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何要废掉太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无论哪个朝代的皇帝,都有一个共同的难题。无论皇帝的才能大小,德行优劣,不管是英明之君还是昏暴之君,少有能处理好这个难题的。这个难题就是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与确定。由于事关帝国未来命运与前途,且参与者又都是皇家至亲骨肉,因此历代皇帝们对此事丝毫不敢大意,无不慎之又慎,千挑万选。即使如此,因为皇位继承人问题,还是引发了无数悲剧。
千古一帝李世民,是历史上有名的英明之君,其知人之明和善于用人,在古代皇帝中无出其右。他也曾被皇位继承人问题搞得焦头烂额。李世民与结发之妻长孙皇后,伉俪情深琴瑟和谐,长孙皇后在世时,她的地位在后宫妃嫔之中,无人可与比肩。长孙皇后所生的皇子和公主,也受到李世民的格外厚待和看重,大唐朝的第三任皇帝人选,也毫无疑问地在长孙皇后所生的子女中产生。
《旧唐书》记载,武德二年,唐高祖李渊在位期间,长孙皇后为李世民生下了第一个儿子。因为他诞生于皇宫承乾殿,因此他被命名为李承乾,隐含顺承天意之深意,仿佛预示着这个孩子将来的命运。武德九年,李世民赢得了一生中最为凶险的玄武门之变的胜利,并在数月之后如愿以偿登上皇位。当年十月,李世民就迫不及待地把皇长子李承乾册立为皇太子,当时李承乾年方七岁。
李世民此举可谓顺理成章,因为李承乾是长孙皇后所生,又是皇长子,按照皇位传承的规矩,他本就是毫无争议的太子人选。李世民为了把李承乾教导成才,可以说煞费苦心。他把人品才学都是一时之选的李纲、于志宁、杜正伦等人任命为太子的坐师,并很早就开始让李承乾参与政事,培养期经邦济世的才能,满腔热望想把他培养成一个贤明之君。
然而事与愿违。皇太子李承乾在李世民的刻意栽培下,并没有按他父亲想象中品行端方、才干出众的方向发展,反而阴差阳错长成了一个奇葩人物。大概是对李世民的洗脑加填鸭式的教导产生逆反,李承乾逐渐培养出了三个奇葩爱好。这些爱好与李世民的期望完全背道而驰,已经到了荒唐不可理喻的程度。
第一个爱好是“模拟打仗”。《资治通鉴》记载,李承乾对打仗很感兴趣。但当时天下太平无仗可打,李承乾就和他最好的玩伴、也是他的亲叔叔、汉王李元昌,二人在宫中模拟打仗。他们各自的手下被分成两个阵营,双方顶盔贯甲,拿刀动枪,“大呼交战,击刺流血”,谁不认真就会被当场鞭打致死,结果每天都有人伤亡。太子却把这种残酷的“游戏”当作日常娱乐。
第二个爱好更是奇葩。李承乾生长于中原汉地,不知何故对北疆游牧部族的生活特别感兴趣,刻意模仿之。他放着宫殿不住,却支起帐篷,坐在里面烹煮羊肉,拿着佩刀割羊肉吃。放着锦绣绫罗衣物不穿,却“辫发羊裘而牧羊”,披着羊皮袄,专门买来一群羊,在皇宫里放羊。更为过分的是,他还扬言:“有朝一日当了皇帝,我就带上几万人去金山之西打猎,然后把头发披散开,到游牧首领阿史那思摩麾下听令。”身为天朝大国皇帝,却说出这样离经叛道的荒唐之言,让人瞠目结舌。
第三个爱好是宠爱优伶。有个太常寺伶人名叫称心,深得李承乾宠信,二人甚至“同卧起”,完全置皇家体面与尊严与不顾。李世民知道后十分愤怒,当即命人把伶人称心抓起来杀掉,以示惩戒之意。谁知李承乾不但不思悔改,反而对称心思念不已,在宫中专门设立一间灵堂,陈列称心的画像,“朝夕奠祭,徘徊流涕”。
太子身边的官吏怕担责任,把太子的三大爱好都捅给了李世民,结果李世民“上意浸不怿”。碍于长孙皇后的情分,李世民没有对太子疾言厉色地施以惩戒,但从此对其失望透顶。父子两人隔阂渐深,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李世民的废太子之心,根源由此而生。他开始有意无意寻找太子的替代人选,对德才兼优的皇四子魏王李泰加以瞩目,通过各种手段表示对李泰的宠爱,《旧唐书》记载,“魏王泰宠冠诸王”。
而皇九子李治,也在舅舅长孙无忌的全力支持下走上台前。太子李承乾在贞观十七年,被以谋逆大罪废掉。实际上太子的所谓“谋反”并没有什么实际行动,只是口头上有几句怨言和气话,他的三大奇葩爱好,才真正决定了他的悲剧命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08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