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历史上患“疽”而死的人物有哪些“疽”是一种怎样的病症

以史为鉴 2023-06-13 05:55:12

历史上患“疽”而死的人物有哪些“疽”是一种怎样的病症

很多人都不了解“疽”,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古代的人大都不长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医疗技术水平的不发达。无论是看古代小说比如《红楼梦》,还是古装剧比如《甄嬛传》,里面不乏各种贵人、小姐因得风寒或者肺痨等疾病去世,但这些在古代的大夫看来束手无策的疾病,放在现代也没那么可怕。今天笔者想解读的疾病来自古语“疽发背而亡”。

“疽发背而亡”

“疽发背而亡”的意思就是得了疽病,民间常称“搭背”,不治身亡,“疽搭背”可视作这种病的名字。那“疽”是一种怎样的病症呢?到底有多么难医治?

“疽”在中医指局部皮肤肿胀坚硬而皮色不变的毒疮,指气血为毒邪所阻滞,而发于肌肉筋骨间的疮肿,这些脓疮深而重。站在现在的角度看这种病症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但是在古代就不同了,他们没有科学技术去研制抗生素类的药,所以患疽是很难医治的。

现中医讲疽分为有头疽和无头疽,史料是在宋朝之后才有“有头疽”的记载。

有头疽生长于肌肤间,以局部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脓头,红肿热痛,易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亦相继增多,溃烂后状如莲蓬蜂窝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无头疽是多种发生在骨骼与关节间的化脓性疾病的统称,它们漫肿色白,疼痛彻骨,难消、难溃、难敛,并能形成瘘管。

想必在听完这些描述后,读者脑海中已浮现出画面了,总的来说是奇丑无比,严重的还会让人看了心理不适。这种病难治是难治,但也不是没有法子,古有医方内治和外治两种调理方法,但在古代患上这种病可怕的不一定是疾病本身,而是它被赋予的深层次含义。

“疽发背而亡”与中国传统

在笔者描述了“疽”发病的症状后,想必读者现在脑海中还依稀尚存画面。正是因为这种并发症过于恐怖,所以古时人们便认为有人患此病,一定是在接受上天的惩罚,即所谓的“遭天谴”。这一含义遵守了儒家理学的天道观念。

“疽发背而亡”这五个字也不是随便使用的,若有人在死后被冠上这五个字,说明他在生前大概也不是一个好人,或者说不是一个受欢迎、受尊重的人。中国传统文化信奉“死者为大”,人们对死去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比在生前宽容些。

假如某个人因患此病而亡,并非臭名昭著之徒,也非行止恶劣之辈,死就死了,不会特别指出此人是“疽发背而死”的。但如果有人最后死于“疽”,还将“疽”的所患部位,说得具体又明确,“发”于“背”这种死,在人们眼中是不同于一般的死于非命,比较可耻,暗指遭到了报应。所以最后患上“疽”而死的人,在生命结束之际都是非常凄凉的,大家都不愿意搭理生前作恶多端的人。在这层含义上,又由引申出“诅咒”之意。

除了上面提及的“遭受天谴”之意,“疽发背而亡”还有着其它意蕴。“疽”在古代发病率极高,很多著名人物都死于疽,所以它也表达出人们的忧患意识,“疽发背而亡”至明清之际成为遗民的一种隐晦死法,含蓄地表达了历史人物的情感,流露出史家的褒贬倾向,并渲染出浓厚的悲剧意蕴。

在叙事类文学中,叙述生死乃是大事,执笔者在历史人物去世后写悼文多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其的评价,古代因病去世是司空见惯的,但为了叙事的简洁性,具体死因是不会交代的,但是文献记载中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即出现众多“疽发背而亡”的记载这种记载始于《史记》,众所周知范增就是患疽而死亡的。自此之后 ,史书提到人物之死时频繁出现这一病因,几乎代代有之。那历史上究竟有哪些人物是患疽而去世的呢?

患“疽”而死的历史人物

《史记》记载到: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后人猜测范增在被项羽怀疑后心气拂郁于内,积不得解,最终患疽,不得治而亡。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也是得此病去世的,《明史》记载:十七年,太阴犯上将,帝心恶之。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达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召还。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

历史上著名田园诗人孟浩然,在政治上备受打击,心情郁结,开元二十六年夏,孟浩然患背疽,卧于襄阳,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

除去这些,仅仅以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为例,有张守琏、李洧、朱穆、盖勋、刘焉、刘表薛存庆、曹休、阎宝、龙敏、和凝、韩令坤、张澹、卞衮、明镐、刘羲叟、张嵘、周克明等等。或许他们不为你我熟知,但的的确确是患疽背而亡。

写在最后

古代人多患疽的原因除了医疗技术水平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卫生问题。在古代,无论是在住宿方面还是在饮食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卫生隐患,这也是古人常患病寿命不长的原因。

“疽发背而亡”从最初的一种疾病引申出如此丰富的含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这也最终导致执笔者在叙事时多用“疽发背而亡”,从而留下如此多的相关记载。

古代名将得了背疽之后,往往难逃一死,它是一种什么病?

古代所谓的?背疽?其实归类到现在,应该就是属于4种病之一,蜂窝组织炎、外伤继发感染、脊柱结核、恶性肿瘤。大多数人得的都是蜂窝组织炎,这种病其实是可以治好的,主要就是要清理干净感染部位,而且要忌口,就是这两天古代有很多人都难以做到所以才会导致因为这个病而死亡。

背疽这是一种中医方面的概念,指的就是一种导致人背部局部皮肤肿胀,坚硬的毒疮,在初期的时候通常只是皮肤红肿、痛,也就是因为初期的这种疼痛,导致许多人都不以为然。

任其发展,情节严重之后,皮肤会起水泡或者破溃流脓,甚至皮肤会坏死,通常这种现象会出现在手、足、背、臀等部位。放到现代来说,通常都是将这个部分切开引流然后再配合抗生素等药物抑制它继续恶化发炎,放到现在果然是一种小手术。

但是在古代的时候,根本没有抗生素,也没有切开引流的方法,这就直接导致了这种病变成了一种难以抑制甚至致命的疾病。

而在中医的概念中吃辛辣、喝酒、吃发物这些都会加剧这种疾病,古代男子提倡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更加促进了发炎状况。

古代有许多名人都败在了这种病的手上,例如孟浩然,徐达等人。孟浩然就是属于典型的不忌嘴,当初大夫给他医治的时候,就警告过他千万不要吃海鲜鱼肉等东西,答应的好好的,后来在一次宴会上,看见新鲜的鱼肉,一时之间就控制不住自己,举起筷子,大快朵颐之后,没过多久,孟浩然就狗带了,实在让人有些唏嘘。

最初他也是遇上了个好大夫,背疽都治好了七八分了,吃了几口鱼肉,将大夫的辛苦都白费了。

背疽真是徐达死因吗?

明朝开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大将军比比皆是,而徐达便是其中一位。说起这个徐达,死因到目前为止还是备受争议的,主要议论的一个观点就是“徐达是否因为吃了朱元璋赏赐的鹅肉而死”。

对于这个问题,在某本古书上记载内容显示,在徐达晚年的时候,因为身患重疾,名叫背疽,奄奄一息,那时候,恰巧朱元璋赐了一盘鹅肉,徐达吃了之后很快就发病死去了,而且资料当中还记载,当时徐达并不愿意吃这一盆鹅肉,还是含泪咽下的。所以由此后人就以为,是朱元璋一心要徐达死,所以赐了鹅肉,不少人认为鹅肉可以加重该病情,加速了徐达的死亡节奏。那么事实的真相果真如此吗?未必。

要知道徐达是不是因为吃了朱元璋的鹅肉而加速死亡,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分析方法,那就是到底背疽这种病和鹅肉之间有没有直接的关系,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背疽这种病的来龙去脉。

所谓的背疽,在现代医学来看就是一种皮肤病,是一种会发炎的,而且局部扩散的皮肤病,患者的皮肤上面会出现红肿的毒疮,而且皮肤表面会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会肿胀发红,而且疼痛,甚至会溃烂流脓。其实如果是放到21世纪,要治疗这种疾病很简单,只要应用抗生素就可以了,不过那时候明朝还没有抗生素,也就成了一种不治之病。

那么,吃了鹅肉会加重病情吗?起码从现今的医学资料来看的还没有一种权威的观点支持这个论点,也没有医学人士明确说明吃了鹅肉会加重这个病情。而且参照鹅肉本身的性质而言,虽然稍微有点凉,但是却可以解毒清热,营养十足,内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吃了可进补,而不会致死。

根据上面的这些分析的内容可见,针对徐达因为吃了朱元璋赐的鹅肉而死的说法可以说是站不住脚跟的,毕竟都没有科学的观点可以支撑。据说当时反映出这一个历史资料的历史书籍并不知名,且属于野史类的书籍,因而更肯定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当然,作为一代传奇人物,你觉得朱元璋有可能会为一个即将要死去的臣子下毒吗?这太不划算了,而朱元璋也没有那么蠢,所以,平时我们在看待某些野史的时候,还是得注意自己明辨是非,不要人云亦云!

哪些英雄死于疾病背疽?

放眼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可以说乱世出英豪。数数历史上咱们比较熟悉的名人,基本上都是出自于乱世,春秋战国、楚汉相争、三国时代等等,社会动荡,但却助英雄完成了功业。

还是那句话,成为英雄你首先得命硬。但命硬又谈何容易呢?古代医学条件又非常有限,小感冒都有可能闹出人命,另外咱又不会司马懿天天练得五禽戏,碰上点啥大病,根本熬不过去。

今儿咱就来说说,一种古人闻风丧胆的疾病——背疽,都让哪些英雄“悲剧”了。

范增死于背疽

大家都玩过象棋,象棋设有楚河汉界,就是以楚汉相争的故事为原型。汉这一方,有谋士张良,就是给老头捡鞋,换了本无上典籍的那个谋事。楚这一方,是范增。

论俩人智商吧,都差不多,基本上是势均力敌的。范增虽然才高八斗,无奈上了年纪,身体不行。再加上主子项羽,耳软心活、扶不上墙,关键时刻不听他的。

鸿门宴之后,范增就觉得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碰上这么个主子,还对我心生猜忌!老子不干了!于是请假回家,没想到回家路上背疽发作死了,享年73岁。其实,如果范增不死的话,项羽还有翻盘的机会,最后,楚国也跟着一块悲剧了。

徐达死于背疽

来到大明朝,也有一位英雄人物因为背疽而亡,他就是驱除鞑虏,战功赫赫,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的开国大将徐达!

不过这老哥,刚帮助朱元璋完成霸业,就升天了。所以各种阴谋论开始揣测,朱元璋是个啥人呢?一建国,就开始杀杀杀,童年有过阴影,而且手底下人都太厉害,他怕HOLD不住这些能人,所以想办法一个个都弄死了。

说是徐达生了背疽,然后朱元璋故意赐给他“蒸鹅”吃,没想到一只鹅就要了大将军的命。民间猜测说,蒸鹅是发物,徐达长了背疽,吃完就发病死了。

宋江也得过背疽

目前来看,这王侯将相,不管你多厉害,害了背疽就完蛋。在《水浒传》中,背疽就把造反队伍首领,天魁星宋江折磨的死去活来的,好在他手底下能人也多,把神医安道全讹上山,这才将造反大业进行到底。

背疽为何如此厉害?

其实很简单,就是皮肤软组织的化脓感染。主要有两方面的临床表现,一方面是感染局部的炎症表现,另外一方面就是全身的表现。皮肤软组织的化脓性感染会导致局部严重的炎性反应,表现为局部的皮肤发红、严重肿胀,皮肤温度升高,以及疼痛。同时在感染的中心部位,还出现皮肤软组织坏死,并逐渐扩大。

在没有抗生素以及现代外科治疗技术的古代,这种感染是致命的。病情发展下去,无非就是两种可能,一种患者体质太差抵抗力跟不上,感染快速蔓延扩散,引发脓毒血症,导致全身多脏器衰竭死亡。

徐达和范增就是这样的,太累,加上身体条件也不理想,根本抵抗不了感染的快速蔓延。另外一种,就是抵抗力很强,感染慢慢就小了,坏死的部位逐渐脱落,长出新肉。宋江就是这其中的幸运儿。

所以说受点伤,破点皮,都有可能患上背疽。不过在现代,随便拉出个乡镇医院的外科大夫都能够轻松解决这一病患。现代医学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处置办法,只要患者及时就诊,医生给予抗生素治疗加上切开组织引流,很快就能痊愈了。

另外,说到发物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医学证据来证明。现代医学对于软组织的感染,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饮食禁忌要求,只要平时注意饮食均衡就行了。

本文来源:中国乡村之声《乡村保健站》

编辑:许越淋//责编:李雨楠//监制:曹畅

版权声明:本文已注明来源,版权属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古代死于毒疽的人不在少数,“背疽”到底是什么病?

从古代史籍的记载来看,有很多人是因为背上“发疽”而死。比如楚汉争霸时期项羽的谋士范增,就是因为受气背上发疽而亡。三国时期的荆州牧刘表,也是因为背上长疽而死。清太祖努尔哈赤,也是被记载死于毒疽。

至于明朝的开国功臣徐达,也有不少人认为,他是因背上长了毒疽,吃了朱元璋赏赐的烧鹅,引毒疽发作而亡。不过,这一故事并没有记载在正史当中,因此可信度并不高。但从这件事也能看出,背上发疽在古代确实是一件很常见的病。

那么,背上发疽到底是什么病,为什么患上之后,很快就会死呢?

所谓“疽”,就是指在局部皮肤下长出的毒疮,类似于现代人脸上或背部,因上火等原因出现的痘痘。长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出现一个白头小脓包,挤破后会流出淡黄脓液。当这些毒疮全部汇集于一处,又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处理时,就会形成巨大的脓疮。

我们通常见到致死的疽,一般都记载发于背部,这就极有可能是一种褥疮。

所谓褥疮,又叫做压疮。这种病,往往是因为一些无法动弹的病人,平躺在床上,由于长期无法改变自己的 *** ,从而背部受到长期的压迫而导致。一旦得了褥疮,患者的背部、臀部、颈部都有可能出现较大的脓包,如果严重一些的话,就极有可能出现现代人所说的“搭背疮”或是“砍头疮”。

由于古代没有西药,没有抗生素,因此古人在生病后,往往只能采取中药来进行治疗。中药的效果虽然好,但起效确实要比西药慢。不少人在养病的过程中,由于疗程较长,病人不下床活动,最终形成了褥疮,这在古代也是比较常见的事。

除了褥疮之外,因上火背部起痘疮,也是毒疽发作的一个主要原因。有人说,背上长痘疮人人都有,怎么可能危及生命呢?

诚然,现代人遇到这种情况,一般都会选择用一些消炎药或者祛痘药膏来解决问题,状况并不严重。而对于古代人来说,由于医学水平落后,医理知识更是有限,古人面对小小的痘疮,通常都不会予以重视。

而且最要命的是,古代的衣服主要以麻织品为主。本来背部就长出了大脓包,还整天被麻衣蹭来蹭去,很容易引发创口感染和败血症。而对于生活在古代,没有抗生素和西药的人们来说,败血症是非常致命的。

除了以上两种可能外,在古代还有一种可能会引起背上的毒疽。

众所周知,古人尤其喜欢服用丹石之药。早在秦始皇时期,就有方士炼长生不老丹药的记载。古人的科学知识落后,对于物质的毒性同样没什么了解。因此人们服用丹药后,除了“延年益寿”之外,一般也会在体内留下一些后遗症。

比如在唐代时,炼丹者在炼丹时,一般就会用到水银。他们首先把铅块捣压成中空的形状,再把水银灌入其中,把四周封盖起来,用猛火加以炼烧,最后就会成为丹砂。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丹砂在古代还颇为昂贵和抢手,一般只有有钱人才有资格服用。而长期服用这些东西之后,服用者往往就会出现重金属中毒等现象,这种病通常表现为背部长出毒疮,体内出现结石等。古代的大夫们,对这种病,显然是无能为力的。

总的来说,古人背上发疽的病因可大可小,大的原因甚至大到增生甚至癌症,而小的原因仅仅是由痘疮引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7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