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公孙瓒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公孙瓒,字伯圭,“白马义从”,是一员能征善战的大将,与江东孙坚齐名。赵云不远万里,舍弃袁绍,慕名投奔公孙瓒,多次救其于危难之间。公孙瓒与袁绍的争霸中,赵云屡立战功,斩杀袁绍许多战将。他知晓赵云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大将,却将其“借”给师弟刘备。难道他就不怕“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吗?”依据演义,分析如下,得出三个原因。
首先,公孙瓒和刘备关系密切,大方将己方大将赵云借给他创业。公孙瓒曾和刘备共同拜师卢植,是师兄弟,关系还不错。刘备跟随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后,久未被安置,还是公孙瓒的运作下,他才被任命为平原县令。三国时期,如袁绍和袁术这两兄弟,不但没互相帮助,还互相拆台。公孙瓒和刘备共同拜卢植为师,两人一同学习,关系融洽。此时,刘备需要混得风生水起的公孙瓒的帮助,公孙瓒能拒绝吗?
人与人之间礼尚往来,相处越来越近。这时,刘备有求于公孙瓒,或许以后,他公孙瓒也可能向刘备寻求帮助。这都是人之常情。公孙瓒此时兵强马壮,将赵云借给刘备创业,对自己并无损失,何乐而不为。
其次,公孙瓒为报张飞救命之恩,将赵云借给刘备使用。面对温侯吕布的挑战,公孙瓒挥槊迎战,不到几个回合,他抵挡不住败回。吕布不依不饶,骑着赤兔马追赶而来,赤兔马日行千里,眨眼间就到了公孙瓒背后,高举方天画戟向公孙瓒后背刺来。千钧一发时刻,张飞“圆睁环眼,倒竖虎须”,口中大喊:“三姓家奴拿命来。”,掌中丈八蛇矛冲向吕布。吕布只能舍弃公孙瓒,转身迎战张飞。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傍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瓒,便战张飞。
这一战,如果不是张飞出马挑战吕布,救回公孙瓒,公孙瓒很有可能被吕布或杀或擒,交代在两军阵前。张飞从三国第一猛将吕布戟下救出公孙瓒,对其有救命之恩。“大恩不言谢”,公孙瓒虽然战场上没有说声谢谢之类的话,却记在心里,时刻想着怎么报答。恰巧,张飞大哥刘备出言借兵,公孙瓒借此机会,报答上次救命之恩。
最后,公孙瓒被刘备的仁德所感动,将赵云借给刘备。北海被黄巾余党管亥围攻,太史慈奉北海太守孔融之命向平原刘备求援。刘备并未因自己兵马稀少而拒绝救援,当即同关羽、张飞点三千精兵驰援北海。解了北海之围后,刘备见到向孔融求援的糜竺。原来徐州张闿见财起意杀了曹操之父曹嵩,曹操以此为借口屠戮徐州。此时的徐州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无奈曹操兵强马壮,各地军阀与曹操并无仇恨,默认了曹操的暴行。
刘备听糜竺述说曹操的暴行后,义愤填膺,表示自己兵微将寡,不是曹操的对手,准备向师兄公孙瓒借兵,再救徐州百姓于危难之中。刘备到了公孙瓒处,说明来意。起初,公孙瓒认为刘备与曹操无愁无恨,犯不上得罪人,后听刘备纯粹为了伸张正义,解救徐州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他果断借给刘备两千骑兵,更将自己的得力大将赵云借给刘备。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瓒曰:“我借与君马步军二千。”玄德曰:“更望借赵子龙一行。”瓒许之。玄德遂与关、张引本部三千人为前部,子龙引二千人随后,往徐州来。
古代,军队就是军阀的命根子,概不外借,亲兄弟也不例外。此时的公孙瓒如此大方,借给刘备两千骑兵及大将赵云,他是被刘备的仁德所感动了。他认为借给刘备兵马,是为了制止曹操的暴行,解救老百姓,值得自己这样做。
总结:于私、于公、于大义,公孙瓒都会将心爱大将赵云借给刘备。他虽然知晓赵云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将,或许这次借出,有可能不会再回归。就像“借荆州”一样,一去不复返,但是,对于将大义看得很重的公孙瓒,并不计较,还是很大方地将赵云借给刘备,大力支持他的事业。
为什么说《三国演义》这部书写得非常好呢?从书中,我们可以学到智谋,学到历史,学到奋斗的勇气,还能看到闪光的人性。有时候,我们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也能发现很多三国式的人物。
比如说,有时候我们会遇到基础条件很差,但永不放弃宏伟志向的刘备,有时候会遇到个人能力很强,但骄傲狂妄的关羽,会遇到每次都能把大家从危急中挽救出来的赵子龙,会遇到智谋深长而有多疑的曹操。
有时候我们也会遇到公孙瓒。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公孙瓒这个人物。
公孙瓒年轻时候和刘备一齐在卢植老师的门下学习过一段时间,彼此是同学关系。公孙瓒这个人家里条件比较好,又高大威猛,没人敢惹他。但公孙瓒并不势力眼,他对老师非常尊敬,对比较弱势和出身贫穷的同学也多有照顾和保护,养成了一种当“大哥”的习性,在同学中很有威信。
毕业以后,公孙瓒利用各方面的关系,上下打点,步步高升,在同学们中,他是混得最好的。他很有能力,个性很强,他在北方负责对外防务,态度强硬,下手狠厉果决,所以他所驻守的地盘,羌胡和匈奴都很害怕他,不敢惹事。朝廷看他很有本事,就给了他一些权力,让他能自己征召所需要的兵马,公孙瓒就借这个东风,苦心经营,一跃而成诸侯级的大员。
公孙瓒的实力是很强的,他拥有大汉朝最精锐的骑兵部队,手下的士兵也非常厉害,训练刻苦,奋勇敢斗,战斗力最是强劲。凭着手中这支强悍的部队,公孙瓒从来不尿任何人。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烽烟四起,此起彼伏,朝廷镇压的兵力远远不足,公孙瓒的边防部队也受调参与平叛。在这过程中,公孙瓒的老师卢植和同学刘备也参与了平叛工作。但卢植老师受到冤屈,刘备也有功不赏,被埋没了。
公孙瓒因功入京,受到皇帝召见,公孙瓒抓住机会,向朝廷汇报了刘备的功劳,向朝廷推荐刘备,朝廷很给他面子,刘备就从一个临时工进入国家正式编制,这就是刘备真正起步的开端。
记住,在任何一个时代,你再有本事,也得有人“度”你,你才能发挥能力。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有人这么轻轻一扶,你的人生就此改变,比你自己努力十几年都管用。
朝廷发生了大变局,董卓进京,专权滥杀,擅行废立,激起天下英雄的义愤,十八路诸侯会盟讨董,公孙瓒也在应邀之列。公孙瓒在赴会途中遇到了刘备,他觉得这对刘备是个提升自己的好机会,就把刘备也带上了。公孙瓒这个人没什么架子,你强,我未必瞧得上,你弱,我也绝不看不起。他不但对刘备现在的处境感到惋惜,还为小弟关羽和张飞当马弓手、步弓手而愤愤不平:“此可谓埋没英雄!”。所以张飞对公孙瓒是很有好感的,后来在虎牢关一战,吕布追击公孙瓒,张飞就拼了命去救护他。
到了会盟地点,公孙瓒向大家极力抬举刘备,他的面子别人不能不给,就让刘备与其他诸侯平起平坐,虽然“居于末位”,但也进入到了诸侯级别。咱们再看袁术怎样对待孙坚(孙坚当时依附于袁术),人与人之间的心胸是大不相同啊。
十八路诸侯表面上壮大,实际上各怀异心,大家注意到,诸侯中有谁真正上阵厮杀过?吕布连胜数阵的情况下,只有公孙瓒是“挥槊上阵,亲战吕布”,其他诸侯多是观望,保存实力,甚至还暗中掣肘,互相攻击。这样的联盟当然啥也干不成,最终分裂失败。
公孙瓒就这股“大哥”的脾性,在哪里都愿意为大家出头,承担责任,亲自上阵。任何时候,做事情都需要这种有担当的“大哥”,没有他们挑头,冲到最前面,什么事都办不成。如果没有公孙瓒的挥槊亲战,就没有张飞斜刺里杀出,也就没有“三英战吕布”的千古传奇。
会盟失败,诸侯分散,各回各家,刘备势单力薄,公孙瓒就将刘备安排在自己的地盘上,还给他以正式任命,授予地方上的军政权力,刘备事业上的第一桶金就是这样开始的。
都知道同学情特别宝贵,同学遇到困难你伸出手去帮助过多少?你遇到困难时,同学又帮助过你多少?为啥人家不愿意让你当“大哥”,你要想想,你能做到公孙瓒这样吗?
赵云是在磐河之战中投奔到公孙瓒帐下的。他救了公孙瓒的命。公孙瓒让他在后军主持工作,当然,以赵云的能力,确实有些大材小用了。但公孙瓒并非对赵云不认可,他很欣赏赵云的武艺,立即将他介绍给刘备。刘备那时势单力薄,只能以感情拉拢,长久为计。人世就是这样,你对某些人掏肝掏肺,他却早早地就谋划着想要挖你的墙角。
刘备发现,到徐州去救陶谦是一个大好的发展良机,但他缺兵少将,就向公孙瓒借兵借将,尤其提出,要借赵云。公孙瓒起初还操好心,为刘备担心,认为他不值得为此得罪权高势大的曹操,但刘备坚决要去,公孙瓒也支持了他,满足了刘备的所有的要求。
刘备多么聪明的人,他一去,一封书信就让曹操退兵了。曹操是怕了刘备?是怕了后方袭扰的吕布?都不是,曹操真正忌惮的是公孙瓒。刘备向公孙瓒借来的两千兵马就在城外扎营,旗帜上明显是公孙瓒的人马,这就代表了公孙瓒的态度。你曹操不给面子,双方争斗起来,这两千人马若有所损伤,以公孙瓒的脾气,能善罢甘休?曹操可以不给任何人面子,但公孙瓒的面子他必须要掂量一下。所以说,徐州解围,实际上是公孙瓒的威势使然。
刘备解了徐州之围,还与赵云“捉手而别”,泪洒衣襟。确实是枭雄,不服不行,得了地盘还买了人心,这份头脑远胜公孙瓒。
公孙瓒后来与袁绍刀兵相见,一场恶战,兵败自焚而死,从此三国再无“大哥”。
公孙瓒这个人性情过分刚烈,脊梁骨过分坚直,他从来不愿意委屈别人,更不愿意委屈自己,他没有刘备那种屡败屡战,四处漂泊屈身寄命的脸面,也下不了曹操那种宁负天下,不教天下负我的狠心,所以公孙瓒一败即死,能成为一方诸侯,却难成为天下之枭雄。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会遇到公孙瓒这种人,他有能力,爱面子,爱当大哥,乐于助人,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愿意扶你一把,在你发展前进的时候,愿意送你一程。
人,当你的事业有所成就的时候,千万别忘了那个曾经把你扶上马的“公孙大哥”,那是你一生真正的贵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82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