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越王错枝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不愿继承王位

众妙之门 2023-07-04 23:53:40

越王错枝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不愿继承王位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越王错枝的生平简介 史上第一个不愿继承王位而躲进山洞的人,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越王错枝是勾践的后代,自勾践之后,“越人三弑其君”,共发生了三起弑君的事件!其性质之恶劣,严重影响了越国在战国初期的政治地位,最后还让越国不得不走下战国初期四大强国的神坛。

越王朱勾是勾践之后实力最强的君主,正是他在位时期的一系列政策,才让越国跻身四大强国之列,但越国衰亡的丧钟也是他敲响了的。越王勾践之后的两任国君分别是子越王鹿郢和孙越王不寿,他们都秉持了勾践礼义相待诸侯的政策,因此越国的霸主地位得以维持,但朱勾却弑杀父君,给越国后期不断的弑君现象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朱勾继位后南征北战,吞并了滕国和郯国,这才使得墨子感叹:“今天下好战之国,齐、晋、楚、越。……今以并国之故,四分天下而有之。”也就是说当时的中原诸国中,四大强国当属齐、晋、楚、越!

朱勾在位37年,他去世以后,王位传给了太子翳。越王翳接手的是一个军事实力强盛的越国,因此他一继位便出兵讨伐齐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有多强大自不用我们多说,这个国家属于老牌霸主,强横的实力就连当时的晋国、楚国也分外忌惮,可越王翳一上来就要攻打齐国,他的胆量不可谓不大。

最后的结果就是,越王翳没能吃下齐国这块肥肉,反而只能眼睁睁看着齐国和楚国日益强大,他不但要担心越国在中原的霸权能不能维持的问题,还要担忧随时可能来找他复仇的吴国旧贵族。越王翳在位的第二十五年,周安王正式承认了田越王错枝的生平简介氏齐国为诸侯,到了第三十三年的时候,越王翳被迫迁都吴。

越国外部强敌众多,内部也是隐患重重。越王翳在位的第三十六年,翳的弟弟豫为了谋夺王位,竟相继杀害了翳的三个儿子,最后还挑唆翳杀掉太子诸咎。好在越王翳还没有完全糊涂,到底还是拒绝了豫的提议。正所谓兔子急了还咬人呢,太子诸咎在生死线上这么一徘徊,心里万般恐惧,时刻担心自己小命不保,最后他急红了眼,不但出兵赶走了豫,还杀掉了亲生父亲越王翳。诸咎的这番冲动行为最终为自己招来杀机,不出三个月,他便被越人杀死了。

群龙无首,越国内乱,吴地的越国人便打算拥立诸咎之子错枝为王。错枝,亦可以称作孚错枝、王子搜,他目睹了多起血洗宫廷的夺权行动,心里害怕,索性就躲进了丹地的洞穴中,不肯当这个越王。可越国的臣子们不干呀,这王位是你说不要就不要的吗?越国卿大夫寺区平定内乱后便率领一批人来迎接错枝,不管他们怎么劝错枝,错枝就是不肯出来,最后他们用烟熏的办法把错枝逼了出来,强迫其坐上了越王的宝座。

错枝见实在没办法了,只好向天大喊道:“君位啊!君位啊!还是不可以交给我啊!”之后他还是不遗余力的想办法逃离王位。臣子们见这样也不是个办法,无奈之下只好另立越王翳之子之侯(又名初无余)为越王了。不想当国王的人不是没有,但对王位这样避之不及的人,错枝恐怕是头一个吧!

闽越国详细资料大全

闽越国,属古百越部落的一支,位于今中国福建省(包括广东潮汕、梅州,浙江温州台州)。该国是战国时期被楚国所灭的越人在逃到该地时,与当地的百越原住民所共同建立的一个国家,存在的时间大致在公元前334年至公元前111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202年之后的六七十年之间,闽越国国力达到鼎盛。闽越王城始建于西元前202年,系闽越王无诸受封于汉高祖刘邦后建设的一座王城。闽越立国后,大兴冶炼业,推广铁器具,发展生产,从而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闽越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当时铁制农具有犁、锄、锸、镢等;铁制工具有斧、锤、凿、锯、环、环首刀、曲形铁条等;兵器有矛、刀、剑、匕首、镞等;并已使用得相当广泛,普及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这说明闽越国已拥有十分发达的冶铁技术。闽越国还有较为发达的建筑业、纺织业、造船业、制陶业和交通业。同时,闽越国的军事力量也相当强大。

基本介绍 中文名 :闽越国 始建 :西元前202年 首任国君 :无疆长子玉 包括 :纺织业、造船业 国土面积 :11.9万(前135年) 首都 :东治(今福州一带) 族属 :汉族 简介,历史沿革,史书记载,遗产保护,遗址现状, 简介 闽越是百越一支,而百越不符民族的定义,其后裔族群的祖先不同,有汉族大禹(吴越、闽越、扬越、南越)、京族雄王(雒越)、壮族布洛陀(雒越)、黎族袍隆扣(雒越)等等,加上先秦的的“夷夏之辨”仅仅是“教化之内”和“教化之外”的区别,并不是依据血缘、体质、语言而固定不变的差别,闽越并非民族共同体。 越王无疆伐楚失败后,前吴故地被楚国暂时占领,由于无疆生前未明确指定越王位继承人,于是诸子们纷纷争立,长子玉在福建地区建立闽越国,次子蹄在越国核心地区浙江建立东越国。 历史沿革 前后历史沿革:无诸的先祖系越王勾践的后裔,西元前306年楚败越后,越之余部退至福建和浙江南部 ........参见越国历代君主世袭名录 越侯无壬 越侯无译
越侯夫谭
越王允常
越王勾践
越王鹿郢
越王不寿
越王朱勾 越王翳 越王诸咎
越王错枝
越王之侯
越王无颛 西元前334年楚灭越后,南迁,闽越时期
越王无彊
越王玉
越王尊 越王 亲 自秦汉为了削弱闽越,将闽越拆分瓯越和闽越等,潮汕划给南越管辖,参加秦王朝在闽越部分故地设定的 闽中郡 。 闽越王 无诸 迁都:东冶(福建) 东瓯王 摇 迁都:东瓯(温州) 闽越王 无诸 ,汉朝正式承认为王 东瓯王 摇 闽越王 甲 东瓯王 贞复 东瓯王 望 闽越王 郢 闽越王 丑 东越武帝余善 闽越王 居股 在闽越国历史 :西元前334年后的,短暂的92年(前202——前110年)统治时期,闽越地区经济得以较快地发展,国势日强,但后期与汉廷发生摩擦,导致汉廷派强兵攻打,闽越国最终走向灭亡。 公元前221年,秦在统一六国以后,派军队向福建进军。第二年,在闽越人活动的区域设定了闽中郡。当时,秦王朝认为闽中远离中原,山高路险,而且越人强悍,难于统治。因此,闽中郡虽为秦王朝的四十郡之一,建制却不相同,秦未派守尉令长到闽中来,只是废去闽越王的王位,改用“君长”的名号让其继续统治该地。 闽越(也称闽粤),是中国南方百越部落中的一支,主要聚居在今福建省,全国考古学家王学理研究员指出:“闽越族(部落),主要生活在福建武夷山至台湾海峡一带。先秦时期,他们利用福建水陆自然资源的地利,过著稻耕与鱼捞的经济生活,创造出独具地方风格的几何印陶文化" 闽越国是福建历史上地方割据政权中时间最早最长,也最为强盛的诸侯国。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中,闽越人民既保持了福建远古文化中的风俗习惯、宗教观念等,又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效法中原内地,从而创造出灿烂一时的闽越古国文化。这些早已消逝在历史长河中的古老文明,在武夷山闽越王城中得到提示。该城是中国南方保存最完整的汉代诸侯王城,是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透视福建上古文明的一扇亮丽的视窗。 潮汕为闽越地,自秦汉 为了削弱闽越,将闽越拆分瓯越 和闽越等,潮汕划给南越管辖,北宋地理全书 《舆地广记》则记载潮州为闽地。明代官方典籍《永乐大典·风俗形胜》:“潮州府隶于广,实闽越地,其语言嗜欲,与福建之下四府颇类, 广、惠、梅、循操土音以与语,则大半不能译,惟惠之海丰与潮为近,语音不殊,至潮、梅之间,其声习俗又与梅阳人等 。“ 还可参见秦王朝在闽越部分故地设定的 闽中郡。 史书记载 根据史书记载,秦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制六合,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平百越,百越之君挽首系命委命下吏。无诸被削去王号,废为“君长”。秦王朝在闽越故地设定 闽中郡 。秦朝末年,闽越王无诸率闽中兵将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反秦大起义,与中原人民共同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接着又参加了汉高祖刘邦对楚霸王项羽的战争。闽中军骁勇善战,无诸为刘邦战胜项羽贡献了力量。公元前202年,刘邦登上皇位封诸侯,复立无诸为闽越国王。无诸成为西汉中央王朝首封的边疆异姓诸侯。城村古城就是闽越王立国称王后建设的。无诸在位时,维持着与汉中央王朝的良好关系。无诸死后,子孙内讧迭起,频频挑起战争。曾北并东瓯,南击南越,周边的刘姓诸侯国也以财物珍宝交好闽越国。闽越国已成为西汉王朝南方的一股强大的割据势力。 闽越国 闽越王无诸的后代东越王余善最后发展到刻"武帝"玺,自立为帝,起兵汉朝。这时的西汉王朝经过近百年的休养生息,国富民强,特别是汉武帝在位期间,汉朝进入鼎盛时期,他不能容忍各边远地区政权的日益强大。汉武帝在击败北方匈奴,解除北方边患之后,调遣四路大军共数十万人围攻闽越国。 汉王朝同时对闽越国内部采取分化瓦解的手段,争取了闽越繇王居股和部分贵族杀余善后降汉。汉武帝为了消除后患,诏令大军将闽越贵族迁往江淮内地,焚毁闽越国的城池宫殿。城村古城及其宫殿正是西元前111年被汉武帝派遣的大军所毁。 遗产保护 为了更好地保护闽越王城遗址,福建省 *** 专门成立了闽越王城博物馆负责保护管理。武夷山市 *** 为了保护这处文化旅游资源,将城村地区划归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统一管理,并设立了“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城村景区管理处”、“武夷山闽越王城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等机构,与福建省博物馆、闽越王城博物馆合作负责该区的保护、利用和展示。 遗址现状 目前该景区内有新建的闽越王城博物馆和历史文化积淀丰厚、人文历史价值较高的闽越王城遗址,以及风貌古朴幽静、个性鲜明,素有“潭北名区”之誉的古老村落--城村。另外,还有古越歌舞、窑址公园、仿汉门楼、古井茶座等一批项目已经启动。

春秋五霸中的越国,是如何从战国初期四分天下到最后被彻底灭国的?

春秋的五霸越国,到战国时期为什么没有成为战国七雄,勾践争霸后的越国怎么样了?

战国初期的越国,尚能?四分天下而有之?

我读的书比较少,能背下的长句不多,蒲松龄有 一副勉励自己的对联,是我初中时候最喜欢的,他说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读起来朗朗上口,相当霸气,勾践是一个十分有抱负的国王,曾经在吴越战争中击败春秋五霸中的一霸吴王阖闾,当然,在吴越巨大的国力面前,勾践败给了阖闾的儿子夫差,越国差点因此而被灭国,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打败吴国,成为春秋最后一霸。

勾践卧薪尝胆称霸中原后,将国都迁到了距离中原更近的琅琊,使得越国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当时的越国 ?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然而勾践去世后,越国实力逐渐下滑,使得越国的发展开始呈下降的趋势,成为《墨子》中"今天下好战之国,齐、晋、楚、越今以并国之故,四分天下而有之。"

也就是说,尽管越国掌握了绝对的霸权,但是齐楚相继崛起,再加上老牌强国晋国,越国还是能够做到四强之一。

强大的越国一度让尚未完全崛起的齐国忌惮,在越国的攻势下,齐国周边的小国一点点被越国吞并,在三晋伐齐的过程中,越国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综合来说,越国在战国初期虽然实力下降,依然是强国之一。

越国的这种强国地位,并没有保持多久,到战国中期的时候,就已经沦为二线国家了,这里面可以从赵武灵王继位事件来看。

赵武灵王赵雍继位的时候,秦齐楚魏四大强国决定趁机吞并赵国,这个时候,赵雍决定联合当时的韩、宋、越等国来一同对付四大强国的兼并,越国所要牵制的对象就是楚国,可见,即使在这个时候,越国还是能够和所谓的战国七雄相提并论的。

战国中期的越国,?虽猛虎也,而今已死矣?

勾践之后,越国并没有摆脱政治体制不成熟带来的不利因素,一连三代都发生了弑君事件,对越国的影响很大。

越国能够保持在战国初期的强势地位,很大程度上是依赖越王朱勾完成了,作为勾践之后越国能力最强的君王,在朱勾在位期间,越国不断对外扩张,吞并了不少的小国。

然而,朱勾的上位方式却并不光彩,他是通过弑父篡位夺取的政权,这一时间对越国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为越国后来不断弑君埋下了伏笔。

朱勾在位三十七年,去世后由太子翳即位,是为越王翳,越王翳在位初期还能够发兵攻打齐国,然而在田氏代齐之后的齐国逐渐强大起来之后,楚国也逐渐强大,在面对外部巨大威胁的同时,吴国人也想要复辟,在这样的情况下,越王翳权衡再三,于越王翳三十三年从琅琊迁都到姑苏。

在越王翳晚年,他的弟弟豫为了继承王位,向越王翳进献谗言,说他的儿子要造反,越王翳深知自己的父亲朱勾是如何上位的,对这种谗言十分敏感,连续杀了三个儿子。

最后他的儿子诸咎为了自保不得不发动政变杀死越王翳。

越王翳一死,越王政治算是乱了套了,不久之后诸咎也被人杀死,后来人们立诸咎的儿子错枝为王,说起来也挺搞笑的,这个错枝并不想当这个王,甚至逃到洞穴中,最后还是被大臣用烟熏出来的,不久之后错枝也被人废除了,越王翳的儿子无余被立为越王。

可以说,自从越王翳迁都之后,短短几年的时间,连续三位越王死于政变,而且还没有终结的趋势。

无余甚至被立为越王不会有好下场,甚至仰天长叹:?君乎,君乎,独不可以舍我乎!?无余在位十余年之后又被人杀了,至此又掀开了新一轮的宫廷政变。

到战国中期的越国,如庄子所说,越国?虽猛虎也,而今已死矣?。

战国后期的越国,不作死,就不会死的楚灭越之战

越王无疆即位之后,越国总算是减缓了颓势,然而刚过几天好日子,无疆就开始折腾,以图争霸中原。

不能说越王无疆是一个无能的人,只不过无疆没有赶上一个好时候,当时越国想要入主中原所要面对的齐国和楚国,在当时都是超级大国的存在。

越王无疆第一个想要攻打的对象就是齐国,齐、越之间的战争历来很频繁,以齐国为目标对手,是十分惯性的事情。

当时的齐王派遣使者跟无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当时的楚国才是越国的心腹大患,越国放着楚国不去征伐,而是去攻打齐国,是十分不明智的选择,越王无疆一听,齐国使者的话说的很有道理。

相对于齐国来说,楚国当时的势力的确更为强大,当时的楚国经过吴起变法,迅速变强,取得了"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的成绩。

早在楚国与魏国作战时,越国就帮助了魏国,从地缘政治上来说,楚国在越国的上游,双方早晚会有一战,实际上楚国早就派出间谍去考察越国的情况,随时准备吞并越国。

此时,楚国正忙于北上争霸,国内空虚,越国趁机而攻打楚国,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但是,越国明显是高估了自己的实力而低估了楚国的实力,越国伐楚之战竟然打 成了楚灭越之战。

楚国 ?大败越,杀王无疆,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蓄,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彻底形成了?越乱而楚治"的情况。

越王无疆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实在是太疼了。

古代战国时期王位的变化就是什么王死后,有有什么王登位了

  鲁国

  姬伯禽 前1043年-前998年 在位46年
  鲁考公 姬酋 前997年-前994年 在位4年
  鲁炀公 姬熙 前993年-前988年 在位6年
  鲁幽公 姬宰 前987年-前974年 在位14年
  鲁魏公 姬晞 前973年-前924年 在位50年
  鲁厉公 姬擢 前923年-前887年 在位37年
  鲁献公 姬具 前886年-前855年 在位32年
  鲁真公 姬濞 前854年-前826年 在位29年
  鲁武公 姬敖 前825年-前816年 在位9年
  鲁懿公 姬戏 前815年-前807年 在位9年
  鲁废公 姬伯御 前806年-前796年 在位11年
  鲁孝公 姬称 前795年-前769年 在位27年
  鲁惠公 姬弗涅 前768年-前723年 在位46年
  鲁隐公 姬息姑 前722年-前712年 在位11年
  鲁桓公 姬允 前711年-前694年 在位18年
  鲁庄公 姬同 前693年-前662年 在位32年
  鲁闵公 姬启 前661年-前660年 在位2年
  鲁厘公 姬申 前659年-前627年 在位33年
  鲁文公 姬兴 前626年-前609年 在位18年
  鲁宣公 姬馁 前608年-前591年 在位18年
  鲁成公 姬黑肱 前590年-前573年 在位18年
  鲁襄公 姬午 前572年-前542年 在位31年
  鲁昭公 姬稠 前541年-前510年 在位32年
  鲁定公 姬宋 前509年-前495年 在位15年
  鲁哀公 姬将 前494年-前468年 在位27年
  鲁悼公 姬宁 前467年-前437年 在位31年
  鲁元公 姬嘉 前436年-前416年 在位21年
  鲁穆公 姬显 前415年-前383年 在位33年
  鲁共公 姬奋 前382年-前353年 在位30年
  鲁康公 姬屯 前352年-前344年 在位9年
  鲁景公 姬匽 前343年-前323年 在位21年
  鲁平公 姬叔 前322年-前303年 在位20年
  鲁文公 姬贾 前302年-前280年 在位23年
  鲁顷公 姬雠 前279年-前256年 在位24年

  齐国

  (姜氏)
  齐太公 姜尚 (前1046年--前1000年) 47年
  齐丁公 姜及 (前999年--前?)
  齐乙公 姜得 (前?--前?)
  齐癸公 姜慈母 (前?--前?)
  齐哀公 姜不辰 (前?--前863年)
  齐胡公 姜静 (前862年--前860年) 3年
  齐献公 姜山 (前859年--前851年) 9年
  齐武公 姜寿 (前850年--前825年) 26年
  齐厉公 姜无忌 (前824年--前816年) 9年
  齐文公 姜赤 (前815年--前804年) 12年
  齐成公 姜说 (前803年--前795年) 9年
  齐前庄公 姜购 (前794年--前731年) 64年
  齐厘公 姜禄甫 (前730年--前698年) 33年
  齐襄公 姜诸儿 (前697年--前686年) 12年
  齐前废公 姜无知 (前686年--前686年) 2月
  齐桓公 姜小白 (前685年--前643年) 43年
  齐中废公 姜无诡 (前643年--前643年) 3月
  齐孝公 姜昭 (前642年--前633年) 10年
  齐昭公 姜潘 (前632年--前613年) 20年
  齐后废公 姜舍 (前613年--前613年) 5月
  齐懿公 姜商人 (前612年--前609年) 4年
  齐惠公 姜元 (前608年--前599年) 10年
  齐顷公 姜无野 (前598年--前582年) 17年
  齐灵公 姜环 (前581年--前554年) 28年
  齐后庄公 姜光 (前553年--前548年) 6年
  齐景公 姜杵臼 (前547年--前490年) 58年
  齐晏孺子 姜荼 (前489年--前489年) 10月
  齐悼公 姜阳生 (前488年--前485年) 4年
  齐简公 姜壬 (前484年--前481年) 4年
  齐平公 姜骛 (前480年--前456年) 25年
  齐宣公 姜积 (前455年--前405年) 51年
  齐康公 姜贷 (前404年--前379年) 26年

  (田氏)
  齐太公 田和 (前404年--前384年) 21年
  齐前废王 田剡 (前378年--前375年) 4年
  齐桓王 田午 (前374年--前357年) 18年
  齐威王 田因齐 (前356年--前320年) 37年
  齐宣王 田辟疆 (前319年--前301年) 19年
  齐愍王 田地 (前300年--前284年) 17年
  齐襄王 田法章 (前283年--前265年) 19年
  齐后废王 田建 (前264年--前221年) 44年

  郑国

  郑桓公 姬 友 在位36年 前806年—前771年
  郑武公 姬掘突 在位27年 前770年—前744年
  郑庄公 姬寤生 在位43年 前743年—前701年
  郑昭公 姬 忽 在位1年 前700年
  郑厉公 姬 突 在位4年 前700年—前697年
  郑昭公 姬 忽 在位2年 前696年—前695年(复位)
  郑子亹 姬子亹 在位7月 前694年
  郑子婴 姬 婴 在位14年 前693年—前680年
  郑厉公 姬 突 在位7年 前679年—前673年(复位)
  郑文公 姬 踕 在位45年 前672年—前628年
  郑穆公 姬子兰 在位22年 前627年—前606年
  郑灵公 姬子夷 在位1年 前605年
  郑襄公 姬子坚 在位18年 前604年—前587年
  郑悼公 姬 沸 在位2年 前586年—前585年
  郑成公 姬 睔 在位14年 前584年—前571年
  郑厘公 姬 恽 在位5年 前570年—前566年
  郑简公 姬 嘉 在位36年 前565年—前530年
  郑定公 姬 宁 在位16年 前529年—前514年
  郑献公 姬 趸 在位13年 前513年—前501年
  郑声公 姬 胜 在位38年 前500年—前463年
  郑哀公 姬 易 在位8年 前462年—前455年
  郑共公 姬 丑 在位31年 前454年—前424年
  郑幽公 姬 已 在位1年 前423年
  郑繻公 姬 骀 在位27年 前422年—前396年
  郑康公 姬 乙 在位21年 前395年—前375年

  宋国

  宋微子 子启
  宋微仲 子衍
  宋宋公 子稽
  宋丁公 子申
  宋前闵公 子共
  宋炀公 子熙
  宋历公 子鲋祀
  宋厘公 子举 (前859-前831)在位28年
  宋惠公 子覵 (前830-前800)在位30年
  宋哀公 (前799) 在位30年
  宋戴公 子武庄 (前799-前766)在位34年
  宋武公 子司空 (前765-前748)在位18年
  宋宣公 子力 (前749-前729)在位19年
  宋穆公 子和 (前728-前720)在位9年
  宋殇公 子与夷 (前719-前711)在位10年
  宋庄公 子冯 (前710-前692)在位19年
  宋后愍公 子捷 (前691-前682)在位11年
  宋前废公 子游 (前682) 在位1年
  宋桓公 子御说 (前681-前651)在位31年
  宋襄公 子兹父 (前650-前637)在位14年
  宋成公 子王臣 (前636-前620)在位17年
  宋中废公 子御 (前620)
  宋前昭公 子杵臼 (前619-前611)在位9年
  宋文公 子鲍 (前610-前589)在位22年
  宋共公 子瑕 (前588-前576)在位13年
  宋平公 子成 (前575-前532)在位44年
  宋元公 子佐 (前531-前517)在位15年
  宋景公 子头曼 (前516-前451)在位64年
  宋后昭公 子特 (前450-前404)在位47年
  宋悼公 子购繇 (前403-前396)在位8年
  宋休公 子田 (前395-前373)在位23年
  宋辟公 子辟兵 (前372-前370)在位3年
  宋后废公 子剔成 (前369-前329)在位41年
  宋康王 子偃 (前328-前286)即在位47年

  吴国

  古公禀父 (前?-前?)
  吴伯 太伯 (前?-前?)
  仲雍 (前?-前?)
  季简 (前?-前?)
  叔达 (前?-前?)
  周章 (前?-前?)
  熊遂 (前?-前1039)
  柯相 (前1038-前1009) 在位30年
  强鸠夷 (前1008-前958) 在位51年
  余桥疑吾 (前957-前920) 在位38年
  柯卢 (前919-前861) 在位59年
  周繇 (前860-前829) 在位32年
  屈羽 (前828-前795) 在位34年
  夷吾 (前794-前762) 在位33年
  禽处 (前761-前723) 在位39年
  转 (前722-前682) 在位41年
  颇高 (前681-前672) 在位9年
  句卑 (前671-前621) 在位51年
  去齐 (前622-前586) 在位35年
  吴王 寿梦 (前585-前561) 在位25年
  吴王 诸樊 (前561-前548) 在位13年
  吴王 余祭 (前548-前531) 在位17年
  吴王 余眛 (前531-前527) 在位4年
  吴王 僚 (前527-前515) 在位12年
  吴王 阖闾 (前515-前496) 在位19年
  吴王 夫差 (前496-前473) 在位23年

  越国

  越王 姒无余 (前1981年之前)
  越王 姒丕诚 (前621之前)
  越王 姒无壬 (前621—前591)
  越王 姒无译 (前591—前565)
  越王 姒夫镡 (前565—前538)
  越王 允常 (前538—前497)
  越王 勾践 (前497-前465)
  越王 鹿郢 (前464-前459)
  越王 不寿 (前459-前449)
  越王 朱勾 (前449-前412)
  越王 姒翳 (前411-前376)
  越王 诸咎 (前376.7—10)
  越王 姒错枝 (前375-前374)
  越王 之侯 (前375-前363)
  越王 无颛 (前363-前355)
  越王 无强 (前355-前333)
  越王 姒玉 (前333-前306)

  楚国

  熊蚤 (前1046年--前?)
  熊丽 (前?--前?)
  熊狂 (前?--前?)
  熊泽 (前?--前?)
  熊艾 (前?--前?)
  熊瞻 (前?--前?)
  熊胜 (前?--前?)
  熊杨 (前?--前?)
  熊渠 (前?--前?)
  熊挚 (前?--前?)
  熊延 (前?--前848年)
  熊勇 (前847年--前838年) 10年
  熊严 (前837年--前828年) 10年
  熊霜 (前827年--前822年) 6年
  熊徇 (前821年--前800年) 22年
  熊咢 (前799年--前791年) 9年
  熊仪 (前790年--前764年) 27年
  熊坎 (前763年--前758年) 6年
  熊眴 (前757年--前741年) 17年
  楚武王 熊通 (前740年--前690年) 51年
  楚文王 熊赀 (前689年--前675年) 15年
  楚堵敖 熊艰 (前674年--前672年) 3年
  楚成王 熊恽 (前671年--前626年) 46年
  楚穆王 熊商臣 (前625年--前614年) 12年
  楚庄王 熊侣 (前613年--前591年) 23年
  楚共王 熊审 (前590年--前560年) 31年
  楚康王 熊招 (前559年--前545年) 15年
  楚郏王 熊员 (前544年--前541年) 4年
  楚灵王 熊围 (前540年--前529年) 12年
  楚平王 熊居 (前528年--前516年) 13年
  楚昭王 熊珍 (前515年--前489年) 27年
  楚惠王 熊章 (前488年--前432年) 57年
  楚简王 熊中 (前431年--前408年) 24年
  楚声王 熊当 (前407年--前402年) 6年
  楚悼王 熊疑 (前401年--前381年) 21年
  楚肃王 熊臧 (前380年--前370年) 11年
  楚宣王 熊良夫 (前369年--前340年) 30年
  楚威王 熊商 (前339年--前329年) 11年
  楚怀王 熊槐 (前328年--前296年) 33年
  楚顷襄王 熊横 (前298年--前263年) 36年
  楚考烈王 熊元 (前262年--前238年) 26年
  楚幽王 熊悍 (前237年--前229年) 9年
  楚哀王 熊犹 (前228年--前228年) 2月
  楚王 熊负刍 (前228年--前223年) 6年

  晋国

  唐叔虞 姬虞 (前1042年--前?)
  晋侯燮 姬燮 (前?--前?)
  晋武侯 姬宁族 (前?--前?)
  晋成侯 姬服人 (前?--前?)
  晋厉侯 姬福 (前?--前859年)
  晋靖侯 姬宜臼 (前858年--前841年) 18年
  晋厘侯 姬司徒 (前840年--前823年) 18年
  晋献侯 姬籍 (前822年--前812年) 11年
  晋穆侯 姬费王 (前811年--前785年) 27年
  晋殇叔 姬殇 (前784年--前781年) 4年
  晋文侯 姬仇 (前780年--前746年) 35年
  晋昭侯 姬伯 (前745年--前740年) 6年
  晋孝侯 姬平 (前739年--前724年) 16年
  晋鄂侯 姬却 (前723年--前718年) 6年
  晋哀侯 姬光 (前717年--前709年) 9年
  晋小子侯 姬小子 (前708年--前705年) 4年
  晋缗侯 姬缗 (前704年--前679年) 26年
  曲沃桓叔 姬成师 (前744年--前731年) 14年
  曲沃庄公 姬鳝 (前730年--前716年) 15年
  曲沃武公(晋武公) 姬称 (前715年--前677年) 39年
  晋献公 姬诡诸 (前676年--前651年) 26年
  晋惠公 姬夷吾 (前650年--前637年) 14年
  晋怀公 姬圉 (前637年--前637年) 1年
  晋文公 姬重耳 (前636年--前628年) 9年
  晋襄公 姬欢 (前627年--前621年) 7年
  晋灵公 姬夷皋 (前620年--前607年) 14年
  晋成公 姬黑肩 (前606年--前600年) 7年
  晋景公 姬据 (前599年--前581年) 19年
  晋厉公 姬寿曼 (前580年--前573年) 8年
  晋悼公 姬周 (前572年--前558年) 15年
  晋平公 姬彪 (前557年--前532年) 26年
  晋昭公 姬夷 (前531年--前526年) 6年
  晋顷公 姬弃疾 (前525年--前512年) 14年
  晋定公 姬午 (前511年--前475年) 37年
  晋出公 姬凿 (前474年--前452年) 23年
  晋哀公 姬骄 (前451年--前434年) 18年
  晋幽公 姬柳 (前433年--前416年) 18年
  晋烈公 姬止 (前415年--前389年) 27年
  晋孝公 姬欣 (前388年--前357年) 32年
  晋静公 姬俱酒 (前356年--前349年) 8年

  秦国

  秦非子 前900年~前846年 在位54年
  秦公伯 前846年~前844年 在位2年
  嬴仲 前845年~前822年 在位23年
  秦庄公 前821年~前778年 在位44年
  秦襄公 敬仲 前777年~前766年 在位12年
  秦文公 前765年~前716年 在位50年
  秦静公 早逝
  秦宁公 竫公 前715年~前698年 在位18年
  秦出公 谋杀
  秦武公 前697年~前678年 在位20年
  秦德公 前677年~前676年 在位2年
  秦宣公 前675年~前664年 在位12年
  秦成公 前663年~前660年 在位4年
  秦穆公 任好 前659年~前621年 在位39年
  秦康公 嬴罃 前620年~前609年 在位12年
  秦共公 嬴和 前608年~前604年 在位5年
  秦桓公 嬴荣 前603年~前577年 在位27年
  秦景公 嬴后 前576年~前537年 在位40年
  秦哀公 前536年~前501年 在位36年
  秦夷公 史记称夷公“早死,不得立,立夷公子,是为惠公。”
  秦惠公 前500年-前491年 在位10年
  秦悼公 前490年-前477年 在位14年
  秦厉共公 嬴公 前476年-前443年 在位34年
  秦躁公 前442年-前429年 在位14年
  秦怀公 前428年-前425年 在位4年
  秦灵公 嬴肃 前424年-前415年 在位10年
  秦简公 悼子 前414年-前400年 在位15年
  秦惠公 前399年-前387年 在位13年
  秦出公 出子 前386年-前385年 在位2年
  秦献公 师隰 前384年-前362年 在位23年
  秦孝公 渠梁 前361年-前338年 在位24年
  秦惠文王 嬴驷 前337年-前311年 在位27年
  秦武王 嬴荡 前310年-前307年 在位4年
  秦昭襄王 嬴稷 前306年-前251年 在位56年
  秦孝文王 嬴柱 前250年-前250年 在位1年
  秦庄襄王 嬴楚 前249年-前247年 在位3年
  秦始皇帝 嬴政 前246年-前210年 在位37年
  秦二世 嬴胡亥 前209年-前207年 在位3年
  秦三世 嬴子婴 前206年 在位47天

  燕国

  燕召公 姬奭 (前?-前1046)
  燕侯 姬克 (前?-前?)
  燕侯 姬旨 (前?-前?)
  燕侯 姬舞 (前?-前?)
  燕侯 姬宪 (前?-前?)
  燕侯 姬和 (前?-前?)
  燕侯 (前?-前?)
  燕侯 (前?-前?)
  燕侯 (前?-前?)
  燕侯 (前?-前?)
  燕惠侯 元常 (前865-前827) 在位38年
  燕厘侯 姬庄 (前826-前791) 在位36年
  燕顷侯 (前790-前767) 在位24年
  燕哀侯 (前766-前765) 在位2年
  燕郑侯 (前764-前729) 在位36年
  燕穆侯 (前728-前711) 在位18年
  燕宣侯 (前710-前698) 在位13年
  燕桓侯 (前697-前691) 在位7年
  燕庄公 (前690-前658) 在位33年
  燕襄公 (前657-前618) 在位40年
  燕前桓公 (前617-前602) 在位16年
  燕宣公 (前601-前587) 在位15年
  燕昭公 (前586-前574) 在位13年
  燕武公 (前573-前555) 在位19年
  燕前文公 (前554-前549) 在位6年
  燕懿公 (前548-前545) 在位4年
  燕惠公 (前544-前536) 在位9年
  燕悼公 (前535-前529) 在位7年
  燕共公 (前528-前524) 在位5年
  燕平公 (前523-前505) 在位19年
  燕简公 (前504-前493) 在位12年
  燕献公 (前492-前465) 在位28年
  燕孝公 (前465-前450) 在位15年
  燕成公 (前449-前434) 在位16年
  燕闵公 (前434-前403) 在位31年
  燕厘公 姬载 (前403-前373) 在位30年
  燕后桓公 (前372-前362) 在位11年
  燕后文公 (前361-前333) 在位29年
  燕易王 (前332-前321) 在位12年
  燕王 姬哙 (前320-前312) 在位9年
  燕昭王 姬职 (前311-前279) 在位33年
  燕惠王 (前278-前272) 在位7年
  燕武成王 (前271-前258) 在位14年
  燕孝王 (前257-前255) 在位3年
  燕王 姬喜 (前254-前222) 在位33年

  韩国

  韩武子 姬万
  韩献子 姬厥
  韩宣子 姬起
  韩贞子 姬须
  韩简子 姬不信
  韩庄子 姬庚
  韩康子 姬虎
  韩武子 姬启
  韩景侯 姬虔
  韩烈侯 姬取
  韩文侯
  韩哀侯
  韩懿侯
  韩昭侯
  韩宣惠王
  韩襄王 姬仓
  韩厘王 姬咎
  韩悼惠王
  韩王 姬安

越王勾践灭了吴国,最后越国是怎么消失的呢?

春秋有五霸,至于五霸究竟是何人,却有不同的说法。

其中一说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而另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至于说哪种说法相对更为准确些,其实都各有道理。

因为上面的提到的历史人物,皆是在春秋时期拥有盛名的明君,不过,宋襄公或许是一个例外,因为他在礼崩乐坏的时代依然倡导的“仁义”,让他成为了众人眼中的“傻瓜”。

抛开宋襄公我们暂且不论,而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的故事,也是让人津津乐道的。

勾践继位之后,和吴国之间的战争,那是说打就打,根本无需理由和借口,先是越国打败了吴国,接着吴国又打败了越国,勾践为了自保向吴王求和,之后勾践经过蛰伏又灭了吴国,成为了一方霸主。

那么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越国也曾强极一时,为何最终却无缘战国七雄,越王勾践灭了吴国,最后越国又是怎么消失的呢?

关于此事,我们还得从勾践的卧薪尝胆说起。

勾践卧薪尝胆完成反杀。勾践刚继位,吴王阖闾看着越国,似乎有利可图,于是出兵攻打越国,而勾践派出敢死队进行抵抗,结果阖闾被重伤,而勾践也声名鹊起,没多久阖闾因伤重病逝,吴王夫差继位。

夫差刚一即位,那是磨刀霍霍,发了誓要给阖闾报仇,夫差的举动让勾践如坐针毡,于是在继位后的第三年决定先发制人,勾践手下的大臣范蠡认为此时不应该进攻吴国,但是勾践不听劝阻,结果被夫差打败,勾践走投无路,只有求和。

面对勾践的求和,夫差也不听大臣伍子胥的劝说,执意赦免了勾践,也放弃了对越国进行毁灭性的打击,勾践“感恩”,亲自去吴国“服侍”夫差,夫差很是受用,于是再也不提进攻越国的事,就这样勾践彻底迷惑了夫差。

勾践服侍了夫差几年,夫差觉得勾践已经没有威胁,于是就把勾践放回了越国,回到越国之后的勾践,每日卧薪尝胆,带领越国臣民一起奋发图强,就这样越国强大了起来,而夫差却整日里花天酒地,结果被勾践所杀,吴国也被越国所灭成为了历史。

勾践之后越国再无明君。经过勾践治理而强大起来的越国,成为了春秋时期的一方霸主,按理来说,春秋时期的霸主,还是有很大概率能进入战国七雄之列的,就连晋国里的三个卿大夫韩、赵、魏也成为了七雄,为何强极一时的越国无法进入七雄之列呢?

这是因为越国到了战国时期已经衰弱的不行了,其根源在于勾践之后,越国再无明君,不仅没有明君,甚至还陷入了“越人三弑其君”的危险境地。

勾践之后继位的是鼫与,这位仁兄在位时间并不长,所以也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业绩,之后继位的是不寿,此人对外的进攻性也不强,所以这导致了越国在诸侯国中的名声渐渐低沉了下去。

不过,越国也正是从此人开始走下坡路了,因为不寿被他的儿子朱勾发动政变给杀死了,朱勾是一位善于打仗的君主,他继位后就想与中原诸侯争霸,为此还把都城迁到了琅琊,随后他出兵灭了滕国和郯国,这使得越国在诸侯国中的名气又大了起来。

越人三弑其君。朱勾的这种扩张,引起了楚国的不满,这也就造成了楚越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此外,由于越国的迁都,导致了后方越人空虚,而吴人趁机脱离了越国的控制,越国自此进入了内忧外患的局面。

朱勾死后,他的儿子不光(翳)继位,这位君主也没有多大的能耐,根本无法把越国从内忧外患的局面中给解救出来,此时的楚国又联合齐国对越国进行了打压,不光无法抵抗,放弃了琅琊,自此完全退出了逐鹿中原。

越王不光在位期间,越国的朝堂一片乌烟瘴气,不光的弟弟豫,为了登上王位,就对不光的儿子就行了陷害,本就多疑的不光一连杀死了三个太子。

越王不光的另外一个儿子诸咎踩着哥哥们的尸体登上太子位之后,豫不依不挠依然继续对其进行陷害,诸咎害怕被杀,于是发动政变,杀死了不光进而继位,可是诸咎不得人心,继位后没多久,就被国人给杀死了。

越国一时间陷入了没有国君的尴尬境地,但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越人就拥立诸咎的儿子错枝为君,可是错枝看够了越国朝堂的尔虞我诈,结果愣是不继位,最后在国人的强迫下,才正是继位。

错枝当上国君之后,那是动不动就想着不干,越国贵族看到这个君主如此不成器,就把他赶下了台,拥立无余继位,但越国的内战并没有到此结束,越国的权臣思在后来又杀死了无余,并拥立他弟弟无颛为国君,之后无颛去世,他的弟弟无疆继位,也是越国的最后一位国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44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