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的历史在世界史上都算是非常悠久的,不过由于古代大部分时间都是封建王朝的统治,所以古代的很多法律法规都是非常残酷的,在那个年代,朝代的更迭是非常常见的事情,所以百姓们造反也变成了很简单的事情,为了稳定民心,约束百姓,自然就会有很多酷刑,其中有一条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就是在古装剧上我们经常能听到的,一旦一个人犯了重罪之后,不仅仅是他自己要被处决,就连身边的朋友和亲属都要被连带处罚,一般都称为是“诛三族”或者更严重的“诛九族”。
在历史上可查询的这种连坐制的处罚措施,是在春秋战国甚至更早就已经出现了,到了秦国商鞅变法的时候,颁布了正式的连坐法,这种刑罚是在户籍编制的基础上才能实行的,其实说白了就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只要家族里有一个人犯了某项大罪,那这整个家族都要被处决,不过按理说这样残酷的制度应该慢慢被淘汰,但我们可以看见,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这种制度不仅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长盛。
很多人都会说这是古代残暴的皇帝才会下达的刑罚,其实很多时候也是皇帝们不得已而为之啊,有时候如果某个家族的某个人因为触犯法律被处决了,很可能这个人的后代就会报复朝廷,更严重甚至会起兵造反,历史上因为家里人被法律制裁而造反的事情也不少,所以为了以绝后患,干脆一次性全部斩草除根,以后也不会再有报复的情况出现了。
诛九族中的九族主要是指父亲那边的四族,分别是自己这一族,和姑妈那边的一族,以及自己兄弟姐妹的一家子和子女的一家,还有母亲的三族,分别是外祖父的一家,外祖母的娘家人,以及自己姨母、舅舅的一家人,最后还有自己妻子的两族,分别是岳父家和岳母娘家,所以这样算下来,诛九族的人数至少近千人。
但很多网友都好奇,这些九族里的人又不是傻子,为什么不提前逃跑,等着朝廷派人来抓自己吗?难道古时候的皇令就真的那么管用吗?当然在古代,皇帝的权威是非常大的,皇命几乎就等同于是天命,所以还是有很多人以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思想,根本不会反抗天子的命令。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古时候的交通确实不发达,哪怕人们想要逃命都没有很好的路径,光靠人腿走路有点不切合实际,恐怕还没跑出城就被官兵抓回去了,古时候也有交通工具,一般家里能有的也就是马车了,但马车肯定也没有官府的马更快,所以逃跑光是从速度上就不太可能。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点是,古时候的信息传递也是很不及时的,一般都是由官府的渠道传递信息,所以官府在收到需要诛九族的命令时,一般的普通人家是不可能知道自己早已经被下达了要诛杀的命令了,根本来不及逃跑,就算是有幸跑出去了,古时候不像现在,人民生活都是群居在城里的,跑到城外很容易就饿死了,而且城门的看守是非常严格的,在知道有人逃跑的情况下,肯定会严加审问,所以逃跑的意义根本不大。
综上所述,诛九族确实是古代刑罚中比较残酷冷血的一种,但碍于古时候的社会情况,很少有人是因为想要杀人而诛九族,一般都是为了防止有人报复做的斩草除根,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发生了诛十族的情况,是在明朝的时候,当时明成祖刚登基,也就是明朝第三个皇帝朱棣,但是方孝孺认为朱棣是篡位上来的,名不正言不顺,不愿意为朱棣起草诏书,最后还在诏书上辱骂朱棣,朱棣一气之下就拿诛九族威胁方孝孺,谁知道方孝孺也硬气,就回朱棣说“诛我十族又如何?”,最终朱棣随了方孝孺的愿,把他的学生归到第十族,连同其他九族一起呗诛杀。
株连九族是古代刑罚族诛的一种,九族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这里的族人指的都是直系亲属和配偶。获罪的族人不逃跑不是不想逃,而是无处能逃、无法可逃。
父族四是指自己一族加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一家加出嫁的姐妹及外甥一家加出嫁的女儿及外孙一家。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加外祖母的娘家加姨母及其儿子一家。妻族二是指岳父一家加岳母娘家。诛九族之所以残忍是因为其涉及性命之多令人心惊,其制度之严苛令人胆颤,那这些获罪的族人为什么等死而不选择逃跑呢?
其一,有侥幸心理。诛九族命令没下来的时候都觉得有转机,万一有人求情皇帝心一软就放过一马了。
其二,没有逃跑机会。一般诛九族的对象都是皇帝特别不爽的人,肯定会提前安排人监视,这种情况下轻举妄动都是死路一条。
其三,信息传递效率低。一般诛九族的很多族人都是被牵连,根本不知道做错了什么,也没有消息渠道知道自己犯罪了。等到皇帝下令已经大祸临头了,根本反应不过来,更别说规划逃跑路线,收拾行李,准备通行证这一堆事情要安排了。
其四,交通落后。逃跑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工具落后,根本躲不过皇帝的追捕。
其五,皇权至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找人只要下达命令给基层搜捕,即使躲过了追兵也躲不过地方搜查。
其六,思想观念束缚。对古代人来说家族就是自己的源,故乡就是自己的根,很多人都不希望离开自己的家乡,及时死也要魂归故里、落叶归根。
诛九族,应该算是古代刑罪中惩罚最深的了吧!
所谓九族,指的是: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 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 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
当然,事实上,这也不能算是最狠的,历史上还有被诛十族的人。他叫方孝孺,其被明成祖朱棣诛十族,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被诛十族之人。当然,这是他自找的,当时朱棣本来想争取一下方孝孺这个当时的大儒,结果方孝孺是个硬骨头,他看不起朱棣的篡位之举,宁折不弯。于是朱棣便威胁他,要诛他九族。可是这方孝孺直接来一句:便十族奈我何?”.
这把朱棣给气的,于是一怒之下,便满足了方孝孺的“要求”,诛杀了其除了亲戚九族之外的第十族:方孝孺的朋友门生!这一杀就是八百多人啊!
好了,回到问题上来,大家也了解到了,诛九族有多狠,那么为何他的族人们不跑呢?
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一,当时信息落后
人们很难在第一时间内获得信息,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抓了。在古代,只要是被宣布你是要被株连的,一般犯的罪都不是小罪,如果你敢觊觎皇位或者有反水的迹象,多半你就会有被株连的命运。
像造反这样的罪行,多半都不是一个人的作为,因此一旦主犯被控制后,其亲属也会在第一时间被控制或软禁起来。
所以不是不跑宁愿等死,是跑不掉啊!
二,对故土的眷恋
逃有时候还不如不逃。古人对故乡有一种十分特殊的情感,所以许多人宁愿面临残酷的刑罚,也不愿意离开家乡。再加上古代因“株连九族”被牵连的人也不一定会死,有的只是被流放,可一旦逃跑被抓住后,必死无疑,所以许多人就没有选择逃跑。
三,对皇权的敬畏不敢出逃
认为无处可去。在古人的潜意识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因此在那个时候人们的潜意识里,人是无法逃脱皇家的追捕和眼线的,迟早都会被抓住,接受更为残酷的惩罚,这样的思想已经禁锢了他们多年。
四,古代的人口流动性不强
古代由于交通不发达,一般人们很少出远门,可能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一个地方,一旦一个地方来了陌生人,没多久就会传到当地官府那里,你还是逃不掉。人们为了逃脱包庇罪,就会自发地区揭发陌生人,你根本就藏不住。
除非你去深山隐居,整日过着提心吊胆,与世隔绝的生活,这样或许会有一线生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85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