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曾国藩必须裁撤湘军,李鸿章为什么可以保留淮军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7-05 07:52:29

曾国藩必须裁撤湘军,李鸿章为什么可以保留淮军

攻克天京后,曾国藩裁撤湘军势在必行。曾国藩的组建湘军的初心即是平定太平军。既然目的已经达到,如果不及时裁军,势必会引起清廷的猜忌,“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历史教训曾国藩不会不知道。既然裁军势在必行,自己主动裁军则是上策。

再者,平定天平军共同的目标使得湘军各派系空前团结,在太平军平定后,曾国藩并不能完全控制湘军。曾国藩的嫡系,是曾国荃围攻金陵的五万余人,以及彭玉麟的一万数千人的水师。即便是这两支,也很难保存下来。当时湘军欠饷极多,难以维持,在攻破金陵前,就出现哗变,只是很幸运能够坚持到攻克金陵之后。

凝聚湘军的,钱财是一大重要原因。每攻下一城,将领默认、带头手下的士兵掠夺财物。在攻克金陵之前,湘军已是暮气已深,攻克金陵后,功成名就,名利双收,更难期望保持战斗力。

同时,曾国藩力推淮军,湘军淮军本是一家,有李鸿章淮军在,曾国藩也多了一层保障。

但是,淮军壮大后为什么能够一直保留而没有引起朝廷的猜忌呢?

形势不同了,天平天国覆灭后,天下却没有太平,这一点曾国藩也没有预计到,捻军为犯,列强环伺,中日随时都有开战的可能,而朝廷确实没什么像样的军队可供使用了,而淮军从训练、从装备、从战斗经验上来说,是全国最好的部队。不用淮军,无军可用。

另外,李鸿章与慈禧的关系非常好,慈禧对他非常信任,李鸿章的淮军也是在慈禧刻意扶植下作为削弱曾国藩的一只力量,朝廷对淮军的接纳程度比湘军高得多。李鸿章后来仅作为淮军的精神领袖,而本人主要参与外交工作,进一步赢取了朝廷的信任。

灭太平天国功高盖主的曾国藩,为啥最后能够善终?

农民起义在中国古代史实很频繁的事,但是真正形成规模甚至威胁取代当政者的却是少数。在清朝,我国最后一次农民起义大家一定耳熟能详——“太平天国运动”。其顶峰时一度占领南京称王,极大程度威胁了大清皇帝咸丰的统治根基。但是此时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发生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并不是“清军”而是所谓的“湘军”。更有意思的是“湘军”的主人是曾国藩,不是咸丰。



对于太平天国,咸丰能想到的最好办法竟不是镇压,而是向天下承诺“谁能够攻进南京就封他为王”。换句成日常交流的语言,这句就意味着“你们谁行谁来,我不行了”。而这句话说出来之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真的就消失在了历史长河。这在封建统治的时期就意味着你的能力比皇帝还强,你的湘军比清军还强势。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曾国藩。



“功高盖主”除此之外没有形容词,此时的湘军完全有能力让清政府如坐针毡,但是清政府却从未对这股势力开刀,这是为什么呢?这里就说到了当时清政府的尴尬境地。清代末期,西方列强看准清政府这块肥肉之后,不断侵扰。而“出有敌国外患,内有起义不断”的情况下清政府又有什么办法呢?用事实说话,就是清政府拿曾国藩没辙。



在发展初期,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也还有过担忧,作为汉臣在满人统治之下实属不易,生怕有“鸟尽弓藏”的一天。于是,在评定太平天国那一刻,三人似乎形成共识——必须相互扶持稳固彼此地位,但是表面上却不能显露太过明显。这种似分实合的状态让他们彼此安稳发展,但是对于曾国藩来说,有兵无权的尴尬一直到19世纪60年代才有所改善。但此时“智囊”胡林翼已然离世。



在太平天国平定之后,清廷对于曾国藩已经是有心无力。但是为了善终也好,为了避免破坏曾、左、胡三足鼎立的形态,或是为了抵消清廷的疑心也罢,曾国藩刻意裁撤湘军,建立淮军,让李鸿章加入顶替胡林翼。新的格局形成,慈禧太后的心病也就除掉了一半,在小部分利益至上,曾、左、李三人时有摩擦,但是抱团取暖的局势面前又都维护着集体的利益,此时的慈禧太后对于曾国藩虽然心有余悸,但是已经不敢对其肆意妄为了。就是这样的格局生生维护了残破的清廷潜行三十余年。



清廷为了巩固满人的阶级统治,对汉臣的打压不可避免,更是无可厚非。但是对于曾国藩来说,凭借强大的军队是达到了明哲保身的结果。当然军队是一方面,智慧也是不可或缺。在末期,慈禧太后迫于来自内外的威胁,对于曾国藩等人间的关系也时有挑拨,让三足鼎立的局面“紧中有隙”,但是这都是小动作罢了,对于曾国藩,清廷也只能是敢怒不敢言吧!

曾国藩的问题。需要专业认识解答

  其一:湘军赖以生存的后方基地湖南此时已经财力匮竭,无法源源供给湘军饷费
  其二,湘军人数急剧猛增,所需饷费与日俱多,虽经曾国藩纵横捭阖,终亦难维系巨额的军费开销
  其三,战争后期,由于欠饷问题严重,导致饱受饥饿、疾病之苦折磨的湘军将士纷纷索饷哗变,这是曾国藩裁军的重要原因
  最后,曾国藩等军政大吏亲历长期战乱后意识到了“军精则国富”的道理,认为战争结束后国家的当务之急应是恢复生产,增加国力,所以有了裁撤湘军,保留淮军之举。
  不仅如此,亲历战乱的曾国潘还分析了当时朝廷面临的危急局势: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随之而来的还有依旧危急的国内国际局势:国内是“入豫之捻,窜闽之寇、滇黔之贼匪、关陇之回党人数犹众,氛jìn@④未销(注:《曾国藩全集书信》(七)与潘曾玮,岳麓书社1993年版,4662页。);国外是英、法、俄等西方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他们联合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再度失败而告终,最终他们不仅使鸦片贸易在中国合法化,而且强占了中国大片国土和通商口岸,势力伸入到了清朝的都城和内陆,其气焰十分嚣张。曾国藩此时一方面感到是“天意茫茫,不知何日始得永毕永讫战乱”。另一方面他认为眼下清王室要想消除内乱,抵御外侮,就必须寻求自强之道。而中国的自强又当”以造轮船、办铁厂、置译中始”,他恳请朝廷“今日须以购买外洋船炮为救时之第一要务。”在他看来:“兵少则国强,兵多则国贫”,“创机器局乃中国富强之本”,所以,他在攻克金陵后,决定裁汰湘军,紧缩军队开销,集中财力,创办洋务。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后,以湘军将帅曾国藩、左宗棠、沈葆桢等为代表的地方洋务派在中国掀起的一股创办军用民用企业的洋务热潮,就是其裁军后求强求富的极好证明。
  综上所述,曾国藩在湘军攻克金陵之后决定将其裁汰在很大程度上是迫于经济上的原因。实事上,任何时候,两军交战,粮饷为统兵之关键。在同治二年,各路湘军饷需之紧缺,已经严重影响了战事,“今年兵事之迟钝,半由于饷需之奇绌,臣带兵九载,今年始有饷匮兵迩之事。”(注:《曾国藩全集奏稿》(六)《密陈近日大江南北军情及饷缺兵逃大局决裂可虞片》,岳麓书社,1989年版。)湘军之所以能够战胜太平军,正是采用了“严断接济为围攻金陵第一要着。”曾国藩知道,维系军队的根本就在于饷源充足,他所带领的湘军所以能够战胜太平军,恐怕还要归功于他的厚饷政策,因为湘军士兵的饷费在当初是较为可观的,月饷基本控制在四两五钱左右,是当时佣工工资的十几倍。同样由于战争后期饷费困难,士兵长时间领不到军饷,导致了军心不稳,时常有闹饷和士兵逃离军营的事件发生,曾国藩为筹画度支,节省饷需起见,奏请皇上:“今幸老巢既破,大局粗定,裁一勇即节一勇之靡费,亦既销无穷之后患。”不仅如此,曾国藩此时还看到了清王朝面临的严峻形势,那就是无休止的内忧外患已经让朝廷财源枯竭,危机重重,所以他希望通过裁军来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因为湘军“无论食何省之饷,所吸者皆斯民之脂膏,所损者皆国家之元气”。他认为军务荡平后的清王朝当以自强为根本,要制夷安民就必须国富民强,而“自古开国之初,恒兵少而国强。”于是,他决定裁撤已成为强弩之末的湘军,而保留精锐的淮军,以便将更多的精力投身于洋务运动中去,寻求中国富国强兵之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55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