低自己一等的关羽的辱骂,已经是忍无可忍了,作为一国之君的颜面已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东吴派使节也关羽和亲,关羽把自己的女儿比作虎女,孙权的儿子是犬子,这严重触犯到孙权的威严。等到关羽落到自己的手中的时候,心中的怒火也促使自己要杀了关羽泄愤,还能维护自己一国之君的威严。

关羽被孙权捕获之后,虽然有着一个新生强大的蜀汉政权撑腰,但是因为偷袭荆州已经得罪了刘备集团了,而两家必有一战。关羽的生死是改变不了双方交战的必然性的,而且还会增加刘备军队的力量。而且孙权作为一国之君,面对关羽的辱骂是忍无可忍的,因此,孙权要斩杀关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80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