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先问一个比较“关公战秦琼”的问题:陶渊明和张飞能有什么关系?
答:他们之所以后来走向人生巅峰,都是被督邮逼的。
督邮,是汉代督邮书掾、督邮曹掾的简称。督邮的权利很大,经常要代表太守巡视郡内属县的各个地方官是否称职,还可以案验刑狱,检核非法。本来是个挺好的差事,但是因为没有监督机制,权力就被从笼子里放出来了,所以有些干的就是贪赃枉法的事。
比如,督邮刘云。
陶渊明是晋代人,一生当中最后一次做官,是公元405年。做彭泽县令。忽然有一天浔阳郡派遣督邮刘云前来检察公务。刘云不是个好东西,以贪婪严酷而著称。每次巡视是假,索要贿赂是真。如果给他备好了礼物,伺候周全了就是最好,但如果稍有差池,那就必然会遭到栽赃陷害。
陶渊明感慨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这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小人贿赂献殷勤。说完,挂冠归隐了,由此成就了一代大文学家。
其实陶渊明这样的做派是效仿了一位先贤,谁啊?赵晔。
赵晔,是东汉人,有《吴越春秋》传世。《后汉书·赵晔传》里说,赵晔字长君,会稽山阴人,也就是现在的浙江绍兴人,年轻的时候做过山阴县的官吏。突然有一天,上级要求他去迎接督邮。结果半路上,赵晔就扔掉车马走了。从此,专心学问,著书立说,成了一代大学者。
对比刚才这两段历史,您很容易发现,不论是陶渊明还是赵晔,都是被督邮给逼的。
如果以赵晔和陶渊明的为人,他们真的去迎接督邮会发生什么呢?
《三国演义》里有这么一段描述,我们可以参考:
玄德和关、张二人安喜县中到任。署县事一月,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
就是说刘备讨黄巾有功,被封了个安喜县的县尉。上任不久,督邮前来巡查,问刘备:“刘县尉是何出身?”
刘备说道:“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自涿郡剿戮黄巾,大小三十余战,颇有微功,因得除今职”。
督邮大喝:“汝诈称皇亲,虚报功绩!目今朝廷降诏,正要沙汰这等滥官污吏!”
刘备回来之后,侍从跟他说,“督邮发怒是因为将军您没有贿赂给他。”
刘备发愁了:“我与民秋毫无犯,那得财物与他!”
这下麻烦大了,督邮再也不见刘备,还抓了一批六七十岁的老人,强迫他们诬告刘备,他们不肯,于是督邮要打他们。
张飞很生气,就冲进去把督邮抓了出来绑在县衙门口一棵柳树上,扯下柳条来打,打断了数根。后来,刘备把县衙印挂在督邮脖子上,带着两位义弟走了。
这就是张飞鞭督邮的事。当然,《三国志·蜀书·先主传》里记载说,教训督邮的不是张飞,而是刘备。“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弃官亡命。”
但不管是谁打了督邮,你听听就知道了,这位督邮大人真不是个什么好东西。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督邮,那时候敢这么豪横,横到不打一顿不老实?
看看汉代的制度就知道了,其实“督邮”在汉朝,乍一看去官不大,只不过是“郡国守相”下面的“属吏”,俸禄也非常微薄。比如县令刘备被督邮欺负时,他自己每年的俸禄至少要有三百石,而欺负他的督邮呢? “年薪”也就刘备的三分之一。而且比起郡守县令们“有车有马有官衙”的威风景象,督邮们却惨得多,理论上出行没车没马,甚至有时“行则负担,卧则无被”,就靠两条腿走路,走哪里住哪里,一个铺盖卷就将就了。
那么待遇如此“悲催”的督邮们,为何还敢在刘备陶渊明面前这么“横”呢?因为看上去职务不高的督邮,权力却极大。以《后汉书》的形容说,督邮可以“监属县”,发现不称职的县令,就能弹劾甚至“收捕”,比如东汉汝南太守王堂手下的“四部督邮”,一口气就罢免了辖区内四十多名官员,“杀伤力”十分强大。甚至有时还可缉拿犯人督查豪强。换句话说,做县令时的刘备陶渊明,“小命”就在督邮手里捏着。
如此设计,也是汉代“郡国”体制下的产物,渗透着汉王朝“以小制大”的如意算盘。但放在东汉末年的乱世里,“官小权大”的督邮,也就成了祸国害民的“重灾区”。到了东汉末年时,督邮“贪秽受取,干乱吏政”都已是常事。《三国演义》里“打督邮”一段,就是生动写照。以这个意义说,罗贯中为这段,也是做足了历史功课。
那么历史上有没有好的督邮呢?
有。
高堂隆,他是西汉经学家高堂生的后代。少年时就被泰山郡太守薛悌任命为郡督邮。当时郡里的督军和薛悌争强,直呼薛悌的名字并训斥他。高堂隆按剑怒斥督军说:“从前鲁定公受到侮辱,孔子登上高阶;赵王弹奏秦筝,蔺相如奉瓦缶让秦王演奏。当着臣下面而直称君名,按礼仪该责罚你。”督军大惊失色。
后来,魏明帝时期,高堂隆做了郎中。魏明帝曹叡喜欢大兴土木,建造各种宫殿。高堂隆看不过这样的劳民伤财,多次援引各种天象、异象来进行劝谏,让他别搞大工程了,唬得曹叡一愣一愣的。
到了高堂隆的晚年,曹叡一门心思想封禅泰山,准备让高堂隆撰定相关礼仪。结果高堂隆接到命令之后不久就去世了。曹叡叹息道:“上天不愿让我做成这件事,高堂生舍我而亡了!”
我们无从考证高堂隆的死是不是“尸谏”,但从他的所做作为当中,我们能够发现一件事:督邮坏不坏,除了制度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人。
有时候我也在想,你说如果赵晔、陶渊明、刘关张他们遇到的是高堂隆这样的督邮,会不会他们的人生也会因此改变?碰到坏督邮,对他们来说算是另一种机遇吗?
对了,到了隋朝,督邮这个官职就被废止了。
此后天下无督邮。
西汉的官职表一、三公制度, 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共同行使宰相的职权,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参与中央政府的行政决策,并负责具体的执行。 1、丞相 丞相居百官之首,俸禄最高,掌佐天子,助理万机。西汉初期,丞相具有选用官吏之权,有弹劾百官和执行诛罚的权力,有主管郡国上计和考课之权,有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之权,有封驳皇帝诏令和谏诤之权,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储,封赠,赏功,罚罪等事,以及财政,选举,民政,法律,礼制,边事等方面的重大的事,往往是由皇帝委托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议,集议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于天子,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定议。 丞相府的官员和掌职及俸禄如下: 丞相,金印紫绶,秩俸万石。 丞相司直,辅佐丞相,检举不法,秩俸千石。 丞相长史,辅佐丞相,督率诸吏,处理各种政务,秩俸比千石。 丞相征事,秩俸比六百石。 丞相史,秩俸四百石。 丞相少史,秩俸三百石。 东曹掾,领郡国事,主长史的任命,外出督州郡,秩俸比四百石。 西曹掾,领百官奏事,主府中吏之进退,秩俸比四百石。 议曹,主谋议事。 辞曹,主评讼事。 奏曹,主章奏事。 贼曹,主盗贼事。 决曹,主罪法事。 集曹,主簿计事,秩俸比三百石。 户曹,主民户祭祀农桑事。 法曹,主邮驿科程事。 尉曹,主卒徒转运事。 仓曹,主仓谷事。 兵曹,主兵事。 金曹,主钱币盐铁事。 计相,主郡国上计事。 主簿,省录众事。 侍曹,主通报事。 2、太尉 太尉是朝中仅次于丞相的官职,专掌武事,地位和丞相相同,为最高的武官职位,秩俸万石,金印紫绶。官吏主要有长史和主簿。 3、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主要行使副丞相的职权,是丞相的助理,对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公卿的一切行政活动进行监察,三公中地位最低,秩俸是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二、九卿制度 九卿是指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机构。同时执金吾,大长秋,将作大匠的地位和秩俸都与九卿相同,因此把他们和九卿统称为诸卿。京北尹,右扶风,左冯翊是三辅即京师地区的地方行政长官,有资格参加朝议,具有高与一般郡国长官的特殊地位,因此也得以列于诸卿。 1,太常 太常原名为奉常,汉朝景帝时改名为太常。掌宗庙事,一般不参加具体的行政事务,是九卿之首。 属官主要有太史,太乐,太祝,太宰,太卜,太医六令丞,博士祭酒以及诸庙寝陵园,机构复杂,编制庞大。 太常机构的官吏,俸禄,印件及其掌职如下: 官名 秩俸 印件 掌职 太常卿, 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掌宗庙礼仪。 太常丞, 秩俸千石, 铜印黑绶,掌凡祭祀及行礼之事,总署曹事,典诸陵邑。 赞飨,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掌赞天子。 礼官大夫, 千石至六百石,散职无印,是太常礼仪顾问。 太常掾,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助太常丞。 掌故,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主政事。 均都长丞, 主山陵上槁输入。 都水长丞, 主宗庙陵园治水堤。 曲台署长, 主典台殿事。 太史属官: 太史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掌天时,星历。 太史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辅佐太史令。 侍诏, 秩俸二百石, 分掌星历,龟卜,请雨事。 治历, 主历法。 太常掾,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助太常丞。 掌故, 秩俸二百石, 主故事,掌历史上国家祭祀,丧娶事。 大典星, 掌星历。 望气佐, 主望气。 明堂丞, 秩俸二百石, 铜印黄绶,掌守明堂。 灵台丞, 秩俸二百石, 铜印黄绶,掌守灵台。 灵台侍诏, 分掌星,日,天象,钟律之事。 太乐属官: 太乐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掌请奏乐及大飨用乐之事。 太乐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太乐令助手。 员吏, 秩俸百石, 太乐丞手下的具体办事者。 乐人八佾舞, 凡祭祀时为之乐舞。 太祝属官: 太祝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时掌读祝词及迎送诸神。 太祝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掌祝小神事。 员吏, 秩俸百石至斗食, 协助令,丞。 祝人, 祭祀时司告鬼神的人。 宰人, 主厨。 太宰属官: 太宰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时掌陈馔具。 太宰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掌宰工鼎俎馔具之物。 明堂丞, 秩俸二百石, 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掌明堂馔具。 员吏, 百石至斗食, 太宰丞下具体办事者。 宰人, 主厨。 屠者, 主屠牲。 卫士, 主警卫。 太卜属官: 太卜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国有大事时主卜问。 太卜丞, 秩俸三百石, 铜印黄绶,助佐太卜令。 员吏, 具体办事者。 太医属官: 太医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掌医药。 太医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掌医药。 太医 掌医药。 诸宗庙寝属官: 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守宗庙,掌案行扫除。 食监,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主食官令号。 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助令守庙。 校长,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主宗庙寝兵戎盗贼事。 监丞, 秩俸三百石, 铜印黄绶,食监助手。 中黄门, 食监助手。 寝陵园食官属官: 庙郎, 主宗庙。 寝郎, 主守寝。 园郎, 主守园。 员吏, 卫士, 主诸庙陵园警卫。 博士属官: 祭酒,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主教育。 博士, 秩俸比六百石, 掌教育弟子,国有疑问,掌承问对。 博士弟子, 歌吹诸生。 2,光禄勋 光禄勋,由秦郎中令演化而来,主管宫廷内的警卫事务,但是实际的权力不止于此。 皇帝的智囊班子集中在这里,同时这里又是候补官员集中训练的地方。 光禄勋官吏: 光禄卿, 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光禄丞, 秩俸千石, 车郎将, 秩俸比千石, 户郎将, 秩俸比千石, 骑郎将, 秩俸比千石, 此三郎将统称郎中三将,主宿卫护从。 做中郎将, 秩俸比二千石, 五官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 右中郎将, 秩俸比二千石, 此三郎将统称中郎将,主宿卫护从。 虎贲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 羽林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 此二将统称为虎贲羽林,主宿卫护从。 光禄大夫, 秩俸比二千石, 太中大夫, 秩俸比一千石, 中散大夫, 秩俸六百石, 谏议大夫, 秩俸六百石, 此四大夫掌故问应对,为皇帝谋事。 议郎, 秩俸六百石, 为皇帝谋事。 仆射, 秩俸比千石, 主宾赞受事。 谒者, 秩俸比六百石, 主宾赞受事。 常侍谒者, 秩俸六百石, 主宾赞受事。 给事谒者, 秩俸四百石, 主宾赞受事。 主事, 员吏, 掾。 3,卫尉 卫尉,秦时官名,西汉景帝初更名为中大夫令,有元年复为卫尉。 卫尉职掌宫门卫屯兵,是一个武职,是皇帝的禁卫司令,西汉兵制在京师有南北两军,北军由执金吾领,掌京师的徼巡,南军由卫尉统领,掌官门内屯兵。 卫尉官吏: 卫尉卿, 秩俸中二千石, 银印青绶。 卫尉丞, 秩俸千石, 卫尉卿助手。 公车司令, 秩俸六百石, 掌殿司马门,夜缴宫中。 南宫卫士令,秩俸六百石, 南宫卫士丞, 南宫卫士员吏, 南宫卫士, 北宫卫士令,秩俸六百石 北宫卫士丞, 北宫卫士员吏, 北宫卫士, 卫尉员吏, 卫尉卫士, 左都侯, 秩俸六百石, 掌剑戟,缴巡宫。 右都侯, 秩俸六百石, 宫殿掖门司马,秩俸比千石。 4,太仆 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及牲畜事务。 太仆官吏: 太仆卿, 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掌车马,天子每出,负责安排前后的礼仪队伍。 太仆丞, 太厩令, 太厩丞, 太厩尉; 未央令, 未央丞, 未央尉; 家马令, 家马丞, 家马尉; 边郡六牧师苑令, 边郡六牧师苑丞; 考工令, 秩俸六百石, 制作兵器,弓弩刀铠。 考工左丞, 协助考工令。 考工右丞, 协助考工令。 5,廷尉 廷尉主管刑法和监狱以及审判案件。 廷尉官吏: 廷尉, 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廷尉丞, 廷尉左监, 廷尉右监, 廷尉左平, 廷尉右平, 廷尉正。6,大鸿胪 大鸿胪,原称为典客,景帝中六年更名为大行令,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大鸿胪。 大鸿胪分管边区少数民族事务和诸王列侯朝聘事务。 大鸿胪官吏: 大鸿胪, 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鸿胪文学, 大行治礼丞, 大行卒史, 行人, 翻译, 主客。 7,宗正 宗正主管皇室的宗室事务,皇帝,诸侯王,外戚男女的姻亲嫡庶等关系都由宗正来记录。 宗正官吏: 宗正卿, 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宗正丞, 秩俸比千石, 宗正员吏, 公主家令, 公主丞。 8,大司农 大司农主管全国的赋税钱财,是汉朝的中央政府财政部,凡国家财政开支,军国的用度,诸如田租,口赋,盐铁专卖,均输漕运,货币管理等都由大司农管理。 大司农官吏: 大司农, 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大司农丞,秩俸千石, 掌财政收支的统计财会事。 大司农部丞, 共有是三人,负责十三州事务。 治粟都尉, 太仓令, 太仓丞; 均输令, 均输丞; 平淮令, 平淮丞; 都内令, 都内丞; 籍田令, 籍田丞; 斡官令, 斡官丞; 盐市令, 盐市丞; 郡国盐铁官, 常平仓官, 大司农史, 稻田使者, 郡国农官, 榷沽官。 9,少府 少府主管皇室的财钱和皇帝的衣食住行等各项事务以及山海池泽之税。 少府机构官吏: 官名 俸禄 职掌 少府卿, 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掌山河池泽之税,以供皇室之用。 少府丞, 秩俸比一千石, 辅佐少府卿治事。 符节令, 秩俸六百石, 率符节台,主符节事。 兰台属官: 御史中丞,秩俸一千石, 领殿中兰台,掌图书秘籍,受公卿奏事,纠举不法。 侍御史, 秩俸六百石, 分五曹办事。 御史员, 秩俸六百石, 留台治百官。 尚书属官: 尚书令, 秩俸一千石, 掌皇上的奏章及出纳。 尚书仆射,秩俸六百石, 主章奏文书,尚书令不在时,可代行时。 尚书丞, 秩俸四百石, 佐尚书仆射。 侍曹尚书, 主丞相御史事。 二千石曹尚书, 主刺史二千石事。 户曹尚书, 主吏民上书事。 客曹尚书, 主外国四夷事。 三公尚书, 主断狱事。 太医令, 秩俸六百石, 掌诸医。 协律都尉, 掌校正乐律。 供皇帝服御诸令丞属官: 织室令, 主织。 东园匠令, 做陵内器物,有十六丞。 钩盾令, 主近苑囿。 尚方令, 主作器物。 尚书待治, 尚书令的属官。 御府令, 主天子衣服。 采珍宝金玉令, 主才珠宝金玉。 太官令, 主膳食,属官有尚食,尚席,食监三丞。 汤官令, 主饼饵。 导官令, 主择米。 若卢令, 主藏兵器。 水衡都尉, 掌上林苑,有五丞。 水衡都尉丞, 协助水衡都尉。 上林令, 主上林,有八丞,十二尉。 均输令, 有四丞。 均输丞, 协助均输令。 御羞令, 禁圃令, 辑濯令, 钟官令, 主铸钱。 技巧令, 六厩令, 掌天子六厩。 辩铜令, 主分辨铜之种类。 黄门令丞属官: 黄门令, 掌侍左右,通报内外。 中黄门, 掌侍左右,通报内外。 黄门驸马, 掌侍左右,通报内外。 中谒者, 掌侍左右,通报内外。 黄门署长, 掌侍左右,通报内外。 三,除九卿外的其他诸卿 1,执金吾 执金吾领京师北军,掌京师徼循。 执金吾的官吏: 执金吾, 秩俸二千石。 中垒令, 中垒丞; 寺令, 寺丞; 武库令, 武库丞; 都般令, 都般丞; 式道左中侯, 式道左中丞; 式道右中侯, 式道右中丞; 左京辅都尉, 左京辅都尉丞; 右京辅都尉, 右京辅都尉丞。 2,将作大匠 将作大匠,原为将作少府,本是从少府中分离出来,主要是掌治宫室。 将作大匠的官员: 将作大匠,秩俸二千石,银印青绶。 石库, 东园主章, 六章长丞, 左右前后中校七令丞。 3,大长秋 大长秋是后宫皇后的官署,秩俸二千石。 4,右扶风 右扶风,原名为都尉,是京师三辅地区的行政长官。 5,京兆尹 京兆尹,原名为内史或是右内史。是京师三辅地区的行政长官。 6,左冯翊。 左冯翊,京师三辅地区的行政长官。 四,郡国 汉朝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郡国同级。 郡国的编制: 郡守, 秩俸二千石, 掌一郡大小事。 国相, 秩俸二千石, 掌一国大小事。 都尉, 比二千石, 郡丞, 秩俸六百石, 长史, 秩俸六百石, 功曹史, 五官掾, 督邮, 郡府属官: 主记事掾史, 主录记事。 录事掾史, 主记。 奏事掾史, 主奏议事。 少府史, 总典守相私家财务出纳。 门下督贼曹, 主兵卫,巡查侍从。 门下贼曹, 主侍卫。 府门亭长, 主守卫。 门下议曹史, 主谋议。 门下掾, 杂务人员。 门下史, 杂务人员。 门下书佐, 杂务人员。 门下小吏, 杂务人员。 民政官员: 户曹掾史, 主民户,祭祀,农桑。 田曹掾史, 主垦埴畜养。 水曹掾史, 郡国水利人员。 时曹掾史, 主时节祭祀。 比曹掾史, 主郡内财物,尾数之检核。 财政官员: 仓曹掾史, 主仓谷事。 金曹掾史, 主货币盐铁事。 计曹掾史, 主上计之事。 市掾, 主市政。 兵政官员: 兵曹掾史, 主兵事。 尉曹掾史, 主徒卒转运事。 政法官员: 贼曹掾史, 主盗贼事。 塞曹掾史, 掌边塞之职。 贼捕掾, 主捕盗贼。 决曹掾史, 断罪决狱。 辞曹掾史, 主辟讼事。 交通官员: 督邮掾, 主奉诏系捕,录送囚徒,催租点兵。 法曹掾史, 主邮驿。 漕曹掾史, 主漕运粮草事。 教育卫生官员: 学官掾史, 主郡学校事。 郡掾祭酒, 主教育。 学经师, 主教育。 文学史, 主教育。 医曹掾史, 主医药事。 五,西域都护府 西域都护府与郡国同级,掌管西域各国。 西域都护府官吏: 西域都护, 秩俸二千石, 西域都护副较尉,秩俸比二千石, 西域都护丞, 西域都护司马, 西域都护候, 西域都护千人。 六,县制 县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 汉朝在郡以下设县,大县(万户以上)设县令,小县(万户以下)设县长,都是一县的最高长官。与县同一个级别的地方行政机构还有道,国,邑。国是侯国;邑是皇后,皇太后,公主的封地;境内有少数民族居住的称为道。 县官员: 县令, 秩俸为一千石至六百石,管辖县内的所有政务。 县长, 秩俸五百石至三百石, 管辖县内的所有政务。 功曹史, 总揆众事。 县尉, 秩俸四百石至二百石, 掌县军事。 县丞, 秩俸四百石至二百石, 主簿, 县府门长,官众事。 廷掾, 督乡事。 主记室, 管文书。 少府, 主财用。 门下游缴, 门下贼曹, 主兵卫。 门下议曹, 参议诸事。 门下掾史, 闾师。 县佐, 县史, 秩俸百石以下。 七,县以下的机构 县以下的基层机构是乡,里,亭。 汉制是十里一亭,十亭一乡。 乡官主要有三老。蔷夫,游缴。三老掌教化,蔷夫掌一乡之行政,兼收赋税,游缴捕盗贼,官治安。 乡下有里,什,伍。里设里长,什设什长,伍设伍长,亭设亭长,秩俸百石以下。 汉朝郡: 名称 治所 京兆尹, 长安 右扶风, 长安。 左冯翊, 长安。 河南郡, 雒阳。 东郡, 濮阳。 颖川郡, 阳翟。 汝南郡, 平舆。 沛郡, 相。 南阳郡, 宛。 琅琊郡, 东武。 东海郡, 郯。 会稽郡, 吴。 豫章郡, 南昌。 南海郡, 番禺。 交趾郡, 赢偻。 日南郡, 西卷 蜀郡, 成都。 益州郡, 滇池。 武威郡, 姑藏。 张掖郡, 觖得。 敦煌郡, 敦煌。 太原郡, 晋阳。 涿郡, 涿。 西域都护府, 乌垒。 渤海郡, 浮阳。 辽东郡, 襄平。 乐浪郡, 朝鲜。
州牧,一称州伯,牧在这里是管理的意思,也就是各个州的行政长官。益州牧,就是益州的行政长官,相当于市长、省长的角色。
太守,也叫郡守,本系武职,后渐成为地方行政长官。一般来讲,三国时期的太守,比州牧官职小,是州牧的下级干部。
督邮,也是官职,是太守的下属,负责传达教令,督察属吏,案验刑狱,检核非法等。相当于政法委书记兼纪检委书记和检察院检察长。
以上回答仅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1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