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弓弩威力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2000多年前,战国七雄争霸,当时最先进的冷兵器莫过于弓弩。在秦兵马俑坑的考古发掘中,也多次出现过上百件弓弩。令考古专家兴奋的是,一件保存最为完整的弓弩破土而出,尤其是弓弩上“檠”的发现,以前只见诸史书,现在终于出现了实物,更是破解了历史谜团。
兵马俑出土的弩
有啥特殊
弩机是青铜所做 弓弦弓背等轮廓鲜明
2009年,秦陵博物院开始对秦兵马俑一号坑进行第三次发掘,每次成果的出现,都备受关注。近日,又一重大成果出现—最完整的弓弩亮相。
秦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考古领队申茂盛告诉华商报记者,此次发现的弓弩是前几天刚清理出来的,位于一件陶俑的身上,应该是供该陶俑使用。他说,现已发现上百件弓弩,但这件保存最为完好,弓弦、弓背、弩机等均轮廓鲜明、保存较好。其中,弓背弯曲长度145厘米,弓弦长度130厘米左右,弓弦的直径0.8厘米,表面光滑圆润,非编织物。据推测,弓弦的材质可能是动物的筋。其中弩机是青铜所做,目前还埋在土里未清理完。
下一步,他们还将继续对弓弩进行一点一滴的清理。考古人员根据出土的弓弩,绘制出弓弩的复原图,可以一睹弓弩的模样。
另有惊喜
传说中的檠也首现真身它能保护弓弩不变形
除发现最为完整的弓弩外,申茂盛说,价值最大的就是首次明确了弓弩上的“檠”(qíng),“檠”以前只在史书上记载过,从来没有明确过其实物到底是啥。而此次檠的发现,对研究当时弓弩的保护、运输等都有很大作用。
申茂盛说,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弓弩常有发现,但对其结构的认识,众说纷纭,尤其是“檠”的作用,有学者认为“檠”是弩的辅助杆,但这样会把弓弩固定死,后来这种说法就不成立了,也有人说是“韬”(装弓弩的袋子)的撑木,但是韬比弓弩大很多,檠的作用不应该与韬有关。但檠到底是何作用,在学术界一直是个谜团。
申茂盛告诉华商报记者,此次他们工作做得特别细致,在对弓弩进行清理时,惊喜地在每根檠木上都发现了三个等距离小孔,直径在0.6厘米,小孔应该是用来穿绳子的,这样檠的作用也就解开了。申茂盛说,打仗时弓弩是张开的,而在平时不用时,如果保护不好,弓弩则容易变形,会影响威力,而檠则起到保护弓弩的作用。不使用弓弩时,通过这三个小孔用绳将檠与弓绑缚在一起,再用一个短的撑木支撑,形成三角形,将弓固定,使弓在松弛的状态下不变形。
在打仗时,则把檠取下来。类似于现代人对皮鞋的保护,不用时在鞋子里放入鞋模,保持鞋子不变形。也就是说,秦代武士作战时,需要将弓弩上的“檠”取下来,弯弓射箭;平时则用“檠”将弓固定,防止变形。运输时,也用檠固定,方便运输。
申茂盛说,此次发现也证实了古代对檠作用的描述,比如:《说文》:檠,榜也。……弛弓防损伤,以竹若木辅于里绳约之。朱熹《集传》:“以竹为闭,而以绳约之于弛弓之里,檠弓体使正也。”《淮南子·脩务》曰“需弓待檠而后能调”,第一次明确了檠木的使用方法和弓弩的保存方法。
能射多远
强弩最远能射七八百米 是AK47有效射程的两倍
据专家介绍,弓弩很早就发明了,战国时期广泛运用于军事。弓弩与弓箭相比,可以分解发射,先把弓弦拉到弩机上,之后再进行发射,这样就提高了准确性。
在张艺谋的电影《英雄》中,有一个场景令人印象深刻,弓弩手拉弦、上箭、射击,之后密集的箭雨洒向冲锋的敌人,敌人纷纷倒地的同时,秦军中的步兵和车兵开始冲锋,就是依靠着这样的战术,在兵马俑一号坑中,弓弩手一般分布在最外侧,充当先锋。
据介绍,当时的弓弩也分很多种,按照张弓方式,弓弩分为三种:蹶张(手足并用张弦),腰引(身体平坐地上,弓弩放平,双脚蹬弓干,腰上挂钩钩弦,靠腰和手足三种合力拉弦),擎张(主要是靠人的手力和臂力开弓)。
弓弩在军事上的使用开始于春秋时期,楚国最先使用,射程是由弓的张力确定的,弓的张力是指把弓弦拉钩到弓弩弩机的牙上所需要的力。那么,在一号坑发现的百余件弓弩都属于哪种呢?申茂盛说,目前发现的弓弩大致都差不多,但是哪种张弓方式,目前还不清楚。
当时的弓弩射程有多远?秦俑博物馆原馆长、“秦俑之父”袁仲一曾告诉华商报记者,有的强弩最远能射七八百米。弱弩有效射程一般在百米左右。目前在兵马俑坑发现的只有这一种,但具体是哪一种弩目前还不清楚。史书上记载秦朝有连排弩,但是目前还没有发现。袁仲一说,是不是强弩,主要看弓背的硬度,硬度越大射程越远。至于秦国弓弩是否在当时最先进,袁仲一说,当时各国的弓弩都差不多,秦国的胜利主要还是在于作战勇猛。
据专家介绍,强弩射程800米,是苏制AK47步枪400米左右的有效射程的两倍。考古专家介绍,将来根据对弓弩的考古发现,复原出接近真实的秦代弓弩,可以根据机械运动学以及机械设计原理推算出弓箭的射程,这样就能对当时弓弩的射程等作出正确的评估。
凡伏远弩自能施张,纵矢三百步,四发而二中;擘张弩二百三十步,四发而二中;角弓弩二百步,四发而三中;单弓弩百六十步,四发而二中:皆为及第。”《新唐书》。也就是伏远弩射程三百步(450米),擘张弩射程二百三十步(345米),角弓弩射程二百步(300米),单弓弩射程百六十步(240米)。
穿甲射程1,精度射程2,伤害射程3.这个意思我想很容易明白,我就不解释了.一般来说3是全动力射程(就是最大射程)的接近2/3,2基本是一半左右(不一定全部情况都是),而1在1/3以下,比如英国长弓,它的最大是360米,但是穿甲射程只在120米以下,可莱西之战甚至在80米才开弓,但是其实他对于无防护目标的伤害最大距离是230米,这是西方实验的结果.(当然这些都只是我根据自己以往搜集的各种数据得到一种经验值,可没有什么权威,不一定对).那么按照这个数据,即使按照伤害射程计算,伏远最大射程也超过675米,按照汉朝数据这个等级就不是单兵用的了.而是重型弩.擘张则在510米左右,对比汉朝6石和8石这是可信的,而后面的角弓和单弓(我记得我曾经看过这其中只有这两种是单人的,不过不是很确定,呆会去看下),单弓应当在300米以上,虽然不知道什么上弦方式,但是对比汉朝的4石弩,考虑到技术的进步,可信.但是角弓则超过了450米,如果是臂张这是不可能的,我觉得踏张或者腰引的可能性高些.
首先弩有7种,分臂张弩,角弓弩,木车弩,大木车弩,竹竿弩(),大竹竿弩()和伏远弩7种,其中,只有角弓和臂张是轻弩.其余皆为重弩.
其中大木车弩,弓长12尺(!!!,不知道唐度是多少,按33厘米算4米长,这绝对不可能是单人弩,后面的描述也写明是床弩,而伏远级别还在它之上),"车上定弩弓,以铁钩绳连挂至轴车上,车行轴自转,引弩即持满弦","绞车张之,大矢自付,一发声如雷吼".
同时,laminin,中国古籍记录的问题,在这些资料里,我还看到了一些很奇怪的记录,比如有一种弩,没写是7种中的哪一种,,将12石之弩,设在绞车上,"一发7箭",达700步远,"所中城垒,无不摧毁"
我们来看下:
弩力:12石(按汉制是360公斤,不知道唐多少)
箭数:7
射程:1050米(按1.5来算)
威力:所中城垒,无不摧毁
而新唐书中写得很明白——“凡伏远弩自能施张”,很明显是单兵弩,这段中列举的四种弩都是单兵弩。看射程,伏远弩三百步,擘张弩二百三十步,角弓弩二百步,单弓弩百六十步。均在单兵弩的射程范围之内。后面有宋的神臂弓的三百四十步(一说二百四十步)、克敌弩的三百六十步(这个是毫无疑问的),都在他们之上,也都是著名的单兵弩。(当然,这个关系到度量衡,这个后面谈)
中国度量衡史》。唐宋时期的一步是学界公认的确定的长度——1。536米,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了。
宋朝最远射程的弩是1000步(这个确定),力当是850公斤(这个是听闻),而且是床弩,
还有就是关于弩的性能问题,当然这是我个人的认识.我发现我们很多人在讨论这个问题时都特别喜欢用射程来说话,但是其实弩的性能里威力和射程只是一个方面,同时还有精度和密集度.但是这却是个矛盾体,密集度和射速有关,但是威力大,射程远的弩速度都快不了.还有就是,不是射程远,有效精度就会无限制的跟着长的.比如说你能打到1500米,那么你的精度射程就可以提高到750米吗?不对,现代自动步枪在精度和初速上都远胜于弩,最大射程超过1500米,但是精确目视瞄准距离只要求在200米,超过400米就必须用光学瞄准具,否则不保证精度.而你所说的单兵伏远达到450米的精度射程,而你可以想象一下,像LAMININ所说,宋朝单兵强弩,其长度已经达到1.5米,一个士兵赶刚在费了吃奶的力上完弩(我们假设他能上得去吧),双手还在微微发抖的情况下,要握住长1.5米的弩,长1.5并且可以承受几百公斤弩力的弩重量是多少?至少不低于10公斤,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打中450米外的人形目标---在没有光学瞄准具的情况下,人型目标在在400米外就已经不是非常清晰,你认为可能做到吗?而且1.5米的弩,横起来有人肩膀3倍宽,这个握持难度如何?竖起来快有一人高了,士兵如何携带,如何在野战中保持机动?所以如果说它是守城用的可以接受,因为对机动要求不高,而且对于城下的目标可以进行概略射击.反正打到就行了,但是如果你说它用与野战,是否会难以发挥作用呢?
而关于密集度,其实在野战时,处于压制对方的作用,密集度和精度才是重要的指标参数,也就是说单位时间内施加给对方的数量才重要,而按你所说,弩又不能像弓那样同时曲射来达到饱和效果,必须轮番前进射击,为了保证这两点,指挥官往往要进入到很近距离才开始下令射击,就是在以弩而闻名的宋朝,武经总要中就明确规定:凡临阵时,百步用弩,六十步用弓.可见,即使有所谓能达到1500米的弩,真正作战时也是要到很近距离才会释放,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速度,不会是用半天才能1发的强弩(反正距离已经近了),在军队中真正起到主力作用的是那些速度,射程,威力都居于中间位置的弩,比如6石的踏张.一味追求射程的数据是没有作用的.
说到秦军的装备,一个永远绕不过去的话题是秦弩,十多年前一部影响力颇广的纪录片《复活的军团》曾对秦弩不吝溢美之词,部分网友甚至认为秦弩是秦国横扫六国的关键性装备。 弩的优势显而易见,其一,使用简单易行,一个未受军事训练的农夫,一天时间就可以学会弩的使用;其二,上弦后士兵能专心瞄准,在有效射程 *** 击精准度高;其三,借助机械存储能量,发射力道强,初速大,穿透能力强。以记录古代科技知识闻名的《天工开物》曾记载说:「 ”凡弓箭强者行二百余步,弩箭最强者五十步而止,即过咫尺,不能穿鲁缟矣。然其行疾则十倍于弓,而入物之深亦倍之。” 在电影《英雄》中,漫天箭雨给了观众十分深刻的印象,电影中的秦弩射的既快又远,杀伤力惊人。笔者认为,电影终究是电影,真实的秦弩可能远不如艺术刻画的如此凶猛。 首先弩并非秦所独有,中原诸侯强国都用强弩。比如在公元前342年,孙膑在马陵道万弩齐发伏击魏军,射杀庞涓。其次秦弩的工艺在诸侯中也并不是第一, 「 ”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 弩的战斗力的关键指标是有效射程,能射多远和有效射程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空谈能射多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秦弩 研究秦弩的有效射程,主要依赖三个方面。其一,兵马俑的考古挖掘;其二,史料中关于弩射程及实战的记载;其三,我们初高中课本上掌握的物理学知识。 史料的可信程度是大不相同的,对于史料中的射程数据,我们应该采信大部分史料认可的数据,对于偏离度较大的数据,我们应仔细分析其中缘由。 《墨子·备城门》曾记载「 ”二步一木弩,必射五十步以上”,这个应该是战国早期的情况。到了战国中期,《孙膑兵法》记载「 ”弓弩……发于肩膺之间,杀人百步之外”。 可是到了战国末期,史料中所记载弩的射程突然进行了质的飞越。战国策记载「 ”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曰:「 ”…带甲数十万。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溪子、少府、时力、距来,皆射六百步之外。”也正是因为这条史料,很多人对于秦弩的战斗力有了不切实际的想象。 以我个人之见,六百步这个数据并无多大意义。首先,这段话出自苏秦之口,苏秦是个说客,以口才闻名,仔细考察苏秦在战国策中的言论,会发现他很多地方都会夸大其词,比如他提到各国兵力,动则带甲百万,带甲数十万,显然不切实际;其三,六百步应为最大射程,如果强弩从山上射击,依据物理学常识,落地时间加长,导致飞行长度增加,能射六百步也并不稀奇,但是最大射程并无意义,有效射程才有意义。 东汉末年,袁绍与公孙瓒反复激战,袁绍得以击败公孙瓒的精锐骑兵,强弩发挥过很大的作用,其作战距离为数十步。 这一难得的实战用弩史料来自《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第六》,原文摘录如下: 「 ”绍令麹义以八百兵为先登,强弩千张夹承之,绍自以步兵数万结陈于后。义久在凉州,晓习羌斗,兵皆骁锐。瓒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义兵皆伏楯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雷发,所中必倒,临陈斩瓒所署冀州刺史严纲甲首千余级。瓒军败绩,步骑奔走,不复还营” 寻遍史料,其中对秦弩并无特别的描写,但是在宋朝的史料中,曾有一种叫神臂弓的弩赫赫有名,大书特书。完颜宗弼对神臂弓印象深刻,他在《遗行府四帅书》中,认为「 ”吾昔南征,目见宋用军器,大妙者不过神臂弓,次者重斧,外无所畏,今付样造之。” 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 ”熙宁中,李定献偏架弩,似弓而施干镫。以镫距地而张之,射三百步,能洞重扎,谓之「 ”神臂弓”,最为利器。” 这段话的意思是,神臂弓的最大射程足有300步;发挥最大威力的时候,能够在一定距离上贯穿重甲。 对于神臂弓的有效射程,我们可以在宋军的训练和实战史料中寻找。 《宋史·兵志久》曾记载「 ”弩手,带甲百步射,四石力,箭十二,五箭中垛为本等”、「 ”神臂弓垛远百二十步,给箭十只,取五中为合格,军中少得该赏”。 抗金大将吴璘曾创立「 ”叠阵法”,让我们得以一窥神臂弓在实战中的使用。吴璘命令士兵距敌百步内才能发射神臂弓。 叠阵法原文摘录如下: 「 ”每战,以长枪居前,坐不得起;次最强弓,次强弩,跪膝以俟;次神臂弓。约贼相搏至百步内,则神臂先发;七十步,强弓并发;次阵如之。凡阵,以拒马为限,铁钩相连,俟其伤则更代之。遇更代则以鼓为节。骑,两翼以蔽于前,阵成而骑退,谓之‘叠阵’。” 综合上述史料,我们可以认为神臂弓的最大射程可达300步,有效射程则在100步和120步之间。 宋朝时机械科技比秦时先进得多,几乎没有理由认为,在史料中默默无闻的秦弩会比赫赫有名的神臂弓射的更远、穿透能力更强。 到了明代,随着神臂弓的失传,明弩的战斗力明显滑坡,有效射程降低到了60步。 戚继光从实战经验出发,在《纪效新书》中曾说:「 ”凡弩手射手,候鸟铳打放将完,贼至六十步之内,起火放,方许继铳后射箭,无令不许擅发……比弩,以六十步为式,把高五尺,阔一尺五寸,三箭中二枝为善射……弩弓不可远,远则无益,徒费矢竭力。” 综上所述,单兵弩依其力道的大小,有效射程应当在80米到180米之间,秦弩再神奇,有效射程也应当在这个范围。 明代的《武备要略》曾对弩和弓的优劣曾做过详细的对比,作者认为弓箭箭身利于飞行,杀伤距离比弩更远;但是弓箭的技能不好掌握,训练难度较大,技能高超的箭手较为难得。弩则在短距离内又准又有力,但是超过一定距离命中率很低。 《武备要略》中的这段记载比较珍贵难得,因此笔者全文摘录如下: 弩者,怒也,怒而击之。击力毋增加,而制弩之法有增加。冲斗弩制挂口长不过七寸,力不过百五六十斤,弩箭重不过二钱,五十步发,准而有力,远难命中。今弩制,挂口长九寸或九寸半至一尺者,力有三百斤或三百五十斤至四百斤者,弩箭重三钱至四钱,百步能命中,其技不减于弓也。如弓力四五十斤,用箭有五六钱,何也?因弓矢之长,引弓拉满,以至于彀,又加射者撒放之力,故箭发百步能杀敌者,此也。然而世之习弓矢者,比比皆是,计百千中未必得一精巧者。其技至难也。故阮子曰:「 ”世多善弩而拙于弓,弓无法准,故任巧由意,弩有法准,故易有善。”今蹶张弩,有力则能挽,下士亦可习,如法上射,朝习可以暮成,雨露无妨。上弦架箭,十步之内犹能杀人,若弓似不及矣。 古代亚述、波斯都是以善射闻名的民族,他们都曾在数百年间空前强大,不可一世,相继成为两河流域毋庸置疑的霸主。 亚述人远程部队大概占到了步兵总数的一半,远程打击能力十分猛烈,弓箭手部队不仅射技精湛,部分弓箭手还有铁制头盔和良好的护身甲,与弓箭手部队一起提供远程火力的,还有大量护身装备良好的投石索部队。 技术娴熟的弓箭部队杀伤距离较弩更远,在火力压制上胜过一筹,同时,虽然比秦帝国早了五百多年,但是亚述人是有史以来最早完成了武器铁器化的民族,铁箭头的杀伤效果又胜过了青铜箭头一筹。亚述人弓箭手布阵在防护装备精良的8列重步兵之后,弓箭沿着仰角曲射。而弩基本只用采用平射,很难借助己方重步兵的掩护,在远程火力彼此较量的过程中,秦兵会更容易伤亡…… 绝大多数希腊人不善使用弓箭,希腊轻步兵主要使用标枪,标枪的杀伤距离在15到20米之间,标枪的射程不如弩,但是破甲能力更强;同时,因投掷标枪可单手操作,希腊轻步兵能同时使用一面圆盾护身。 在远程武器的使用上希腊人颇有点专业化分工的味道,克里特岛的希腊人以善射弓箭闻名,在希腊世界的较大规模的战争中,几乎每战看到他们的身影;罗德岛的希腊人则以善于使用投石索闻名。福基斯城邦的希腊人甚至在野战中使用投石车,大败马其顿人的部队,这一远程利器的使用后来被马其顿人借鉴,成为后来赫赫有名的马其顿战术体系的一部分。 投石索绝对不可小觑,如果弩在古典时代是东方特色,那么投石索便是地中海特色,西地中海巴利阿里岛岛民非常善于使用投石索,他们跟随汉尼拔远征罗马,给罗马人留下了十分惨痛的回忆;东地中海的罗德岛岛民则和他们近乎一样的出色。 以色诺芬的军事回忆录《长征记》来看,罗德岛投石手的射程两倍于波斯投石手,克里特弓箭手的射程略输于波斯弓箭手;但是罗德岛投石手的射程甚至超越了波斯弓箭手。仅仅依靠两百名罗德岛投石手和部分克里特弓箭手的掩护,希腊重甲步兵得以避免了波斯大量远程部队不胜其烦的远程袭击。 但是投石索有弓箭手一样的问题,掌握起来难度大,优良的射手比较难得。 据传巴利阿里岛的岛民从小就开始了非常严酷的投石训练。中世纪英格兰每次大型战役能出动五千以上长弓手,则源于几十上百年来相关鼓励长弓法令的推行。据说,1363年爱德华三世曾颁布了一条严格的法案,所有15到60岁的男性公民需要在周日及假日在当地教会参加两个小时的强制射箭练习,并且禁止把时间浪费在除射箭以外的其他运动上,违者可以处以死刑。 大量手持盾牌,头戴铜盔,手持标枪的希腊轻步兵在前,少量克里特弓箭手,持盾罗德岛投石手(两者累计通常在一千人左右)在后掩射,在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构成的希腊远程部队可以和波斯远程部队旗鼓相当。如果他们要来一场和秦弩的对决,想必也不会输给秦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23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