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三国时期牧、刺史和太守有什么区别,区别有多大

以史为鉴 2023-07-03 13:06:40

三国时期牧、刺史和太守有什么区别,区别有多大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三国时期牧、刺史和太守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三国时期天下十三州,有的是州牧、有的是刺史,有的还不断切换,比如豫州刺史孔伷、豫州牧刘备、冀州刺史韩馥、冀州牧袁绍、兖州刺史刘岱、徐州刺史陶谦、幽州牧刘虞等。刘表本来是荆州刺史,后来又改为荆州牧。

“牧”和“刺史”很多时候通用,但有很大区别。

首先,管理对象、工作职责不一样。“刺史”负责监督考察地方官,是监察性质的职务;“牧”是行政长官,是管理当地的官员、百姓。

第二,级别不一样。刺史权力很大,可以决定地方官的生死,但官秩只有六百石,跟县令的工资差不多;州牧是两千石的大官,与中央“三公”平级。

第三,“牧”和“刺史”互斥,一个州,有州牧就不再有刺史。

十三州的长官,虽然在“牧”和“刺史”之间不断切换,但他们的下属,郡的行政长官太守,职责一直没有变。

三国乱世,实力才是最重要的,一州长官,往往管不住实力强劲的太守。杀害荆州刺史王睿的,是他的下属长沙太守孙坚;杀害幽州牧刘虞的,是他的下属右北平郡太守公孙瓒;袁绍统一北方四州,他当时仅仅是冀州治下的渤海太守。

三国时期州牧跟太守、刺史是什么关系?

东汉时地方行政区划设置分州、郡、县三级,州牧和刺史都是州一级的官员,太守则是郡一级的官员。刺史一职最早出现在西汉,每个州设有刺史,刺史一职的名称在汉代曾经多次变更,当中有段时间改叫州牧,后来又改回刺史。刺史其职权是监察州内的地方官员,将结果上报朝廷。但是刺史本身的官位不高,只有六百石,而且也不能干涉地方军政事务,所以在地方上没有实权。而太守又叫郡守,是负责一郡民政、军事实物的官员,俸禄是二千石,实权很大。刺史和太守相比,两者并无直接隶属关系,太守不直接接受刺史的管辖,但是刺史可以通过监察的权力加以监管。

州牧一职出现的就比较晚了,东汉末年经过黄巾之乱,刘焉意识到中央权力在衰退,因此提出设立州牧,加强其职权,直接管理一州的军政事务,甚至能自己征兵,其实就是在州一级设置一个类似太守的职务。不过实际上之后并未在每个州设立州牧,有些州只有刺史,有些州则只有州牧。像刘焉自己就当了益州牧,而刘表是先出任荆州刺史,后来则升为荆州牧。

另外随着进入军阀混战时期,地方官员能不能管辖地方,实际上全看实力大小,比如像冀州牧韩馥就根本管不了渤海太守袁绍。而北平太守公孙瓒也不服从理论上的上司幽州牧刘虞,后来两个人交战,刘虞还兵败被杀。而刘表在担任荆州刺史时,实际行使的也是州牧的权力,直接管理地方军民事务。因此这段时间里是太守、刺史还是州牧其实关系已经不大了,谁的实力强,谁就是老大。而且割据地方的军阀还会自己表奏某个人出任刺史或者州牧一职,所以很多人的刺史或者州牧一职只是挂号,并未实际上任。比如陶谦就曾经表刘备为豫州刺史,但是刘备驻扎在小沛,对于豫州其他地方毫无管辖权。刘备被吕布击败以后改投曹操,曹操推荐他出任了豫州牧一职,但是给他的人物确实去小沛收拾残兵,继续和吕布作战,还是没去豫州上任,自然这个豫州牧也管不了豫州下面任何一个郡的太守了。

三国时期,太守、刺史和州牧哪个官职更大?依据是什么?

东汉帝国建国后,将天下划分为105个郡国。这其中的每个郡国,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地级市,其最高军政长官叫做郡守,又称?太守?。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所谓的太守,也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市长兼职市委书记。

同时,由于当时的交通媒介都不太发达,中央的行政命令很难及时传达到地方上,皇帝害怕这些郡国的太守们,凭借着天高皇帝远,渐渐变成土皇帝,更害怕这些郡国的豪门家族势力越来越大,最后把相关地区变成独立王国。

在这种背景下,皇帝就设置了12个中纪委工作小组,分别由12个小组长带队,每个小组长各负责管理一定数量的郡国,于是这105个郡国被划分而这12个大区域。这也就是后来的十二个州,即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

另外,因为以洛阳、长安为中心的地区意义重大,属于是帝国的军事、经济和行政中心,所以相关地区的监察工作,就专门由这12个小组长的老大,即司隶校尉负责的。

当然,也正因为相关地区的监察工作是由司隶校尉负责,所以这块地区又被称之为司州。由此,也就构成了东汉帝国的十三州。

至于这12个小组长的职务名称,叫做刺史。从这层意义上说,最初东汉帝国的十三个州,都属于是监察区,并不是行政区。

至于这12个刺史,就类似于中央派到地方上的中纪委工作小组,主要目的就是对各郡国太守进行监察,防止郡国的主管、豪门大族们,因为天高皇帝远而无法无天的胡折腾。

虽然,从官位的级别上来说,这12个刺史的的级别都不高,尤其是与这些掌握一郡军政大权的太守们相比,那就相当于处级干部与厅级干部的差距。但问题是,因为这12个刺史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而且职责就是打击地方高级官员、豪门贵族的为法犯罪,所以通常意义上,人们认为刺史的地位高于郡守。

再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12个中纪委工作小组渐渐成了地方的常设机构,尤其是随着东汉末年天下变得动荡起来,由于要领衔各郡平定黄巾叛乱,这12个刺史的权力开始变得越来越大,逐渐从单纯的监察领域延伸到军事、经济和行政领域。

在这种背景下,原本只是监察区的东汉十二州,逐渐转变成类似于?省?级别的行政区,而这12个刺史,也渐渐变得越来越像省长和省委书记。再后来,刺史就正式变成州牧,也就是一州的最高军政长官,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省长兼省委书记。

从这层意义上说,州牧的级别,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省部级高官,而太守的级别,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市厅级高官。至于刺史,虽然级别上只是处级干部,但因为他负责对太守进行监察,所以职位要高于太守,但低于州牧。

但问题是,等到三国这个大乱世时期,由于东汉帝国的皇权已经名存实亡,所以刺史实际上也名存实亡,他们要么脱变成掌握一州军政大权的州牧,要么成为一个空有其名的虚职。所以在三国时期,从拥有的实权来看,州牧的职位通常最高,太守其次,刺史基本成为打酱油的角色。

牧,刺史,太守有什么区别

古代以九州之长为“牧”,“牧”是管理人民之意。汉武帝时设十三州部,每部设一刺史,汉成帝时,改刺史为州牧。后废置无常。东汉灵帝时,为镇压农民起义,再设州牧,并提高其地位,居郡守之上,掌一州之军政大权。如汉末刘表为荆州牧,袁绍为冀州牧,都等于割据政权。以后历代设都督、总管、节度使等,州牧之名即废。唐宋时惟京师或陪都地方最高长官以亲王充任者,尚称为“牧”,其他州牧之名均废。清代往往借作知州的别称,实际上远非东汉州牧之比了。东汉末年,刘焉、刘璋父子曾做过益州牧,然后刘备靠诸葛亮取得益州牧的位置,刘备死后,他儿子刘禅做了蜀汉皇帝,诸葛亮领益州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99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