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邵荣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说起朱元璋手下诸将能征善战者,大家首先就会想起徐达和常遇春,其次就是剩余的几位开国公爵:李文忠、冯胜、邓愈;如果要是再对诸将统军能力做一个排名的话,前三名会有谁呢?徐达和常遇春肯定能进前三的,那么剩下一个名额应该给谁?
其实剩下的这个人并不在六公爵之列,因为他早在明朝建立六年前就死了,这个人就是邵荣。大家先不要向我扔板砖,说我乱给排名,其实这个排名是朱元璋老大亲自认定的,其可信度相当的高。在《明通鉴》中有这样的记载:
太祖自起兵,所任部将最著者,徐达、常遇春于荣为三,而荣尤宿将善战。
这句话中的荣就是邵荣,全句的大意是:自从朱元璋起兵,他的部队中指挥作战能力最优秀的就属徐达、常遇春和邵荣三人,而邵荣在其中也是特别突出的。也就是说邵荣的领军作战能力已经超过了常遇春,甚至不输于徐达。
但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将领,却没能出现在明朝开国功臣之列,因为在明朝建立六年前,即1362年七月谋反失败被杀。那么这样一位前途无量的将领,为什么要参与谋反?史料中对其原因的记载是这样的:
在元末农民战争时期,朱元璋为避免武将因权利过大、功劳过高,从而威胁到自己的领导地位,于是就让所有领军外出的将领的家属迁居到应天(南京),对外说是照顾部将妻儿生活,其实是将其作为人质攥在自己手中。
但是部将也是人,也有儿女情长之时,那些将领因为长期在外作战不得回家和妻子温存片刻,所以就有些人心生不满,而邵荣就是之一,但是他是唯一一个把不满宣泄出来的将领。1362年邵荣在平定苗族叛乱回到应天后,即同赵继祖合谋发动叛乱,但是事情走漏风声被朱元璋先下手为强,二人纷纷被缢死。
从上可以看出,邵荣是因为长期不得发泄私欲,而在“欲火攻心”之下做出了造反的决定。但是这个原因未免太过牵强了,因为即使朱元璋严禁将领在出征时带妻子同行,但是却并没明说不能再统军时接触其他女子。如果邵荣真的是因为想发泄私欲,大可在外找一位漂亮女子即可,为何要干这种有杀头风险的事呢?
所以以上记载的原因只是浮于表面,而不是邵荣反抗朱元璋的真正原因,如果我们从邵荣之前的经历看起,就能了解邵荣反抗朱元璋的动机是什么。
邵荣是郭子兴起兵抗元的元老,比朱元璋先到元帅郭子兴手下当差,但是在相同功劳的情况下,只因为朱元璋娶了郭子兴义女为妻,所以就成了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先邵荣一步成为郭子兴部队的三把手——左副元帅。后来郭子兴死后,红巾军政权领袖韩林儿又任命郭子兴儿子郭天叙领元帅一职,再之后郭天叙也被元将杀死,朱元璋就成为了部队元帅。
就这样,邵荣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从一开始是朱元璋的上级渐渐变成平级关系,再到现在又成了朱元璋的下级。虽然朱元璋对他关照有加,但是因为之前郭子兴的次子郭天爵,因为“谋反”之罪被莫名其妙的杀死后,邵荣就嗅到了危险在向自己接近。
到了1359年,韩林儿又任命朱元璋为江南诸省行中书省左丞相兼江南行枢密院同佥,同时升任邵荣为江南行省平章政事兼江南行枢密院同知,简单来说就是朱元璋有江南诸省政务处理权,而邵荣则拥有了江南红巾军的领导权(即此时朱元璋所部)。此时邵荣和朱元璋在名义上又成了平级关系,但是军队实际控制权仍在朱元璋手中,而邵荣就成了被架空的“光杆司令”。
而邵荣也明白这一点,他仍然按照之前的态度认朱元璋为领导。后来因为朱元璋所部抗元有功,又被韩林儿晋封为吴国公。1361年,朱元璋改江南枢密院为大都督府,任命邵荣为中书省平章政事,乃诸将之首。
随着朱元璋一路水涨船高,邵荣的地位也随之渐渐提高,但是就其因为地位越来越高,让邵荣渐渐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这本该就是我应得的,而且就连朱元璋的位子也应该是我的,只不过他的运气好罢了。
所以在1362年,邵荣平叛了苗族军队元帅李佑之、贺仁得的叛乱后,回到应天就与参政赵继祖合某商议推翻朱元璋领导,然后自建政权。但是由于计划泄露,被朱元璋所知,二人双双被抓。朱元璋并没有急于杀死二人,而是请二人喝酒,席间问他们:“我等一起在濠州举事,历经磨难才有今日,你二人为何谋反我?”邵、赵二人只是喝酒不说话,随后朱元璋下令把他们勒死。
就这样,功劳地位还在徐达之上的一代名将邵荣,只因为心中的不平衡,而毁掉了自己后半生的荣华富贵,不然的话将来明朝“开国六公爵”或许就应该是“开国七公爵”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21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