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和珅被抓的时候,刘墉出了力没有他正在做什么

以史为鉴 2023-07-05 08:56:43

和珅被抓的时候,刘墉出了力没有他正在做什么

公元1799年,中枢大臣和珅被捕。这一消息传出,造成的震撼,绝不亚于乾隆在不久前去世的消息。此时在朝中长期担任内阁大学士的刘墉,又在做什么呢?

刘墉跟和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民间戏说常用的题材。刘墉被塑造成一个睿智、清廉,敢于跟大贪官和珅作斗争的形象。而在真实历史中,又有一些不同。

和珅跟刘墉,这两位都是乾隆时期非常重要的大臣。他们两个之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刘墉跟和珅的家庭,都是官宦人家。

和珅的父亲曾任福建副都统,属于正二品官员。刘墉的父亲级别更高,曾担任过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的职位。军机大臣掌握实权,内阁大学士官居一品。这两个职位在清朝都有“宰相”的称呼。

不过,和珅是满洲正红旗出身。在乾隆时期,八旗官员会比汉人官员地位更高。所以,他们两个人的起点,其实相差不大。

刘墉后来得以踏上仕途,更多是依靠自己的本事。他在科举考试中,顺利考证进士。后来又入选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在清朝时位置特殊。一直有“非进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内阁”的说法。

刘墉得以入翰林院,将来也就有机会入阁拜相。和珅则是靠父辈的荫封,才获得官职。不过,他们两人在年轻时,也各自受到了不小的挫折。

和珅的父亲去世后,他在家族里就没了地位。如果不是靠着一位老家丁和偏房亲戚的庇佑,和珅在家族里的生存都会非常艰难。想要获得官职,更是机会渺茫,更是很难有后来的显赫声势。

刘墉遇到的麻烦,也是来自受他父亲的牵连。刘墉父亲因为办事失误,被皇帝送进监狱。不过,刘墉情况稍好,他的父亲没过多久就被从监狱里释放出来,并很快重新授予重任。

在踏上仕途后,两人却有很大不同。和珅都是长期在中枢机构办事。像一开始担任的侍卫,级别虽然不高,却距离皇帝较近,可以被乾隆皇帝了解,得到更快的提拔任用。刘墉虽然有调任中枢,但长期在地方任职。皇帝对他的印象,主要来自地方政绩。

乾隆中前期的阶段,刘墉的政绩一直不错,并且在地方上的名声极佳。甚至百姓还将刘墉视为“包公再世”。但是,到乾隆后期,刘墉的名声愈差,经常出现办错事情的情况。

这段时期的乾隆皇帝,愈加好大喜功,对旁人的建议,大多无法听进去。纪晓岚对乾隆的劝谏,也被乾隆当面斥责。

同一时间段,和珅倍受重用。不可否认,和珅确实是一个能力极强的官员。而且,他更懂得迎合皇帝,讨乾隆开心。所以,和珅从领班大学士、军机大臣到九门提督等,兼任数十个职位。而刘墉只是勉强授了一个体仁阁大学士的职位。虽然这个职位也有宰相的地位。但乾隆一直不愿授予刘墉。

乾隆授予刘墉体仁阁大学士的时候是在嘉庆二年。而在嘉庆元年提拔官员时,原本有资历名望入选的刘墉,却被排除在外。乾隆让刘墉担任大学士的时候,还抱怨,自己是因为没有人选,才会提拔他。

但是,又过了两年,也就是嘉庆四年的时候,形势发生逆转。乾隆皇帝驾崩,改朝换代的时候到了。和珅虽然兼任几十个职位,但是真的跟嘉庆皇帝掰手腕的时候,完全不是对手。更何况,嘉庆还使了手腕。

他让和珅负责乾隆丧事,把他跟其他人隔离开,然后乘其不备,一举拿下。这种情况下,其实和珅仍有一丝机会。毕竟他是朝廷中枢大员,皇帝要杀他,也需要足够证据。毕竟和珅深耕官场多年,党羽众多。

而在这种情况下,刘墉主动为嘉庆送上和珅的罪状。刘墉为和珅查明罗列的罪状非常详细,从横征暴敛,到搜刮民脂民膏等20多项罪名。招招毙命。

刘墉的奏疏递上去后不久,和珅就被赐死。而在这以后,刘墉就重新开始展现他的才能了。乾隆中后期以来,各处积弊极深。许多问题已经到了不整治,就可能断送江山的地步。

可是,乾隆后期,言路闭塞,很多人根本不敢说话。只是一味地阿谀奉承。刘墉在和珅被处死后,就递了一封奏疏,专门讲如何处理漕运积弊的事情。

漕运是负责为京城运送粮食的,来往利益极大,腐败也非常严重。不过,刘墉的这道奏疏,并没有得到太多实际的推行。因为这种积弊,已经无法靠一两个人就可以根除的情况。

但刘墉依然得到嘉庆皇帝重用,甚至在嘉庆离开京城,到热河行宫时,把北京的事情都交给刘墉负责。而刘墉也一直工作在嘉庆九年,也就是乾隆跟和珅去世5年后才去世,享年85岁。

刘墉考中进士时,和珅才一岁,为何他的职位没有和珅高?

刘墉智斗和珅,历来都广为流传。实际上,刘墉根本没有与和珅叫板的实力,更没有与和珅真刀真枪的对着干过。一是因为刘墉经过挫折后,处事变得圆滑,唯皇命是从,完全失去刘统勋刚正不阿的风范;二是因为他虽然年长和珅三十多岁,但职权远不及和珅。

刘墉进士出生,当过知府、学政、道台、内阁学士一路磕磕绊绊;和珅咸安宫学毕业,侍卫出生,被乾隆看中后,一路高歌猛进。刘墉出道很早,为什么职位却不如后辈和珅呢?

1、两人的身份不同,导致刘墉奋斗多年,也只是人家的起跑线

刘墉是汉人,和珅是满人,两者之间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清朝以少数民族问鼎中原,历代皇帝表面上满汉一家亲,骨子里都重满轻汉,尤其在重要岗位的人事安排上,往往都是满人优先。

在入关前后,入旗比较容易,只要投身大清的事业,就能拥有旗人身份,比如投降大清的?三顺王?。后面归顺的明朝士兵,也只能纳入绿营,待遇就差了一大截。随着清朝定鼎中原,旗人的身份特权加重,含金量越来越高,入旗也越来越难,甚至几乎不可能。雍正年间的岳钟琪,战功赫赫,做到了大将军,才拥有入旗的机会,但他却不懂得珍惜。

刘墉的汉人身份,在朝廷眼里,就好比一个编外员工,而且几乎没有转正的机会;和珅是满洲正红旗,是满清自己人,属于编内员工。他们两人,即使在其他因素对等的情况下,乾隆皇帝也会更青睐和珅。

2、刘墉有才华,受乾隆信任;和珅有才能,受乾隆宠信

刘墉出生于书香门第,又是进士出生,在儒学方面的功力自然比较深厚,要不也不会被人称之为?浓墨宰相?。可能正是因为刘墉在四书五经方面花的时间过多,限制其才能的发挥,纵观其一生,政绩亮点并不多。

与其说刘墉是官员,倒不如说他是文人。吟诗作画可以一枝独秀,搞点文字玉也还行,做起事来懒懒散散,还经常被领导批判。当主考官,随意录取不合格者,被罚俸禄;教皇子读书,结果旷工七天,还被皇帝降职。

和珅虽没考上举人,但才华丝毫不逊于进士,甚至更加突出。比如,他会满、蒙、汉多种语言,科举出生的人就没有这项才能。在清朝官场,懂满汉双语是一项重要技能,因为皇帝是满人,朝廷众多的机密都是用满语表达,不会满语,很多事情就参与不了。再比如,与马戛尔尼出现礼仪之争,其他人搞不定,和珅就能顺利摆平。

在处理与乾隆的关系方面,和珅?吹溜拍马?的功夫,堪称教科书级别,这一点,其他人还真没法学。他能时刻将皇帝放在心里,忧乾隆之所忧,急乾隆之所急。

乾隆要银子,和珅立刻就能?变?出银子,而且自己还能捞一把;内务府亏空,没关系,和大人一出手,马上扭亏为盈;乾隆不方便说、不方便做的事,和珅都能为之代劳;甚至乾隆放个屁,和珅瞬间就能脸红像和珅这么贴心又有才干的员工,乾隆不用他用谁?

3、两人的经历不同

在很多单位,越没底线,往往混得越好。刘墉家世代进士,他是个比较纯粹的文人士大夫,做起事来,即使偶尔不光彩,整体上还比较有底线,有几分忠君报国的情怀;和珅就不同了,从小就父母双亡,饱受冷嘲热讽,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贪起钱财毫无节制可言,完全没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想法。

刘墉出道后,多数时间都是在外地,山高皇帝远,可以打酱油,但也很难被皇帝注意到。他能出头,很大程度还得益于刘统勋,此外,他自己也办过一件拿不上台面的文字玉。

和珅出道前,已经是咸安宫学的学生,相当于?选调生?,岳父又是内务府大臣英廉,前途一片光明,出道就能混到御前侍卫。当上侍卫后经常在皇帝面前转悠,近水楼台先得月,一旦被赏识就能青云直上。

直到1781年,刘墉才被调回京城,担任从一品的都察院左都御史。而那一年的和珅,三十出头,已经与乾隆定下娃娃亲,成了皇亲国戚。君臣关系越近,乾隆越离不开和珅,和珅的表现机会也多,加官晋爵的概率自然越大。

此外,不管正史还是野史,都有记载,和珅是一位帅哥,颜值比刘墉高。和珅步入仕途时,是小鲜肉,而当时的刘墉已经成了老腊肉。从乾隆选人、用人的历史来看,明里暗里带有以貌取人的倾向。

秋媚说:从仕途成就来看,刘墉比和珅有差距;从人生结局来看,刘墉的智慧高出和珅;从发展角度来看,刘墉的历史名声好过和珅。活着的和珅胜过刘墉,百年后两人已不可同日而语。

和珅被抄家后,刘全是什么下场呢?

和珅是八旗子弟中的上三旗出身,19岁的时候就凭借着家族的荫封,到宫里做了个五品的侍卫,和珅十分懂得钻营23岁的时候就到了乾隆身边,担任了管库大臣的职务,因为工作勤勉深受乾隆的喜爱,后来官越做越大,手中的权力也越来越多。

和珅在升任侍郎之后,朝中的大臣看乾隆如此喜爱和珅,就开始争相讨好他,当时的和珅还想着清廉为官,但是没想到后来却被嫉妒他的人攻击,让和珅连降两级,和珅心里很委屈于是就开始慢慢变得圆滑。

和珅开始受贿是在一起处理贪腐的案件上,乾隆四十五年时任刑部侍郎的和珅去查当朝一品的云贵总督李侍尧贪污案,案件办理的十分顺利,和珅很快就找到了李侍尧贪腐的证据,李侍尧被判斩刑,在这个过程中和珅私藏了一些李侍尧贪污的珍珠玉器,尝到甜头的和珅一发不可收拾,最终走上了绝路 。

在和珅改变的过程中,他的管家刘全也慢慢的成为了他贪污的爪牙,和珅不方便说的话,就由刘全来替他说,和珅不方便做的事情也由刘全帮他做,可以说刘全在很多时候都成了和珅的代言人。

那么在和珅被抄家之后,身为管家的刘全又有什么下场呢,其实在刘墉罗列的和珅二十大罪状中就有刘全,和珅的第二十条罪状就是:家奴刘全家产至二十馀万,并有大珍珠手串。如非和珅纵容他搜刮,他怎么会如此丰饶。

所以在和珅下狱之后,刘全也跟着被捉拿下狱一起接受调查,并且以刘全为突破口来问罪和珅,刘全没有和珅的手腕和才学,但是他却懂得狐假虎威,这些年收敛的财富也不少了,折合白银二十多万两,比一般的京城大户还要有钱。

在和珅狱中自杀后,从犯刘全被流放到了黑龙江,到了此处的刘全依旧想要作威作福,拿自己私藏的钱财贿赂狱卒,最后又被管营查获,将刘全绑起来放到冰天雪地中,用热水浇在他身上,将他一点点的被冻死。

其实在乾隆五十一年的时候,就有朝中的官吏不满和珅独揽大权,打算联合地方官员一起借刘全的名义查办和珅,但是和珅却非常迅速的做出来反应,在折子还没有到乾隆面前的时候就偷偷销毁了,并且将想要查办他的官员先缉拿下狱。

和珅在经历了这件事情之后,对刘全也渐渐的约束起来,让他时刻注意朝堂上的风吹草动,在各大臣的府邸安排奴役作为眼线,用这样的方式来保证自己能够安心的私相授受,所以刘全最后会有那样的下场,一点都不怨。

乾隆都知道和珅是个大贪官为什么不治他的罪?

一方面和珅的确是能人,比如审判李侍尧,在乾隆心中留下了清正廉洁的印象。而且和珅在官学内苦读,掌握了汉,满,藏,蒙语,在关键时刻总能发挥作用,深得的乾隆喜爱。
有一次在木兰围场的时候,所有人都看不懂藏语的公文,只有和珅一个人会。其二,乾隆有个怪癖,他喜欢长的帅的臣子,那张脸就是混饭吃得嘛,当时他还是很帅的(古人眼光中),刘墉为什么不能受重用?有一个原因就是他驼背(“刘罗锅”由此得来)其三,他会揣测上意,知道察言观色,混迹官场的人都知到它有多重要。能够时刻替皇帝赴汤蹈火,把皇帝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办,皇帝烦心的事情,和绅来办。久而久之,乾隆当然就把和绅当成自己的一部份了,当然会重用了。
综上,就是乾隆重用他的原因了,虽然,弘历也知道他贪赃枉法,但是却舍不得杀和珅敛财之多,在古代当首屈一指,的确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对于和珅在朝野中的所作所为,乾隆皇帝却视而不见,终究没有在有生之年杀掉和珅,留下了历史之谜。但是,博主通过考究史料得出乾隆皇帝不杀和珅的三大理由。 理由之一:和珅聪明能干。和珅虽然不是什么状元之士,但是和珅脑袋灵活,聪明善变,还有语言天赋,精通满文、汉文、蒙文以及藏文四种语言,是一个政治场上不可多得的人才。由于具有一定的政务处理能力,适当场合会随机应变,和珅在朝野上下确实帮助乾隆皇帝解决了许多重大的问题,为巩固大清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是乾隆皇帝不杀和珅的直接原因。 理由之二:和珅会迎合帝意。和珅善于揣摩乾隆皇帝的心思,迎合君意,故常常博得皇上的欢心。乾隆晚年的时候总想弄点钱供自己享乐,却碍于面子不愿损害自己的形象。和珅看出了乾隆的心思之后立即着手想方设法为乾隆皇帝收敛钱财,以供其享用。皇太后死后,乾隆罢朝三日,在灵堂长跪不起。和珅没有像其他大臣一样力劝皇帝节哀顺变却二话不说一直伴随皇帝身边尽孝道,因为他知道乾隆是一位非常孝顺母亲的皇帝,这时候任何事情都比不过为母亲尽孝重要。在复杂的政治朝野中,乾隆皇帝不忍心杀掉这样一位善于迎合自己意图的重臣。这是乾隆皇帝不杀和珅的主要原因。 理由之三:和珅忠于大清王朝。不管和珅如何贪婪,他都不会背叛乾隆皇帝,举起反清大旗。这一点乾隆皇帝在多年朝野权衡中比任何人都清楚。在封建专制的社会里,大臣忠心的品格对于当权者来说极其重要。乾隆皇帝与和珅一起共事多年,十分清楚和珅为人,知道他对大清王朝始终忠心耿耿,兢兢业业,决不会危害爱新觉罗家族的政治统治。这是乾隆皇帝不杀和珅的根本原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56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