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三年逃兵120万明朝的逃兵问题为什么这么严重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7-04 00:33:47

三年逃兵120万明朝的逃兵问题为什么这么严重

三年逃兵120万?明朝的逃兵问题为什么这么严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对于这则历史知识,你敢相信吗?

明英宗正统三年,当时担任兵部侍郎的于谦,正巡抚河南、山西,因为河南省遭了灾荒,于谦便上疏朝廷,请求暂停“清军御史”(也就是清点全国军兵的钦差)在全国的活动,让他们各回原处。

其中提到,这些清军御史到全国清查各个卫所,发现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最近三年,全国卫所实际上还在岗的军兵,比朝廷应该有的名额,少了120万还多。这些兵说是逃跑了或者死亡了。

就算已经清查出来的那些逃兵,一一重新登记造册,然而,十个里面也只有两三个到岗,就算这两三个,也不客气,过不了多久又逃了。

据《明英宗实录》记载:

臣等窃惟,自遣御史清理之后,近三年于兹矣,天下都司卫所发册坐勾逃故军士一百二十万有奇。今所清出十无二三到伍,未几又有逃故。

可是正统初年,朝廷并未大举用兵,正统朝大举对外用兵,是在正统六年,命定西伯蒋贵为将军,兵部尚书王骥提督军务,发兵十五万征麓川,也就是用兵西南傣族地区。

很显然,120万军兵,阵亡的或者受伤不治去世的不占多数,大部分都当逃兵了。

这120万逃兵,占了当时明朝全国总兵力的将近三分之一。

但是,明朝朝廷当时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与其说没有重视,不如说,是无可奈何。

所以,后来明英宗土木之变的时候,明朝号称五十万大军,实则只有二十几万,其他的大概都逃了,名册上有这个兵,实际上军中并无此人。

明朝军队为什么有那么多逃兵呢?这还得先介绍一下明朝的卫所制度和兵源。

明朝建立过程中,明太祖朱元璋按照副丞相张昶的建议,仿照唐朝的府兵制,在全国设立卫所制,成为明朝贯彻始终的军事制度。

所谓卫所制,就是在全国重要的城镇,设立卫和所。

最基层的是百户所,共有兵120人,设十个小旗统领。

上一级是千户所,每千户所共1120人,设两个总旗统领。

再上一级就是军卫,每卫平均5600人,由指挥使统领。

再上一级,就是省级的部门了,明朝在全国重要省份设立都指挥使司,统领该区域内所有卫所。

至于都指挥使司再上头,就是明朝有名的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了。

而明朝的兵源呢?

一开始的时候总共有两大类,一类是朱元璋建立明朝时拉起来的队伍,另一类是在作战过程中,抓到的俘虏。

到了后来,明朝稳定以后,兵源就有了新的来源,一个来源是罪犯,所谓犯了罪充军的那部分人。

另一类是重中之重,就是明朝通过军籍制度,在全国征兵,家里男丁超过三口的,就征一个当兵。这叫做垛集军,如果你加入了垛集军,你的户口就从民籍变更成了军籍,永世不得更改,子子孙孙都要从军。

这就是明朝所谓的从征、归附、谪发、垛集四大兵源。

实际上后来明朝还发展了募兵制,出现了雇佣兵,甚至到明朝后期,明朝军队大部分是雇佣兵,朝廷不直接发饷的。比如有名的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戚继军和俞大猷的俞家军。

了解完明朝的卫所制和兵源以后,就不难理解那些兵为什么会逃跑了。

第一,对于流放的兵源来说,都是罪犯,发配到各个卫所里,一旦有机会,肯定会逃。

比如,明成祖靖难之役以后,永乐大帝对建文帝的忠臣们大开杀戒,不但株连十族,还搞瓜蔓抄,所谓瓜蔓抄,就是连根拔起,把你老家全村邻村的人都治罪。这么多犯人,不可能都杀,男的流放充军,女的发配教坊司充当奴隶。

据《明宣宗实录》记载,

巡按山东监察御史张聪言:辽东军士多以罪谪戍,往往有亡匿者。皆因编发之初,奸顽之徒,改易籍贯,至卫即逃,此及勾追,有司谓无其人,军伍遂缺。

第二,对于俘虏军来说,当然也会跑。因为明朝初年用兵,打的都是异族蒙古或者西南少数民族,抓的俘虏,你把他放在卫所里,看守不严,他能不跑吗。

第三,对于垛集军来说,并不是所有人都就地安置,这由不得你自己选,你说你想在离老家近的地方当兵,可以常回家看看老父老母,门都没有。

很多江南兵,被分配到北方甚至辽东酷寒之地,离家几千里,他不适应当地,能不跑吗。

除了各种兵源自身特点导致的逃跑,明军逃兵严重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那就是各级官吏的腐啊败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王公大臣随意征召卫所军给自己干私活,干工程,让他们劳累不堪,忍受不了折磨。

比如,明朝丞相李善长回家养老以后,大兴土木,但是工人不够,就找汤和要三百兵马。后来汤和把这件事告诉了明太祖朱元璋,这件事也成了朱元璋杀李善长的罪证之一。

明朝初期还好,越到后来,贪官污吏越多,使用卫所军干私活的越多。

以至于出现了以下的情况:

明朝平时会在全国各都指挥使司抽调卫所军进京卫戍,跟京城的京营军队一起操练。但是,这些进京的卫所军往往被京城的王公大臣调走去干私活,搞得他们劳累不堪。以至于当时山东都指挥使司的将领,不得不贿赂五军都督府或者兵部的高官,求他们不要调集该都司的卫所进京。

这些卫所军,平时本来要训练,要学习排兵布阵,现在倒好,天天被叫去搬砖,还不给工钱,因为仅有的一点好处都被各种指挥使、总旗等将领拿走了。

所以明朝军队逃兵才如此严重。

据史载,嘉靖朝,俺答围攻北京,兵部尚书丁汝夔去盘点京营军队人数,本来应该有十万七千余人,实际在岗的却只有六万多人,只剩下一半了。

到了崇祯朝,逃亡还更严重,连能打仗的都没有,因为缺军饷,都跑了。

“十七年(1644)王章巡视京营,按籍额军十一万有奇。喜曰:‘兵至十万,犹可为也。’及阅视,半死者,余冒伍,惫甚,矢折刀缺,闻炮声掩耳,马未驰辄堕。而司农缺饷,半岁未发。”

永乐大帝在的时候,北平最多可是有八十万大军呢。

没有兵打仗,明朝能不亡吗?

至于这些逃兵怎么逃的,那就五花八门了。

比如,有的人贿赂上司请假,结果,黄鹤一去不复返,同袍怀中空悠悠。

比如,有的人招呼都不打,就没影了。

比如,有的人说要回家取衣物,后来就再也见不到这个大哥了。

比如,有的纨绔子弟,一打仗,就拿钱雇人去顶自己的名,打完仗自己再回卫所,然而,那个拿了钱的大哥,根本就没去打仗,拿着钱跑了。

甚至于,有的大哥,不在卫所里待着,跑到附近的城镇农村做小买卖去了。打仗的时候,自然找不到他啊。

反正就是各种钻卫所制度的空子。所以,朝廷面对逃兵问题,制定了各种惩罚措施,仍然制止不住,除非改变卫所制度和军籍制度。

当然,这些人也不完全想当逃兵,只是在明朝当兵太苦了,还整天被上司欺凌压榨,被拉去搬砖。

萨尔浒战役明朝本可以避免失败的,最后为何输的如此彻底?

萨尔浒战役,明朝之所以会输的如此彻底,一是因为战略性失误,二是因为当时朝中十分腐败,因为强制征兵的缘故,导致打仗时出现了大批的逃兵。在萨尔浒战役中,明朝惨败。当时的战况明显是对明朝更有利,但最终却输的如此彻底,这都是因为错误的策略和当时朝中的混乱所致。


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以少胜多的战役,萨尔浒战役就是其中之一。当时,明朝有27万军队。不过,为了鼓足自己友军的士气,他们对外说的都是他们有近50万的军队。努尔哈赤当时实际只有6万人,对外声称是有10万人。从这一点来看,明朝在人数上就已经占领优势了,但是虽然努尔哈赤的兵力少,别人的士气却一点都没有减少。再看那时明朝的统帅,却因为自己手下庞大的人数开始傲慢起来。


当时,明朝采取了分兵进攻的策略。努尔哈赤的应对也是非常直爽和执着。他只秉着一条,那就是不管你有多少路人去打仗,我都只是在一条路上战斗,这样就可以更加专注。事实证明,努尔哈赤这种战略才是正确的。明朝开战后,分为四路进攻后金。然而,当明朝的一方可能正在考虑如何分配战果时,失败就突然降临了。四军应该互相配合进攻,这是肯定的。然而,明军内部也存在问题。例如,在南方的军队取得领先后,西方军队尽力向前推进以取得领先,而另外两个军队却跟不上他们的步伐。努尔哈赤就是利用了这个缺口集中力量消灭西方军队,然后再向其他方向进攻。在几名统帅被消灭后,南方的军队肯定也是无法取胜了。

当时,明朝内部十分腐败不堪。那时,人民只想过和平的生活,不想打仗,所以军队只能强制征兵。当那些不想打仗的人真正到了战场上的时候,就会出现大量的逃兵。而且统帅又是一个软弱的平庸之人,这些因素导致了这场萨尔浒战役输的如此彻底。

明王朝为何没把农民军扼杀在摇篮里,反而任之成了内部大患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起义军包围北京城,崇祯无法突围,选择上吊自尽。对明朝而言,这是一场毁灭性的动乱。而这场动乱的序幕,要追述到19年前。天启五年,陕西爆发灾荒,饥民四处流窜。两年后,陕西澄城王二起义。 在最初阶段,农民军声势并不强大。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没有经过正式战斗训练,更想解决温饱问题,而非金銮殿当皇帝。这是起义军非常弱小的阶段。可是明朝却没能及时掐掉这个不好的苗头,而是让它肆意疯长。 ? 这跟明朝当时面临的情况有很大关系。明朝中后期开始,一直有严重的财政危机。官绅皆不纳税,朝廷又要供养遍布各地的宗室藩王,皇室也挥霍无度。 万历年间,仓场侍郎赵世卿就曾上书皇帝:「 ”太仓已入不当出。”可历任皇帝都频繁把手伸向国库。为敛私财,皇帝加征赋税,派宦官到全国各处,民怨随起。 ? 即便朝中有官员劝谏,只能口头上遏制,无法真正控制皇帝的私欲。皇权至高无上,民间虽有怨言,百姓却无法对这些高高在上的当权者表示自己的愤怒。 朝 *** 败,官场只求谋取私利。百姓疾苦,无人能为他们痛呼。边境频频用兵,国库不足,朝廷便加重赋税,掠夺百姓。 ? 为躲避赋税,很多人将土地寄挂在豪绅大户名下,希望能减轻负担,却不料土地被趁机夺走,税收仍需承担。流民愈多,朝廷可收赋税愈少,国库日渐萎缩。万历年间,张居正曾推行「 ”一条鞭”法改革,一定程度延缓财政危机。 当时明朝国库收入可达三百万两白银。张居正去世后,国库积蓄很快被消耗殆尽。财政危机,为后来明朝的形势变化,埋下诸多隐患。 ? 明朝中后期时,百姓造反的事情并不罕见,正统、嘉靖开始,明朝多次发生小规模农民起义。这些起义最终都被平定。也正是这个原因,一定程度造成明朝对这场起义在初期时的忽视。 而作为这场起义的源头,陕西情况又有不同。陕西是明朝西北军事重镇,当地驻扎有大量军队。明朝制度中,军队以屯田作为补充军粮物资的办法。 ? 当时陕西一带的肥沃土地,都被军队占领,剩下那些贫瘠荒凉的土地,才归百姓所有。朝廷对陕西的赋税摊派又极重。有田赋、人丁税、草料税、盐税、茶税、畜税、牙税、当税等杂项税银。官员又趁机勒索。百姓生活异常困难。 当时的官场,不仅腐败,且能力低下,办事效率极低。衙门事务,大多由胥吏掌握。官员名在高位,手无大权,形同傀儡。陕西官场的腐败无能,不仅让百姓生活艰难,也让朝廷没有对形势做出准确判断。 ? 明朝末年的军队,也是危机重重。明朝开国时,以屯田满足军用。这些土地本就肥沃,窥觊者颇多。宦官成为较早侵蚀军营屯田的人。军营屯田数量不断下降。 明英宗时,战事增加,屯田无法耕种,朝廷拨款,为士兵发放军饷。随着明朝财政紧缺,士兵军饷经常被拖欠,各级官员又暗中克扣,底层官员可以得到的军饷更少。 ? 随着灾荒频起,米贵钱贱,军士生活一样艰难,逃兵日益严重。军营士兵数量大幅度降低。嘉靖时期,京军仍有二十多万人,天启年间,京军不足九万。 万历时期,很多士兵又被调去修建工程,不大从事训练。崇祯时期,京军的军事操练已经停止。军队战斗力衰落极快。 ? 陕西旱情本就严重,灾荒一起,百姓更是没有活路。农民起义便酝酿而成。很多士兵也加入起义军中。这些人跟农民军不同,他们受过军事训练,有较为丰富的作战经验。 他们的加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明朝守军的战斗力。再加上陕西当地又多高山,起义军跟官府交战,稍有不利,就躲入山中,无法剿灭。 ? 从天启到崇祯时期,朝廷内部争斗严重,党同伐异,内外大事,很多都被耽误了。况且当时明朝又要面对北方关外的军队,根本无暇顾及陕西当地的农民起义。 直到崇祯二年,崇祯皇帝才派遣杨鹤总督陕西三边军务,负责处理此事。杨鹤认为农民造反,都是因为朝廷没有处理好饥荒民生问题,应当安抚百姓。 ? 所以杨鹤带着崇祯从私人库房里拨出的十万帑金,以及藩王资助5万两白银和两万石粮食,适应招抚政策。这笔银子跟陕西灾情相比,确实不够。屋漏偏逢连夜雨。 崇祯三年、四年,陕西都有严重旱灾。四年冬季,陕北又出现雪灾,人畜死伤大半。崇祯五年,饥荒爆发,西北又爆发蝗灾,向关中、长江、淮河等地蔓延。 ? 杨鹤主张招抚的政策无法推行,而朝廷内部,其实一直有主张以军事围剿的官员。杨鹤被逮捕入狱。但因崇祯遇事急躁,急于求成,朝廷政策一直在剿、抚之间摇摆不定。内外积弊,农民起义军终成燎原之势。 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脑洞外星人,一个研究地球历史的外星人 国学大讲堂--明史讲义 ¥40.00 购买

宋朝的根本问题是三冗问题,那明朝的根本矛盾又是啥?

明朝的根本矛盾是朝廷的中央集权制与百姓负担的矛盾,是军事力量崩溃的矛盾,是政治腐败与货币紧张的矛盾。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定都北京,从朱元璋带领农民起义开始,到最后李自成起义结束。

一、百姓负担加重,明朝从起义开始,从起义结束明朝这个朝代共计276年。对于这个朝代,农民起义的色彩尤其严重。这一朝代,从农民起义开始,到明朝末期农民起义结束,这一生来,起义从未间断。相比于其他朝代,明朝农民起义的次数和规模都是非常严重的,这也能证明,明朝底层百姓的日子其实并不能过得很好。这个朝代在最开始由劳苦大众建立,最后又被劳苦大众推翻。

二、军事力量的崩溃明朝的军事力量和装备也是有一定的问题。朱元璋建立了卫所制,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从明英宗之后,卫所制度就逐渐瓦解,军人的社会地位逐渐低下,逃兵日益增加,军备荒废。此外,朱棣继位之后,想通过武力一次性解决边防问题。在位期间,他一共五次御驾亲征蒙古,沉重打击了蒙古势力。但是,这位永乐大帝的江山大业还未完成,他就在第五次北伐返回途中驾崩,为后来的土木堡之变埋下了隐患。

三、政治腐败、货币紧张明朝的第三个问题是:明朝加强了中央集权,党争、腐败、天灾等各种问题导致了明朝国力衰退。明朝初年,朱元璋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为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了伏笔。而且由于明朝政局紧张,内外关系不稳定,所以货币制度也不稳定,导致在明朝末年,恶钱泛滥,引起了恶性通货膨胀。再加上赋税严重,百姓过得更是苦不堪言。

亲爱的朋友吗,你们懂了吗?

明朝末年的流寇是如何产生的?有造成啥影响?

明末流寇兴起与气候之间的关系

因为明末天灾连年,使得农作物不能收成,饥民纷纷起来为乱,结而成为流寇。天启六年,陕北灾害最为严重,于是在此年八月陕西流贼起。崇祯元年,陕西饥,延、巩民相聚为盗,陕北延安府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备陈大饥荒】是一份叙述这次饥荒情形的奏折,其中一段描述可看出当时百姓生活的悲惨生活。「臣乡延安府,自去岁(崇祯元年)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篷草而食,其味苦涩,以延不死。至十月,篷草尽,则争剥树皮以充饥以求援死。迨年终,树皮又尽矣,则掘山中石块以果腹。石性冷而味腥,少食则饱,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于是灾民纷纷起兵,向官员抢夺食物,在崇祯元年一年中,王大梁起义于汉南,高迎祥起于安塞,王左挨起于宜川,民变大规模展开,暴乱集团一时并起,从陕西到河南,从武昌到成都,到处滋事。「崇祯元年陕西欠饷一百三十八万两,乃有逃兵。」「崇祯二年议裁驿站冗卒」,所以被裁失业的驿卒与逃兵才与流寇合流。李字成就是在这次裁减中失业,再加上受官方欺压,于是投奔高迎祥。崇祯二年,明朝虽在此击败西贼,但是流贼却流窜到山西,遍及山西、陕西、河南、湖北、四川等省,山西饥,陕西饥。明思宗崇祯三年七月,「白井大雨,水溢坏官民庐舍,漂没人口千余,填埋井」。崇祯四年,夏天大雨连旬,山崩地溃,禾稻淹没,谷价腾贵,民多饥死。「榆林连旱四年,延安饥民众甚,西安大旱。」「延庆地恒数千里,土瘠民穷,连岁旱荒,盗贼拥起。」陕西地区大旱、流贼涌起,并且于此年冬「延安庆阳大雪,民饥,盗贼亦炽。」(徐胜一,1994年)于是,陕西人民无法生存,只好加入流贼行列。

崇祯五年,虽然明军曾数次于各地击败流贼,但是「扬、淮府饥,流浮载迫」,「壬申夏,五月霪雨,东西南三门水深四尺」,大雨雹麦无粒收,「杭嘉湖府,在八月至十月,七旬不雨」。崇祯六年,「淮、扬饥,有夫妻雉经于树及投河者」,「潜江、襄阳谷城,饥人食榆皮石面」,「京师旱、江西旱、陕西大饥、江西大饥。」(徐胜一,1994年)于是,陕西民变进入山西、河南,延绥巡府虽于永宁关大败变民,然山西、陕西大饥,民变亦众,流贼所到之处,饥民争附之。崇祯七年,华北无可食之粮,可掠之地,于是流贼往南到较为富庶的湖广一带。流寇组成五路大军,明末农民起义在这时出现 *** ,由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率领东进的一路,以明朝的中都凤阳为主攻方向,短短十天就突破明军防线,打下凤阳。崇祯八年,流寇流窜各地,除蝗害之外,各地未传灾情,流贼已脱离生计问题,成为抢劫的盗匪。

崇祯九年,高迎祥被俘,李字成被推为闯王,成为起义军的领袖。但是,二月天灾又开始,南昌及各府大饥,米谷腾贵,乡城争相抢夺。山西又闹饥荒,人相食,宁夏也闹饥荒,兵变,并杀巡抚。崇祯十年,浙江闹饥荒,父子、夫妻、兄弟相食;南京、北京、江西大旱,因此,流寇又闹浙江、河南等地,且声势日渐壮大。崇祯十一年,两京旱、山东旱、山西旱、陕西旱,有了旱灾接着蝗害也紧接而来,流贼自陕西犯襄阳。崇祯十二年,山东、河南、山西、浙江皆发生旱灾,而导致饥荒,明朝东半部精华区全部陷入一片灾难中,并于十二月再度侵犯西部富庶的四川盆地,明军虽于河南闯迫李自成,但是饥民从者数万,器是有振兴起来。崇祯十三年,到处旱蝗灾,百姓大饥,张献忠犯四川,饥民附之,贼势实力大增。崇祯十四年,「浙江大旱,飞蝗蔽天,食草根几尽,人饥且疫」。「两畿、山东、河南、浙江、湖广旱蝗,山东寇起。」张献忠军溃,李字呈取得优势地位,崇祯十五年,「灵州镇原庄浪等处,田鼠食禾几尽。」「保安广平诸县怪风,麦禾俱伤。」(徐胜一,1994年)流贼纵横河南、湖广一带。崇祯十六年,流贼大溃明军于潼关,并攻陷西安。崇祯十七年,李字成于西安称帝,同年,北京迎流寇入城,思宗死,明朝被李自成所推翻。

明朝自万历末年到天启、崇祯二朝,中国北方几乎年年都有天灾,且旱涝相继,飞蝗遍野,老百姓生计困难,难以为生,草、树皮甚至连草根、石头都殆尽,更有六亲不认,人相食的情形,导致后来流民聚集叛乱,而形成势力庞大的流寇到处为患。所以,由此可看出一个国家要维持其寿命,必须能让人民无生计方面问题,且不可小看小小百姓的力量,当团结聚集起来时,可是会使一个强盛的国家在一夕之间由盛而转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14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