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乱世烈女息夫人缘何沦为红颜祸水

以史为鉴 2023-07-06 00:41:24

乱世烈女息夫人缘何沦为红颜祸水

息夫人的故事出自《左传?庄公十四年》。说楚国的周围有两个小国家,一个叫息国,一个叫蔡国。息国的国王叫息侯,相传他的祖先是周文王的第十四子。息侯与蔡侯之间本来没多大交往,但后来两个人的关系却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因为他们娶了一对姐妹花——陈国国君陈侯的两个女儿。就像孙策和周瑜分别娶了大乔和小乔,所以两个人的关系才铁到那份儿上!也就是成了连襟了。说这个蔡侯娶息妫姐姐的时候并没有见到息妫,他也从来没见过息妫,所以只是听说这小姨子很漂亮,仅此而已。两国之间因为有亲戚关系,所以书信来往,礼仪问答,倒也一直相安无事。坏就坏在有一天息妫思念起姐姐来了,她想到姐姐那儿窜窜门,走走亲戚。按道理说,这也没什么不好,所以息侯就派人把息夫人送到她姐姐蔡国那里去了。

有些人会问了,这小姨子到姐夫家去窜窜门儿,很正常啊,会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呢?

是啊,一般想来,确实也不应该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可这个人啊,知人知面不知心,你再难想到,这个蔡侯,身为一国之君,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流氓。

在给息妫办的接风宴席上,蔡候一看到息妫立即目瞪口呆,惊为天人。心的话,天下怎么会有这么绝色的美人!这人和人不一样,男人被女人的美丽所震撼后,一般会走两个极端。一种是像段誉看到王语嫣之后,那敬爱之情会上升为一种圣洁的情感,所以他只肯远远地追随王语嫣,开始连碰下手都认为是对王语嫣的亵渎;另一种就是像这个蔡侯见到息夫人之后,喜爱之情立即会变成污浊的无耻情调,所以他在酒席上就开始污言秽语,动手动脚,大概他平常在国内耍流氓耍惯了,他又是国王,又没什么人能管她,所以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在酒席之上是极尽无耻之相。

息妫受不了他的侮辱,离座拂袖而去。回到家里,向息侯这么一哭诉,息侯勃然大怒,这做姐夫的调戏小姨子,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息侯就要发兵去攻打蔡国。说起来呢,这个时候虽然息国虽然有了点实力,(插叙一下下:说本来这个息侯也是个无用的昏君,但在娶了息夫人之后,在息夫人每日规劝下,他倒逐渐地改邪归正了,息国的国力也渐渐有了起色。)但奈何息国毕竟是个力量很小的诸侯国,不要说跟楚国比了,比蔡国也还不如。息侯这有心杀贼,但无力起兵啊。于是他也不跟息妫商量,脑筋一根筋,跑到楚国去借兵了。

楚文王一听你们要打架,那好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啊,反正春秋无义战,管你们谁对谁错,打去吧。他也不问息侯为什么事,反正想瞧热闹,就让大将斗丹率兵帮息侯把蔡国给灭了。蔡侯成了阶下囚,被送到楚都郢城软禁起来了。

按道理,此事尘埃落定,恶人有了恶报,也该了结了吧。哪知道一波刚平,一波又起,真正的悲剧这才刚刚开始。

说有一天,楚文王刚巧就碰着蔡侯,刚巧就顺口聊了起来。这个文王就问了:“老蔡啊,我倒忘了问你了,你和老息是怎么回事啊?他非要灭了你?”

这小人就是小人,蔡侯一听有了这个说话的机会,可就使起了坏水。他说:“老熊啊(案:楚人国姓为熊),你不知道,我是为了一个女人才亡国的,虽然亡国了,但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啊。”于是他就把息夫人的美丽极尽夸张之能事地在楚文王面前描述了一番。末了还来了一句:“老熊啊,我虽然亡国了,但我是见过真正的天下第一美人了,死也无憾了。而你,虽然身为泱泱楚国之君,没见过息妫息夫人,你算是白活了。”

楚文王一听这话,立马抓肝挠肺地睡不着了。他虽然没有蔡侯那么无耻,但本质上还是有着蔡侯一样的流氓本性。于是,他就派人去跟息侯说:“我听蔡侯说贵夫人很漂亮,能不能借我看看啊?”

你说这像人话吗?有借人家老婆看看的吗?这息侯当然不肯,而且是坚决不肯,于是楚文王让斗丹二次出兵,又把息国给灭了。把息侯也掳到楚国。

话说斗丹冲进息国王宫的时候,息夫人正含泪欲自尽,斗丹就对她说:“夫人不欲全息侯之命乎?何为夫妇俱死!”也就是说,你要死的话,息侯也就铁定是要被杀的了;你要活着的话,他也就能活着。息妫一听这话,不死了,就随斗丹来到了楚国。文王一看,果然大喜,自此,后宫三千粉黛无颜色。楚文王封息夫人为王后,此后数年,宠爱有加。

换一个普通的女子的话,故事或许到这儿也就结束了。因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根本没有话语权,根本就没有反抗这种暴政下命运的权利和机会。蔡国与息国虽然确实都是因为息夫人而灭了国,但她一个弱女子,面对这些握有强权的“流氓大亨”们,又能怎么样呢?只有顺从罢了!只有屈从罢了!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我觉得现代的女性要远比古代的女性幸福得多。

为什么古时候的女人要学礼法“三从四德”呢?

“三从四德”是为适应父权制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夫权家庭(族)利益需要,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在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的进行的规范要求。

“三从”一词最早见于周、汉儒家经典《仪礼丧服-子夏传》,在讨论出嫁妇女为夫、为父服丧年限(为夫三年,为父一年)时,说“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引申为作为女儿、妻妇和母亲的妇女应对男性服从。但妇女屈从由来已久,“女”字在商代甲骨文中就是屈身下跪的形象(出示字体);《周易》中有主张妇女顺从专一、恒久事夫的卦辞,后来要求妇女殉夫守节,限制寡妇改嫁等。

“四德”一词见于《周礼天官内宰》,内宰是教导后宫妇女的官职,负责逐级教导后宫妇女“阴礼”、“妇职,其中较高职位的“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本来是宫廷妇女教育门类,后来与“三从”连称,成为对妇女道德、行为、能力和修养的标准即“三从四德”。


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未嫁从父”

“从”有多重含义——听从、随从、服从、跟从等意思。被要求遵从三从道德的妇女不能自专、自主,必须遵父命、夫旨、子意行事,做到为女孝,为妻贤,为母良。

“未嫁从父”

“未嫁从父”就是要求没有出嫁的“在室女”听从父家长的话,“不违父命”就是“事亲孝”(“亲”按照孔子的解释是指父母双亲,但又说“资于事父而孝母”);女儿孝顺,除了日常生活照顾周到,还要在父亲遇危难时挺身而出,像西汉文帝时淳于缇萦说服文帝废除肉刑,使父亲免于罪;东汉曹娥为救落水的父亲被淹死(史载有“曹娥碑”,表彰曹娥孝行)。在终身婚姻大事要听从“父母之命”也是“从”和孝的表现。

“既嫁从夫”

“既嫁从夫”就是要求出嫁为人妻的妇女随从、服从、跟从丈夫。“从夫”从女子出嫁就开始了,迎娶的仪式是“男帅女,女从男,夫妇之义从此始”;母亲叮嘱女儿“无违夫子”。

到夫家,按照丈夫的辈分、名分得到亲属称谓(如子媳、娣姒、婶、嫂等)。妻子视丈夫为“天”,“天命不可逃,夫命不可违”,必须顺从、敬重丈夫,夫唱妇随。像汉代孟光对丈夫梁鸿“举案齐眉”,被赞为“相敬如宾”。妻妇还需代丈夫行孝侍奉公婆日常生活,还要为丈夫生儿育女;“相夫教子”从宋代以来成为对妇女最重要的职责。



“从夫”还有对丈夫忠诚不贰,保持贞操,丈夫死后不事二夫,甚至殉夫,春秋时期息国国君夫人息夫人,在丈夫被楚国俘获,楚王逼她为夫人,她以死相拒,成为史书表彰贞节的模范。历代官方表彰贞节烈成为制度,导致一些妇女自残生命,甚至在丈夫将要病死和战死前,妻妾们提前殉节,表示对丈夫的忠诚。

“夫死从子”

“夫死从子”在“三从”中,唯有“夫死从子”令人费解,因为儒家伦理中有“尊母孝母”的传统,母亲对儿子拥有相当的权力。但礼教又规定:“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礼记?郊特牲》)这里的“从”就是“从其教令”,也就是凡事由父、夫、子做主的意思。对于死去丈夫的寡妇来说,“从子”就是“从夫”的延伸,她不但要守节不嫁,还要含辛茹苦地抚养儿子长大,对作为一家之长的儿子遵从,重大事情由儿子做主。春秋时鲁国一位寡妇,有九个儿子,岁末祭祀完毕,她想回娘家探望,根据“夫死从子”的礼规,需经儿子们的同意;召集儿子来得到许诺后,她又嘱咐九个儿媳看好门户,说自己晚上一定回来;结果她回家天还没有黑,就在门外等到天黑下来,被鲁国大夫看见,表扬她守礼。孔子的婶母敬姜也是模范寡妇,事事依礼行事,丈夫、儿子前后死了,她上午哭丈夫,傍晚哭儿子,被孔子赞扬为“知礼”。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所谓的“四德”是指:德、容、言、工,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是相貌(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言语(指与人交谈要会随意附义,能理解别人所言,并知道自己该言与不该言的语句)和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

妇德:就是守节操,“从一而终”,“一女不嫁二夫”,封建时代为女性立的牌坊可以说都是颂其贞节的。妇女一旦失贞,那就非死不足以谢天下了,死后仍不失为“烈女”而传为美谈;倘若失贞后居然还活着,就沦为不齿人类的妖孽了。

妇言:是要求妇女语言美,讲话讲究分寸、得体,不讲粗话。

妇容:是女性的容貌美,“女为悦己者容”,要以端庄娴雅的容貌取悦于丈夫。

妇功:是指劳动,如纺纱、织布、缝纫、刺绣等,妇女也只能在这个范围内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

中国的古代美女有哪些?快快回答!急,急!

  人人恨得牙痒痒——慈禧
  虽然慈禧垂帘听政,手段辛辣,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的前进和解放,迫害的生命也无数,但是,我还是要恻隐一下,这样的人是寂寞的。。。

  一代名妃、绝代佳人董鄂妃——董鄂妃
  孝献皇后,顺治最爱。董鄂氏18岁入宫。世祖对其眷之特厚,宠冠后宫。
  然红颜薄命,董鄂氏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卒。世祖哀痛至极,亲制行状悼念。追谥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康熙二年(1663年)六月,合葬清东陵的孝陵。

  皇太极之最爱——宸妃
  海兰珠进京时已26岁,虽过妙龄,然丰满成熟娇艳动人,倍受宠爱。她的地位在五宫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其姑母孝端皇后。
  宸妃生下皇八子,皇太极很快就决定立这个婴儿为继承人,大宴群臣,大赦天下。无奈此子福薄命短,二岁而殇。宸妃病逝,皇太极悲恸欲绝,寝食俱废,乃至昏死。为其举行隆重丧礼,赐谥号敏惠恭和元妃,为清代妃子谥号中字数最多的。皇太极对宸妃真情笃意,在历朝皇帝中都是少见的。

  通晓文史 工于诗词 洗尽铅华——顾横波
  秦淮八艳中,顾横波是地位最显赫的一位,受诰封为“一品夫人”。柳如是陈圆圆亦有不及;她通晓文史,工于诗画,所绘山水天然秀绝,尤其善画兰花,十七岁时所绘《兰花图》扇面今藏于故宫博物院中,十八岁与李香君、王月等人一同参加扬州名士郑元勋在南京结社的“兰社”,时人以其画风追步马守真,而姿容胜之,推为南曲第一。

  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卫子夫
  她出身卑微,原来只是一个歌女,后来成为汉武帝的第二位皇后,其弟卫青、外甥霍去病都是汉代著名的抗击匈奴的英雄。
  卫子夫在后宫复杂的环境中,做了38年的皇后,并不是独霸天下,而是处处小心,谨小慎微,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恭谨谦和赢得汉武帝的恩宠,赢得了大臣和后宫人等的尊敬。后来汉武帝移情别恋但汉武帝对卫后还信任,每次出行,都把后宫事务托付给她。

  商纣妖姬,古今第一怨女——妲己
  美丽动人,能歌善舞。纣王迷于妲己的美色,对她言听计从。纣王令乐师师涓创作靡靡的音乐、下流的健蹈,在宫中朝夕欢歌。妲己伴着靡靡之音起舞,妖艳迷人。于是纣王荒理朝政,日夜宴游。
  妲己喜观“炮烙之刑”,将铜柱涂油,燃以火炭,令犯人行其上,跌落火红的炭中,脚板被烧伤,不时发出惨叫声。妲己听到犯人的惨叫,就像听到刺激感官的音乐一样发笑。纣王为了博得妲己一笑,滥用重刑。

  孝庄
  皇太极妃
  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女。清朝历史上举足轻重、颇受关注的人物。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的一个显赫家庭。在明末东北各族各部的混战中,她作为政治联姻的纽带嫁给崛起于白山黑水的后金“英明汗”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为侧福晋,时年十三岁。在后金的一步步成功中,她逐渐卷入一场又一场政治斗争的漩涡,并展示出了她卓越的政治才华,逐步确立了稳固的地位并成为清初政坛上的一个一言九鼎的人物

  西汉成帝昭仪——赵合德
  赵飞燕之妹。传说赵合德生得体态丰腴,较赵飞燕更得皇帝宠爱,留下温柔乡和祸水的典故。
  因刘骜与其日夜纵欲,性能力迅速衰退,後为与赵合德继续行床笫之事,服下春药,最终在与赵合德云雨之后身亡,赵合德因此被迫自尽。临死前,赵合德愤慨地说:“我把刘骜当成一个婴儿,玩弄股掌之上!”并不夸张。

  美人心计 汉朝第一后——窦漪房
  她,出生贫寒,然不骄不躁、不妄自菲薄,谋略过人,先后扶持了汉朝3个有名的明君,敦促了 “文景之治”之盛世。如此胆大,如此英明,如此谋略,世间女子,除了武则天,天下能有几人?

  吕雉
  汉王朝创始人汉高祖刘邦的正配夫人。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的第一个。
  她为人有谋略而性残忍,在刘邦翦除异姓诸侯王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
  她虽为女流,但不乏政治家的风度,不管是帮助刘邦打天下还是把持政事,每每从容不迫,识破奸人计谋,化险为夷。

  千金为买美人笑 祸国殃民幽王后——褒姒
  周幽王姬宫涅的王后,褒姒原是一名弃婴,被一对做小买卖的夫妻收养,在褒国(今陕西省汉中西北)长大,后被褒人献给周幽王乞降,幽王爱如掌上明珠,立为妃,宠冠周王宫。翌年,褒姒生子伯服,幽王对她更加宠爱,竟废去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册立褒姒为王后,立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叹气道:“周王室已面临大祸,这是不可避免的了。”

  人面桃花相印红,历史上第一个为国献身的美女——息妫
  息妫,春秋时陈国公主,先为息国君夫人,后为楚国王后.她出生在深秋,却满园桃花盛开;一出生就引来了百鸟朝凤,额上带着桃花胎记,仿如桃花女神转世.可是陈国智者却预言她的到来会引来生灵涂炭.她贵为公主却从小就远离王宫,伴着乳娘长大,因为面若桃花,又称“桃花夫人”。

  倾国倾城 妖冶王妃——妺(mo第四声)喜
  她是夏朝第十七位君主履癸——那个后人成为夏桀亡国之君的王妃。
  人们总把夏王朝灭亡的缘故归结到妺喜的身上,有人说她是“千古第一狐狸精”,有人说她是“中国有历史记载以来的第一个亡国之皇后”,也有人说她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间谍”,还有人说她是“第一个‘献物’,第一个淫妇;第一个‘女祸’,第一个无辜”。妺喜当真是纵情淫乐的罪魁祸首吗?

  冲冠一怒为红颜 争得娥眉匹马还--陈圆圆.

  空谷幽兰 艳冠群芳 传奇才女--董小宛
  自古江南多才俊,秀水青山育红颜。晚明之际,这里诞生了一位名扬江南、技压群芳的才女——董小宛。

  才貌双全 传奇一生 北宋名妓--李师师

  倾城名花、薄命红颜、钱塘名妓--苏小小。

  何处风来气似兰 自写幽香纸上看 ——马湘兰
  明代女诗人、女画家,秦淮八绝之一。她虽然谈不上是诗画名家,但她的兰花图和兰花诗却堪称一绝,是当时文人雅士争相收藏的宠物。

  不信美人终薄命 自古侠女出英雄 民国侠妓--小凤仙
  小凤仙因与护国运动名将蔡锷的传奇经历而名载史册。
  她天生丽质,性情孤傲,不公世道使她沦落风尘,在北京八大胡同高张艳帜,成为南帮翘楚。结识革命党人蔡锷是小凤仙一生命动的转折点。深明大义,侠骨柔情的她与蔡锷将军情投意合,互为知音,而小凤仙帮助蔡将军历尽艰险,逃脱虎口,更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一代侠妓的芳名自此长存。

  乱世名姬 柔肠侠骨--李香君
  李香君体态娇小玲珑,肤色莹白如玉,绰号“香扇坠”。
  在秦淮八艳中,她没有顾横波、陈圆圆那样的艳丽妩媚,也没有柳如是、马湘兰那样超群的诗画才情,但传剧《桃花扇》一出,“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香君忠贞刚烈之名,几乎举世皆知,在秦淮群芳中赢了最高声誉。

  不许人间见白头、西晋名媛——绿珠。

  巾帼英雄 须眉比之竟折腰-------梁红玉 。
  宋代楚州(今淮安)北辰坊人,生于宋徽宗崇宁元年,父亲行伍出身,后征方腊战败获罪被杀,红玉由此沦为京口营妓。

  一代小女震古奇——花木兰。
  北魏人士,另一说是隋朝人,也有可能是杜撰的人物形象,尚不能确定。
  以代父从军击败北方入侵民族闻名天下,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
  话不多说,言喻苍白,一起郭茂倩的那首《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才情斗八高 胆识过须眉 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

  倾倒西东方的清末名妓--赛金花
  她一生姻缘分分合合,极富传奇色彩,由妖冶风流的妓女,到状元郎之妾,钦派公差夫人,又沦为青楼名妓,可谓几度沉浮。

  蕙心兰质旖旎才情巴蜀女诗人.名妓--薛涛.
  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父薛郧,仕宦入蜀,死后,妻女流寓蜀中。薛涛姿容美艳,性敏慧,8岁能诗,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

  鱼玄机
  晚唐诗人,长安人,唐代三大女诗人之一。约十岁,与温庭筠相识,吟诗作对。十四岁时,李亿状元及第,崇真观题诗,与李亿相识,并嫁之,后被弃。咸通七年进咸宜观出家,改名鱼玄机。后因打死婢女绿翘,为京兆温璋判杀。其诗作见于《全唐诗》,现存有五十首之多。

  李冶
  字季兰,后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冠诗人,与薛涛,鱼玄机并称“唐朝三大女诗人”。晚年被召入宫中,,因曾上诗叛将朱沚,被德宗下令乱棒扑杀之。

  李清照
  四大才女之首,宋代女词人。
  她,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
  她,在家庭的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
  她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其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卓文君
  西汉才女,司马相如之妻,中国四大才女之一。

  蔡琰
  即蔡文姬,四大才女之一。
  东汉蔡邕之女。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

  上官婉儿
  又称上官昭容,四大才女之一。唐代女官、女诗人、唐中宗昭容,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上官仪孙女。
  仪被杀,随母郑氏配入内庭。年十四,即为武则天掌文诰。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临淄王(即唐玄宗)起兵,与韦后同时被杀。

  闭月——貂蝉。
  三国时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养女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婵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

  沉鱼——西施。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

  落雁——王昭君
  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 的代称。

  羞花——杨玉环
  唐朝开元年间,有一美貌女儿杨玉环,被选入宫。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 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这时,被一宫娥看见。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羞花”称号得来。

  班婕妤
  汉成帝妃,西汉女文学家。

  朱淑贞,南宋女词人。
  幼警慧、善读书,但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道出她失恋的伤感之情、
  她无法敌过顽固的封建势力的压制,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了一个市井商人为妻。婚后,她与丈夫没有共同语言,精神生活十分贫乏,苦闷不堪。

  花蕊夫人
  后蜀主孟昶的费贵妃,五代十国女诗人,青城(今都江堰市东南)人,也号花蕊夫人。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其宫词描写的生活场景极为丰富,用语以浓艳为主,但也偶有清新朴实之作。

  谢道韫,魏晋时期才女。
  (约376年前后在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谢安之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公元399年王凝之为孙恩起义军所杀,她一直寡居会稽。“咏絮才”典出于斯人。

  甄洛
  甄洛,又名甄宓(fú)[注],是东汉王朝宰相(太保)甄邯的后裔。上蔡令甄逸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极贤的美女之一,懂诗文,貌艳丽。魏文帝曹丕的正室,魏明帝曹叡之母。本为袁熙之妻,曹操攻陷邺城后成为曹丕的妻室。后因被郭女王所谮而被曹丕赐死,死后谥曰文昭皇后。

  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唐高宗时为皇后、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后自立为武周皇帝,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
  武则天死后,立一块“无字碑”,千古流传。

  唐琬
  字蕙仙,自幼文静灵秀,才华横溢,是陆游表妹兼第一任妻子。
  后因陆母偏见而被拆散。也因此写下著名的《钗头凤》(世情薄)。

  描龙绣凤,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苏惠。
  她,字若兰,容貌秀丽,举止娴雅。
  她,自小聪颖过人,三岁学画,四岁作诗,五岁抚琴,九岁便学会了织锦。
  她,十岁刚过,即可描龙绣凤,琴棋书画的神韵,全被她运用到了织锦之中。
  远近乡邻将她的超人之才,传成了神话。

  邓绥
  东汉和帝邓皇后(81年-121年),东汉女政治家。名绥,南阳新野人(今河南新野),是汉光武帝时太傅邓禹的孙女,禹为南阳豪族,随光武帝起事,为东汉初的大功臣;其父邓训,曾为护羌校尉,抚边有功,其母为东汉第二任皇后阴丽华的堂侄女。和帝死,她先后迎立殇帝、安帝,临朝执政近二十年,其兄居要职,掌握大权。执政期间,崇尚宽简,不事奢华。兼用外戚、宦官,尊理三公。

  琴棋书画 博古通今 宁死不屈——严蕊
  原姓周,字幼芳,南宋中叶女词人。出身低微,自小习乐礼诗书,沦为台州营妓,改严蕊艺名。善操琴、弈棋、歌舞、丝竹、书画,学识通晓古今,诗词语意清新,四方闻名,有不远千里慕名相访。

  侯夫人。
  隋炀帝的色情迷楼里一个可能还是处女之身的宫女,最后自缢而死,臂悬锦囊,左右取进,得自感诗三首。
  她死后颜面艳若桃花,美貌异常,臂系锦囊,中藏宫怨诗,引发杨广无限悲伤,令选美失职渎职的宦官自尽,她是历史上少见的死后才得到帝王无限宠爱并且美名、才名俱满天下的美女。

  赵飞燕。
  西汉汉成帝的皇后和汉哀帝时的皇太后。
  在中国民间和历史上,她以美貌著称,所谓“环肥燕瘦”讲的便是她和杨玉环,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体态轻盈瘦弱的美女。同时她也因美貌而成为淫惑皇帝的一个代表性人物。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75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