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良将张郃很弱吗?可是为什么官阶这么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魏蜀吴之间的战争是三国的主体,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武将,其中曹魏中最著名的非五子良将莫属了,可是你知道么其中的张郃并非三国演义中那么弱,让诸葛亮和司马懿都忌惮不已。
张郃是五子良将中,官阶最高的,最后官至车骑将军。也许正是因如此,所以在《三国演义》中,张郃是相当菜。比如他追击逃跑的刘备时,曾被赵云截住,不到三十合,就被赵云给打跑了。而在曹操跟马超的交锋中,张郃又来大战马超,可惜又是不到三十合,就惨败给马超。
当然还有更著名的瓦口关之战,张郃又被张飞完败。这次惨败影响最严重,因为此刻的张郃已是统兵大将,不再是单挑。故而,张郃在《三国演义》中,堪称是最惨的五子良将,被蜀汉五虎将轮番羞辱,似乎以此证明:张郃这位车骑将军,根本不够格!
那么正史中的张郃是这样窝囊吗?根本不是。张郃堪称是五子良将中,最懂兵法韬略的。早在官渡之战时,张郃就展现出了这方面的才能。当曹操奇袭乌巢时,张郃便建议袁绍,赶紧救援乌巢。可惜袁绍却听从了郭图的话,去攻占曹操的大营,致使官渡惨败。
在归降曹操后,张郃虽被曹操厚待,但实则地位却低于其他五子良将。比如在曹操征讨乌丸时,最关键的白狼山之战,张郃虽参战了,却是张辽的手下。这一战张辽大显神威,斩杀了乌丸单于蹋顿,一战成名。张郃却还是不温不火的老样子。
所以在曹操活着的时候,张郃的实际地位并不高,也并无任何突出战绩,所以反应在《三国演义》中,他就成了被蜀汉五虎轮番练手的对象了。之所以张郃最终能成为五子良将之一,完全是后期的爆发。
随着曹家班的曹仁、曹洪、夏侯敦、夏侯渊,五子良将中其余四位,死的死,病的病,一直“不受重用”的张郃这才冒头。而真正使张郃成名的一战,却是定军山一战。
夏侯渊被黄忠斩杀后,是张郃力挽狂澜,接替了夏侯渊的军务,稳定住了局面。以至于气得刘备对黄忠无奈的说道:“有本事就杀了张郃,干掉一个匹夫夏侯渊算啥?”可见,当时张郃给刘备造成了怎样的阻力。因为按常理推断,主帅一挂,剩下的战斗就成了“风卷残云”般的轻松,可刘备却一头撞在张郃这面“铁墙”上了。
刘备果然没看错张郃,在诸葛亮北伐时期,又是张郃,实实在在地让诸葛亮领教到了啥叫名将风采。
街亭之战,虽主要错在马谡,但谁又能否认,是张郃打得太出色了呢?若换个一般将领,虽有马谡犯错,恐怕想轻视搞定,也绝非易事,甚至不排除也跟着出错的可能。
对此,不但诸葛亮深有体会,就连司马懿也对张郃忌惮不已。因为对诸葛亮来言,张郃堪称是对手,对司马懿来言,张郃则是“死对头”,他若想真正掌控大军,就必须要过张郃这一关。
《三国志》注引《魏略》记载:“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意思是说,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时候,因为天气原因,李严无法及时供应粮草,诸葛亮只能无奈退兵。这个时候,司马懿命令张郃率军追击,张郃却说,“兵法有云,围攻城池的时候,一定要给城中之人,留一条出路,别人撤退的时候,千万不要追击。”
可是,一向以隐忍著称的司马懿,却坚决不肯听从张郃的劝说和建议,执意命令张郃前去追击。“军令如山倒”,张郃纵使再不情愿,也要率军前往。结果,正如他所料——蜀军借助地势,安排了伏兵,当张郃追到近前的时候,万箭齐发,于是张郃被射中了髀骨,不治身亡。相信不必小编多说,明眼人都能够看出,司马懿这是在借刀杀人。
就这样被司马懿和诸葛亮,联手干掉了。
张郃之死,堪称是曹魏的巨大损失。因为从此后,再无任何人有能力,有威信,挑战司马懿了。这也是为何司马懿,忌惮并最终害死张郃的原因。
历史评价
陈寿:“郃识变量,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张郃以巧变为称,乐进以骁果显名,而鉴其行事,未副所闻。或注记有遗漏,未如张辽、徐晃之备详也。”
曹操:“昔子胥不早寤,自使身危,岂若微子去殷、韩信归汉邪?”
陈群:“郃诚良将,国所依也。”
刘备:“当得其魁,用此何为邪!”
郭淮:“张将军,国家名将,刘备所惮;今日事急,非张将军不能安也。 ”
曹叡:“贼亮以巴蜀之众,当虓虎之师。将军被坚执锐,所向克定,朕甚嘉之。益邑千户,并前四千三百户。”“昔祭遵为将,奏置五经大夫,居军中,与诸生雅歌投壶。今将军外勒戎旅,内存国朝。朕嘉将军之意,今擢湛为博士。”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分别从他们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张辽善于观察,仔细分析,制定解决方案。
这一点可以参照张辽平定东海郡昌豨之乱。张辽和昌豨都是吕布旧将,下邳城吕布覆灭后,张辽投入了曹操麾下,昌豨却不愿投降,于是张辽率军前来平叛。
张辽通过观察发现,每次张辽巡视东海城的时候昌豨都盯着他看,似乎有话要说,而且昌豨只是守城,并不出击,也不放箭。张辽仔细分析了昌豨这一系列反常的行为,认为昌豨肯定是想投降,但是却怕曹操落井下石杀了他,所以心有顾忌犹豫不决。于是张辽决定自己单人独骑进城劝降,果然事情圆满解决,昌豨投降了曹操,皆大欢喜。虽然时候曹操责备张辽身为大将不应该孤身犯险,但我却不这么认为。
张辽通过观察,仔细分析,才得出结论,并且制定了解决方案。这才敢进城劝降的,否则他怎么敢孤身犯险呢!
第二,张辽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时机。
逍遥津之战天下闻名,三国迷们肯定都知道。张辽的辉煌战绩令军事迷们钦佩不已。可是早知道,孙权的十万大军可是真真的这个数据,甚至还要多,合肥城的魏军只有7000余守军,实力悬殊太大,而且人心不齐。按理说这样的情况恐怕魏军很难守住,但是张辽不但守住了城池,还差点抓住了孙权,把不可一世的吴军打的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这样辉煌的战绩除了其他原因外,还有一条就是张辽善于抓住时机。在这一战中,张辽两次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战机,果断出击,这才取得了这么辉煌的战果。
第一次是孙权刚刚到达,立足不稳,张辽观察发现孙权身边士兵不多,于是连夜挑选了800名勇士,打开城门出击。第二次是吴军久攻合肥城不能克,于是孙权退兵,可是孙权这时候犯了个大错,就是把大军都撤回了逍遥津南岸,自己以及众将带少数亲兵殿后。这样愚蠢的做法再次给了张辽机会,张辽抓住机会立刻全军出击,差点抓住孙权。
第三,张辽的武力十分强悍。
我们看《三国演义》觉得张辽在武艺方面一般般,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可是真正的历史上张辽的武艺非常高。
孙权夸甘宁时曾说过“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以匹敌也!”说明孙权在比较东吴武将的武力时,总是以张辽为参照标准,他认为东吴只有甘宁能匹敌张辽。这变相说明张辽武艺非常高。逍遥津之战张辽第一次出击时直接两刀干掉两个吴将,其中有一个还是东吴十二虎臣之一的陈武。后来干脆直接边杀人边高喊自己是张辽,这就太嚣张了,完全没把吴军放在眼里嘛!大呼自己的名字,那不就是在吸引火力吗?可见张辽一点都不害怕。对自己的武艺充满信心。
第四,张辽心胸宽广,为人大度。
这一点还是参照逍遥津之战。逍遥津之战前合肥城的魏军是一盘散沙,张辽,李典,乐进三个大将谁都不服谁。虽然曹操任命张辽为主将,李典乐进为副将,但是老实讲,这两个将领实力完全是跟张辽差不了多少,而且两个人都是曹操的“老人”,所以他们肯定不服张辽。
在这种你不服我我不服你的团队中,怎么能协同作战呢?于是张辽在战前进行了动员,表示了自己大公无私的胸怀,令李典乐进二人惭愧不已,三个人之间也因张辽的大度而和好,一盘散沙被张辽拧成了一股绳,这才能协同作战,大败吴军。
以上是他的个人能力。另外,张辽的官职是前将军,一直以来都是镇守魏国东南界,震慑东吴。并且是病死的,属于善终性质的。吴国是谈张辽色变。
再来看张郃
第一,张郃属于智将类型的武将,官渡之战前曾经屡次向袁绍出谋划策,可惜袁绍不能采纳,最终张郃和高览弃袁绍投靠曹操。曹操十分高兴的迎接了二人,并且说了一句“二位将军来投,有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微子是谁大家可能不知道,但是韩信不会有人不知道吧?曹操这么评价张郃充分说明了张郃是一员足智多谋的将领。
第二,张郃武艺也很高。
我们看《三国演义》恐怕把张郃贬低的成了无能之辈,因为他总是战败,甚至有一次被张飞打的一个人步行逃了回去。这就太狼狈了,也太丢人了,对于一个将领来说,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但是不得不说,这只是演义,不是历史。历史上的张郃并没有屡次战败,有几次被打败是因为对方是超一流的能量,比如马超,比如张飞,比如赵云。张郃能打的刘备诸葛亮胆战心惊不是吹的。这都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威风。
第三,张郃屡败屡战,从不放弃。说实话,这是我认为张郃最好的品质。
对于一个将领来说,屡战屡败是一种耻辱。汉高祖刘邦屡败于项羽,以至于后面他都不愿意再亲自带兵了,干脆交给别人来带。张郃也是如此,张郃是屡战屡败,而又屡败屡战。他从没放弃过。所以虽然他数次战败,但是他的对手却丝毫不敢轻视他。
以上是张郃的个人特点。
另外,张郃在曹操时代官职很低,比不上五子良将中任何一人。他的征西车骑将军是曹睿时代才封给他的。张郃于公元229年被司马懿逼迫追击诸葛亮,在木门道遇到伏击,膝盖中箭而亡。这只能算战死了。
综合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张辽不管是个人能力还是官职还是是否善终方面均强于张郃,所以结论就是张辽强于张郃。古人把张辽列于武庙中而张郃未能进去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张郃也是一员十分有能力的将领。他能跟张辽一起入选五子良将足以说明张郃的能力很强。不管怎样,他们都是曹魏的肱股之臣,擎天之柱。正是有了他们,才能成就魏武帝挥鞭平天下的豪情。
说到官职,曹操在世,张辽最高军职为征东将军,曹丕继承王位,张辽转为前将军。乐进,因死在曹操之前,最高职务是右将军。于禁在曹操时期最高军职为左将军,假节绒。张郃在曹操时期军职为荡寇将军,封都亭侯。徐晃在曹操时期军职为平寇将军。
相比之下,同时期,曹操时期,军队职务最高的是夏侯惇,前将军;夏侯渊,征西将军;曹仁,征南将军;曹洪,都护将军。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曹操任人唯亲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曹洪、曹仁最初自带兵马追随曹操,光凭这一点就令他们有别于其他人。夏侯惇虽然没有自带兵马,但他和曹操一同在扬州募兵,是组建曹操中军的首脑之一,也就是说这只军队最初由曹操、夏侯惇、曹仁、曹洪联手组成。在哪个时代,哪怕是曹操,也只能让自己的兄弟,当总司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87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