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尉迟恭和李元吉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何在玄武门之变杀掉他呢

以史为鉴 2023-07-05 07:41:11

尉迟恭和李元吉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何在玄武门之变杀掉他呢

尉迟恭和李元吉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尉迟恭,又叫尉迟敬德,他是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猛降,比秦叔宝还有厉害,而且更加忠心,他的忠心不是对大唐,而是对李世民个人,唐朝江山虽然是李渊开创的,打大部分江山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但李世民却并非太子,为了夺权于是引发了玄武门之变。

尉迟恭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大功,他早年原本跟着刘武周,后来败在李世民麾下,投降之后对李世民忠心耿耿,李世民征讨王世充时,差点被单雄信俘虏,幸亏尉迟恭在千钧一发中救了他一命,尉迟恭还有一次大功于李世民,就是玄武门之变时杀了李元吉。

尉迟恭跟秦叔宝不同,秦叔宝虽然也曾经是降将,但他更多的是审时度势,明哲保身,而尉迟恭是身家性命都卖给了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差点也被李元吉杀死,李元吉也是统帅万军的骁将,最终却被尉迟恭吓退,最终被杀。

为什么尉迟恭一定要杀死李元吉呢,有人会说这是李世民授意的,虽然这个说法并没有错,但更深层次的原因,乃是尉迟恭跟李元吉两人,早年曾经有一段旧仇,尉迟恭是个嫉恶如仇的人,所以他杀李元吉是为了给自己报仇。

根据《旧唐书》中的记载,尉迟恭善于使槊,槊是一种兵器,跟矛有点像,属于长兵器,威力十分巨大,尉迟恭不仅善于使槊,他还有一项本领,就是能够空手入白刃,可以单手把敌人的槊夺过来,并且把敌人杀死,这是很厉害的功夫了,称之为"解避槊"。

李元吉是身经百战的猛降,他也是个使槊的高手,他自认为没有任何人能从他手上把槊夺走,可他听说李世民麾下有个叫尉迟恭的人,最擅长夺槊,于是他就像领教领教,本来武功高手之间,难免会有争雄之心,这也可以理解,李世民也同意尉迟恭跟弟弟动手。

两人交战之前,李元吉表示要把槊上的槊头拿下来,因为万一刺到人会受伤的,可尉迟恭却表示不用拿,而且大言不惭的说对方根本刺不到自己,李元吉大怒两人交战,果然他刺不到尉迟恭,但尉迟恭毕竟是唐朝臣子,而李元吉是皇子,尉迟恭虽然能轻易击败李元吉,但还是给他留了面子,两人战斗百余招,似乎还不分胜负。

李世民在一旁看着,他直接命令尉迟恭夺下李元吉的槊,有了李世民的命令,尉迟恭只得出手,三下五除二就把李元吉的兵器夺过来,搞得李元吉十分没面子,从他怀恨在心,后来李元吉还诬告尉迟恭有二心,李渊差点就杀了他,幸亏李世民苦苦求情,才保得他命,从此尉迟恭把李元吉当成眼中钉了。

玄武门之变时,尉迟恭终于等到报仇的机会,他终于杀了李元吉,算是报了之前的仇,但也有人说当初了两人比试武艺时,本是随意切磋,李世民却故意让李元吉没面子,他这是让尉迟恭跟李元吉有间隙,为日后夺权做准备,这样说来李世民当真是个心机boy啊,故意挑拨尉迟恭与李元吉的关系,你觉得呢?

玄武门之变的细节毒杀李世民收买尉迟恭你想知道的玄武门之变细节都在这里

唐朝历史玄武门之变的细节毒杀李世民,收买尉迟恭,你想知道的玄武门之变细节都在这里
唐高祖即位之后,封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三个人之中,数李世民的功劳最大,立的战功也最多。李世民门下,文有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号称十八学士;武有秦叔宝、程咬金等勇猛战将。李建成只是因为身为长子才取得了太子之位,他知道自己的威信和能力比不上弟弟李世民,心里既妒忌又恐慌,就和弟弟李元吉一起排挤李世民。
李建成和李元吉经常在父亲的宠妃面前拍马送礼,讨她们的欢心。李世民在平定东都之后,有李渊的妃子私下向李世民索要隋宫里的珍宝,被李世民拒绝了。于是,这些宠妃们怀恨在心,在唐高祖李渊面前说太子李建成的好话,说秦王的不好。李渊听信了宠妃的话,和次子李世民的关系渐渐疏远起来。
李世民在唐王朝建立后又多次立功,李建成和李元吉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恨得牙根痒痒,千方百计想办法要斩草除根,害死李世民。李建成邀请李世民到东宫去喝酒。尽管李世民知道身为太子的哥哥并不喜欢他,但是毕竟血脉相连,所以不想把关系闹得那么僵,于是欣然赴约,兄弟二人一起把酒言欢。但是几盅酒下肚之后,他忽然感到肚子一阵剧烈的疼痛。于是急忙叫手下把他扶回家里,他躺在床榻之上不断翻滚,疼痛却一阵比一阵厉害,强烈的恶心和剧烈的咳嗽后,竟然呕出一口鲜血来。李世民恍然大悟,知道是李建成在酒里下了毒,想要毒害自己,还好手下人及时去请来了医生,给李世民诊脉服药后,调理了多日,终于慢慢好了起来。
展开剩余75%
李建成和李元吉见没有害死李世民,又开始想其他办法,他们怕李世民手下的猛将多,如果真的动起手来,自己占不到一点便宜,就想先把这些猛将收买过来。李建成利用自己的太子身份,只要有调兵遣将的机会,就把李世民和部将调开,他把李世民的得力干将程咬金调任到康州当刺史,想让他离开亲王府,但是程咬金故意拖延时间,没有前去赴任。后来,李建成又派人给秦王手下的尉迟敬德送信,信中说想跟尉迟敬德交个朋友,还送去了一整车的金银珠宝。尉迟敬德对李建成的使者说:请你转告太子,我是秦王的部下,如果我私下跟太子来往,对秦王三心二意,我就是个贪利忘义的小人,这样的人对太子有什么用呢?他说完这番话便把一车的金银珠宝原封不动地退了回去。李建成被拒绝后,气急败坏地想要除掉尉迟敬德。当天夜里,李元吉派了个刺客偷偷溜进尉迟敬德的家去行刺。尉迟敬德多年行军,见多识广,早就料到李建成他们不会放过自己。于是在心里多加警惕,一到晚上就故意把大门敞开。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刺客隔着窗户偷看,发现尉迟敬德斜靠在床上,身边放着长矛。刺客本来就知道他一身好武艺,而且勇敢善战,心中畏惧,怕他早有防备,没敢动手,偷偷溜了回去。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那时,突厥进犯中原,突厥南下的消息传来,李元吉趁机向李渊进言,声称愿意领兵攻打突厥,但是希望调用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三员大将和秦王府的精兵,这些人都是李世民的心腹。此举若是成功,无异于折断了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其实早在两年前,李世民就率领李元吉等人阻击突厥,当时李世民亲临突厥阵前,指责他们违背约定南侵,随后趁着连日的阴雨天气,算准突厥的兵马疲顿,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于是夜袭突厥大营,打了一个漂亮仗,撵走了突厥大军。然而从平定刘黑闼的第一次起义后,李世民除了五陇阪之战外,无论是统一江南,还是二平刘黑闼,都没有再立功。所以他也在这次攻打突厥中主动请战,但是李渊不想派他去,李世民知道父亲不想让他功劳太高,威胁太子的地位,造成内乱,心中不禁大失所望。有人把太子他们打算把秦王府的将士调开以后,狠下毒手的秘密计划报告给了李世民,他感到形势十分紧急,连忙去找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商量,这两个人都劝李世民要先发制人。李世民长叹一口气说:虽然我已经知道了他们想要加害于我的计划,但是兄弟之间互相残杀总不是件体面的事,我还是等他们先动了手,再来对付他们。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听了之后都着急起来,说:现在已经火烧眉毛,如果您再不下定决心动手,那我们也不愿留在秦王府白白等着送死。李世民看部下十分坚决,只好下了决心。
当天夜里,李世民进宫向父亲李渊告发此事,说太子跟李元吉如何谋害于他。李渊听后大怒,答应等到明天一早,叫兄弟三人一起进宫,亲自查问此事。第二天早上,李世民叫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带领一支精兵,埋伏在皇宫北面的玄武门,等李建成和李元吉进宫。没过多久,李建成和李元吉骑着马朝玄武门方向来了,他们到玄武门边的时候,觉得周围的气氛有些反常,心中犯了疑,便调转马头,想要回去。这时,李世民从玄武门里骑着马冲了出来,高声喊叫:等一等,先不要走。李元吉转过身来,看到李世民追了过来,抽出身边的弓箭,想要射死他,但是心中慌张,手哆嗦得连弓弦都拉不开。李世民眼明手快,射出一箭,李建成中箭后,摔下马,吐血而亡。紧接着,尉迟敬德带了七十名骑兵一起冲了出来,射出一箭,把李元吉也射死了。
东宫和齐王府的将士听说玄武门出了事,全部出动,和秦王府的士兵打了起来。李世民一面指挥着将士拼命抵抗,一面派尉迟敬德即刻进宫。李渊此时正在皇宫里等着三个儿子来朝见,只见尉迟敬德急匆匆地冲进宫来,禀报说:陛下,太子和齐王发动了叛乱,秦王已经把他们杀了,秦王怕惊动陛下,所以特地派我来保驾。李渊这才知道外面出了事,吓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宰相萧_等人说:陛下,李建成和李元吉本来就没有什么功劳,他们妒忌秦王功绩赫赫,所以施用奸计,想要加害于秦王,现在既然已经把他们消灭了,这是好事啊。见木已成舟,李渊想要反对也没用了,只好宣布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罪状,命令各府将士一律归秦王指挥。三天后,他立李世民为太子,让他掌握朝廷大权。过了两个月,李渊让位于李世民,自己做上了太上皇。李世民即位后,就是后来的一代明君唐太宗。
你觉得如果不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唐朝会成为第二个大隋吗?李建成能比得上杨广吗?

玄武门之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四日)高祖下令召兄弟三人进宫查问。建成、元吉进宫途经玄武门时遭到李世民及秦王府精兵伏击,两人被杀,这就是“玄武门之变”。 公元626年7月2日。这天李世民率领尉迟恭等人,带了一支人马埋伏在玄武门(长安太极宫的北面正门)。不多久,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也骑着马来了,他们都是奉李渊之命来见驾的。可是到了玄武门,他们觉得有点不对劲,那个熟悉的领兵将军常何不知到哪儿去了,守卫人员看起来也很陌生。正疑惑时,门官出来传话,要他们把护卫留下,只身去见李渊。 李建成一听,调转马头就往回跑。这时李世民一边高叫:“站住,别走!”一边骑马赶了过来。李建成哪里肯听,只是没命地跑,李世民眼疾手快,搭弓一箭,射死了李建成。李元吉见状,也要拉弓射李世民,但心里慌张,他拉了几次弓都没拉开。这时尉迟恭带了七十名骑兵赶到,一阵乱箭把李元吉射下马来。李元吉吓得拼命逃,又被尉迟恭一刀砍死。 李渊在宫中等着三个儿子,却听到外面乱成一片。正不知是怎么回事,尉迟恭已手持长矛带着人马涌了进来。他向李渊禀报说,李建成、李元吉阴谋作乱,已被秦王杀了,“秦王怕乱兵惊动皇上,特派我来护驾。”他又要李渊下令,让太子宫和齐王府的护卫停止抵抗。 李渊听了,大吃一惊。面对这样的形势,他只好顺势应变,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他又传位给李世民,史称唐太宗。李渊自己做“太上皇”去了。 这场流血事件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这是一场无法避免的事件。 按封建的宗法制(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李渊称帝后只能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在建立唐王朝中屡立战功、有智有勇有才干的李世民只被封为秦王。李建成因此对李世民非常不放心。他与李元吉结成同党,拉拢李渊宠爱的妃子们,让她们在李渊面前说李世民的坏话,使李渊逐渐疏远了李世民。他们还不罢休,想进一步谋害李世民。一天,李建成请李世民去太子宫喝酒。谁知他在酒里下了毒,李世民喝了几口就腹痛呕吐。多亏陪席的李渊弟弟、淮安王李神通救护及时,李世民才保住了性命。 李世民对此一再忍让,可李建成却步步紧逼。他和李元吉又想出了挖空秦王府的主意。公元626年,突厥侵犯中原,李建成向李渊建议,让李元吉出征迎战。李渊同意了,李元吉却提出要调李世民手下的大将尉迟恭、秦琼等一起出征,还要求把秦王府的兵马都划归他管。并有消息说,他把这些人马调去后将全部活埋,进而除掉李世民。 千钧一发、性命攸关之际,尉迟恭等人不干了,他激愤地表示:“我不能留在大王这儿,陪着挨杀!”长孙无忌等人也认为,他们不仁,我们也可不义,应该先下手把他们除掉。 在将士们的强烈要求下,李世民终于听从劝告,借李渊召见他们兄弟三人之际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登上皇帝宝座后,面临着十分严峻的问题。由于隋朝的暴政和多年的战争,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生产遭到很大破坏。经历过隋末农民大起义的李世民,深深知道百姓的力量,于是,他花大力着手恢复社会秩序和经济生产。 李世民善于安抚人心,在“玄武门之变”中,他不得已杀了李建成兄弟。当他登上帝位,就追封李建成为息王、李元吉为海陵郡王,并下诏以王子之礼将他俩改葬。落葬之日,李世民不仅允许两宫旧部去吊唁,他还亲自参加了葬礼。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李世民告发,李建成手下的一个官员魏徵曾经劝说李建成谋害李世民。 李世民把魏徵找来,问道:“你为什么要挑拨我们兄弟关系?” 魏徵沉着地回答:“因为我那时是太子的手下,就得尽心尽力地为他着想。可惜太子没听我的话,不然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结果。” 李世民觉得魏徵为人刚正,很有胆识,说话直率,便提拔他当谏议大夫。唐太宗还公开对大臣们说:“治理国家就像治毛病一样,即使治好了病,还得注意休养。现在天下太平,四方都来归服,这是自古以来少有的盛世。但我还是要谨慎行事,把太平日子保持下去,这就要多听听你们的意见。”为了稳定人心,李世民还派魏徵去山东安抚李建成旧部,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55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