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公子虔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

众妙之门 2023-07-05 03:59:33

公子虔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

秦国公子虔真有其人吗,是什么原因被割掉鼻子?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公子虔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赢虔,他是秦孝公的大哥,大家都看过的那个《大秦帝国》里面,他们兄妹三人一开始关系很好,可是后来公子虔被商鞅处罚了劓刑之后,就一直闭门谢客,在家里的亭子里一等就等了20多年。

那么历史上确实有公子虔这个人吗?确实是有的,但是事情却不是大家从小说中看到的那样。他是赢渠梁的哥哥也是对的,确不是父亲的嫡子,他是秦军的左庶长,打仗勇猛在军中和朝中威望极高。

小说里面刻画的赢虔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因为秦孝公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太子小时候总在他的府上玩,后来他还担任了太子傅,就是太子的老师。所以后来太子犯罪之后,他这个当老师的自然要受罚。

一开始商鞅进入秦国之时,他是秦孝公变法的坚定支持者,也靠着他的威望和勇猛一直震慑着一些老贵族。因为变法总会破坏这些既得利益者的权益,所以看各国变法,最重要的阻碍正是这些老贵族。

而秦孝公想要推行彻底的变法,则需要有这样一个柱石般的人物出面去协调解决,况且赢氏一族正是这些老氏族的头,有他在确实让新法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顺利的实施。

在商君列传里面,他并不是因为太子犯错而受到刑罚,当时太子犯错,受到惩罚的是公孙贾,商鞅带兵收复河西失地之后,被秦国国君拜为大良造之后,开始了下一阶段的深化变法。

这个变法主要是田赋、度量衡之类的,是这个期间公子虔触犯了秦法,依当法令贵族犯法也与庶民同罪,公子虔被处于劓刑。从此以后他就开始闭门不出了,实际上也没有小说中说的那么多年。

小说中公子虔的悲剧性在于,他是非常支持变法的,他深知变法对于秦国的好处,但是个人又非常顽固与偏激,将刑罚的仇恨变为个人私仇,进而上升到国家的公仇,在秦孝公死后的当年遍联合老氏族处死了商鞅。

从这个人物的命运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国君对于变法是多么的支持。如果当时国君看在兄长的关系上,阻止了商鞅对其的刑罚,或者说换成别的惩罚。那么秦国新法的根基便会被动摇,对于没有人再相信的变法,哪有成功的道理。所以为了国家的前进,国君不得不牺牲兄长的利益保全大局,这也是秦孝公让小编佩服的地方。

大秦帝国公子虔怎么死的

因为赢渠梁是嫡子,而赢虔是庶子,所以继承权是赢渠梁所有或者嫡女赢红玉的丈夫商鞅都可以有,而赢虔却没有。

所以秦国为了真心实意让商鞅忠诚于变法事业,不惜让商鞅进入赢秦王室内部,而且是嫡系皇族,是典型的“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心态。

这就是帝王系统立“后”的意义所在,这样才能保持王位的纯洁性,“后”就是“帝王后面的隐形统治力量”的意思,像秦国,曾经长期以楚国力量作为自己王权的保障,秦始皇为了统一六国,不立后,原因就是为了杜绝楚国力量的介入,使秦楚共治天下变为秦王朝统一天下,所以楚国人对秦国统一天下反对呼声最大,发出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不死不休的复仇口号。

下面回到问题本身,秦献公为何没传位给长子赢虔,却让赢渠梁继位了呢?以史书推知,赢渠梁继位时年龄二十左右,应该是秦献公赢连回到秦国以后,再娶妻生下的儿子。而长子赢虔是从魏国带回来的庶子,也就是说,赢连在10岁时逃到了魏国,之后在魏国娶了媳妇,生下了长子赢虔。在他三十多岁回秦国继承王位时,理所应当带回了老婆和儿子,史书没说赢连在魏国娶的老婆是哪里人,但以理推测应该是魏国人。因为年幼无助逃亡他国,肯定要找个能依靠的势力,即使不能助其回国继位,多个本地人老婆,也多个亲戚和照应,所以赢连带回秦国的老婆应该是魏国人。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秦国的大臣和将领虽然拥护赢连继位,但是对于带回来的长子赢虔,肯定是不拥护的。毕竟是外国带回的,谁能确定其后没有魏国的安排?所以从秦国长远利益出发,必须再次秦献公赢连娶个秦国的老婆,于是才有了次子赢渠梁。后来的事情就可以理解了,秦献公病死后,秦国王位该让谁来继承?唯一的答案只能是赢渠梁!至于赢虔,主动让位是最明智的选择。否则秦国王室和臣民们绝不答应。对此,史书只含糊其辞地一笔带过,赢虔是庶子。

这就是公子赢虔为何主动让位给弟弟赢渠梁的真实原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50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