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朱棣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朱棣指派郑和下西洋,不过数量只有六次。最后一次郑和下西洋是在明宣宗时期,由明宣宗亲自授意,郑和这才进行了第七次航行。令人唏嘘的是,郑和死在了最后一次航行的途中。不过对于鞠躬尽瘁的郑和来说,这个归宿倒也不错。
从这件事我们就能看出来,从明成祖到明宣宗,两位皇帝对郑和而都是非常支持的。明成祖这边不用说了,航行的想法就是他提出来的,他对于完美贯彻自己命令的郑和态度一直非常好。而明宣宗这边待郑和也不薄。郑和因为建造“龙船”受到了明宣宗的赏赐,准许了他修建净觉寺的请求。
至于郑和没有被后来的皇帝针对,这其实不难理解。郑和下西洋对国力的损耗的确是巨大的,但是郑和取得的成就也是非常耀眼的。
从政治方面来说,郑和宣扬了国威,让明朝在海外建立起了华夷政治体系,而且拓展了朝贡体系。而且这种朝贡体系是非侵略性的。正因如此,很多人都将郑和称为和平使者。
从经济方面来说,郑和开拓了海外贸易,丰富了贸易形式,扭转了海禁政策带来的弊端。郑和还为中国带来了很多海外的技术、原料,促进了中国农业和生产业的发展,对促进明朝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无论从当时的哪个角度来看,郑和都是大功臣。正是这些耀眼的成就,才能让皇帝力排众议,贯彻下西洋的思想方略。因此,在皇帝的心目当中郑和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虽然政治挂帅的因素让国家损失了不少的金钱,但当时明朝的国力还是非常强盛的,能支撑得起这份消耗。
退一步讲,即使明宣宗觉得下西洋这件事非常的不明智,那他的矛头也绝对不会指向郑和。因为郑和并不是提议者,而是一个执行者。再加上他劳苦功高,在上了年岁的情况下还坚持跟随船队,这种精神令人非常的钦佩。如果这时候皇帝指责郑和,肯定会引起众怒的。这就是为何非常抵制下西洋的明仁宗仅仅是叫停了下西洋这个行为,而没有惩罚郑和。
而且明成祖朱棣虽然去世了,但是他的声望仍然很高。惩罚郑和就相当于打脸朱棣,后世的皇帝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在郑和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就结束了对海洋的探索。核心的原因不在于帝王,而在于衰落的明朝支撑不起下西洋的消耗。
英宗和宪宗等人其实都有恢复下西洋的想法,但他们缺少朱棣的魄力,没有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且客观条件也的确不乐观,当时没有像郑和这样熟悉下西洋的能臣,而郑和下西洋的时候留下来的典籍也是所剩无几,这就意味着一切重新开始。在这种情况下,下西洋自然是成了妄想。
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 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赐葬南京牛首山。
郑和墓
南京南郊牛首山有一座郑和墓,但专家普遍认为,这是一个衣冠冢。因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途中病逝印度古里,他的真身究竟葬于何处,一直备受争议,成为历史上的一大悬案。南京博物院专家葛晓康先生从半个世纪前在南京牛首山一座古塔地宫中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线索,经过长达15年对文物和文献的破译,一个重大发现让他大吃一惊,牛首山弘觉寺舍利塔地宫,就是郑和真身葬所,也就意味着地宫出土的人牙就是郑和的牙舍利。
第一个向中国、向世界宣传郑和的人是梁启超先生,他称郑和是:?并时而兴的海上巨人?,和谁并时而兴呢?和哥伦布,和达迦马,他说是郑和是和哥伦布和达迦马,并时而兴的海上巨人,而且他早于西方航海家哥伦布60余年,早达迦马70余年。孙中山先生曾高度评价郑和,说他是?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对中国、对世界做出的贡献是值得中国人骄傲的。那朱棣耗费国力让郑和下7下西洋,朱棣死后,郑和下场如何?
郑和为什么能够担当下西洋的重任呢
《明史》中记载?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说这郑和是云南人,也就是世上所称的三宝太监,关于他为什么叫三宝,有很多种说法,最初侍奉于燕王府,后来?靖难之役?有功,被擢升为太监。现在宦官统称太监,而最初只有少数地位高的人可以称为太监,其他人则称为?内官?、?中官?、?内侍?,郑和因为在?靖难之役?北京郑平坝战役中有功,所以被赐国姓?郑?又被称为太监。
一、宗教信仰方便交流:经过学者研究发现,郑和出生于朱元璋洪武八年(1375年),是云南昆阳人(今晋宁),伊斯兰世家,本姓马,其先祖曾追随成吉思汗立过大功,当过云南行省平章,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平定云南,郑和作为以一个俘虏被押往南京,1384年被分到燕王府为内侍。作为一个虔诚的伊斯兰世家,郑和的父亲曾到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圣,其次,郑和还是佛教徒,佛教法名?福善,还有就是信奉保护海上平安的妈祖或者叫天妃,郑和为了感谢天妃保佑海上平安,曾在多地建立天妃宫,而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人又信奉伊斯兰教、佛教,这给郑和出海交流提供了机会。
二、宦官出使的规定:明太祖朱元璋在总结历史上宦官乱政之后,在他的《皇明祖训》里头写了一条限制宦官的规矩,说这些宦官不可重用,他们只是用来驱使打扫皇宫的,最多也就是让他们出使别国,因为在朱元璋看来,宦官是家人而官员是外人,所以在朱元璋时期就有很多宦官出使,这也可以理解为何出访的人不是官员而太监,因为明初就有这样的传统。
三、郑和自身素质条件好:明人袁忠彻在《古今识鉴》当中记载郑和:?身高七尺,腰大十围,四岳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山过面,齿如编贝,行如虎步,声如洪钟,才负经纬,文通孔孟,博辩机敏,长于智略,知兵善战?。可见郑和这个人身材雄壮威武,文韬武略满腹经纶,或许对他对郑和的描述有些夸张,但是能够驰骋海上20多年,降服西洋多国,如果没有真本事肯定是不行的,所以郑和一定有过人的才能,使得雄才伟略的朱棣选郑和下西洋。
朱棣为什要派遣郑和下西洋
我们知道郑和下西洋总共七次,从永乐三年(1402年)开始到宣德七年(1432年)结束一共花费了30年,那朱棣为何要让郑和下西洋呢?
《明史?郑和传》中说:?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意思就是说明成祖朱棣怀疑建文帝朱允炆逃亡海外,于是派遣郑和到海外去寻觅他的下落,但是当时朱棣已经坐稳了皇位,就算是去海外找建文帝,一趟回来了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去呢?于是有人就从军事角度分析,就是希望从海上打通包抄,明朝初期中亚的强敌帖木儿汉国,可是这个帖木儿准备东征的时候就死了,其子哈烈继承汗位后,帝国很快衰落军力和明军不成正比,所以郑和也用不着花费巨大人力、物力在海上那么长时间,更不可能为贸易,因此明朝朝贡贸易是?厚往薄来?,大明朝对来朝贡的国家大肆赏赐,但是来朝贡的国家国力若能给大明朝东西有限。
这其实就是体现明成祖好大喜功,天下共主的成就感。《明史?郑和传》中说:?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他就是向西洋各国炫耀中国富强,有能力帮助那些国家不受其欺,在其给郑和至西洋各国诏书中的几句话更是体现了这一点:
?朕奉天命,君主天下,一体上帝之心,施恩布德。凡覆载之内,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处,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业,不至失所?。?今特遣郑和赍敕,普谕朕意?尔等祗顺天道,恪遵朕言,循礼安分,毋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
可见朱棣让郑和下西洋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建立属于自己的一套朝贡体系,让这些国家承认大明是他们的宗主国,打压那些不听话的部落,比如郑和斩杀陈祖义等,再如,郑和最一次下西洋是因为西洋各国都不来朝贡了,宣德皇帝和大臣觉得郑和久不下西洋,番邦都不来了没有成祖晚年那种?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命而入贡者迨三十国?的感觉,所以又派遣郑和下西洋。
朱棣死后郑和怎么样了
我们知道朱棣一手造就了郑和的辉煌人生,在朱棣去世的时候郑和当时在南洋,明仁宗朱高炽同样相信郑和,就让郑和从南洋回来,带着他出海时候兵马守备南京,虽然朱棣已经迁都北京,但是南京同样重要,可见当时郑和这个人在皇帝心中的位置。所以《明史》上说:?南京设守备,自郑和始?,宣德五年(1430年)朱瞻基再次安排郑和出使西洋,因为下西洋来回要两年,宣德七年,郑和在回来的路上病逝于古里(印度),享年56岁。郑和最后被葬于南京的牛首山下,现在还有存有郑和墓。
可以说郑和七次下西洋,虽然都是皇帝的野心使然,但是他们都是和平的,没有侵占土地、也没有大肆屠杀土著人民,更没有抢夺别人的资源,只是偶尔对有不服从大明的国家和海盗等予以消灭,这是值得尊敬的,起码要比后来的那些西方航海家要强,比西方人野蛮做法强。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明朝下西洋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在历史上有很多有名之人,但是关于这些有名气的人,后来怎么样了?谁都不知道,其实很多史书上是有记载的,但是只是没有多少人关注这件事情。近些年来,我们不断发现一些世代守墓的家族,有的家族甚至持续了六百年,这到底是哪一位名人的墓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关于历史名人下落的故事吧。
在南京有一座山叫做牛首山,在那个山有一个村庄叫郑家村,这个村庄人很少,全村加起来都是没有一百来个人。这个村庄占地面积比较大,因此更显得这片土地上,人烟稀少,而这里的人一直过着自己的生活,很少跟外界接触,他们世代生活在这里,都过去了几百年。直到最近,这里的人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村庄里最权威的老人说,他们世代生活在这里,为的就是为一个历史名人守墓,而这个历史名人的确家喻户晓,他就是郑和。郑和原名不叫郑和,这个郑字是明成祖赐给他的,而他原名姓马,叫马三宝。说到这件事情时,当地人都感到自豪,而每年他们都会按时祭拜祖先,希望后世能够一直记得这位名人。
而一提到郑和,大家都知道是一位大英雄,年少的郑和因为战乱被掳走,阉割之后卖进宫里。后来他跟随朱棣,南征北战最后获得了不少的战功,而郑和一直喜欢军事谋略方面,自己懂兵法,能够带兵打仗。并且他从小就跟着朱棣,朱棣对他自然是放心的,正是因为如此,郑和后来才能够代表明朝下西洋。因为这些功绩,朱棣封赏他为钦差总兵,这对郑和而言,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虽然郑和身为太监,总是被人排挤,但是他凭着自己的努力,跟能力,一直得到朱棣的信任,把下西洋这样重要的任务交给他。而郑和对于明朝的航海技术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郑和做了一个男子汉应该做的事情,让当时外邦,见到了一个富裕开明的大明,让当时的大明名声远扬。只是后来皇帝朱瞻基沉迷长生不老,长期服用丹药死了,这下郑和也受到牵连,晚年再次派他下西洋,当时的郑和身体已经不大好,在归途中染病去世。
后来人们对郑和的尸体到底葬在哪一直不知道,有人说是直接投进了大海,有人说是被带回故乡。专家给出的意见是,最大可能就是海葬了,毕竟要是带回去早就腐烂了。而牛首山的墓,应该是郑和的衣冠冢,而在这里的郑和后人,应该是远亲,因为对于郑和的崇拜,而世代在这守护着他的墓。明朝下西洋的郑和,如今怎么样了?他的后人世代为他守陵这样的行为,还是挺令人感动的,毕竟崇拜历史名人的人很多,真正做到像这样世代守墓的人很少。不管怎么说,这样的行为是值得人们尊敬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20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朱见深为于谦平反,而且险些将女真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