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蒙骜一生战功赫赫,功绩不亚于白起!为何《千字文》中不写他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7-03 14:12:34

蒙骜一生战功赫赫,功绩不亚于白起!为何《千字文》中不写他

蒙骜一生战功赫赫,功绩不亚于白起!为何《千字文》中不写他?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战国四大名将是指战国时代四位著名的将领,其最早出于《千字文》“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而蒙骜是秦国蒙氏家族的开创者,其子蒙武、孙蒙恬、蒙毅等都相继为将,这显然都是与蒙骜的战功分不开的。附图,明代所绘白起画像蒙骜蒙骜原为齐国人,在秦昭襄王时期投奔秦国,直到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继位,蒙骜才真正登上历史舞台。前249年,蒙骜奉秦庄襄王之命攻击韩国,占成皋和荥阳,秦国的三川郡由此建立。此战之后,秦国的疆界直达魏国都城大梁。前248年率,率军进攻赵、魏两国,攻占赵的太原、榆次、新城、狼孟等三十八城以及魏的高都和汲。

前247年,蒙骜在河外和信陵君率领的燕、赵、韩、楚、魏五国联军作战失利,被迫退回秦国。公元前246年,秦王政继位,蒙骜率军平定秦国晋阳的反叛。公元前244年,率军进攻韩国,攻克十三城。前242年,率军进攻魏国,攻占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等二十城。

前240年,秦军兵分两路进攻赵国,蒙骜率军北出太行攻打赵国的龙(今河北行唐)、孤(今河北行唐北)、庆都(今河北行唐附近),试图切断邯郸周围地区与北方代、雁门的联系,防止李牧南下救援邯郸。结果被赵国将军庞煖派兵伏击,蒙骜在乱箭中被杀。

蒙骜在其被史书记载的九年里几乎每年都作为主将带兵出征,总共攻克七十余城,以名将称之当之无愧。战国四大名将这四位将领分别为:秦国的白起(约前332年-前257年),白起担任秦国将领30多年,攻城70余座,歼灭近百万敌军,未尝一败,被封为武安君。蔡泽评价白起:“楚地方数千里,持戟百万,白起率数万之师以与楚战,一战举鄢郢以烧夷陵,再战南并蜀汉。又越韩、魏而攻强赵,北坑马服,诛屠四十余万之众,尽之于长平之下,流血成川,沸声若雷,遂入围邯郸,使秦有帝业。楚、赵天下之强国而秦之仇敌也,自是之后,楚、赵皆慑伏不敢攻秦者,白起之势也。

”秦国的王翦(?-?),灭六国主要将领,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和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后,接着率领平楚大军南下平定百越。《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王翦为秦将,夷六国,当是时,翦为宿将,始皇师之,然不能辅秦建德,固其根本,偷合取容,以至筊身。”赵国的廉颇(前327年-前243年),嬴姓廉氏,封信平君,战国末期赵国良将,曾战胜齐国、魏国、燕国。李牧(?-前229年),战国后期军事

家,驻守代郡、雁门郡期间,率军大破匈奴;在肥之战、番吾之战两次击败秦国,封武安君,但最终被赵幽缪王杀害。郑观应称赞李牧:”古之为将者,经文纬武,谋勇双全;能得人,能知人,能爱人,能制人;省天时之机,察地理之要,顺人和之情,详安危之势。凡古今之得失治乱,阵法之变化周密,兵家之虚实奇正,器械之精粗巧拙,无不洞识。如春秋时之孙武

李牧……明之戚继光,俞大猷等诸名将,无不通书史,晓兵法,知地利,精器械,与今之泰西各国讲求将才者无异。“附图,清代所绘李牧画像在整个战国时代,除了“四大名将”之外还有许多伟大的名将或军事家,如魏国的吴起、庞涓、燕国的乐毅、齐国的孙膑、田单、赵国的赵奢、秦国的王翦等。实际上,千字文的只是将“起翦颇牧”四人并列,并没有称他们为战国四大名将。因为千字文有文字不能重复以及押韵的限制,故而只选了战国后期(约活跃于前3世纪)的四位名将。

秦昭襄王六大将军有谁 白起为六将之首

魏冉、白起、胡伤、司马错、樗里疾、王龁。

一、白起

白起(?—公元前257年),《战国策》作公孙起, 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出自芈姓。楚国白公胜后裔,唐代许多白氏墓志铭详言,其祖先是楚平王孙白公胜。《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白乙丙之说已考证为以误而错。中国战国时代军事家、秦国名将,兵家代表人物。中国战国时代军事家、秦国名将,兵家代表人物。

白起善于用兵,与来自楚国的秦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白起担任秦国将领30多年,攻城70馀座,歼灭近百万敌军,被封为武安君。

白起是继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千字文》将他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二、魏冉

魏冉,亦作魏厓、魏焻,因食邑在穰,号曰穰侯。战国时秦国大臣。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秦昭襄王之舅。从惠王时起,就任职用事。秦武王23岁因举鼎而死,没有儿子,各兄弟争位。魏冉实力较大,拥立了秦昭王,亦帮秦昭王清除了争位的对手。

之后魏冉凭着他与昭王的特殊关系在秦国独揽大权,一生四任秦相,党羽众多,深受宣太后宠信。曾保举白起为将,东向攻城略地,击败“三晋”和强楚,战绩卓著,威震诸侯,“苞河山,围大梁,使诸侯敛手而事秦”。

公元前288年10月,秦昭王派穰侯魏冉去齐国,约齐湣王与秦昭王同时称帝,秦为西帝,齐为东帝,准备联合五国攻赵,并三分赵国。但秦国这一连横策略没有成功,被苏秦的合纵破坏,

三、胡伤

胡阳,又名胡伤,战国后期秦国客卿,屡率秦军破魏等国,其中华阳之战当是其(和白起一起)指挥的最经典战役,公元前270年阏与之战后便再无史料记载。

四、司马错

司马错,生卒年不详,秦国少梁(今陕西韩城南)人,史学家司马迁八世祖,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将领,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

司马错学属纵横家。曾跟张仪有过争论,主张得蜀即得楚。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司马错率军灭亡蜀国。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司马错率领陇西军南下东攻楚国,迫使楚国献出汉水以北和上庸(今湖北西北部)之地。其后事迹不详。

五、樗里疾

樗里疾(?―前300年),又称樗里子、严君疾,是战国中期秦国宗室、将领,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异母弟,其母为韩国人。 因足智多谋,绰号“智囊”,被后世堪舆家尊之为“樗里先师”。曾辅佐秦惠王、秦武王、秦昭王等秦国君主。

樗里子名叫疾。因居樗里(一说楮里,今陕西渭南)而称樗里子。其后他任庶长(大良造的幕僚辅官),被称为庶长疾。后来他被封于蜀郡严道县(今四川省荥经县严道镇),号严君,人称严君疾。后人以采邑为姓,故此也被视为严姓其中一个根源。

六、王龁

王龁(?-公元前244年),亦作王齮,号信梁? ,战国末期秦国将领,王龁经历三代秦王,为秦国宿将。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白起为上将军,王龁为副将,大败赵国。公元前259年,夺取赵国的武安和皮牢。公元前258年,代替王陵统军围攻赵都邯郸,但未能攻克,楚、魏联军大败秦军。

公元前257年,王龁继续攻打邯郸,但依旧未能攻克。恰逢各国援军向王龁进攻,在邯郸城下大败秦军,王龁撤围逃奔秦军增援部队所在的汾城附近。不久王龁进攻汾城,随即攻克魏国的宁新中。公元前247年,王龁攻克上党各城,秦国将其设为太原郡。公元前244年,王龁去世。

参考资料:

胡伤—百度百科

王龁—百度百科

樗里疾—百度百科

司马错—百度百科

魏冉—百度百

白起—百度百科

为什么蒙恬的名声远远不如白起?

白起的名声也比蒙恬大得多,一个长平之战,就杀掉士卒40万。可谓是杀人如麻。他为秦朝统一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蒙恬虽然也是一员武将,但他主要是守边关。

蒙恬一个历史上不能够忽视的人物,他对秦国的意义重大。

蒙恬是秦国的一员大将,也是抗击匈奴的得力干将,但是他的名声却远远不如白起,白起是秦国的一个神话。而蒙恬,他不需要成为神话,他也不是神话,在他心里,能够身先士卒、保家卫国,就是一个将士最大的荣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01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