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徐庶是什么样的人他真的是不献一策吗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7-03 18:33:40

徐庶是什么样的人他真的是不献一策吗

还不知道徐庶是不是献一策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徐庶,字元直。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生卒年不详,有碑存于彭城。

青年时期的徐庶也是个愤青,喜欢练剑行侠仗义,路见不平帮别人杀了仇人后开始了“侠客行”。后来拜入儒门之下,班里同学嫌弃他过去是个武夫,渐渐被排斥,后来徐庶折节学问,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文人、谋士。

徐庶为人豪爽,谦虚有礼,虽是文人却没有文人的酸腐之气,傲气,还有一身好武艺。由于看不惯当地的贪官为民除害犯了官司才隐姓埋名到处游历,最后与刘备等人相遇。关张二人同样是看不惯当时的官场才和刘备起势的,从这点上看关张二人更加认定徐庶是同道中人,再加上徐庶的才学更是另二人钦佩不已。

因此从演义的角度,出身经历也注定了关张二人在起初看得起徐庶,却看不起诸葛亮了。诸葛亮可以说把文人的小气发挥的淋漓尽致,有诸葛亮在刘备军中几乎就没有其他名士的存在。

事实上,关羽是一个傲人,张飞是一个狂人。刘备三顾茅庐,两个兄弟大雪天在门外面忍着孔明摆谱,心中自然是老大不痛快。所以诸葛亮后来虽然通过几场战役让关张二人了解了自己的才能,但始终不能让二人心服口服。

曹操纳谋士程昱之计从颍川搬取了徐庶的老母,并由程昱模仿徐母的笔迹伪作家书骗取徐庶投曹。徐庶为报刘备知遇之恩,走马荐诸葛。到许都后徐庶被其母痛责,徐母并在气愤之下自杀身亡。从此徐庶“一言不发”,终生不为曹操设一谋。

太和二年(228年),诸葛亮率军北伐,听闻徐庶与石韬官职都不太高,于是感叹道:“难道是魏国的谋士太多了吗,为什么不重用徐庶与石韬两人呢?”诸葛亮的感叹至今让人不解,因为在真实的历史上,“剧本”有些不一样。

那么在真实历史上,徐庶的能力是否真的那么强?到了曹操身边,他就真的一言不发吗?

徐庶在《三国演义》里的经历还是较为贴近史实的。不过,曹操抓走徐庶的老母并非是程昱的计谋,而是在建安十三年(208年)长坂坡之战中被曹军俘虏。

黄初四年(223年),曹操刚刚过世3年,曹丕继位,徐庶在魏国被任命为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解开谜团的线索,其实就在右中郎将和御史中丞上。

徐庶的统兵能力强吗?看看右中郎将是个什么官。

中郎将在秦朝时期设立,分“五官、左、右”,权力依次递减。到了东汉末年割据,几乎各州州牧、刺史都会给手下的领兵将军封过这个官。结合东汉末年的战乱与群雄割据,中郎将的待遇与权力差异也很大。到了唐朝,中郎将基本就是五品或五品以下了。进入到北宋时期,中郎将就是个虚职、名誉,后来彻底被废掉了。

那么,右中郎将在三国时期的官职有多大呢?

它介于将军和校尉之间,九卿之下的下属官职,你说它是领导可以,不算领导也行。它属于宿卫侍从,说白了就是武将中的臭老九,秘书中的古惑仔。比如蜀国,刘封是副军中郎将,关平是典军中郎将......因此,就封徐庶的这个官职来讲,侧面反映统兵能力并不强。

徐庶到了曹营真的“一言不发”?看看御史中丞是什么官。

同样,这个官还是秦朝时期的发明。其实秦朝的统治体系基本都沿用到了隋朝之前,虽然官名时不时的会变化,但是职能大体相同。汉哀帝时期废御史大夫,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台长官,后历代相沿。到了曹操这里曾改御史中丞为宫正,取其纠弹百官朝仪的职掌而言。等到曹丕成了魏主,又把老爹那套推翻了,又叫回御史中丞了。

中丞是台、府的长官,御史其实不必过多解释了,满朝文武就属这个人话最多。演义中说徐庶到了曹营“一言不发”那是纯属虚构的,到了魏国尤其是曹丕时期,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话匣子。

因此,徐庶相较于演义来讲,经历大体相同,但就个人情感和政治取向其实还是有较大差别的。

立誓不为曹操出谋献计,事实上徐庶真的做到了吗?

三国时期,将星辈出,很多的武士谋士都在此时诞生,武将自然不必说,他的谁强谁弱,自然能从战场上面一目了然的看清形势,但是谋士就不一定了,没有哪个谋士是常败的,然谁都有被克制的时候,哪怕是被传得神乎其神的诸葛亮,最后不也是被司马懿挡住了北伐的脚步,最后病死在五丈原。



而在三国中,有一个人还是比较特殊的,这个人受到了刘备和曹操的争抢,他叫做徐庶,应该是三国中为数不多的受到争抢的人才,毕竟在书中大部分谋士都是主动投靠,即使在敌方阵营也没有出现胁迫的的事情,而徐庶应该说是为数不多的一人,在我们所知道的事情中,徐庶是因为有苦衷才来到了曹营,而在这里他从没有给曹操献上任何一个计谋,但事实上,他虽然没有说的,但却做了不少事情,而他做的很多事,都给后来蜀军的北伐设下了不小的障碍。

三国不缺少人才,尤其是谋士,这是有着事实的依据的,有人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奖励是上面那些人才加起来,都没有三国这一个朝代的人多。而在三国的这些人中,徐庶无疑是一个能改变国家走向的。魏国是三个国家中人才最多的国家,唯才是举的策略帮助曹老板壮大了自己的队伍,三国中的大部分人才最后全部都在魏国的麾下,而动物这边基本上用的就是大家族的人才,一代代的就像是世袭的一样,所以很多平民人才在东吴没有什么发展机会,虽然他们人少,但是依旧没有放宽规定。



所以在孙权这一代人全部去世后,东吴再强大最后也只能成为魏国的一部分。而另一边,蜀国的政治集团说白了其实就是诸葛亮的政治集团,在蜀国虽然能用平民人物,但是基本上是诸葛亮的老乡会,有着明确的地域指向。而在这个地域差距诞生前,我们的刘同志身边就就是主人公徐庶。徐庶在蜀国时候帮刘备提出不少的重要建议,很多人都在为他受到要挟离开而惋惜,但事实上,正是如此么?

徐庶忠义,面对两方的选择,最终选择了孝,这是我们知道的说法,但事实上,他的老母亲并没有被绑架,而是因为他母亲的住处正好在魏国的境内,他担心曹操会找到他,所以就回家躲着等曹操过来了,从这样的记载中我们不难看出,徐庶并没有受到要挟,很可能还是主动投奔的,因为这个时间正是双方对抗的时间,徐庶却在这个时间点上跑到了对面的阵营。或许这个母亲被抓只是一个借口,但是刘备想留下他却没有任何的资本。



那至于叙述到底有没有给曹操献计呢?这点不得而知,并没有记载,但是从徐庶的官职我们去不难看出点端倪,在他刚到曹操麾下时候是中郎将,但是最后却成为了中丞,我想没有人会为一个从来不说话人封官的吧,所以他一定是为曹操做过一些贡献的,有人说,其实徐庶就是当年推荐司马懿之人,如果这是事实的话,那么这可无疑是狠狠的坑了刘备一把。

请问徐庶被迫从曹,终身未献一策这个典故的出处是哪里?

徐庶被迫从曹,终身未献一策:

徐庶通过自荐的方式成为刘备的军师,但被曹操的谋士程昱设计骗到曹营。后曹操兵分八路攻打刘备所驻守的樊城,在刘晔的建议下,曹操派徐庶前往樊城劝刘备投降,但徐庶到樊城后却告诉刘备大军将至,让刘备早作准备。刘备想要留下徐庶,但徐庶怕天下人耻笑,向刘备保证自己虽然身在曹操营,但发誓不为曹操献一谋。

《三国演义》的文学成就: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军事政治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

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

如在赤壁之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曹操的试探,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格。

徐庶在曹营未献一计一策,曹操为什么就不惩罚他呢?

徐庶在曹营未献一计一策,却从未受到曹操的惩罚,其中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徐庶既有才华又有气节,曹操对此十分欣赏;(二)曹操带到徐庶的方式并不正当,内心有所歉疚;(三)即便不献一计一策,留着徐庶本身就是一种削弱对手实力的方式;(四)曹操对外树立求贤若渴的形象,可以借助徐庶加强巩固这一形象。

曹操十分欣赏徐庶

曹操为乱世之奸雄,其性格十分复杂,有奸诈的一面,同样也有重情义,爱人才的一面。徐庶是一位磊落的谋士,对曹操十分鄙夷,被迫来到曹营之后,信守着不献一计一策的诺言。如此既有谋略又有气节的人,曹操十分欣赏,自然不会起惩罚之心。

曹操得到徐庶的方式不正当

徐庶本一心向汉,欲辅佐刘备成就一番大业,曹操为了得到他,抓了徐庶的母亲,不得已他只得离开刘备,去往曹营。徐庶并非真心归曹,曹操也知道自己失礼在先,用此对于徐庶不献一计一策的行为也就不好再说什么。

削弱对手实力

三国时代群雄逐鹿,各方势力既要壮大自己又要尽可能削弱对手实力,徐庶本是刘备的谋士,对其忠心耿耿,留在曹营即便一计不献,也是在削弱蜀汉集团的实力,因此曹操也十分安心的留下徐庶。

对外树立形象

曹魏集团能迅速壮大与曹操的求贤若渴直接相关,曹操本人也刻意对外树立起爱才的公众形象,对待徐庶的态度恰好能体现出曹操一贯对待人才的态度,如果惩罚徐庶,曹操爱才的形象势必会遭到破坏。徐庶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谋士,终其一生却默默无闻,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成为了曹操为树立对外形象的牺牲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06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