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中国古代朝鲜半岛并非始终保持着独立的地位,早在周朝时,中国商朝的遗民箕子就带领部分中原移民建立了箕子朝鲜。而在东汉时期,汉武大帝更是直接派兵灭亡了卫满朝鲜,设立了4个郡。
随后,朝鲜半岛先后经历了高句丽时期、新罗时代、高丽王朝和朝鲜王朝时期,不过,这些朝鲜半岛的政权虽然大多数臣服于中央王朝,但的确保持了半独立的地位,多数中央王朝也的确没有吞并朝鲜半岛的想法和行动。为什么会这样呢?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无利可图。其实观察东北就可以看出朝鲜半岛的在中国古代的地位了。中国东北地区是著名世界最为肥沃的三大黑土带之一,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战略地位,都极为优越,但是由于冬季极为严酷的气候,东北地区一直人烟稀少。
虽然历代中原王朝屡次向东北移民,但均成效不大。东北也成为了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的乐园。东北地区大部分地属平原,尚且如此待遇,比东北更为偏远的朝鲜半岛,不但环境更为恶劣,而且朝鲜北部地区还以山地为主,交通十分不便,自然进一步增加了统治的难度。
因此,除了极少数好大喜功的王朝皇帝,中原王朝普遍对于老少边穷的朝鲜半岛没有多大兴趣。对于中央王朝而言,只要朝鲜半岛老老实实的臣服上贡,就足够了。他们对于朝鲜半岛这块儿无利可图的穷乡僻壤,没有丝毫兴趣。
事实上,朝鲜半岛,无论是直属于中原王朝时期还是独立之后,存在感一直极为薄弱,也几乎没有为中央王朝提供多少利益。在历代王朝中,也并非没有征服朝鲜半岛的王朝,但是朝鲜半岛不但不能为中原王朝提供多少利益,反而因为驻军和路途遥远,靡费巨大。
在明末清初,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后金政权,也曾征服朝鲜半岛,虽然后金也对朝鲜半岛进行了摊派,让他们提供粮食等战略物资,但却并没有将其纳入统治范围,依然让朝鲜半岛保持的半独立的地位。后金对朝鲜半岛的态度,其实也代表了绝大多数王朝的想法。
第二,由于朝鲜半岛对中原王朝十分恭敬,历代王朝没有必要吞并朝鲜半岛。除了军阀割据混战的混乱时期,大统一王朝其实都注意到了朝鲜半岛及其上面的政权。
而对于朝鲜半岛上的政权而言,大一统的中原王朝,根本是不可力敌的庞然大物,因此,朝鲜半岛上的政权,面对中原王朝往往两个态度,少数颇具野心的王朝试图真正独立,而面对这种情况,中原王朝自然不能容忍,例如隋唐时期的高句丽政权,虽然小强般倔强,但历经隋唐两代王朝的征讨,最终仍被灭亡。
而大多数朝鲜半岛上的政权深知自身的弱小和中原王朝的强大,因此,他们竭尽全力的讨好,对待中原王朝更是毕恭毕敬。因此,对于各代历代王朝而言,既然无利可图,恭敬无比的朝鲜半岛,就成为万邦来朝的最好例子,自然对其温言抚慰。
甚至在其遭到侵略的时候,中央王朝还会出兵帮助。例如明朝时期,李氏朝鲜被日本丰臣秀吉入侵,李氏朝鲜几近灭亡,就是万历皇帝派兵将丰臣秀吉击败,替李氏朝鲜收复了朝鲜半岛
在汉朝、唐朝都有段时间占领朝鲜大部,其它如在隋、辽、金、明等朝代都站着朝鲜一部。元朝一度占领朝鲜全境,后来在形式上拥有朝鲜,在此地设立征东行省,任命朝鲜国王兼任。朝鲜在历史上一向和越南一样作为中国的藩属,常常纳贡。
甲午战争就是因为日本入侵大清帝国的朝鲜而引发的。慈禧和光绪愤怒的下令清朝陆军。海军向朝鲜投送重兵,抗击日本妄想把朝鲜从大清帝国分裂出去的图谋!说白了就是鸟不拉屎的地方。这样的地方无法为国家带来经济效益,占领了也没什么用,还要消耗国家资源。
元朝皇帝准备废高丽王,把朝鲜变成“征东行省”。但是有大臣出来反对,他说,高丽贫瘠之地,你要他有什么用。不如让高丽王负责管理,定期上贡就行了。元朝皇帝于是作罢。高丽王兼任征东行省最高长官。每隔一段时间送一批男女到大都。
汉初,燕王卢绾叛汉逃至匈奴,我们说的朝鲜概念即现在的朝鲜半岛,位于亚洲东北部,维度高,天寒地冻,又多山,3/4地方是山地,曾经多次占领朝鲜,但是最终被迫撤军,为什么?难道古代的朝鲜那么不好管吗?其实无论中原地区的哪一个历史朝代,只要愿意出兵攻打朝鲜,不适宜耕种。其部将燕国将军卫满则率千余人进入朝鲜,推翻了“箕子朝鲜”,建立“卫氏朝鲜”。
这是因为这些地方是丝绸之路的必经通道,商业贸易主要靠这条丝绸之路,所以朝鲜几次从中国统治下独立,都是借助了当时中原王朝和其他边疆政权打仗的时机,比如汉朝时对匈奴的战争,唐朝时和吐蕃的战争。同时控制了西域,也就能遏制其他少数民族政权,比如汉时的匈奴,唐时的吐蕃及突厥人等。
仅从地理上讲,朝鲜符合朱元璋“得其地不足以自养”的论断。
限于技术原因,古代海路都是不好走的,所以交通主要还是以陆路为主。要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就必须与中原有至少一条相对而言比较稳定的陆路,商贾、军队、政令才可以通行。例如巴蜀需要修建蜀道,岭南需要灵渠和翻越五岭的道路等等。
朝鲜半岛与中原地区连通的唯一陆上通道在于辽东,要掌握朝鲜,必须先掌握辽东。但从地图上就可以看到,辽东与中原的连接处在山海关这里的一条狭长农业带,向北就是大草原牧区。也就是说北面是草原民族的地盘。要保持对朝鲜、辽东的控制,就必须持续不断地打压草原民族,防止其南越长城入寇边境。一旦这条狭长地带被草原民族攻占,中原王朝便失去了与辽东、朝鲜的交通路线,统治也就无从谈起了。
要占一块无主之地,二三十年一两代人就能落地生根;但像朝鲜这样自南北朝时就与中原地区隔绝往来,已经有了较成熟规模本土民族的地方,要么赶尽杀绝移民实边,否则三十年平乱一百年化民入我是免不了的。而经营这样的新领土非但需要大量的驻军,还要耗费大量的物质资源,遭到国内各种势力的批判;另外还须时刻对抗草原民族,控制交通线。这对于一个古代中原王朝而言,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
自西汉建立汉四郡以来,中原王朝就一直有企图控制朝鲜。但在汉朝实力衰退汉四郡相继陷落之后,新罗百济高句丽就已经崛起了,形成自己的独立文化,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原王朝要想重新控制朝鲜基本就不可能了。隋唐连年征战,最终也就控制了大同江以北地区,统一新罗的建立,标志着朝鲜民族的正式形成。之后的历代中原王朝,都疲于应付草原民族的威胁,很难有实力去征服朝鲜。惟有元朝时期,朝鲜差点就要被纳入中原行省,也被汉族官员劝阻了。还数朱元璋最明智,一语道破“得其地不足以自养”。明代连经营辽东都非常吃力,蒙古骑兵都能在京畿之地横行,更不要说去吞并朝鲜了。
古代中原王朝的领土,基本上也就限于所谓内地十八省的范围。要想向外拓边,还是相当劳民伤财的,往往都是吃力不讨好。朝鲜又不似西域有贸易地位,更没有征服的价值了。
其实您的提问不是太确切,在汉朝、唐朝都有段时间占领朝鲜大部,其它如在隋、辽、金、明等朝代都站着朝鲜一部。元朝一度占领朝鲜全境,后来在形式上拥有朝鲜,在此地设立征东行省,任命朝鲜国王兼任。朝鲜在历史上一向和越南一样作为中国的藩属,常常纳贡。
首先朝鲜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元朝蒙古骑兵的优势没法发挥(正如蒙古骑兵未能在东南亚有所突破的原因则因为热带雨林阻隔),其他王朝亦复如是,劳师穷远,肯定占劣势,征战代价太大。
其次,战略意义不大,即使要拓展土地,在农业社会里,军需供应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作战半径有限。
第三,天高皇帝远,地理位置偏远、地形相对完整易形成地方割据。
第四,朝鲜不发达,战争代价不能得到足够的补偿。
第五,朝鲜人种系阿尔泰种,民风彪悍,文化水平低,加上以及当地人民的强烈反抗。
第六,中国以农立国,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没有很强烈的扩张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762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朱棣北征最远打到哪里
下一篇: 质子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