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古代官员的读者,下面对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官员退休后,还能复出吗?
“七十致仕”既是对传统的继承,也是官员的管理和约束。唐代官吏普遍推行“七十致仕”制度,但在特殊情况下出现致仕后起复以及不致仕现象,也是对致仕制度的补充。致仕官起复起复,一般是指传统社会中,官员遭父母丧,守制尚未满期而应召任职的现象,也可以泛指罢官、降职、致仕等官员被重新起用。本文中的“起复”即指致仕后,重新出仕。致仕官起复,即致仕官结束致仕状态,重新担任官职,开始政治生活的现象,它是唐代致仕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较为特殊的情形。
一、致仕官受起复征召原因
大部分官员致仕后,即安心开始致仕生活、不再过问政事,是为常态,而这种行为也受到时人的称赞。不过,也有少部分官员因各种原因而再次返回政坛。这种行为在史书中亦未见过多的责难之辞。因此我们可以说,致仕和起复是官员所处的两种不同状态,如何看待二者,必须结合致仕官自身情形和国家政治形势的需要来具体分析。
在更多时候,起复往往是致仕制度的有机补充,它弥补和完善着致仕制度的不足。需要指出的是,在唐代,致仕官的起复实乃少数,非普遍现象,有此待遇的官员基本上为朝廷或皇帝的恩典所致。不同致仕官员受到起复征召的原因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朝廷需求、统治者需求和官员个人需求三类。
朝廷需求。朝廷需求,即国家或朝廷对致仕官有某些方面的需求而要求其起复。当国家边境上发生战事,或国家内部出现叛乱,急需人才以稳定军事局面和政治形势,但朝廷现任官员难以堪当大局之时,一些在任时南征北战、功勋卓著而现己致仕的官员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朝廷往往会临时让这些致仕官起复,赋予官职,或命其出征,或遣其镇守,发挥他们具有丰富军事经验和在军中拥有崇高威望的优势,继续为国家效力。这批起复的致仕官基本上都以武将为主,且多是致仕赠官二品以上的高级官员,少数为三品以上。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太宗朝因边事起复的三位致仕官,在战事结束、班师回朝后即“依旧致仕”,不再继续任职。其起复乃因事而起,事毕则职罢,避免了致仕官起复后可能出现的恋栈不退现象。
从高宗朝开始,致仕官起复则略有不同,在战事结束、将领回朝后,皇帝并未让其恢复致仕状态,而是依旧任职。在这种情况下,起复致仕官亦会觉得年高在任颇为不妥,于是再次乞骸,方得致仕,如睿宗朝唐休璨和肃宗朝苗晋卿等。而对于安邦定国立下大功的起复官员,有的时候皇帝还会极力挽留,不允其再次致仕的请求,于是起复官员只能一直为官,直到终老于任,如则天朝刘仁轨、王及善,玄宗朝解琬等。
之所以出现以上两种不同情形,是与皇帝自身经历与用人风格密切相关的。太宗皇帝身为秦王时,即常年在外东征西讨,为初创唐代的稳定而鞍马劳顿,自身积累了丰富的军事阅历、经验和威望,身边一批能征惯战的武臣亦对其忠心耿耿、敬畏有加。因此在登上皇帝宝座后,由于有先前的资本,太宗皇帝能有效地驾驭武将,在国家发生战事时,既依靠这批武将,致仕者予以起复,又不完全倚赖他们,事毕则罢,防止其权力过大。
加上太宗较为务实的性格和灵活的用人政策,于是产生了对致仕官临时起复的现象。而武将们对皇帝既有敬畏之心,又与之关系较为密切、融洽,致仕武将们亦乐于为太宗效力。太宗之后的历任皇帝,大多缺乏军事方面的历练,在国家发生战事时,自身无法应对,往往极度倚赖德高望重的武将,即便战事结束,也依然对其青睐有加,让其坐镇朝廷以稳定政局。因此才出现了高宗之后,致仕官起复一直任职的现象。
在相对承平时期,对于较有德望、才能和功劳而致仕的部分官员,朝廷有时会在其致仕后一段时间内予以起用,让其继续为国家效力。而对于致仕侍亲之官员,亦会在其守父母之丧结束后重新授予官职。这批起复的致仕官基本上都以文臣为主,且多是致仕赠官三品及以下的官员,少数为二品。少数官员因受排挤而致仕避难,有时朝廷根据需要起复任职。文宗朝官员崔从,因与裴度、李德裕相善,为宰相李宗闵“内不喜”。在感受到李宗闵的排挤后,崔从“求致仕,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告满百日去”,已经无官无职,接近致仕,只要朝廷批准,崔从就会正式致仕。这种情形与自居易乞闲后智求致仕的情形颇为类似。
但崔从并未像白氏那样致仕,因为朝堂上“众哗语不平”,朝臣们对崔从这样有才德的官员既同情又需要,于是“宗闵惧,复授检校尚书左仆射、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崔从最终因朝廷舆论需求而回到官场。以上事例也说明,在唐代后期,官场舆论对于官员的致仕和起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朝廷统治需求
统治者需求。统治者需求,即皇帝个人对致仕官有某些方面的需求而要求其起复。部分官员在任时,自身颇具才干或德望,品秩崇高,多是二品以上高级官员;又因际遇与皇帝关系密切,受其高度信任和重用。方其致仕后,皇帝往往因思念旧臣而让其起复,继续委以重任,依旧宠遇不衰。如玄宗朝名臣张说即是一例。其早年与身为太子的李隆基关系密切,“帝在东宫,所与秘谋密计甚众”;又颇具行政和文学之才,适合玄宗开元中期用人需求,因此“卒为宗臣”。虽因卷入党争,遭到勒令致仕的惩罚,但一年后即复拜尚书左丞相。
为了体现张说起复的重要性,“视事之日,上敕所司供帐,设音乐,内出酒食,御制诗一篇以叙其事”,后又“加开府仪同三司”。史言张说“当时荣宠,莫以为比”。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逃亡成都,肃宗即位于灵武,承担平叛重任。左相(侍中)苗晋卿在其中出谋划策,功劳颇大,又备受皇帝信任。后“贼寇渐除”,政局趋稳,苗晋卿以太子太傅致仕。但到了第二年,“帝思旧臣,复拜为侍中”,可见皇帝依然对苗晋卿青睐有加,亦非常倚重。
文宗朝官员萧倪乃“先朝名相”,为官“孜孜正道,重慎名器”,“时论称之”,亦为文宗所敬重。萧倪以尚书左仆射致仕后,文宗时常想要再次任命其为官。于是先在萧倪丁母丧丧免之后予以征召:后“复以少师征之”,有意让其辅佐太子:又托萧倪弟萧傲“赐倪诏书匹帛”,让其“一来京国”,仍然准备授其官职。虽然文宗的征召均被萧倪婉拒,但从中可见皇帝对萧倪不但敬重,而且予以特别恩宠。
除了上述一、二品重臣之外,部分官员自身具有才德、功绩,而且往往曾与皇帝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其致仕后,皇帝又重新想起这批人,委以官职,让其为己效力尽忠。不过这些官员的品级略低于那些起复的朝廷重臣,多数为三品或以下级别的官员。
官员个人需求。极少数官员致仕后,由于政治经济待遇和生活状态方面的巨大落差,无法适应致仕生活,又不甘冷清寂寞,于是动用在任时积累的一切人脉关系,积极谋求重返政坛,力图恢复先前的风光荣耀,唐休琮较为典型。最终获得朝廷起复的征召,如愿回归朝廷。这里官员起复原因是其个人的需求,与朝廷和统治者要求官员起复的情形有所区别。
三、总结
以上,我们分类考察了致仕官受到起复征召的原因。面对朝廷或皇帝的征召,大部分官员选择了应允,少部分官员选择了拒绝。而后者拒绝的理由,往往同其致仕时的动机相类似,或是自身生理因素持续不佳,或是朝廷政治环境一直险恶、未有改善,等等。
中国古代的官员都有告老还乡养老的传统,古代的官员退休后,都会向皇帝请求告老还乡,回到自己的家乡养老。这与现代人的养老方式完全不同,现代人一般长期在城市生活后,退休之后很少会回到自己的老家安度晚年。为什么古代的官员都喜欢回到家乡养老,而不喜欢在自己就任的地方养老呢?
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
与现代的退休制度相似,中国古代很早也有了退休制度,但这种退休制度仅限于官员,古代官员的退休被称为?致仕?。中国古代官员的退休制度形成于汉朝,在唐朝逐渐得到发展,宋元明清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根据历史记载,汉唐宋元等朝代官员的退休年龄都定在70岁,明清两代则以60岁作为官员的退休年龄。当然除了在法定年龄退休之外,古代的官员也能够提前退休,如果官员厌倦了官场的斗争可以向皇帝请求告老还乡,体弱多病难当重任的官员同样可以申请告病还乡。
在各个朝代官员退休后的待遇也同样不同,两宋时期对退休官员的待遇最好,宋朝官员在?致仕?时都会晋升一级,?致仕?后仍可参与朝政,只是相对于?致仕?之前,少了一些实权。
古代官吏为何热衷于告老还乡?
古代官吏热衷于告老还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告老还乡可以远离官场的是非,对于一些在京为官的官员来说这一点特别重要。有句俗语叫做?伴君如伴虎?,在皇帝身边为官,一不小心就可能搭上身家性命。碰上一些开明的皇帝还好,如果是碰上一些疑心病重的皇帝,一不小心就可能丢了脑袋。同时朝堂上的斗争向来都非常残酷,朝堂之上,官员们一般都会分成多个派别,为官期间,如果站错队,轻则丢掉乌纱帽,重则搭上全家性命。即便这些官员退休之后,在京城这个是非之地。也同样非常危险。因此对于这些退休的官员来说,如果能够远离京城,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其次,古代为官一般都是异地为官,为了仕途,官员们往往都需要去外地为官。在外地为官数十载,在退休之时,很多官员都有落地为根的想法,因此退休之后能够回到家乡养老,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最后一点,古代官员虽然有退休制度,但是在很多朝代这种退休制度只能保障退休后的基本生活。在唐代以前,官员居住的府邸是朝廷分配的,但是这种这些府邸只能在就职期间居住,退休之后,这些府邸则会收归国有,因此这些官员如果想退休后还在京城居住,则需要自己置办府邸,对于一些官职比较低的官员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同时很多官员在任职期间喜欢在自己的家乡置办田地,这也是为了退休之后能够衣锦还乡,回老家养老。
因此,对于古代在京为官的官员来说,京城是天子脚下,同时也是一个是非之地,退休后远离权力的中心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自己的安全。同时,中国古人历来都有落地为根的观念,退休之后都希望能够回到自己的家乡养老。以上就是为什么官员退休之后都希望能够回到家乡养老的原因。
这其中官员致仕最为折腾地便是张廷玉,与乾隆皇帝三次周璇,最终得以在老家安享五年的晚年。虽然说张廷玉最终得以回家,但是这其中的过程却险些被杀头,颇为艰难。
在乾隆13年,已经贵为三朝元老的张廷玉在察觉朝中不正常的动向之时,向乾隆皇帝祈求退休。但是当时雍正皇帝曾经因为张廷玉对本朝的贡献,留下遗旨,张廷玉去世之后可以配享太庙。既然是能够享受太庙香火之人,又如何能回家?因此,这第一次乾隆皇帝自然是不允许。
但是张廷玉并没有遵循,接连几次地请旨,一直等到乾隆14年,终于磨平了乾隆的态度,同意将张廷玉放回老家。但是此时的张廷玉虽然如愿以偿,但是由于害怕失去配享太庙的资格,又以保证书要挟乾隆帝。
可能当时乾隆帝是看在张廷玉年迈且对本朝的贡献,对于保证书并没有与张廷玉计较。但是张廷玉却得寸进尺,自己不来谢恩,反倒是派遣了自己的儿子。这次是真的惹恼了乾隆帝,但是乾隆的怒火还没有传到张廷玉的府中,张廷玉便拖着年迈的身体,颤颤巍巍地来谢恩。显然,乾隆皇帝与张廷玉之间必是有人通风报信,这次乾隆皇帝自然是怒不可揭,直接罢免了张廷玉的伯爵爵位。
这一次乾隆15年,老糊涂的张廷玉趁着乾隆皇长子的去世之际,再次向乾隆皇帝祈求退休。这次乾隆皇帝二话不说,批准了张廷玉的祈求,但是却将张廷玉在本朝所享受的一切荣华富贵全部收回,而张廷玉在乾隆20年于老家去世。
所以以张廷玉为例,来分析他一心想要退休的原因,其实有两点:
衣锦还乡
古人对于孝道的注重以及千百年来所传承的思乡情怀,注定了即使是一生求取功名或是贪恋权力之人,在年迈之际皆要衣锦还乡、落叶归根。与此同时,京官多年来在朝廷之中所积累的钱银,一大部分都运回老家。
因为古代乃是农耕经济,最值钱的便是土地。但是京城之中的土地都被皇家之人包揽,若是想要从皇家之人手中购得土地,基本是不太可能,所以这土地还是需要从老家手中购得。而且京官所置办的产业也在家乡,岂有不回之理?像是清朝的著名大臣李鸿章,手中土地尽在老家安徽,京城之中是少之又少。
同时回乡路上,道路坎坷,由南向北一走便是大半年的时间,而张廷玉当时已经古稀,若是不趁着这个年龄,赶紧回家,那么很有可能客死他乡,成为孤魂野鬼。而且大部分官员虽然在京城做官,但是由于职位调动频繁,家眷一般都安置在老家,自己在外乃是是孤身一人,若是不及时请旨致仕,更是失去了日后入祖坟、进宗祠的机会。
其次京官回家,一般都是衣锦还乡。古代政权不下乡,而地方上的事物一般都是由地方的名流来处理,张廷玉若是能够回到老家,那么地方事务尽在掌握之中,何其乐哉!
漩涡中心
朝堂之上,很少能够有像张廷玉这般三朝元老的人物,纵使是当初与高祖皇帝一起打天下之人,也很有可能死在阴谋诡计之下,全身而退之人实在是少之又少。所以聪明之人,尤其是在朝廷之中,拥有众多党羽、门生的威望之人,更得要提前向帝王表露自己的致仕想法。否则觉得帝王会怀疑你留恋朝堂,有不轨之心。这样情况在明朝最为典型,朱元璋称帝之后,刘伯温,李善才纷纷死于大屠杀之下,而这其中一点便是他们过于贪恋权力,没有像朱元璋表示自己的退休想法,引来了朱元璋的忌惮。
像张廷玉的门生汪由敦,若是张廷玉一早便离开了京城,那么自然没有帝王旨意还没有下达,张廷玉便上宫门谢罪的举动,只能说汪由敦一早便泄露了军机处的机密,最终惹来乾隆皇帝的不喜,削去了张廷玉的爵位。若非张廷玉已经是三朝元老,可能连项上人头都无法保住。
结论
所以与荣华富贵相比,生命诚可贵!而且天子恩威难测,虽然说是宠臣,但也有触怒圣威之时。所以在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以及地位之后,官员都会在年老之际向帝王请辞,回到家乡安享晚年,还能不受帝王的管辖,管理当地的事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79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