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古时候还没有普通话,古人交流到底用什么方言呢

众妙之门 2023-07-03 16:49:37

古时候还没有普通话,古人交流到底用什么方言呢

古代交流用什么语言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其实中国古代根本没有通用普通话,完全是因时代而使用不同的方言。

现代人去了解历史,也只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阅读文献,另外一种则是观看影视剧,虽然说的时隔千年,地域也不同,但我们依然能够凭借着这两种方式去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思想,这就是文字的功劳。其实中国古代根本没有通用普通话,完全是因时代而使用不同的方言。

一说到文字,我们就要说到一个人物,那就是秦始皇,他将战国时期的古文字统一,以小篆作为官方的文字。虽然说不同地方的人会使用不同的方言,但使用的文字是一样的,所以也更容易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常使用的肯定还是口头交流,虽然说地大物博,但正是因为河流山川阻隔了人们的交往,聚落也正在河流山川之间形成,所以使得人们在交流的时候会有口音上面的差别,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方言。

对于我们现在而言,是有着普通话的存在,所以人们交流起来,只要使用普通话,一切都没什么问题,但古代却不存在着普通话,那古人又是怎么交流的呢。据说古代人们把普通话称之为雅言,一般是以国都的方言为标准普通话。

除了西周之外,夏商周都把都城设在河南,所以当时所用的普通话也就是河南话。当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之后,洛邑的方言也就成了雅言。所以当时孔子去讲学的时候,用的不是山东话,反而是河南话。

来到秦朝,都城在咸阳,所以雅言便换成了关中话,到了西汉,都城在长安,所以雅言则是陕西话,东汉的时候都城在洛阳,雅言则是河南话,并且汉朝时期,普通话还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也就是通语和正音。

三国之后,西晋的都城设在洛阳,所以洛阳方言自然又一次的成为了雅言。东晋时期,都城在建康,也就是南京,士大夫在南迁之后,虽然说口里面说的还是洛阳方言,不过当地人却说的是吴语,所以二者合在一起,被人们称之为吴音。

隋朝定都长安,雅言以金陵雅音和洛阳雅音为正音,后来唐朝又延续了隋朝的制度,所以隋唐时期的国语被人们称之为汉音。在元朝灭掉宋朝之后,因为元朝都是蒙古人,所以他们便用蒙古语作为国语。

而在明朝建立后,都城又设在了南京,所以便以南京官话作为标准语。都城迁到北京之后,因为大部分人都是从南京来的,所以当时北京官话的使用者比较少,反而是南京官话的使用者比较多。历史延续清朝,依然有很多人使用南京官话,不过到了中后期,北京官话终于占据了主流,一直到了今天。

中国古代没普通话时候,人们是怎么交流的?

最早的普通话称为“雅音”,一听这么高端、大气的名字,就知道肯定是每天闲来无事、饮酒论道的贵族雅士们发明出来的。?

据说早在先秦时,从山东的齐国到西北的秦国,各诸侯国的贵族都要学习这种贵族之间专用的交流语言“雅音”。?

随着秦统一中原,推行“书同文”将小篆作为标准字体,各地虽然还说着不同方言,但却书写着同样的文字,中华文化在文字传承方面也算是稳定下来了。?

那作为当时的“普通话”,雅音是以什么方言为基础,这个雅音到底是个什么“音”??

据《辞海·雅言》记载,最早的雅音属上古音系,现今已没有完整的方言可以对应,所以,我们的先人最早说的什么话,谁都不知道……?

资料记载,自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以后,原来的中原雅音南移,中国官方语言逐渐分为南北两支。明朝灭元,定都南京,“壹以中原雅音为正”,所以南京话成了当时的标准语音。据考证,明代以及清代中叶之前中国的官方标准语均以南京官话为主流。也就是说,我们平时看的古装剧,大臣们一本正经齐声喊着“吾皇万岁万万岁”时说的都是:南京话!

元明清以来,北京就成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地赴京应考、做官、经商的人越来越多,天长日久,他们也学会了这种南京口音的“普通话”,不过当时只能在官场使用,所以那时候的普通话也称为“官话”,依然没有广泛推广。?

而现代意义上的普通话,是清朝末年“切音字运动”的积极分子朱文熊提出的。他在1926年写了一本叫《江苏新字母》的书,把汉语分成三类,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话,并且注明:普通话是“各省通用之话”。?

后来,会说官话的人越来越多,称为“官话”就不那么合适了,于是那时候的普通话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国语。不过“国语”这个名称当时争议很大,包括瞿秋白在内的很多人都反对过。解放后,政府非常关心汉字改革工作,不仅使“普通话”有了严格的内涵与规范,而且把推广普通话作为文字改革的一项任务。

古代的交流方式从雅音到官话最后到普通话,经过了很长的路。然而在现代的交流当中,很大情况下还是沿袭了古代的交流方式。

现代汉语对普通话的语音定义为:“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其中,承德市滦平县是全国普通话标准音采集地。?

而坊间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民国初期粤语仅以一票之差落选了当时作为普通话的“国语”。此外,作家王蒙还提出了另外两种说法,在洛阳和陕西当地都分别流传着:洛阳话以及陕西话当年也是仅差一票就成了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无论真假,方言在不同时期都担当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演变到今天,汉语方言总体上可以分为八大类别:官话方言、吴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赣方言、湘方言、晋语。?

根据方言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影响最广泛的应属官话方言,官话方言的使用人口占到了汉族总人口的73%,像我们平时在影视作品中接触最多的东北话、陕西话、河南话,山东话……都是属于官话方言中又按照地域所划分的不同支系,比如上面提到的东北话就属于东北官话区,包括黑、吉、辽大部分地区和内蒙古东部、河北省东北部,这些不同支系中又可以分为吉沈片、哈阜片、黑松片,每片又可分为若干小片……不过官话方言的划分虽然详细又有很多分支,人们对不同地区的方言理解起来并不苦难,基本都是语音的变化。?

而吴方言、客家话、粤方言、闽方言、赣方言、湘方言、晋语这几种对于其他地域的人来说就是略像“不同语种”的语言了,这几种方言的基础都是以时代更久远的古汉语以及中古汉语为基础,相对现代汉语保留了大量的古音调,更像是先秦时代的雅音,比如孔子是用粤语讲论语,嬴政讲着闽南语登基!

全国方言众多,在中国古代用什么通用语言交流?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我们现代人沟通基本上是没有障碍的。只要你不说洋文鬼语,你走遍中国各地都没有沟通的障碍。而且我们汉语也是博大精深,普通话也是随处都可以听到。家长对孩子也是言传身教。其实方言众多,也难不倒我们古人。在古代说话有一个专业名词“官话”、“雅音”。


在古代不会有我们这种共同语言“普通话”。正所谓十里不同音,哪怕搁到今天我们去南方,也许他们说方言,我们都不会听懂。最早统称语言,在周朝时期被称为雅言。后来明清时期被称为官话,这种官话主要分布在中国秦岭,淮河以北大部分地区,以及江苏部分地区,安徽东北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北大部分地区。


这种官话又可以细分为八种官话:首都官话,东北官话,冀鲁冠话,胶辽宁官话,江淮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宋朝时期制定的统一语言为正音,雅音。到了明朝就已中原雅音为统一语言,但是明朝时期,经过北方民族的融入。江淮地区的中原之音较为纯正,加上定都南京,就以南京官话,江淮官话为基础。永乐时期迁都北方,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多数车南京口音为主。后来又形成了京片口音。(崇祯也许说的就是正宗的京话)


清朝初期,也都还以南京口音为主首都口音混。想想康熙也许说的就是一口东北大碴子话。雍正时期又设立正音官,推广以京片口音为首都官话!

我记得好像也有不会说官话的,比方说海瑞,柳宗元这两个人好像都需要翻译。柳宗元被派到柳州做刺史,结果他就因为听不懂当地人说什么,当地人也听不懂他说什么,不得不需要一个翻译。海瑞,因为家乡是海南,作为一个海南人,肯定更不懂中原八大官话。


所以古代人沟通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他们也有自己的沟通方式,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语言,但是几乎也都能听得懂,特别是官场上的人。这种语言上的影响对我们普通百姓也是巨大的。

人类是需要文明的,需要进步的,只有不停的发展进步,才能让我们拥有更高的文明。而且像今天高度融合,高度文明的社会我们到哪里去几乎都不会有语言上的障碍。而且普通话普及的越来越广泛,我们以后越来越容易交流。

古代没有普通话,大家都说说方言吗

古代也有统一的语言 不过和现在的普通话完全不同
像现在的很多南方方言中就保留了部分古代“普通话”的用词和发音 比如福建话和广东话
古代也是有方言的各个地区的方言各有不同 但是我估计大致还是相同的 只是口音上的区别 至于为什么中国现在会有那么多的方言 可能和古代人口迁移还有战争有关
秦国统一中国之后 官方性质的大规模人口迁移 几乎把当时中国的各地方言 来了一个大调动 之后又实行货币和文字上的统一 文字对于方言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文字统一 应该是必须有同样的发音和用词 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秦国时就应该有他们的'普通话' 不要误解 那时候的'普通话'发音与用词习惯绝对和我们现在不同
他们的发音应该类似于现在福建和广东两省的方言 切记也只是类似 不是相同
后来的五代十国又是把中国的方言变成了大杂烩 数量非常非常大的少数民族语言 融入汉语方言中
再后来的清代 切记清代对于中国的方言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 几乎把中国的汉族方言来了一次大清洗 中国北方的原有方言也几乎消失
类似于现代普通话的方言也是在清代时产生的
所谓天高皇帝远 中国南方方言中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用词和发音在其中 北方因为靠近京城 受到的打击也是巨大的 也导致了明代之前的方言完全消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04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