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夏商周时期距离我们已经非常遥远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就得到了改变。这时候处于诸侯争霸的局面。简单说就是一段大乱世,这一时期各路诸侯一直争战不休,从未停止。直到秦始皇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
秦始皇在39岁的时候一统六国,成为了天下霸主,建立了秦朝。从此之后我国进入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时期。到了元朝末年,天下大乱,这时候一个人又出现了,此人就是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的经历是非常励志的。
元朝末年,当时的官员腐败不堪,结果导致了天下中很多地方的起义军出现。当时的郭子兴就属于其中之一,朱元璋追随郭子兴之后,开始一路建功立业,先是成为了吴王,其后就建立了明朝,成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深知元朝灭亡的原因,在元朝时期,官员的腐败让元朝走向了灭亡。为了防止明朝的灭亡与元朝一样,朱元璋制定了严格的律法。明朝流传下了《大诰续编》,这本书中记载了明朝朱元璋时期的反腐之事。
在这本书中,记载了一位叫做陈寿六的人。在陈寿六生活的县中,他受不了县吏的压迫,忍无可忍的陈寿六率领自己的弟弟和外甥把顾英绑起来。面对这样的情况,陈寿六不仅没有受到处罚,反而是到了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知道此事之后,没有处罚陈寿六,反而是给了陈寿六赏赐。书中记载为:“其陈寿六,岂不伟欤!”,就是说陈寿六免除了三年的差役,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赏赐。除了陈寿六之外,在《大诰续编》中还记载了另一件事。
嘉定县民郭玄二等人前往京城状告他们的县吏,结果遭到了巡检何添观的刁难。这时候有人嘲讽他们,就你们这一群人,还想见到皇帝?结果郭玄二前往京城之后,见到了朱元璋。对于郭玄二遭遇的事情,朱元璋大怒。
朱元璋知道郭玄二的遭遇之后,对阻拦他们的人进行了处决。弓兵马德旺被枭首示众,巡检何添观被刖足带枷示众。对于郭玄二的遭遇,朱元璋下旨:“今后敢有如此者,罪亦如之。”
面对朱元璋的处罚,肯定是历朝历代中最为严厉的。朱元璋对贪腐官员的惩处从未减少。为了增加震慑力度,朱元璋还设置了一项骇人听闻的策略。朱元璋特意建造了土地祠,这个地方是干什么的呢?说出来有点吓人。
土地祠是专门用来剥皮用的,剥的就是人皮。总的来说,从秦朝之后,朱元璋的明朝是最为严格的,朱元璋对待百姓是很好的,只不过对待贪腐官员是从来没有手软过的。朱元璋不仅仅是对贪腐官员严厉,即使是自己的亲戚,也没有丝毫手软。
明朝的律法《大明律》中,详细记载了明朝的官员受到的贪腐处罚。官员贪腐六十两就会被处斩。不管主、从犯,一律凌迟,祖父、子、孙、兄弟及同居的人,只要年满16岁的都要处斩。
皇帝是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中国的皇帝约有五百人。其中有一位皇帝当政31年发起过6次大规模肃贪,杀掉贪官15万人,他就是朱元璋。他极其痛恨贪官污吏,几乎是见一个杀一个,他规定贪污60两银子以上的就格杀勿论,那么60两银子在现在是多少钱呢?
公元1328年10月29日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凤阳,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当时是元朝,元朝的统治者们是蒙古人,等级观念极其严重,他们把全国的人分为了四等,而汉人属于低等人,南方汉人地位则是最低的。朱元璋一家在这样的环境下过得很艰难,沉重的赋税已经让他们艰难度日,不幸的是还有天灾。
1343年,朱元璋所在的濠州发生旱灾。第二年又接着发生了蝗灾和瘟疫,朱元璋的父亲与母亲还有大哥在这次的灾难中先后去世。而他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埋葬亲人的地也没有,还是邻居给的坟地,朱元璋和二哥只得草草用一些破衣服裹着父母和大哥下葬。
与二哥分散之后,走投无路的他只好去当了和尚。但因为饥荒,和尚们只能外出云游化缘,朱元璋因此开始了乞讨之路,直到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韩山童带领红巾军起义为明王,接着各地纷纷揭竿而起。第二年朱元璋二十五岁,郭子仪攻下濠州自称元帅,同时朱元璋的儿时伙伴汤和邀请他加入郭子义的起义军。
朱元璋入伍之后,作战勇敢,很快就得到郭子仪的信任并把养女马氏也就是以后的马皇后嫁给了朱元璋。在一一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消灭后,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甲子日,朱元璋率军北进中原。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
他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减免税负,严惩贪官。因为幼时的经历他比其它皇帝都要痛恨贪官,登基后就开始了“反贪官”运动,不管是哪个等级的贪官都不能幸免。据他发布的《大诰》来看,惩处贪污的罪案占全部罪案的一半左右,其中郭恒案更是死者达数万人。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六部除了处理了礼部、刑部尚书,兵部、工部侍郎几位高官之外,所有侍郎于以下的官员都被干掉了。朱元璋为了惩罚贪官,发明了许多的剥皮、灌铅、凌迟这样的酷刑,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令,像因为太过严酷后被取消的《大诰》。根据史料记载他还规定:“为惜民命,犯官吏贪赃满六十两者,一律处死,决不宽贷。”就是只要贪污60两以上的官员格杀勿论,那么明朝的60两是现在的多少钱呢?
根据明史记载:“於是户部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当时的一石大概是现在的94.4公斤,一两约等于188.8公斤大米,按一两190公斤、现在3元一斤的米计算60两约等于现在的68400元人民币。所以,明朝朱元璋时期只要贪污超过68400元以上人民币的官员就要格杀勿论,可见朱元璋有多么痛恨贪官了。他统治的时期应该是明朝贪官最少的时期了,也给大明奠定了好的基础。
历史上反腐的皇帝有很多,例如宋真宗、隋文帝、雍正,但是反腐力度最大的莫过于明太祖朱元璋。在其反腐期间,将近有15万贪官被杀,这个数字可以说是非常庞大了。因为朱元璋出身贫苦家庭,从小就对财主充满仇恨,在他参加起义之后曾说,如果有一天他可以做皇帝,首先便是要杀尽天下贪官。也正是因为他自小穷苦,白手起家,所以才选择了杀人这种方式。
提起朱元璋反腐的内容,不得不说是非常严格的,他规定只要贪污60两银子以上,便要立杀不赦,其实只相当于现在的1200元而已,而且除此之外,还发明了很多惩处贪官的刑罚手段,他甚至认为断手断脚这样的酷刑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有了后来的“剥皮实草”这样的残酷刑罚。
这样的政策一出,朱元璋便开始对部下动刀,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自己身边的官员都绝不姑息,比如朱亮成就是其中一位:他所有的赃物加起来其实只有两件衣服、两双鞋、一双袜子和四本书,但即便是这样,也都是他的贪腐证据。根据史料记载,有一年同批发榜派官一共364位进士监生,一年后这些官吏全部被杀或者待罪做官,无人幸免。更有让人惊讶的条例是普通百姓可以随意绑着贪官上京治罪,如果有人阻挡便要株连九族。
后来朱元璋根据反腐的经验编纂了《大诰》,这本书中记载了朱元璋亲自判决的贪污案例,也详细记录了各种贪污的处置方法,这些都还不够,他还下令,每家每户都必须有这本书,如果没有的话就按照欺君之罪这样的大罪来惩治。
但是即便已经如此严格,也仅仅是遏制了一段时间,后期腐败的官员还是越来越多,可以说是越反越腐,为什么这么严厉的反腐运动会失败呢?
究其原因,归根到底是没有一个合理的制度,朱元璋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树立了官场正气,澄清了吏治,但这样的杀人行动太过了,没有一个合理的制度作为基础,那么无论手段多么严厉,也只能惩治一时。第二个原因便是工资问题,朱元璋给官员的工资太低了,而且还规定永远不涨工资,这就让官员走上了不得不贪的道路,所以,尽管他在位期间反腐力度如此之大,但贪官却是杀之不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84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