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之战为什么清政府会打败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作为甲午中日战争当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平壤之战是在1894年9月15日开始的,是甲午中日战争选战后的首次战役,在朝鲜的首府平壤进行,与后来的黄海海战一起,成为了中日甲午战争的转折点,接着,日军就掌握了这场战役的主动权,很快的就推进了中国內境,最后,清军全部退回了中国內境,清军大败,日军大获全胜。
当然了,不用说这场战争是由日本挑起,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驱除清朝在朝鲜的力量,所以说,这场战争的发生,可以说,是日方蓄谋已久的。
然而,清军对于这场战役,可以说是准备的非常充分,为何最终还会败北呢?
下面小编就给各位详细的讲述下这其中的原因。
先从战略方面分析,清政府执行消极的抵抗政策,在作战的气势方面就先输给了敌方,缺乏士气、勇气和决心,盲目的坚持保守的作战方案,使得数以万计的无辜士兵,坐守着敌人的进攻,再加上前敌主帅的昏庸无能。
接着从作战指挥上来看清政府错用逃将叶志超作为总统,而叶贪生怕死,庸懦怯敌,导致大军错失良机,耽误了作战的大局,所以还未经接仗,精神就先崩溃了。不过,叶志超最后的命运也挺悲惨的,被清政府送往京师,并被执行斩首。
而相反的是,日军早已摸清了清军的底牌,就坐等着这场战役的胜利。其实清军如能按照原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再换上一位有经验的主帅,那么我想凭借着充足的准备,那么这场战役与不一定清军会败。因为这场战役中,我方的地理优势更大,可是清军并没有利用这些优势,以致影响了整个战局,才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当然了,在这场战役之中,也不乏有以死报国,奋勇杀敌之人。像骁勇作战的左宝贵,当他知道局势已无力挽回时,决定以死报国。于是,换上了御赐朝服,亲自带领作战,而守城的士兵们也在他的鼓舞之下士气大振,决心拼死一战,最终,左宝贵在作战中被日军击中,当场牺牲,他也是甲午战争中第一位壮烈牺牲的将领。而在此前,左宝贵痛斥:“敌人乘胜大至,锋芒正锐,我军弹药不齐,地势不熟,不如各整队伍暂退叆州,养精蓄锐,以图后举。”然而,面对左宝贵的慷慨激昂,叶志超毫无任何的感动之意,于是,左宝贵就派让人监视他,担心他私自逃跑,但最终仍未让叶志超回心转意。
在其他国家的眼中,甲午战争是中日开展的第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的前夕,大清陆军的兵力已经达到了96万,而日军仅有24万,这等于是清军和日军大约是4:1的比例。日军这边在战前是派出了32艘军舰,24艘鱼雷艇,达到的总排水量是72000吨。北洋水师这边派出的是25艘舰艇,所以从军事武力上来看,日军要更胜一筹。至于那些所谓的清军有优势,是因为看到了清王朝的拨款数量超过日本,派遣兵力超过日本。但若真正来分析其原因,就会发现清军是处于劣势地位的,那清政府最后当然就会失败。我们下面来分析一下原因。
原因一,过分自信导致准备不足。由于在当时,中国已经引进了不少先进武器,使得军事实力有所增强。但这就让大清对自己有一种过分自信,他们认为现在的军事力量已经相当厉害,再加上他们派出了这么多的兵力,碾压日本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那就是因为这份自信,使得他们低估了日本的实力,最后反而被日本碾压了。
原因二,老佛爷庆典将近,她比较主张议和。她这个人已经奢靡惯了,在甲午战争发生之时,也是接近她的六十大寿之时。在那时候,她的心思都在举办大寿的上面,根本就不想要打仗。而李鸿章也不想派自己的水师出去,怕到时候消弱自己的势力,因此他们一直都在主张谈判。但那时中日谈判失败,又迫于朝中压力,李鸿章这才在光绪帝的要求下出兵。打得心不甘情不愿,那自然士气就会低落,如此一来,怎么可能打得了胜仗呢?
原因三,朝中的统治就出问题。那时候的清王朝内部,已经开始出现严重的问题,朝中大臣人心不齐,各有各的心思,大家的心都如同散沙一般,后方都做政不稳,前线当然就打不好仗。再加上平日里北洋水师本就缺乏训练,打仗之时,指挥官的指挥能力不行,下面作战人员的服从力又不行,最后打起仗来就变得慌乱不堪。但越打不好仗,心就越急,最后反复产生消极情绪,这些思想在作战中是大忌讳。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甲午战争清政府没有任何赢的可能。
清政府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反而为了自己政治需要互相扯皮
在甲午战争前,因为两次鸦片战争之败清政府开展了洋务运动,学习、吸收了一些西方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国力有一定的加强,出现了被所谓的“同光中兴”。在1884年的中法战争中,清军虽然败多胜少,但是至少有了一战之力。这无疑让清政府又有了一些天朝上国的感觉,因此对于日本并不是非常重视。
所以在战争前中日两国关系日益紧张时,除了李鸿章深知日本的军事实力已经很强大,担心爆发战争外。光绪和朝中大臣大多并不在意,忙着筹办慈禧的六十大寿,并没有为战争做任何准备。
结果战争爆发以后,清军的战备严重不足,清政府不得不仓促向海外采购军火以满足战争所需。然而清政府财政紧张,战争爆发以后一时无钱可用,外购军火大受影响。加上战争造成的运输问题,实际上采购的武器弹药大多在战后才到,发挥作用有限。
更糟糕的是光绪和帝党还盲目乐观,都认为如果爆发战争可以亲共是那个取胜,加强光绪的声望,并有意借此机会铲除他们眼中的后党骨干李鸿章。在战争爆发以后清流就不断弹劾李鸿章和淮军各将,声称前线战败都是李鸿章卖国所为,要求严惩,并用湘军替代。而山东巡抚李秉衡更是在威海卫-刘公岛之战期间,把山东的清军全部撤守烟台等地,不派一兵一卒前去援助。
这种内耗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战争的结果。等到湘军也不堪一击,被日军杀得大败以后,光绪等人才醒悟过来,不过为时已晚。
清军的战斗力也无法和日军抗衡
在甲午战争中,很多人可能更关注北洋水师,所以清军在陆战中的表现提到并不多。实际上陆战的失败,才是清政府最后乞和的主要原因。
洋务运动中,清政府虽然引进或者仿造了不少西方枪炮,并逐步以西式操典训练清军。不过并没有从根本军事制度上加以改变,没有参谋,不懂地图,没有近代后勤。因此清军实质上是装备了西方枪炮的古代军队而已,其战斗力提高有限。
在甲午战争爆发前,清军的主要对手是国内的农民起义军,问题并不是很严重。甲午战争以后,清军的缺点暴露无遗,在战场上一败再败。而且除了平壤之战清军勉强坚守了一天才撤退外,其他战斗清军没有一次能坚持一天以上,很多战斗更是一触即溃。
在整场甲午战争中,17万日军的战斗死亡只有区区1132人,战死率只有0.66%。更丢人的是在甲午战争中,日本缴获的弹药是消耗总数的数倍,清军的表现堪比稻草人。
而且要注意的是,甲午战争前期清政府投入的淮军、东北练军、湘军还是清朝上下战斗力比较强的部队。随着战争的进行,这些部队陆续损耗,清政府不得不大量招募新兵,匆匆投入战场。
这些新兵大多缺乏训练,很多人连步枪都不会用,到了战场上表现更差。所以清政府也难以继续打下去。
清政府的特性又让它失去了唯一的取胜机会
甲午战争时,清政府唯一的取胜机会是坚决不投降,迁都内陆,然后发动全民抗战。由于日本军队数量有限,而中国国土辽阔,因此有一定机会以国力拖垮日本。
不过清政府是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无论是慈禧还是光绪都不愿意汉人督抚的权力进一步增加,以免威胁到自己的统治。相比之下,他们宁可向日本让步,毕竟割地赔款不会真正危及他们的统治。
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也不可能选择唯一可能取胜的方法,也就失去了胜利的希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85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年羹尧宁愿死,为何也不愿向雍正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