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霍去病封狼居胥,窦宪燕然勒功!为什么窦宪的功绩鲜有人知

以史为鉴 2023-07-04 16:29:17

霍去病封狼居胥,窦宪燕然勒功!为什么窦宪的功绩鲜有人知

霍去病封狼居胥,窦宪燕然勒功!为什么窦宪的功绩鲜有人知?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汉匈之间的战争持续了上百年,汉武帝一朝也只是把匈奴打了个半残,但是匈奴依然具备挑衅汉朝的实力,汉朝的北疆也不是那么安稳,西汉后期,匈奴因为内乱分为南北两支,南匈奴依附于汉朝,北匈奴可是没有臣服,其在第一任单于,郅支单于的带领下,兵锋威胁西域,一度也是有了重振匈奴之势的意思,北匈奴被汉朝击垮还是到了东汉时期,也就是汉和帝时期,窦宪发动的针对北匈奴的两次战役,此后的北匈奴大部分西迁,剩下的要么被其他部落吞并,要么逐渐汉化了。

窦宪是被认为堪比霍去病的人,两人都被封为冠军侯,霍去病封狼居胥,窦宪则是燕然勒功,车骑将军窦宪出鸡鹿塞,度辽将军邓鸿出稒阳塞,南单于出满夷谷,与北匈奴战于稽落山,大破之,追至私渠比鞮海。窦宪遂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那么后世对于窦宪的认知度要比卫青霍去病少很多呢?

首先的一个原因就是窦宪的为人不正,窦宪有才不错,但是他也是一个小肚鸡肠,持权贪财的人,他是一个外戚,受到帝王的宠信,宠贵日盛,自王、主及阴、马诸家,莫不畏惮。宪恃宫掖声势,遂以贱直请夺沁水公主园田,主逼畏,不敢计。有恃无恐是最适合来形容当时的窦宪了,之后因为韩纡曾经审判过窦宪的父亲,谒者韩纡尝考劾父勋狱,宪遂令客斩纡子,以首祭勋冢。还有因为忌惮暢素被太后宠信,自己的权利会被削弱,所以宪惧见幸,分宫省之权,遣客刺杀暢于屯卫之中,而归罪于暢弟利侯刚,杀了人家之后,害怕承担责任就嫁祸于他人,最起码这样的人品,在当时的社会,很多人是看不上窦宪的,再大的功绩,为人低劣也是不被众人所承认的。

而且窦宪出征匈奴,并不全然是为了国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害怕自己因为罪过会被杀,恰好匈奴发生战事,宪惧诛,自求击匈奴以赎死。窦宪请求出征更多的为了免死,的确窦宪之前干过的事情,主要朝中看不惯他的大臣们背后助推一下,窦宪甚至是其家人都有可能被灭的,所以窦宪是以退为进,出征匈奴,有了战功,起码可以功过相抵,而且在军队有些影响,心里也不至于那么虚。

当然从窦宪打的第一场和北匈奴的大型关键战役,稽落山之战,就可以看出窦宪和卫青霍去病之间的差别了,宪与秉各将四千骑及南匈奴左谷蠡王师子万骑出朔方鸡鹿塞,南单于屯屠河,将万余骑出满夷谷,度辽将军邓鸿及缘边义从羌胡八千骑,与左贤王安国万骑出稒阳塞,皆会涿邪山。从兵力来源上来看,东汉出动的嫡系部队并不多,大部分都是仆从国的胡兵,要知道东汉是精兵政策,窦宪手里的兵,带上仆从国总共才五万人。没死多少人,没花多少银子,却做了不世之功。就实际效果来看,窦宪的战争成本要比卫青霍去病时期低得多,所以《后汉书》对窦宪的评价很高,卫青、霍去病资强汉之众,连年以事匈奴,国耗太半矣,而猾虏未之胜,所世犹传其良将,岂非以身名自终邪!窦宪率羌胡边杂之师,一举而空朔庭,至乃追奔稽落之表,饮马比鞮之曲,铭石负鼎,荐告清庙。列其功庸,兼茂于前多矣,而后世莫称者,章末衅以降其实也。

后汉书是三国时写的,比较客观的评价了窦宪,一方面把这人的缺点黑历史都写了,一方面把灭匈奴的不世之功也做了肯定。但是将窦宪之功放在卫青霍去病之上是有些过头了的,汉武帝时期的匈奴强盛无比,对汉朝政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卫青霍去病先后横空出世,创造了一代奇迹。而东汉时期的匈奴分裂成了南北两部,南匈奴投靠汉朝,北匈奴继续与汉朝为敌。卫青霍去病向巨人宣战,而窦宪则是一个巨无霸大力士狂殴小孩子。霍去病出征时,汉朝倾全国之力打匈奴,窦宪则出兵三万,根本没有动着大汉的经济脉根。

再者夸张点说其实北匈奴的军事力量,谈不上侵略汉朝,更不会对汉朝政权产生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保留北匈奴,使其与南匈奴争斗,汉朝坐收渔翁之利。但是东汉政府奉行赶尽杀绝政策,赶走了北匈奴,使得南匈奴一家独大。华夏兴盛时,南匈奴还老实一点,华夏变乱,南匈奴立刻侵略华夏。五胡乱华就是南匈奴的刘渊率先挑起的。所以作为赶跑北匈奴的主帅窦固窦宪,虽然功劳很大,但是历史影响不是很好,甚至造成了重大危害,所以当然没法与卫青霍去病这样的抵抗侵略,维护华夏的英雄相比。

再者很多人是质疑窦宪的军事指挥能力的,的确窦宪作为主帅打的两次重创被匈奴的战役,除了稽落山之战,还有一次是会北单于为南匈奴所破,被创遁走,固至私渠海而还。宪以北虏微弱,遂欲灭之。明年,夏遣右校尉耿夔、司马任尚、赵博等将兵击北虏于金微山,大破之,克获甚众。北单于逃走,不知所在。两次都是被北匈奴战败,不过有的人就说了,窦宪的功劳是不是都是躺赢得来的,毕竟他没有亲临前线,硬仗都是手下人打的。

这个怎么说呢?剿灭北匈奴,竟然没主帅的事,你自己信吗?部将重要还是统帅重要,主帅是运筹帷幄的,大将击毙敌军理所当然,因为部将击杀敌军多功劳就是部将的,和统帅没关系?最起码窦宪用人不疑,从谏如流,没有在征付行动中起到反作用,对以打败匈奴还是有功的。匈奴危害汉朝多少年,北匈奴在窦宪手里几近灭亡,说得明窦宪有过人长处,最低以窦家威权,朝廷各部门必然全力配合,各将领不敢阳奉阴违,保证了灭匈奴的顺利进行。各个层级有各个层级的难处和思考,战役和战略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吧,大将军统领全局,各个部队的协调,与中枢的协调,后勤的调配,各种应急的处置又怎么能是前敌总指挥可以揽下的。

窦宪功绩被后世所淡化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居功自傲,有开始不知收敛了,自恃军功无人可比,就出现了结党的现象刺史、守、令,多出其门,竞赋敛吏民,共为赂遗。这实乃帝王之大忌,东汉中后期虽然皇帝没法看,毕竟大多是被扶植的幼主,但是汉和帝在位时期可是东汉国力巅峰时期,他开创了永元之隆,也正是由于窦宪这样的外戚过于跋扈,所以他在位时期打压外戚,窦宪就是他的一大目标,历史上记载,窦宪最后有反叛之嫌,举得幸太后,遂共图为杀害。帝阴知其谋,乃与近幸中常侍郑众定议诛之。这个就不知道真假了,也有可能是汉和帝为了诛杀窦宪所编的理由,毕竟汉和帝要灭的不是窦宪一人,而是窦氏一族,而且还有窦太后,及帝崩,和帝即位,尊后为皇太后,皇太后临朝。汉章帝死后,汉和帝继位之初,是窦太后临朝听证的,但凡是个皇帝都不想自己头上有一个女人管着自己吧,而且窦太后又不是他生母,所以窦宪谋反是最能打击窦氏一族实力的罪名了,直接把窦氏连根拔起。

所以个人觉得窦宪当时可能并未有谋反之意,最起码没有谋反的举动,不然他被灭的过程太轻松了,宪等既至,帝乃幸北宫,诏执金吾,五校尉勒兵屯卫南、北宫、闭城门,收捕叠、磊、璜、举,皆下狱诛,家属自徙合浦……宪、笃、景到国,皆迫令自杀,窦宪此前一点异样都没有察觉到,这不像是一个想要造反人的反应,毫无警惕心理。不管真相如何,皇帝眼中窦宪是逆臣,那些被窦氏打压欺负的朝臣眼中窦宪不仅是逆臣,还是个品格低劣之人,后世自然就不会去夸赞他征讨匈奴的功绩了,而且要不断弱化他的功劳,当然还是那句话,窦宪就战功而言,他可以是东汉的霍去病,可以是东汉的卫青,但是他比不上真正的霍去病和卫青。

窦宪消灭了北匈奴,立下不世之功,为什么感觉他不如霍去病的名气大呢?

对于功比卫青及霍去病的窦宪,今天的人们了解得实在是少之又少,我作为一个喜欢历史及诗词的普通爱好者,知道他的也仅有两件事,一是“勒石燕然”,此乃不世之功;二是词牌《沁园春》是由他而起,但却是件声名狼籍的丑事。

这《沁园春》是大家都熟悉的词牌,写得最好,最大气,最被人们所熟知的,莫过于毛主席写的《沁园春?雪》,但我想,知道这词牌的由来缘自于这声名不彰的窦宪,肯定是极少的,这词牌创始于初唐。调名却是源于窦宪倚势变相强夺沁水公主田园之典故。

窦宪,字伯度,扶风郡平陵县人,即今陕西咸阳人,东汉名将,汉章帝册立其妹为皇后,兄弟亲幸,赏赐累积,宠贵日盛。

他以车骑将军出击北匈奴,大败之,然登上燕然山,如同霍去病故事,刻石记功,史称燕然勒石,后拜大将军,地位高于三公。

又再次领兵出塞,大破北匈奴主力,俘虏北匈奴太后,因军功日隆,权倾朝野,阴存篡位之心,被汉和帝得知阴谋后,逮捕亲信党羽,没收大将军印绶,逼令自杀。

匈奴一直是我华夏的主要边患,最强盛时的白登之围,将那兵锋正盛的刘邦围了七天七夜,后来还是靠陈平施小人计方才突围,后来大汉王朝一直是行和亲政策,即使是这样,还是经常被匈奴袭扰掠夺,苦不堪言。

直到汉武帝时,以卫青和霍去病出师,方将其击败,后因其内乱,分裂为多个部落,有些投靠了汉朝,内迁后势力大衰,但经过多年的恢复,到了东汉以后又死灰复燃,对汉王朝又成威胁之势。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是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的美句,表现的是这位以“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名扬后世的宋代名臣,虽然在大宋西部边战中取得了骄人成就,但也感慨自己的功绩未能“燕然勒功”而留有遗憾。

在古代对一个文臣最高的肯定是赐其“文正”的谥号,范仲淹就得到了这个谥号;而古代武将的最高荣誉则是“封狼居胥”和“勒石燕然。”

“封狼居胥”的典故大家都知道,汉帝国年轻的战神霍去病横扫匈奴后,在今天蒙古境内的狼居山举行了祭天的大礼,向世人昭告汉帝国的强大;那“勒石燕然”既然能和“封狼居胥”并列相比,却为什么没有“封狼居胥”出名呢?这可能与窦宪后来的声名有很大的关系。

窦宪出身名门,其曾祖父窦融是东汉开国功臣,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中,后来其祖父和父亲先后因为犯罪而被处死,所以,到窦宪出生时,家道早已破落,然而,及他的妹妹被立为皇后以后,这窦宪的命运从此被改变。

要说中国历史上功劳最大,最低调的外戚,则非卫子夫、卫青和霍去病一族莫属,卫青在娶了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后,还一直不忘自己“骑奴”的身份,他身为大将军,却从不专横专横跋扈,可谓是古来谦恭第一人。

反观这窦宪就差了许多了,他仗着是皇帝的大舅哥,恃宠欺人,风头盛极一时,权倾朝野,他先是低价强占沁水公主的田园,吓得公主不敢出声,只好拱手相让,要知道,这沁水公主可是汉章帝的妹妹,对这他也敢下手,可见窦宪真的是胆大妄为,无所顾忌了。

后来汉章帝路过时发现他的恶劣行径,对他大加指责,若不是妹妹窦皇后以降低服饰等级作为处罚来为他求情,那他将会瞬间悲催。

但是,他却不思悔改,完全没将这当回事,反而更加地肆无忌惮,到后来,因为同太后的宠臣刘畅不和,他竟派人将刘畅刺杀,事情败露后,太后大怒,窦宪为求自保,主动上书要求带兵北击匈奴,戴罪立功。

对于他妹妹和刘畅之间的关系,纯属私生活范畴,他没有必要去管,因为这种事情在当时有很多,“司空见惯寻常事”嘛,但是他担心妹妹被刘畅所控制,导致窦氏权利受到威胁;这才起了杀心。

何以杀一个刘畅就让妹妹对哥哥如此地愤怒呢?这是因为汉章帝死后,风情貌美的窦皇后守寡,当时,汉和帝还年幼,窦太后主持朝政,而这个刘畅不仅是其宠臣,还兼着太后的床第工作,说白了,他就是太后的情夫,难怪太后要大怒。

自汉武帝持续地对匈奴用兵后,匈奴势力大弱,并分为南北两个部落联盟,南匈奴臣服汉朝,而汉王朝通过“赐婚”的方式,也同其保持的良好的关系,这其中就有著名的王昭君和亲匈奴的所谓“昭君出塞”,并且,在对待北匈奴的关系上,也显示了避战的姿态,以一种柔软的方式处理着双方的关系。

但至王莽掌政后,他改变了汉王朝的怀柔政策,不但削减了匈奴的属国地位,还关闭了边境的贸易。自昭君出塞后,维持了近一个世纪的汉匈友好条约被撕破,“大汉匈共荣圈”遂宣告破碎,于是,两家关系再度陷入紧张的局势。

此时的北匈奴同汉王朝是敌对的,但南匈奴还是依然同汉王朝关系良好,而窦宪此时犯罪,急于立功来减轻罪责,于是他便带着一帮包括南匈奴在内的周边小兄弟,一起去攻打北匈奴。

窦宪这个人别看一直是混迹于市井,但打仗似乎有着超于常人的天份,加上他乃负罪之身,急于立功洗白自身,输是输不起的,唯有取胜这华山一条路,所以,他是一路地进击而奋不顾身。

没了退路的窦宪运气实在是好,他是连战连捷,大败北匈奴部落,杀敌两万余人,俘虏二十余万,并获牛羊百万余头。

大败匈奴的窦宪效仿前人霍去病,登上了今天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并在那里举行了祭祀天地的大礼,刻石立碑、昭告天下,至此,在中国的

“燕然勒功”和霍去病的“封狼居胥”一样,在此后的两千多年岁月中,是所有文人雅士们诗词歌赋的素材来源,也是将军武人们建功立业的终极目标。

至于这石刻是何内容,史学界一直是一头地雾水,直到2017年,一块摩崖刻的发现,这片草原又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到了两千多年前那个曾经热血沸腾的狂放年代。此刻石即著名的历史学家班固所书《封燕然山铭》,方才识得其真面目。

不久,窦宪再次出征,又将匈奴打得大败,经过此次战役,汉王朝彻底解决了自秦朝起持续了三百年之久的匈奴之患;失败后的匈奴再也无法立足于茫茫大漠之上,残余的匈奴部队一直向西迁徙到欧洲,最后他们是将古罗马帝国灭国,可见其战力之凶悍,这也反衬了当时窦宪所击败的对手,绝对不是孱弱的匈奴。

如此不世之功,窦宪的自然是得到了一大堆的封赏,皇帝将卫青和霍去病曾拥有过的所有武将至高头衔,都挂在了他的头上,这个可是自恃有功的窦宪不懂韬晦,愈加飞扬跋扈。有权在手后甚至联合自己的党羽想谋逆造反,最后被自己的外甥皇帝汉和帝查觉,一举粉碎其阴谋。窦宪也被皇帝赐自尽,最终迫令自杀。

“宪以椒房之亲,立功域外,不能如卫青养尊处晦而行杀掠之虐。器满则盈,日中则昃,君子知其不终矣”,这是明万历间丁耀亢对窦宪的评价,中肯而公道,寥寥几个字道出了窦宪由破落到辉煌,又由辉煌到覆灭的一生。

观窦宪的一生,首先是其为人不正,持权贪财,作为一个外戚,在人品上是被人看不起的,他哪怕有再大的功绩,为人低劣也是不被众人所承认的,后世自然就不会去夸赞他征讨匈奴的功绩了,而且还要不断弱化他的功劳,

就人品来说,他同那“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相较,根本就没有可比性,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对话,所以后人只知霍去病的“封狼居胥”,而少有人知道窦宪的这“勒石燕然”,也就很正常了。

窦宪,这个曾经的破落户子弟,因为“燕然勒功”的巨大成就,他所奠定的中国北疆的新格局,为中华民族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中国版图奠定的历史进程中,起了不可磨灭的巨大作用。

但是,窦宪在历史上留下过种种劣迹,在古今文人墨客眼中,是被公认为东汉外戚专权的祸首,因而备受贬斥;后来,又因谋反大罪而遭致杀身之祸,于是便将自己的功勋,一并埋在了历史的深处,对他这一悲惨地结局,也让我们感慨万千了。

霍去病打败了匈奴,而窦宪灭亡了北匈奴,为何窦宪名气不如霍去病?

西汉霍去病,封狼又居胥,饮马瀚海边,东汉窦伯度,燕然又勒石,纵马杭爱山,同为冠军侯,均为汉家郎,共谱两汉威。

这首小诗是笔者有感而发写出的,其中的霍去病和窦伯度分别是西汉和东汉对匈奴作战获取巨大战功的杰出将领,霍去病封狼居胥,窦伯度燕然勒石,这两大功绩算是中国历史上两汉最杰出的战绩,一个威震漠北,将匈奴彻底赶出漠南漠北,一个威震西域,将北匈奴彻底灭亡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但是说到霍去病,几乎人人都知道,但说到窦伯度,却没几个人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霍去病与窦伯度的身世比较

两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外戚。不同点是:霍去病出身低微,私生子+奴隶出身,而窦伯度则是出身世家大族

霍去病的母亲是平阳侯府上的女奴,父亲是平阳县的小吏霍仲孺,两人私通生下霍去病,霍去病年轻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父亲是谁,霍去病的姨妈卫子夫后来得到汉武帝的宠爱,并被立为皇后,霍氏及卫氏一门才开始显贵,霍去病也因为外戚身份被汉武帝任命为侍中。

窦伯度就是窦宪,伯度是他的字,窦宪是东汉开国功臣窦融的曾孙,而窦融则是西汉汉文帝的皇后窦皇后弟弟窦广国的七世孙,所以窦家也是流传几百家的世家大族,从西汉一直延续到东汉,窦宪的妹妹又是汉章帝的皇后,两汉一直有重用外戚的传统,所以窦宪被封为虎贲中郎将,成为权贵。

霍去病与窦宪从政的原因都是因为外戚身份,只不过霍去病出身低微,窦宪出身贵族。

二、霍去病与窦伯度出战匈奴的原因比较

霍去病能够率军打匈奴,是汉武帝慧眼识人才,把他挑出来,让他带兵打仗的,霍去病从此开始了一生开挂的军事生涯,霍去病有一句名言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话的意思是说:匈奴都没有被消灭,我怎么能成家呢?这话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汉人报效国家。

窦宪能够率军出战匈奴与霍去病完全不一样,窦宪作为当时皇后的哥哥,因为谒者韩纡当年审理过父亲窦勋的案件,窦宪就把韩纡给杀了,这分明就是仗势欺人,汉章帝去世后,窦宪因为担心自己的妹妹窦太后会重用东汉皇族宗室刘畅,居然暗中派人把刘畅给杀了,这在当时可是死罪,要不是窦太后掌权,新皇帝还没有亲政,窦宪早被灭门了,正因为这事,窦宪而被囚禁,他提出打匈奴来将功赎罪,窦太后同意了,任命他为车骑将军率军作战。

所以,从出战匈奴的原因上来看,霍去病就是一个为国作战的爱国将领,而窦宪则是一个被迫以建立功绩来赎罪的纨绔子弟

三、霍去病与窦伯度的功绩比较

霍去病是两汉历史上的天才军事将领,他17岁的时候,第一次率领800骑兵,长途奔袭数百里,斩获敌人2028人,因功受封冠军侯,一战成名,还只有17岁的年龄,搁现在就是一个高中生,但霍去病已经成为老练的将军了。

霍去病19岁的时候就被汉武帝封为骠骑将军,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骠骑将军,相当于西汉帝国武装部队的副总司令,这一年,霍去病作为骠骑将军两次与大将军卫青一起参与了河西之战,在春季攻势中,霍去病率领一万精锐骑兵,6天急行军1000多里,在皋兰山与匈奴主力决战,歼敌9000多人,缴获了匈奴祭天用的金人,打败匈奴浑邪王,斩杀匈奴二王。

在夏季攻势中,霍去病率领万余骑兵孤军深入,先渡过黄河,越过贺兰山,跨过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深入匈奴境内2000多里,在没有援军和后勤补给的情况下,霍去病率部对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部发起进攻,歼敌3万余人,俘虏2500人,其中122人是都尉以上的贵族,包括5个匈奴王及5个王母、单于的妻子、王子59人,整个河西之战彻底将匈奴赶出河套地区。

霍去病21岁的时候,单独率领一支5万精锐骑兵从代郡出发深入漠北作战,长途跋涉2000多里,与匈奴左贤王作战,此战歼敌70443人,俘虏都尉以上的匈奴贵族86人,其中3人是匈奴王,匈奴左贤王部几乎全军覆没,同时,霍去病还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仪式,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仪式,一度到达瀚海边,这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次打到瀚海,是可以载入史册的光辉战绩和最高荣耀,从此,整个漠南与漠北再也没有匈奴的王庭,匈奴被赶到更远的中亚地区。

霍去病与匈奴的作战中,歼敌数合计11万余人,俘虏匈奴都尉以上的军官和贵族208人,同时还逼降了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连同投降汉朝的匈奴军民合计20余万人,汉朝与匈奴的战争中,不算卫青的战绩,霍去病一个人差不多就打败了整个匈奴,霍去病的功绩放在整个两汉都没有人比得上。

再来说说窦宪的战绩,窦宪第一次出击攻打北匈奴一共有三支军队,第一支是窦宪及耿秉率领的8000汉军骑兵,第二支是南匈奴左谷蠡王师子率领一万多南匈奴骑兵,第三支是归顺汉朝的8000多羌胡骑后与匈奴左贤王率领的一万多南匈奴骑兵,三支军队合计有4万军队,由窦宪担任主将。

三路大军在涿邪山(今蒙古国阿尔泰山)会师,然后与北匈奴单于在稽落山(今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相遇,双方展开了激战,北匈奴大败全军溃散,此战一共斩敌13000多人,俘虏马、牛、羊、骆驼合计百万余对,北匈奴前后有20多万人投降窦宪

随后窦宪、耿秉等人在燕然山的石头上刻字记功,这些石头2017年在蒙古国境内被发现,上面依稀可见当年窦宪所刻的文字,已经1900多年了,当时东汉史学家班固也随军出战,真实地记载了这次的战争,此战迫使北匈奴单于的弟弟到汉朝进贡求和,但是北匈奴单于仍然活着,窦宪也因为这次巨大的战功而将功赎罪,并在汉和帝一朝被任命为大将军。

两年以后,大将军窦宪派出右校尉耿夔、司马任尚率兵从居延塞出关攻打北匈奴,在金微山(今新疆阿尔泰山)大破北单于,斩敌5000余人,北匈奴单于逃走,从此不知去向,根据英国史学家的研究,这些北匈奴人逃到了欧洲,并且重创了罗马帝国,对于华夏来说,北匈奴再也没有出现过,北匈奴问题算是彻底解决了。

比较霍去病与窦宪的战绩就会发现以下特点:

1、窦宪的战绩远远不如霍去病。霍去病的斩敌数差不多是窦宪的十倍,从数字上就能看出来,而且霍去病四次出战保持全胜,窦宪就打了一次。

2、霍去病对付的是历史上最强大的匈奴,而窦宪对付的是比较弱小的北匈奴。

西汉时期,匈奴还是一个整体,力量强大,同时汉武帝时期的匈奴算是匈奴历史上较为强大的时期,而到了东汉时期,匈奴已经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依附于汉朝,算是汉朝的附庸,北匈奴才是汉朝的敌人,本来实力就衰弱了,再加上分裂,北匈奴的实力就更弱了,所以霍去病面对的匈奴比窦宪面对的北匈奴强得多。

3、霍去病打败匈奴凭借的是战略战术+实力,而窦宪打败北匈奴凭借的是实力。

霍去病打败匈奴几乎都是率领精锐骑兵以闪电战+长途奔袭,再依靠汉军强大的实力和战斗力,以出其不意的战略战术,深入匈奴后方,才打败匈奴的,而窦宪打败北匈奴的这一战中,汉军占了少数,绝大多数是南匈奴的军队,再加上投靠汉朝羌人和其他胡人骑兵,窦宪完全就是靠实力打败北匈奴的,由于北匈奴实力已经衰弱严重,所以两战就彻底消失了北匈奴。

所以无论怎么比,霍去病打败匈奴的含金量和影响力远超窦宪,另外霍去病在性格上也远超窦宪,至少他为了国家而放弃自己的小家,而窦宪后来则成了东汉第一代掌权的外戚,成了东汉政权安全的威胁,被后来的汉和帝铲除,也就是说霍去病的名声比窦宪要好得多,所以霍去病名声大,影响力广,而窦宪显得低调,名气不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35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