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师爷待遇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清朝时期,官场上活跃着一群“临时工”。
客气一点,称他们为“幕僚”;刻薄一点,称他们为“师爷”。鲁迅先生就曾经被陈源、成仿吾等人骂为“绍兴师爷”。据周作人先生回忆,鲁迅甚至不肯承认自己是绍兴人,“人家问他籍贯,回答说是浙江。”
师爷在官场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清朝的官员,绝大多数出身科举考场,是读四书五经之类圣贤书的人,诗文俱佳,典故尤熟。可是,他们不太擅长于处理具体事务,需要有人来帮助他们处理。这就是师爷。师爷没有编制,属于“临时工”身份,朝廷不承担他们的俸禄,只好由请他们的官员自己掏腰包养活。
当好一名师爷不容易。
作为官员的私人助理,师爷真得要会“十八般武艺”。他们除了熟悉四书五经(这是基本功)外,还得熟悉官场的运行规则和法律制度。清朝时期,行政官员往往还得负责司法事务,所以师爷必须将一部《大清律例》背得滚瓜烂熟。此外,师爷还得口才好,会应酬,懂得察言观色,擅长出谋划策。
一个优秀的师爷,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如曾国藩的师爷赵烈文,骆秉章的师爷左宗棠,放在三国时期,他们就相当于刘备身边的诸葛亮。
俗话说:“术业有专攻。”官员级别高的话,请的师爷很多,往往还对师爷进行了分工。掌管诉讼的,叫刑名师爷;掌管财政的,叫钱粮师爷。左宗棠以诸葛亮自居,可是他最擅长的也只是策划军机大事,面对一般政务,比如烦琐的法律和刑部的苛求,他只会大发牢骚。胡林翼听说后,一边写信鼓励他,免得他撂挑子;一边建议骆秉章另外聘请“精晓例案”的刑名师爷,来承担司法审判事务,让左宗棠专攻军情大事。
如果官员过于依赖师爷,那么,强势的师爷完全能够将官员架空。
在清朝道光年间,有一个陕甘总督叫乐斌,乐斌是个满族旗人,除了骑马射箭,就只会提笼架鸟。因为大字不识几个,“公事例案,阅之不甚了了”,干脆将奏折文案,一概委给师爷彭沛霖操刀。彭沛霖便利用大权独揽的机会,到处招摇撞骗,在审案时公开索取贿赂,吃了原告吃被告。
陕西督粮道张集馨不无刻薄地说,乐斌如果离开了彭沛霖,“便如水母,寸步难行”,什么事情都干不了。
不过,师爷毕竟是“临时工”,他们在官场上的地位很低,是官场食品链的底端。
左宗棠做过两任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的师爷。张亮基、骆秉章很信任他,放手让他处理军政要务。左宗棠也不负信任,几乎完成了湖南巡抚的大部分工作。可是,他在许多人眼里,还是一名“临时工”,连一名仗着权势作威作福的总兵樊燮都打心里瞧不起他。
师爷的收入怎么样?
清朝乾隆时期,有一个很有名的绍兴师爷,叫汪辉祖。汪辉祖在《佐治药言》书中提到:“寒士课徒者,数月之修,少止数金,多亦不过十数金……游幕之士,月修或至数十金。”意思是说,一名读书人开课收徒,几个月下来,薪水少则几两银子,多则十几两银子。如果是在师爷,每月薪水可以拿到数十两银子。
显而易见,做师爷比做老师强多了。难怪江南地区做师爷的读书人络绎不绝。
如果做商人的师爷,薪水会更高。
1754,24岁的汪辉祖还仅仅是一名秀才。他经过舅舅介绍,到扬州一家姓程的盐商家里当师爷,每年的薪水是160两银子。160两银子有多少呢?这样说吧,清朝一名正七品知县的年俸为45两银子。一个师爷的年薪,差不多相当于4个知县了。
汪辉祖最初很高兴,欣然答应了。可是,他反复考虑之后,没有去做这份高薪工作。原因是什么呢?他觉得自己的一个读书人,前途光明,没必要去伺候一个暴发户盐商。
后来,汪辉祖到常州知府幕下,当了一名师爷,年俸为24两银子,比给盐商当师爷少了许多。可是,汪辉祖却很高兴:“修(薪水)虽少,太守当礼宾我也。”这就是说,常州知府虽然给的薪水不多,可他对汪辉祖以礼相待,让汪辉祖工作起来很愉快,哪怕薪水少也不重要了。
? 工资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吧,我们从一开始上学,除了为了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能自己养活自己,说白了就是挣钱,挣工资。我们学上知识,毕业出去工作,受雇于人,或者自己创业,都是为了挣得一份工资。通过我们的劳动成果从雇主那获得一份工资。公立机构获得工资,是国家给发放的,私人企业是老板发放的工资。那么清朝县官的师爷的工资是谁给的呢。
? 清朝县官是属于归朝廷管,所以工资也是由朝廷发放的,而说县官的师爷是属于县官私人雇佣的,有一句话不是说"师爷不是官"么。他是属于官员私下雇佣的僚属,他的工资是由县官从自己的收入中拿出来给他的。
? 并且他们在退休后,没有收入来源,没有退休金。师爷是没有品级的,有的师爷可以通过县官的保举上仕途。清朝的师爷的工资相比其他朝代来说,工资还是挺高的。他们在那个年代其实充当的就是就是秘书长或管家一样的人物,他们掌管许多案件资料,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清朝以前的政府幕僚,都是公费开支。到了清朝的时候才开始发生变化。他的种类也有多种,师爷是很重要的角色,他能在县官或他的主官无法正常办理事务时,管理好所属职务。
? 左宗棠一直是作为师爷入仕的典型范例。有时候,师爷是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是个被人们熟知的角色。
师爷这个群体起源于前代的幕僚,形成于明朝,鼎盛于清朝,消亡于清末张之洞之手。他们在正式的官僚编制里没有名分,但是在官场的幕后却十分活跃,而且有相当的实权,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一般来说,师爷就是各衙门主官私人聘请的助理人员,不但要处理衙门里的各种日常事务,还要为主官出谋划策,平时还经常代替主官出使各种场合。他们是各级衙门里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虽然没有正式的编制,却有着不低的地位,师爷这一称呼就是对他们的尊称。
普通的小县衙门里,一般都有两三名师爷,高级的巡抚总督衙门那就更多了。最常见也最重要的师爷有两种,一种是刑名师爷,一种是钱谷师爷。这两种师爷是任何级别的衙门里都少不了的,闻名天下的绍兴帮师爷也正是因为经常从事这两种师爷而出名。
刑名师爷主要协助主官处理各类刑事案件,包括治安管理、刑事案件的侦破与审理、各类刑事卷宗文件的撰写、与上级部门的沟通等等。钱谷师爷主要掌管税收、徭役和一些衙门里的财务事情。这两类师爷不仅责任重大,事务繁多,专业性还极强,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必须是经过专业学习的人员。
到了高级别的衙门里,那些厉害的师爷经常成为主官的谋士甚至军师类的人物,为主官出谋划策,经常能左右主官的决策。比如明朝著名的徐渭,就曾担任过浙闽总督胡宗宪的幕僚,协助胡宗宪平叛倭寇之乱,深得胡宗宪的信任和欣赏,可谓绍兴师爷的祖师级人物。
说到师爷这一群体,就不得不说绍兴帮了。早在明朝时期,绍兴胥吏帮就已经很有名了。浙江绍兴自古文风鼎盛,普通平民人家都以不读书为耻,这导致文人极多,而科举录取率很低,使得落第的读书人不得不另谋出路,要么出去经商,要么进入衙门做书吏。后来随着做书吏的人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绍兴胥吏帮。
到清朝初年,师爷这一群体开始活跃起来,绍兴人通过同乡、同窗、血缘亲戚等关系,互帮互助,迅速的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团体。由于师爷这个行当需要极强的专业技能,未曾接触过的人难以胜任,而绍兴帮的读书人,因前辈做胥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在相互学习和传授中,使得他们在这一行当中极为出色。常见的师爷中,以刑名、钱谷最为重要,而绍兴师爷则以擅长刑名、钱谷事务而闻名。
到了清朝末年,由于受到西方文化及政治制度的冲击,洋务运动开始兴办学堂,进行专业的法律、科学、会计等学科的教学和培训,使得传统的师爷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而张之洞更是抛弃了传统的师爷,正式在体制内设立各个专职岗位,师爷这一群体便在 历史 上画上了句号。
分类: 社会/文化 >> 历史话题
解析:
「师爷」,乃是明朝中晚期以后,直到清朝,以至民国,三百年来都流行的职业。在近代史上,许多著名人物都有「师爷」,有的也当过「师爷」。如著名学者孙星衍就当过陕西巡抚毕沅的师爷,〈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就当过宝应县令孙惠的师爷,林则徐当过两广总督百龄和福建巡抚张师诚的师爷,李鸿章当过曾国藩的师爷,左宗棠当过骆秉章的师爷,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当过张之洞的师爷,袁世凯和〈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当过山东巡抚张曜的师爷,秋瑾的祖父秋桐豫当过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的师爷,辛亥革命元老朱执信的先世, *** 元老胡汉民的先世, *** 领袖蒋介石的先世,都当过师爷。甚至周恩来的祖父周殿魁、外祖父万青选都当过师爷。
「师爷」,又称「幕客」、「幕宾」,是地方官府主要官员私人聘请的「佐治」人物。他们从主官那里拿薪水,只对主官个人负责。按照「佐治」内容的不同,师爷又分做主管判案的「刑名师爷」、催收钱粮的「钱谷师爷」、书写信札文稿、代拆代行、承上启下的「书启师爷」。
「师爷」名义上虽然是「佐官以治」,实际上往往是「代官出治」。因此,他们是「操三寸管,臆揣官事」,手中掌握了相当一部分官府的实权。他们的活动,对于当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极为重要和深刻的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于后世的影响,也是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这主要是因为,明清之际的多数地方官员,是科甲出身。他们所学的就是「四书五经」、子曰诗云;他们所熟悉的就是八股文的「起承转合」。一旦外放去当地方上的父母官,要去征粮收税、审人办案、送往迎来、上报拟稿、下发告示等,一样也做不来。他们在这些日常事务中,脑袋里是一盆浆糊,非得一些具有「专业知识」的师爷们帮衬,乃至替他们当家作主不可。
府、县两级师爷,属于低级师爷,他们多数来自绍兴。大抵功名不高,甚至没有功名。但他们具有「专业知识,家传秘术」,俨然是一门独家手艺,明清两代几乎所有基层政务,全由他们一手包办。实际上,师爷从聘他们的地方官那里领得的薪水,仅是象征性的,一旦入幕,行政机关运转起来,他们自会按「行规」收取该得的那份收入。
道台以上的官所聘的师爷是高级师爷,他们大抵有较高的功名,至少是个「举人」。也有以秀才之身,因特别出色被人看中的。高级师爷由于包办事务更重要,因而威风得很。当年左宗棠给骆秉章做师爷时,所有军政大事皆由他一手专断。晚清大学问家樊樊山的父亲身为正二品总兵,只因得罪了左师爷,左师爷一句话,总兵大人的乌纱帽就丢了。包办文案的夫子一支笔,往往又毒又狠。一字之差,可以陷人于狱,也可以解人罪过。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李鸿章在曾国藩幕内,在与太平军打仗的奏折中,将「屡战屡北」改为「屡北屡战」,一字之差,在战败之余,精神和气韵完全不同,使东家转危为安,成为师爷的杰作,流传至今犹称美谈。
就因为有了作幕的经历,就有了做官的经验,凡是当过师爷的人,再走仕途,往往都会是非常干练而且务实的官员。至少,他们不会被人蒙了。
不过,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提起师爷,就与心术不正、阴险狡猾、舞文弄墨、谋私作恶等坏人的行径脱不了干系。因此,在戏剧和小说中,师爷往往成了被奚落和嘲讽的对象。实际上,这犯了以偏概全的谬误。历史的真实是,师爷有良莠之分。在清朝中期以前,师爷以「良幕」为多,清中期以至晚期,坏师爷就愈来愈多。
因此,从师爷的作用和影响,师爷与许多名人的关系,师爷的良莠,都说明师爷是一个值得注意、值得认真研究的社会群体。「师爷文化」中,有许多值得肯定的东西。如,师爷长期操办具体事务而养成的周密的思维方式和干练的办事作风;刑名、钱粮、书启师爷在法律、财会和文书业务上颇具办事技能;许多师爷是诗文家、学者,他们写出的文章、诗词、学术著作、笔记小说,乃至尺牍、日记,都是宝贵的文化财富。
例如:「浮生六记」,虽是有名的小品,却是一个师爷的「生活自传」。作者沈复,字三白,在这本书中,历述自己的师爷世家,其父在师爷的贫困生涯中死去,他只得放弃功名,子承父业,拜师学做师爷。他廿五岁独立应聘做师爷,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为人正直不贪,因而终身贫困,「隆冬无裘,挺身而过」、「春寒彻骨,沽酒御寒,囊为之罄。」爱妻去世,竟无钱装殓,幸得人相助,加之变卖家产,才将装殓之事办得。
再如:「雪鸿轩尺牍」作者清朝乾嘉时的师爷龚未斋,「秋水轩尺牍」作者许葭村,是较晚一些的师爷。他们都有华丽生辉的文笔。如,「秋水轩尺牍」中所写,读来满口余香:
桂花香里,我驾扁舟;
菊蕊黄时,君遗尺牍。
而「雪鸿轩尺牍」中对官场的抨击:「官府一点朱,百姓一碗血」可谓沉痛。
此外,还有清朝王又槐的「办案要略」,杨恩寿的「北流日记」、「长沙日记」,清朝汪辉祖的「学治臆说」、「佐治药言」,清朝许同莘的「公牍学史」等,都是师爷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仍有研读的价值。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868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曹操的女儿都嫁给了同一皇帝嫁给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