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以为只要忠心就会被皇帝重用,谁知皇帝送他马时竟是他的死期!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中国历史上有过很多的朝代更替,有一个王朝,前前后后总共30年时间,算下来还没有其他朝代的一个皇帝在位的时间长。这个王朝叫做北齐。虽然经历的时间短,但是它的几任皇帝却都做事风格十分奇葩。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其中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高纬。
这个人做皇帝的时间很短,也没有什么功绩,但是却十分有名,提到我们国家历代的昏君,那是一定要说到他的。
他的一生中总共有过三位皇后,其中最后一位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想出了一个办法,还把一个服侍自己的宫女送给皇帝。没想到,这个叫做冯小怜的侍女倒是很合他的心意,两人一起互相鼓励,做出了很多荒唐的事情。据说冯小怜是个很特殊的女人,她的身体散发一种迷人的香气,长相也是十分魅惑,这让高纬一刻也不想与她分开,就连面见朝臣时也要将她抱在怀里,一直陪伴。
更奇葩的是,高纬觉得这个女人的身体实在太诱人了,竟然生出了与大家分享的念头。他让她身着薄纱,躺在朝堂之上,然后喊来众位大臣,让大家一个一个地上前去观察。而高纬则坐在一旁,观察大臣们的表情,以此为乐。
有一次打仗的时候,本来是非常棒的战机。可是冯小怜却说自己从来没看过打仗,一定要好好看一下。高纬听说之后,立即下令,大军停止前行,等待冯小怜画好了妆,前来阵前观看时再前进。可是那个时候,早就错过了战机。
还有就是在北齐即将灭亡的时候,这件事就更荒唐了。高纬抛下自己的母亲不管,带着这个女人逃命。可是这冯小怜似乎不懂得什么叫逃命,她还几次要求停下来化妆。终于因为耽误了太多时间,北周军队赶到,将两人都抓了起来。
高纬不仅是见到美人的时候头脑不清楚,他在处理很多事情的时候都表现很昏庸。早年时继承了皇位,过程相当顺利。可是继位后的他并不操心国事,还是交给自己的父亲处理。而他呢,大部分时间用来玩乐。养了很多宠物,每天带在身边,哪有个帝王的样子。
当时的丞相,掌管着一国的大权,按说是必须要有真本事的,可是他高纬的丞相却没有什么才能,完全是凭借着拍马屁、奉承皇帝的功夫上位的。丞相都是如此,其他人也好不到哪里去。还有皇室宗亲,也同样行事荒唐。当时有一个亲贵,就把婴儿丢在地上喂狗,行为之残忍令人难以想象。可是高纬知道后,不仅没有责骂他,反而与他一起讨论野狗撕咬婴儿的细节,这件事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反感。作为一个皇帝,毫无怜悯之心。
即便如此,朝廷中还是有忠臣存在的,比如斛律光。他常常劝谏,可是高纬从不放在心上。自古忠奸不能同道,这丞相当然是记恨忠臣的。他多次在皇帝面前说斛律光的恶言,时间久了,自然会有效果。更要命的是,当时斛律光掌握兵权,这让皇帝十分忌惮,就怕哪天他造了自己的反。
有天皇帝越想越不对劲,就叫来了丞相,俩人商议如何处死斛律光。丞相很兴奋,他出主意说:不如您赏他一匹好马,他必然会来谢恩,到时候我们安排人杀了他。
事情真的就这样进行了,忠直的斛律光一直以为只要自己忠心,奸臣再挑拨,皇帝自有判断。可是他没有想到,这一次,是自己太自信了。当他得到好马,正在开心的时候,以为皇帝还会重用自己。没想到这进宫谢恩就是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一件事。就这样,他被埋伏好的刀斧手取了性命。
高纬不信忠臣,一味的放纵自己,终究也没有等太长时间,就把这个王朝结束在了自己的手中。
弘治十八年(1505年),明孝宗因病去世,太子朱厚照即位,是为明武宗。明孝宗一生勤政爱民,崇尚节俭,善于纳谏,开创了明朝的“中兴”局面。在明孝宗一朝,纵然有奸佞小人存在,却始终被清正廉洁、一腔正气的群臣们压制着。明孝宗死后为明武宗留下了一朝清廉正气的老臣。明孝宗希望这些老臣全力辅佐朱厚照,将“中兴”延续,但事与愿违。
明武宗身边的“八虎”将他带入了歧途,也成就了明朝历史上最有个性的皇帝。八虎包括:刘瑾、谷大用、马永成、张永、魏彬、罗祥、丘聚、高凤,以刘瑾为八虎之首。刘瑾自幼入宫当了太监,有幸侍奉当时的东宫太子朱厚照。朱厚照即位后,对刘瑾更加宠幸。为了获得皇帝的重用,刘瑾等八虎无所不用其极地讨好15岁的皇帝。武宗好勇逞强,喜欢微服私访,荒唐地四处出巡和征讨,逐渐荒废了朝政,使朝政更加腐败不堪。
孝宗的顾命大臣刘健等人对武宗进行劝谏,并请求罢免刘瑾。在很多朝廷老臣的压力下,武宗决定将刘瑾贬到南京。为除后患,刘健、谢迁、韩文等人决定再次向武宗谏言,一定要将刘瑾等人置之死地。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礼部尚书焦芳将这个消息透露给了刘瑾。刘瑾大吃一惊,但很快就冷静下来。他急忙召集八虎中的其他七人,一同到武宗面前哭诉,最终博得了武宗的同情。
武宗不但没有贬斥、斩杀刘瑾等人,还将司礼监、东厂、西厂的权力交给了他们。刘瑾生性凶狠,睚眦必报,对弹劾他的老臣们以牙还牙。通过对武宗的蛊惑,刘健、谢迁、韩文等人被迫致仕。刘瑾等人把持着朝政,引来了南北两京言官的义愤。
明代的言官系统由六科给事中和十三道监察御史联合构成,负责对国家大事发表意见。明代六科给事中不再隶属于其他单位,而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六科的掌印长官都给事中不过是正七品,下有左右给事中为从七品,另还有给事中(从七品)若干,各科人数不同,但六科的权力却很大。六科给事中有“封驳”、“科抄”、“注销”等特权。“封驳”即辅助皇帝处理奏章;“科抄”即稽查六部事务;“注销”指圣旨与奏章每日归附科籍,每五日一送内阁备案,执行机关在指定时限内奉旨处理政务,由六科核查后五日一注销。
由于言官有南北两套机构,一般情况下,有关北京的事情,由北京言官机构发表意见;有关南京的事情,由南京言官机构发表意见。如果在所论之事有争论、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南北两京的言官机构可以相互声援。在舆论的压力下,皇帝往往选择屈服,然而这次刘瑾的事件并非那么简单。
就像东汉末期的党锢之祸,并非臣子们不忠心,而是宦官与皇帝狼狈为奸。言官们都认为皇帝是天下之主,应该主持公道,他们没有想到皇帝被太监们迷惑着,不知不觉地做了奸佞的枪手。武宗皇帝被刘瑾等人蛊惑,完全听不进忠言。那些赤胆忠心的言官有的看出了苗头选择蛰伏,有的还在坚持原则冒死上疏言事。
正德元年(1506年)十一月,南京户科给事中戴铣等人上疏,对刘瑾等宦官弄权进行了抨击,并要求武宗皇帝收回让刘健等人致仕的命令。戴铣的奏疏让刘瑾非常愤怒,也为戴铣自己惹来了牢狱之灾。刘瑾以皇帝的名义派出锦衣卫到南京,将戴铣押解至北京。身在北京的王阳明对孝宗老臣致仕的事情已经有所不满,如今又听闻戴铣被抓,便挺身而出,上疏言事:
“君仁臣直。铣等以言为责,其言如善,自宜嘉纳;如其未善,亦宜包容,以开忠谠之路。乃今赫然下令,远事拘囚,在陛下不过少示惩创,非有意怒绝之也。下民无知,妄生疑惧,臣切惜之!自是而后,虽有上关宗社危疑不制之事,陛下孰从而闻之?陛下聪明超绝,苟念及此,宁不寒心?伏愿追收前旨,使铣等仍旧供职,扩大公无我之仁,明改过不吝之勇;圣德昭布,远迩人民胥悦,岂不休哉!”
王阳明通过这个奏疏张弛有度地表达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言官直言无罪,不应拘禁。自古谏言之臣都是冒着生命危险,但从来没有退缩过。唐朝时有魏征对唐太宗忠言进谏,让唐太宗知道个人得失。他们不仅成就了对方忠臣贤君的美名,还共同开创了“贞观之治”。
言官都是据理力争、毫无保留地向皇帝进言,如果说得在理,皇帝可以采纳,并加以奖赏,即使不在理,也不应有所惩罚。如果对进言的官员不分青红皂白地加以惩罚,就会阻塞言路。秦始皇、秦二世因为朝堂争论而滥杀无辜进谏之人,从而导致了君臣离心。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言路大开才能保证朝廷得到更全面的信息,更加有利于统治。
第二层意思,陛下聪慧,定会明断是非。在王阳明心中,正君是臣子最重要的责任。在王朝中,皇帝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只有用柔和的手段将皇帝塑造成一代明君,才是天下之福。虽然武宗是一个荒唐的皇帝,王阳明还是违心地称赞了他。对待荒唐的皇帝,适当的称赞也许能让他愚蠢的行为有所收敛,走出自我图强的一步。
皇帝也需要鼓励,才会逐渐建立勤政爱民的信心。武宗在孩提时也是一个聪明好学、品学兼优的皇子。只是在刘瑾等太监的诱惑下,才逐渐迷恋游戏、迷恋各种玩乐的东西。武宗犹如仲永一样,具备先天聪慧的头脑,在后天的培养中被错误引导,才成为一个不能明断是非的昏君。王阳明的夸赞就像一粒被狂风吹起的沙尘,不知道将归属何地。
第三层意思,恳请让戴铣等官复原职。王阳明用言官进谏无罪的事实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有力的证据,又盛赞武宗皇帝聪明仁慧,最后才提出释放戴铣的事情。本希望通过这样委婉的言语打动武宗,没想到却给自己惹来了牢狱之灾。戴铣并非是武宗皇帝要抓,而是刘瑾。王阳明的奏疏也是先到了刘瑾的手中,而后才到武宗手里。刘瑾作为武宗的宠臣,影响着武宗的一言一行。
经过刘瑾的挑唆,武宗恩许刘瑾独断专行。刘瑾派出锦衣卫将王阳明抓进了大牢,并对其进行了严密看管。此时正是寒冬时节,天空飘雪,北风席卷,王阳明备感凄苦。身在牢中,他夜不能寐;身在牢中,他思绪万千;身在牢中,他心系家人;身在牢中,他看透政治;身在牢中,他意志更坚;身在牢中,他交心狱友……
一个月之后,诏令下来,王阳明被杖责三十,贬谪龙场驿做驿丞。廷杖起于明洪武年间,在成化年间成为一种特殊的刑罚。它不需要特定的程序,只待皇帝谕旨一下,即由司礼监监刑,锦衣卫校尉行刑。刘瑾主管司礼监和东厂、西厂,对王阳明这个谏言之人更不会心慈手软。廷杖二十棍,很多犯人就招架不住,命归九泉了。而王阳明被判了三十棍,可见皮肉之苦多么严重。
幸运的是,王阳明没有被打死,而且贬谪的文书也已经下来。此时王阳明的父亲王华虽为礼部左侍郎,但也帮不上忙。对于刘瑾的恶行,王华素来看不惯,以坚决的不合作表示对刘瑾的抗争。他对儿子王阳明的行为甚为赞赏,曾说:“吾子得为忠臣,垂名青史,吾愿足矣。”可是在王阳明被贬谪后,王华也被贬到南京,之后又被勒令致仕。自己的莽撞行为给家人带来了灾祸,王阳明心中不禁愧疚万分。
将要离开京师,王阳明的京中好友都来相送,主要有倪宗正、湛若水、崔铣、汪俊等人,并作诗相赠。正所谓患难见真情,在风光之时逢迎的朋友不是朋友,在危难之时相送的朋友才是知己。刘瑾权倾朝野,总想将王阳明置之死地。很多与王阳明有交往的人都不敢去送他,这也在情理之中。但英雄人物总是惺惺相惜。
英雄的倪宗正是浙江余姚人,王阳明的同乡,弘治十八年(1505年)的进士。此人在京城中以诗文闻名,与当时的文坛四杰共同倡导模仿秦汉古文,又与前七子相熟。倪宗正并非仅仅沉醉于诗文,而是有着忠君报国的志向。他迁任兵部武选司员外郎,因为劝阻武宗南巡而遭廷杖之刑。在嘉靖年间,他被赠学士,死后谥号文忠。
王阳明要离开京师,倪宗正作一首《送王伯安谪龙场》:
一凤鸣初日,悠悠别上林。
流离文士命,慷慨逐臣心。
但得精神继,何忧瘴疠侵?
风花长满月,豪情还自珍。
王阳明虽然已经决意远离文坛,在京师讲学,学做圣贤,但并不掩盖他诗文的才华。倪宗正将王阳明视为当世文士,希望他在龙场那样瘴疠侵袭、猛兽横出的地方,也要保持自己应该具有的品位。古代的文人多吟诗以自娱自乐,从而在人生失意的时候,帮助自己度过人生最灰暗的时段。
英雄的湛若水是增城(今广东省增城县)人,号甘泉,人称湛甘泉。他年轻的时候师从儒学大师陈献章,在弘治十八年(1505年)高中进士,与王阳明在京城共同讲学,名噪一时。王阳明后来倡导“致良知”,而湛若水主讲“随处体认天理”,世人将两人的学说称为“王湛之学”。他曾出使安南国,之后又在各处广建学校,授课讲学。嘉靖年间,他历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礼部右侍郎、南京礼部左侍郎、南京礼部尚书、南京吏部尚书、南京兵部尚书,殁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享年95岁,谥号文简。
王阳明与湛若水互为知音,在相送之时,有说不尽的话,道不尽的情。二人畅饮多时,不禁诗兴大发。湛若水连作九首诗,表达对王阳明的深情厚谊。诗中虽有离别的愁绪,却对王阳明充满了期许。其中一首写道:“皇天常无私,日月常盈亏。圣人常无为,万物常往来。何名为无为?自然无安排。勿忘与勿助,此中有天机。”
在湛若水眼中,世间很多事情都有定数,不要拘泥于一时的成败,要看坚持的结果。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就不要再纠结,否则只会成为心灵的负累。未来的事情太远,让人捉摸不透,只是苦劳心神。最重要的还是抓住当下的时光,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王阳明对湛若水的期许感同身受,并作了八咏,其三写道:
洙泗流浸微,伊洛仅如线。
后来三四公,瑕瑜未相掩。
嗟予不量力,跛蹩期致远。
屡兴还屡仆,惴息几不免。
道逢同心人,秉节倡予敢。
力争毫厘间,万里或可勉。
风波忽相失,言之泪徒泫。
王阳明与湛若水两人,不仅在辞章上可以争辉,在思想造诣上也并驾齐驱。人生难觅知音,特别是在兴趣爱好上特别契合的朋友。其实很多时候,知音就是精神上的恋人,有起承转合的过程,也有离愁别绪萦绕心头的时刻。
英雄的崔铣是安阳人,与湛若水都是弘治十八年(1505年)的进士。崔铣少年的时候就为人豪爽,爱打抱不平,看不惯世间的恶行。为此,他在年少的时候惹了不少事,成为众人眼中的不良少年。后来他立志做学问,才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收敛,但仍然不改其鄙视奸邪、倡导正义的个性。
武宗初期,刘瑾弄权,人人畏惧刘瑾,唯独崔铣刚正不屈。他与王阳明虽然相交时日不多,却是志趣相投。因为得罪了刘瑾,崔铣在正德四年(1509年)被外放到南京做吏部验封司主事。刘瑾伏诛后,崔铣才重新回到北京。在嘉靖年间,他曾历任南京国子监祭酒、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南京礼部右侍郎,死后谥号文敏。
崔铣此人如果与人为知己,定然用实际行动作为附和。在王阳明遭刘瑾陷害后,崔铣对刘瑾更是恨之入骨,以自己的个性来对抗刘瑾的专横跋扈。王阳明有这样的好友相送,真是此生最大的荣幸。
英雄的汪俊是江西弋阳人,字抑之,弘治六年(1493年)会试第一名。正德年间,参与修撰《孝宗实录》,因为不愿意与刘瑾、焦芳等人同流合污,被调任南京工部员外郎。在刘瑾伏诛之后,汪俊官复原职,升任翰林院侍读学士,之后又做过礼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礼部尚书,死后谥号文庄。
汪俊出生在官宦之家,其父汪凤曾为贵州参政,其弟汪伟为翰林院检讨。他对朝廷的很多弊端早有察觉,一朝为官,就站在正义一边,誓与奸佞小人为敌。为此他得罪了不少人,但仍然不失忠心,尽心尽力地为朝廷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他一生尊崇程朱理学,与王阳明的思想可谓相左,但两人却是挚交好友。
在王阳明离京之时,汪俊以诗文相赠,王阳明也以诗文回应。王阳明这次远赴谪地,首先得回余姚老家与祖母告别,所以走的依然是京杭大运河。在漫漫的水路上,王阳明看江中清水泛泛,寒风吹动,不禁思绪万千。他又想到了汪俊,为此写下了《怀抑之》:
一日复一日,去子日以远。
惠我金石言,沉郁未能展。
人生各有际,道谊尤所眷。
尝嗤儿女悲,忧来仍不免。
缅怀沧洲期,聊以慰迟晚。
在离别的时候,汪俊曾劝说王阳明要学会隐忍,不要丧失经世致用的斗志。有挚友的良言安慰,王阳明心中感觉很温暖。然而离开朋友,独自一人在舟船之上,未免又有些沉郁和忧愁。在那孤寂之时,他又频频地回想着那分离的画面。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行程中,王阳明有一晚居然梦到了汪俊及其弟汪伟,还有湛若水、崔铣。
他正在体味相聚的欢愉时,突然这些挚友都不见了。他猛然醒来,看着明月当空,江水粼粼,顿感莫名的空虚。为此他写下了三首诗,其三写道:
衡庐曾有约,相携尚无时。
去事多翻覆,来踪岂前知?
斜月满虚牖,树影何参差;
林风正萧瑟,惊鹊无宁枝。
邈彼二三子,惄焉劳我思。
没有朋友相伴,王阳明一时间陷入了彷徨之中。他在京中好不容易结交了那么多志趣相投的才俊,这个时候却孤孤单单一个人。巨大的落差感让他无法入眠,强烈的思念之情涌上心头。前途渺茫,他尽量抒发出自己的苦闷,好让自己真正静下心来。杖刑的伤痛犹在背部,心中的郁结又莫名袭来。他感觉到自己又要大病一场,但还是靠着顽强的意志坚持到了余姚。
1. 关于文言文《王绒》的这个故事写一篇作文 魏晋志怪小说迭出,所记之事,荒诞不经。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却务求真实可信,几乎可当信史读。譬如孝子王祥“卧冰求鲤”的巨举,就弃而不记。体现他孝心的事,只写他如何精心看护后母喜爱的李树。魏晋的人似乎特别爱吃李,“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有两件逸事,就都跟李有关。一则写他早慧,叫“道旁李苦”,成了凡人皆知的典故。另一则不太为人所知,写他的贪吝:说王戎家有好的李树,果子卖了,怕别人得到种子,总是先把李核钻破。刘义庆亲见王戎是怎么钻的吗?我就有些不信。别说魏晋,就是用今天的技术,要把李核钻破,让种子不能成活;而又要保证李肉不破,让果子还能卖,除非用激光,恐怕真没有太好的办法。这王戎当时怎么就能“恒钻其核”?实在让人费解。但千古而下,人们都信,汤一介给《世说新语》写导读,还特地强调了这个故事,至少他信。
《世说新语》毕竟是小说,虽属纪实,难免讹传,那就看看史书吧。《宋书》中的谢灵运,东晋时担任过永嘉太守,赴任途中,肯定经过温岭,作为旅行家,他恐怕堪称史上第一位,留下最著名的典故,就是“谢公屐”。《梦游天姥吟留别》里有“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至少说明李白深信不疑。但不知李白是穿过这种鞋,还是见过这种鞋,凭什么就信?反正我不信。《宋书·谢灵运传》说他:“登蹑常著木履,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穿木鞋爬山?想想都怕,谢灵运爬的,大多该是没有石级可走的山,那么,无论这鞋的“前齿”、“后齿”做得如何锐利,怕也是抓不住岩石的。如果此法可行,今天的女士穿高跟鞋爬/1-youshengxiao山,岂不如履平地?有一点生活常识就该想到:木鞋爬山,何来摩擦力?在木鞋底上装木齿,能装得住吗?装上以后,经得起踩吗?这很可能只是谢灵运的一个奇思妙想,他想象能有这么一双鞋,上山下山便能省不少力气。旁人一听,讹传开来,还以为他真有这样的鞋。
更荒唐的是“酒池肉林”。一说到商纣的荒淫奢靡,就要说到《史记·殷本纪》的记载:“大聚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司马迁写的,后人照抄不误,在中国通史里,写到纣王,少不了要用“酒池肉林”来描述。但弱弱地问一句:用池子装酒,乙醇一挥发,还能叫酒吗?把屠宰好的肉挂得像林子,这肉能不发臭?把牛、羊、猪养着,吃一头杀一头,天天吃新鲜的,这道理纣王能不懂?说大话逗乐可,拿夸张写史书,这就是司马迁的不是。其实,读廿四史,类似不靠谱的记载实在是太多。
2. 文言文三人市虎的原文加译文 原文
庞葱 与太子质(1)于邯郸(2),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3)有虎,王信之(4)乎?” 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5)之乎?” 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寡人信之。” 庞葱曰:“夫(7)市之无虎明(8)矣,然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9)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11)之矣。” 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至,竟不得见。(17)
注释
1. 质:人质,这里用作动词,谓将人在为抵押品,这是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惯例。 2. 邯郸:赵国的都城,在今直隶省邯郸县西南十里。 3. 市:墟集,后世衍申为城市。 4. 之:代词,指市上有虎这件事。 5.信:相信。 6. 寡人:古代国君的自称。 7. 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现代汉语没有与此相应的词语。 8. 明:明摆 的,明明白白的。 9. 去:距离。 10. 大梁:魏国国都,在今河南省开封市。 11. 察:详审,辨别是非,明察。 12. 自为知:自己会了解,犹言不会轻信人言。 13. 辞行:远行前向别人告别。 14. 谗言:中伤别人的话。 15. 罢质:罢是停止,谓充当人质的期限结束。 16.竟:果真 17.见:作使动动词解,谓庞 结果得不到魏王召见。
译文:
魏国的太子将被送往赵国都城邯郸去作人质。魏王(即魏惠王,或称梁惠王)派庞恭陪送前去。 临别时,庞葱恭对魏王说:“如果现在有一个人跑来报告:‘不好了,市上出现一只老虎,正在四处咬人!’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不信。”庞恭说:“如果不一会,又有第二个人跑来报告,也说市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可相信吗?”魏王说:“那我要有点怀疑了。”庞恭说:“如果再过一会,又有第三个人跑来,还是这样说:市上出现了一只老虎。这时,您相信不相信?”魏王说:“那我当然会相信了。” 庞恭接着道:“市上明明没有老虎,谁也都知道市上不可能出现老虎,然而‘三人言之则成虎’。现在我到赵国去,邯郸(赵国国都)离大梁(魏国国都)要比这儿离市远得多。我去后,诽谤我的人也一定不止三个,那时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很勉强地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放心陪太子去吧!”庞恭去赵国后不久,果然有人在魏王面前说他的坏话。开始魏王不信,后来说他坏话的人多了,魏王竟然相信了。庞恭从邯郸回来后,便果真失去了魏王的信任,再也没被魏王召见。
3. 信赏必罚的文言文全文,急啊 全文:越王问于大夫文种曰:“吾欲伐吴,可乎?”对曰:“可矣,吾赏厚而信,罚严而必。君欲知之,何不试焚宫室?”于是遂焚宫室,人莫救之。乃下令曰:“人之救火死者,比死敌之赏;救火而不死者,比胜敌之赏;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人之涂其体,被濡衣而赴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此知必胜之势也。
翻译:越王向大夫文种询问道:“我想攻打吴国,行吗?”文种回答说:“行。我们的赏赐优厚而守信,惩罚严厉而坚决。您想了解清楚,为什么不用焚烧宫室来做个试验?”于是就纵火烧了宫室,没有人去救它。越王就下令说:“为救火而死的,和战场牺牲同赏;救了火而没死的,和战胜敌人同赏;不救火的人,和投降败北同罪。”人们泥土徐身、蒙上湿衣而奔赴火场的,左面三干人,右面三千人。由此知道伐吴已成必胜之势。
4. 求两篇关于王子猷,王子敬的文言文小故事要有原文和翻译,除《人琴 王子猷雪夜访戴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译文:
王子猷曾经暂时借住别人的空房,随即叫家人种竹子。有人问他:“暂时住一下,何必这样麻烦!”王子猷吹口哨并吟唱了好一会,才指着竹子说:“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王子猷住在山阴。一天夜里大雪纷飞,他一觉醒来,打开窗户,命仆人斟上酒。看到四面皎洁的月光,于是感到神思彷徨,吟咏起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怀念起戴安道。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
王子敬
王子敬自会稽经吴,闻顾辟疆有名园,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值顾方集宾友酣燕,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旁若无人。顾勃然不堪曰:“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失此二者,不足齿之伧耳!”便驱其左右出门。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然后令送著门外,怡然不屑。
译文:
王子敬从会稽郡经过吴郡,听说顾辟疆有个名园,原先并不认识这个名园的主人,还是径直到人家府上去。碰上顾辟疆正和宾客朋友设宴畅饮,可是王子敬游遍了整个花园后,只在那里指点评论优劣,旁若无人。顾辟疆气得脸色都变了,忍受不住,说道:“对主人傲慢,这是失礼;靠地位高贵来做视别人,这是无理。失去了这两方面,这种人是不值得一提的伧父罢了!”就把他的随从赶出门去。王子敬独自坐在轿子里,左顾右盼,随从很久也不来。然后顾辟疆叫人把他送到门外,对他坦然自若,置之不理。
5. 《王义方传》的文言文译文 《王义方传》的文言文译文:
王义方,是泗州涟水(今江苏涟水县)的人,自幼丧父,家庭非常贫困,侍奉母亲非常恭谨。他饱读诗书,性格正直特别。因参加明经考试,前往京城,在路上遇到一个因徒步赶路而疲惫的人,对王义方说:“我的父亲在很远的地方做官,得了病而且很严重,想要前往探视,因徒步赶路十分疲惫不能前往。”王义方同情他,解下自己的马送给他,没有告诉自己的姓名就离开了,因此美名振动当时。不肯走访请托权贵,魏征认为他与一般人不同,准备把夫人的侄女嫁给他,他婉言谢绝了。不久魏征去世,王义方却主动迎娶了魏征夫人的侄女。别人问王义方这样做的原因,王义方说:“我先不这样做是不依附权贵,现在这样做是报答宰相的知遇之恩。”
王义方一直和刑部尚书张亮友好,张亮犯罪,王义方受牵连被贬到吉安县做县丞。吉安处在蛮夷之间,百姓强硬固执不驯服。王义方招集地方首领,逐渐地挑选了一些学生门徒,为他们开设讲授经书,举行祭祀先圣先师的礼仪,传授清歌短笛合奏的技艺,他们都十分高兴。不久,王义方调任洹水县(今河北魏县)县丞,当时张亮的侄子叫张皎从崖州回来,投靠王义方。张皎快死的时候,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他,希望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王义方答应了他。因为张皎妻子年轻,王义方让家奴背着灵柩,自己从马上下来,让张皎的妻子骑着,自己步行跟着。在原武安葬完张皎,把他的妻子儿女送回家,在张亮的坟前祭告才离去。
显庆元年,王义方升任侍御史。当时中书侍郎李义府执掌朝政,有个妇女淳于氏姿色过人,因获罪被囚禁在大理寺,李义府很高兴,委托大理寺寺丞毕正义违法把她弄出监狱。高宗皇帝下令给事中刘仁轨、侍御史张伦重新审理淳于氏这个案子,毕正义自缢身亡。王义方认为李义府奸邪害政,将要弹劾上奏,拿这件事问自己的母亲。母亲说:“从前王陵的母亲用剑自杀成就儿子的大义,你能尽忠心成就美名,这是我的心愿,我即使死了也不遗憾!”义方于是上奏皇上说:“皇上设置公卿大夫,想要水火互相救济,宰辅大臣互相帮助,不能独自认为是对的或认为是错的。现在陛下安抚并拥有天下,少数民族及边远地方的人,犯罪了都不能逃避惩罚,何况皇帝身边的奸臣肆意暴虐呢?杀人灭口,这生杀的大权,不由君主发出,却向下移交给奸臣,脚下踩着霜就要想到坚硬的冰块,弥补不能太晚。请求交给有司共同处理毕正义死的情况。”高宗特意要赦免李义府的罪过,认为王义方毁辱大臣,言词不谦逊,把王义方贬谪到莱州任司户参军。年终也没有调回来。王义方客居昌乐,就招募学生教学。母亲去世,隐居不出。卒,年五十五。
6. 想了解苏轼《芙蓉城》中写的王迥和周瑶英的故事,古文看不明白, 见绿窗新话,王子高遇芙蓉仙。
话说王子高家中有天招待女客,到晚上,酒席散了,还有个穿着华丽的女人没走。王子高就觉得奇怪了,那女的口出惊人,“我要和你睡觉!"王子高吓坏了,不敢睡觉。当天晚上,那女子 *** 了,但王子高怕啊,还是不敢做。天亮后,那女的走了。过了三天,又来了。这次王子高从了。睡了后,那女子介绍自己叫周琼姬。从此夜来朝去。有天,小周给了他一粒仙丹,又给他写了首诗,告诉他这是长生之药(太长,不打字了)。后来一天,王在梦中见到小周穿着道服,说要带他上门。王子高开心啊,就跟着去了。于是来到一个宫殿,有女道士百来人,又有一个美男,穿着朝服,坐在殿中。请小王上楼观赏,楼上有匾额写着碧云。第二天小周来了,小王跟她说了这个梦,小周说,这是芙蓉城。
后面的故事见玉照新志。
王子高和仙女决别之时,仙女给他一粒仙丹,并告诉他:别悲伤,将来我们会在澄江上一起终老的。当时他还不知道什么意思。王子高当时才十八、九岁,不久和向氏结婚。十年后成了鳏夫。四十岁时续弦江阴巨室之女,那女生才二十岁。结婚之后,他看妻子长得漂亮,身材又好,和以前相识的仙女无丝毫不同。于是就问她以前说过的话,但她惘然不知。澄江,是江阴的一个区。从此王子高做了澄江人。后来他服了仙丹,到八十多时,还健康无恙。
7. 文言文 王勃传的翻译 一、译文
王勃路过钟陵,正赶上九月九日都督在滕王阁大摆宴席招待宾客,事先背地里命他的女婿作一篇序文以向宾客夸耀,于是拿出纸笔遍请宾客写序文,大家都不敢担承。到王勃那里,竟漫不经心地接过笔来,也不推辞。
都督大怒,起身假装上厕所,暗中派遣下属窥探王勃的文章,随时汇报。汇报了一两次之后,文章的语言越来越奇妙,都督兴奋地说:“这真是个天才!”连忙请他将文章全部写完,宾主尽欢而散。
王勃做文章的时候,刚开始并不精密思索,先磨数升墨汁,然后大量饮酒,拉过一床被子蒙头而卧,等醒来之后,拿过笔来就写完全篇,一字不改,当时的人称王勃为“腹中写稿”。
二、原文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三、出处
《王勃故事》
扩展资料
一、人物简介
王勃(649~676年),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王勃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王通生二子,长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六合县令、齐州长史等职。可知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 王勃也是王绩的侄孙。
二、字词注释
1、宿:事先。
2、夸客:向宾客夸耀(女婿的才能)。
3、勃:指王勃。
4、泛然:轻松愉快之意。
5、语益奇:(勃文)更加奇妙(这里指一句比一句奇妙)。
6、矍(jué):惊惶貌。
三、作者简介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
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1、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九合诸侯,可以说周天子都拿她没办法,鲁庄公与其过交战,曹沫为将,结果连败三仗,鲁庄公不得不割地求和,齐桓公答应与鲁国停战会盟。可是在会盟之上,曹沫突然拿出匕首抵住齐桓公,要齐桓公返还鲁国因战败答应割让给齐国的土地,齐桓公答应归还。
事后,齐桓公并没有因为曹沫采取不正当方式要回土地而背约,真的把鲁国割让的土地还给了鲁国,其实以齐桓公的力量,曹沫以此卑鄙手段索取的土地,完全可以不给他,鲁国一点办法也没有,可齐桓公讲诚信,如约交还了土地,齐桓公能够成为五霸之首,绝非偶然。
2、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
晋公子重耳因蒙难而流亡他乡,当时很多诸侯国不接纳他,最困难的时候介子推只能从自己大腿上割肉救活重耳。到了楚国后,楚国热情地招待了他,在招待他时,楚国国君问他说:“如果你以后做了晋国国君,将如何报答我?”
重耳说:“珍珠美玉,你都不缺,我不会有更稀罕的东西送给你,不过托你洪福,以后我如果做了晋国国君,假若我们在战场上相遇,我便以退避三舍(一舍三十里)作为回报!”
后来,重耳果然作了国君,成了晋文公。五年之后,也就是僖公二十八年,晋文公果然与楚国在战场上相遇,晋文公确实实践了自己的诺言,退避近百里以报楚国招待之恩。
3、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
魏文侯在与群臣饮酒,兴致盎然,而此时天下起了雨,魏文侯想起了他与虞人(山林管理者)相约当日要打猎,于是,他便“命驾将适野”。左右大臣惊诧道:“大家喝得正起劲,而又下着大雨,君侯又要去哪里?”
魏文侯说:“我与虞人约好了今天打猎,虽然下雨不能打猎了,岂可因为自己喝得高兴就不去跟人家说一声呢?”于是便亲自前往。魏文侯原为晋国臣下,后来和魏、韩、赵,三家分晋,独立为侯,饱受传统思想者诟病。但它是一个很有作为的诸侯,特别是在诚信方面,堪称楷模。
4、一诺千金的故事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5、诚实守信小张良
张良,汉代人,从小就是尊敬老者、信守约定的好孩子。有一天,张良悠闲地在桥上散步。有位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跟前,故意把穿在脚上的草鞋丢到桥下,并且看着张良说:“小子,去把鞋给我捡回来!”
张良愣了一下,但是看他年老,就到桥下取回鞋子,递给他。老人坐在桥头,眼皮也不抬一下,就说:“给我穿上。
于是,张良跪在地上,老人心安理得地伸出脚让张良把鞋穿上,然后老人就笑着离开了。张良十分吃惊地望着老人的背影。谁知,那个老人走了几步又转过身来,对着张良招招手,示意张良到他跟前儿去。
张良乖乖地走上前去,老头和蔼地对他说::我看你这娃不错,值得教导。五天后天一亮,和我在那里见面。”张良行了个礼说:“是”。
五天后,天刚刚亮,张良来到桥上,那个老人已经坐在桥并没有等着张良了,老人很生气地说:“此刻天已经天亮了,年轻人这么不守信用,和长辈约会还迟到,长大后还能有什么作为。五天以后,鸡叫时来见我。”说完老人就走了。
过了五天,鸡刚叫,张良就去了,老人又已经先到那里了。老人十分生气地说:“我已经听见三声鸡叫了,你怎样才来,五天以后再早一点儿来见我。”
又过了五天,张良半夜就到桥上等着那个老人。一会儿,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年轻人要成大事,就要遵守诺言,说什么时候到就什么时候到。”
之后老人又从怀里掏出一本又薄又破的书,说:“读了这本书,就能够成为皇帝的老师。这话会在十年后应验。十三年后,你会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那块黄石就是我。”说完之后,老头儿就离开了,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
天亮时,张良看老人送的那本书,原先是《太公兵法》,又叫《黄石兵书》。张良十分珍惜这本书,认真学习,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并且他还时刻遵守老者的教诲,严格要求自我,立志永远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这样才能让别人信任自我,从而成就一番大事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41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诸葛亮为何娶黄月英其实有好几个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