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明代诸帝除了朱元璋、朱棣等少数几个有为君主外,大多昏庸无能、荒于政务。但吊诡的是,明代的皇权又是高度集中的,任何时候皇帝的权威也都是至高无上。太阿之所以没有倒持,主要得益于明代的政治体制,皇帝利用内阁和司礼监的分权,达到了牵制作用。
一,明初内阁制的形成
洪武十三年(1380年),太祖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兴起大案,诛杀了丞相胡惟庸。随后又取消了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废除丞相制度不仅是明代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它表明中国封建社会中君权与相权长期矛盾斗争,至此画上句号。
丞相制度废除以后,朱元璋提高六部的权重,但少了丞相从中周旋,所有政务都压在了皇帝一人之身。即便是以勤政著称的朱元璋也认为难以应付,他不得不承认:“朕尝思之,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为了缓解这一压力,朱元璋与废除丞相当年,便设置了“四辅官”,让他们协助办理政务。尽管这个制度后来也宣告流产,但这正是明代内阁制度发展的一个雏形。
明成祖即位后,为了更好地强化皇权,同时又为了减轻政务负担,开始设立内阁“始开内阁于东角门”,挑选了7名翰林官入职文渊阁参预机务。因为文渊阁在内廷,所以便有了“内阁”这个称呼。
内阁成员俗称阁成,也叫殿阁大学士,或简称大学士。这个由7人组成的内阁队伍便是明代的第一批阁臣。关于内阁,《明史·职官制》中如此描述:“殿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奉陈规悔,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
可以看出,“票拟”是内阁的最主要的权力,所谓的票拟就是先对各部奏章先提出初步意见,然后交给皇帝“批红”再付诸实施。不过票拟这个权力在明成祖时期尚未出现,直到明宣宗时期,内阁因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权势重大,才获得了票拟的权力。
而且,作为离皇帝最近的权力机构,内阁还可以允许和皇帝一起议事。同时内阁成员还有一个特权,那就是可以向皇帝“密揭”。按照明代制度,六部九卿上疏言事,必须通过通政司转呈,然后由宦官转给内廷才能到皇帝手中。只有内阁成员才能直接上上达天听,以至“外廷千言,不如禁密片语”。
然而,明成祖虽然信任内阁,但是阁臣们的品级却不高,仅仅是正五品。这就导致了内阁在处理很多重大政务时,六部高官掣肘的现象。有鉴于此,仁宣时期阁臣的地位迅速抬升,原来正五品的内阁学士,转而跻身公侯尚书之列,内阁的势力也因此超过六部。
二,首辅制度的确立
随着内阁权势的提高和阁臣品级的尊崇,内阁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原来阁臣在名义上地位是不分尊卑的,但到了明中叶以后,开始出现了“首辅”制度,首辅往往是根据入阁的先后、资历的深浅,以及皇帝的旨意,在阁臣中挑选一人担任。首辅之下为“次辅”,其余内阁大学士作为他的助手,权力较首辅要小很多。
自首辅制度形成后,实际上又恢复了丞相的很大部分权力,因此内阁首辅号称是“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但即便如此,首辅与丞相还是有着本质区别。
首先,丞相具有裁决机宜的执行权,遇事可以上奏执行,甚至可以先斩后奏;而内阁首辅却没有宰相的实权,事无巨细都要向皇帝汇报,请旨定夺。衡量首辅权力大小,主要取决于皇帝对他们信任程度,因此,明代的首辅权力轻重一直处于飘忽不定的状态中。
其次,丞相是最高的行政长官,有自己的相府以及诸多属官。而内阁则不同,它不是法定的最高行政机构,首辅亦非最高行政长官,六部也不是它法定的下属,有时,阁臣的品级甚至还不如六部尚书。
最后,丞相只有位极人臣者才能跻身相位,但阁臣却未必。明初时只有正五品,到了后来入阁之人往往也是先被任命为礼部侍郎或尚书,再以兼任大学士的身份入阁参预机务。
三,内阁和司礼监分权
票拟是内阁最大的权力,但是否批准则取决于皇帝的“朱批”。换句话说,票拟只是提出初步意见,而朱批则是皇帝的最后拍板。不难看出,实际权力仍然掌握在皇帝手中。正因为如此,即使向嘉靖、万历那样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仍然可以“张弛操纵,威柄不移”。
前面说过,明代皇帝勤政者少数,大多厌倦政务。事实上,真正拥有批红大权的不是皇帝本人,而是司礼监掌大太监。“口含天宪”的司礼监秉笔太监根据皇帝的旨意批答臣僚的奏章,传谕诏书,在一等程度上成了皇帝的代笔人和代言人。正因如此,宦官借着皇权操纵朝政成了明代的一大特色。
明中后期,皇帝往往深居内宫,而将宦官视为心腹,故而几度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这样一来,内阁和司礼监便成了皇帝左右手,形成了内阁和司礼监相互制约的政治体制。
内阁和司礼监的争斗一直是此消彼长,互有胜负。很多时候,司礼监抓住“批红”的特权,将权力延伸到了外廷,影响了内阁的职权范围,甚至是操纵内阁,将自己凌驾于内阁之上。清人赵翼就为此评论:“明代首辅权力虽重,而司礼监权力又在首辅之上。”
因此,内阁为了保权保官,就必须要和司礼监搞好关系。如嘉靖朝严嵩和万历朝张居正,都是因为擅于搞好同司礼监的关系而权倾朝野的。原本相互牵制的两方合穿一条裤子,皇帝就势必会被蒙蔽,皇权也势必会受到威胁。
但更多的时候,内阁和司礼监都是处于对立中。随着明朝后期政治的日益腐败,皇权和阁权出现了矛盾,冲突日益尖锐,官宦的权力也急剧膨胀。内阁与司礼监之间的争斗,皇帝也往往更加偏袒后者。
嘉靖时期的内阁具有鲜明的代表性,一个内廷太监曾形象的说:“昔张先生(张璁)进朝,我们要打躬;后夏先生(夏言),我们平眼看他;今严先生(严嵩),与我们拱手始进去。”
从嘉靖朝三人首辅对宦官的态度中变化中,不难看出宦官势力的上升和阁臣势力的衰微。隆庆至万历初年,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先后辅政,当时虽说是阁权较重的时期,但徐阶因得罪宦官而被放逐。张居正因为秘密结好冯保才得以取代高拱,成为内阁首辅。
至于明末时魏忠贤专权时期,内阁就形同虚设,很多阁臣不惜卖身投靠。当时,魏忠贤被称为九千岁,凡是内阁补用的大臣都要看他的脸色。朱元璋在《大明律》中曾明确规定:“若在朝官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者,皆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凡诸衙门官吏,若与内官及近侍人员交结,泄露机密者,皆斩,妻子流放三千里安置。”
显然,朱元璋对朋党和内外勾结的打击十分严厉,但我们发现,明代的党争激烈程度远远超过历朝历代。党争的双方拉帮结派,纷争不断,互相倾轧,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
客观上讲,这种纷争对于皇帝来说是有利的。但随着争斗程度的逐渐加深,阁臣之间,内阁和宦官之间的党同伐异,进而形成了后来的门户之争。晚明时期,这种争斗更是搅的国无宁日,而皇帝又多无能,不能掌控局面,最终导致了国势日衰。因此,晚明思想家黄宗羲认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这话说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西汉初年,吕雉和戚夫人为给儿子争夺太子之位,斗得鸡飞狗跳墙。最后,吕雉搞死了戚夫人和她的儿子,她死后,吕氏家族也被刘氏家族和功臣旧将联合起来灭了族。
吕雉和戚夫人两败俱伤,谁也没得到好处,好处被刘邦一个不起眼的妃子薄姬和她的儿子刘恒捡了去。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吕雉、戚夫人和薄姬用她们各自的悲喜人生很好地诠释了这句成语。
按理来说,宫斗的胜利者大多都是大灰狼,不会有小白兔,但也偶有例外,有人就是连斗都不肯斗,看到别人争斗躲得远远的,偏偏天上掉馅饼,正好砸到她头上。薄姬就是个这样的好运者。
薄姬的父亲是吴郡人,很早就去世,对薄姬一生几无影响,她的母亲魏媪出身颇不寻常,魏媪是魏国宗室女,跟魏王同一个老祖宗。魏媪与薄姬的父亲私通,生了薄姬。薄姬长大以后,略有几分姿色,她妈妈魏媪就把她送给西魏王魏豹做了姬妾,魏豹是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之一,跟汉高祖刘邦算是平起平坐。
魏豹原本与刘邦关系好,楚汉相争的时候,他看到刘邦被项羽打得落花流水,看上去没有取胜的可能,打算背叛刘邦,自立门户。
这时,他的姬妾薄姬的妈妈魏媪让人给女儿算了一卦,算命人说薄姬是贵人之相,生子当为天子。如果这人是个信口雌黄的家伙,魏豹也许不当回事,给薄姬算命的这个人是秦末汉初鼎鼎大名的相面大师许负,魏豹不由很重视她的预言。
魏豹这样推理——薄姬是他的姬妾,薄姬生的儿子当然是他的儿子,薄姬生子当为天子,就是他的儿子会是天子。他的儿子是天子,一定是因为他是天子,不然他的儿子怎么做天子呢。
魏豹认为,这是许负在婉转地告诉他,他会成为天子。
秦末起兵反秦的人个个有野心,谁不想成为天子呢。魏豹心情很振奋,私下联络项羽,跟刘邦撕破了脸皮。
结果他被刘邦打败了。刘邦没忍心杀他,刘邦的一个部将却认为他不可靠,抬手灭了他。
魏豹被杀,他的姬妾作为战利品被刘邦收缴了去。
女人不能打仗,只能搞后勤。薄姬被安排到织室里,每天“札札弄机杼”。有一天,刘邦兴之所至,到织室里巡查工作,看到一名织女相貌清秀,就把她提拔到自己的后宫里去。这个织布女工就是薄姬。
薄姬在织布女工之中算是上等人材,来到刘邦后宫里,只是寻常女子。刘邦很快就把她忘记了,就这样平淡过了一年多。
薄姬早年有两个要好的姐们儿,一个是管夫人,一个是赵子儿,三人像当年的陈胜与佣夫一样,相约“苟富贵,勿相忘”。
有一天,刘邦正在跟管夫人和赵子儿打情骂俏说闲话,两个人忽然想起许负那句薄姬生子当为天子的预言,觉得极其滑稽,两个人边说边笑个不停。
刘邦问明情况,有些怜悯薄姬,当晚召薄姬来侍寝。薄姬说,她昨天梦到苍龙盘踞在她肚子上。刘邦说,这是吉兆,我来成全你吧。
薄姬既非绝色佳人,也不会讨好逢迎,刘邦春风几度,将她忘到脑后去。薄姬凭借这点雨露滋润,开花结果,居然生了一个儿子,这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刘恒。
刘恒八岁时,被刘邦封为代王。汉代的王跟清代的王不是一回事,清代的王只是坐在京城里领俸禄,有名无实,汉代的王是有封地的,封地还相当大,小的相当于现在的几个县,大的相当于现在的一两个省。汉初形势不稳,皇帝无力控制边远地区,只好把亲属封为诸侯王代替自己守四方。
汉代还有个特点,儿子被封为诸侯王,他的母亲、舅舅等亲人都可以跟随他去封地。这样安排,是因为皇子被封为诸侯王时一般年龄不大,独居异地会想妈,母子分离,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再说皇帝把儿子封为诸侯王,是想儿子代替自己守四方,儿子带去的亲属越多,根基扎得越稳,不然,一个小孩子在那里,很容易被人端了窝子。
当然不是所有诸侯王的母亲都跟儿子去封地,刘邦最宠爱的妃子戚夫人的儿子被封为赵王,戚夫人就没有跟随儿子到赵国去,刘邦活着的时候,是刘邦宠爱她,身边离不开她;刘邦死后,她可以名正言顺到儿子身边去,吕雉故意不放她,留下她受折磨。戚夫人只在永巷里舂米,累得受不了,唱着哀歌求儿子来救她。她的歌声被吕雉听了去,吕雉把她儿子拎到京城毒死,她本人也被吕雉制成“人彘”。
薄姬对京城有什么好留恋的?京城中唯一跟她有关的人是她的丈夫刘邦,这个丈夫是她与多个女人共享,她只占很小的份额,份额之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刘邦一死,京城与她更无关系。
刘恒被封为代王以后,薄姬就跟她的弟弟薄昭陪着刘恒去了代地。
汉代的诸侯封地叫“国”,它真的是个独立王国,诸侯王就是“国”中的皇帝,他的母亲就是“国”中的太后。汉代的嫔妃,儿子封为诸侯王,母亲就可以称为某某太后,比如薄姬之子被封为代王,人们就称她为代王太后。
薄姬是个没野心的女子,在代地做个小号太后,她已经很满足了。
吕雉掌权以后,把刘邦以前宠爱的姬妾们收拾得很难看,最难看的当数戚夫人,她和她儿子以前最受刘邦宠爱,差点夺去吕雉母子的皇后和太子之位,吕雉对戚夫人母子恨之入骨。薄姬如果在长安城中,跟吕雉住在一起,怕也要吃些苦头,虽然她对吕雉一向恭顺,但是是天长日久在一起,难免不小心触怒吕雉吧,没有哪个大老婆对丈夫的小老婆会看着顺眼。但她远离京城,她儿子的封地很偏远,她生前也不受刘邦宠爱,连个封号都没有吕雉为什么还要难为她呢!那些留在京城中的小妖精,吕雉还收拾不过来呢!
薄姬母子在代地无声无息十几年,从没闹出任何事端,除了偶尔与朝廷使者来往,她母子仿佛从世界上消失了似的。
吕雉为了扩大吕氏家族的势力,对刘姓诸侯王很不放心,但这些诸侯王要地盘有地盘,要人马有人马,轻易不能动手,吕雉要收拾他们,只能一个一个来。吕雉掌权的时间只有十几年,她还没来得及把这些诸侯王收拾完,她的生命就走到了终点。
吕雉掌权以后,会先收拾谁呢?
当然是这么几种人,一是跟她有旧怨的,二是对她威胁大的,三是对她不驯服的。薄姬母子这三种情况都不属于,吕雉纵然要收拾她母子,也会排在名单的最后。
吕雉还没来得及把刘姓诸侯一个个挖掉,她就病逝了。她去世以后,她的侄子们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性认识不够,傻乎乎交出兵权,游玩打猎,放松警惕,结果吕家被刘氏皇族和功臣旧将联合起来灭了族。
吕雉生前立的小皇帝也被废掉。
皇位空缺,谁来做皇帝?
在诛灭诸吕的过程中,齐王刘肥的儿子出力最多。齐王刘肥是刘邦的长子,这时他已经去世,在位的是他的儿子刘襄。论起来,刘襄是刘邦的长子长孙,大臣之意,是推举齐王刘襄做皇帝。
另一些大臣不同意,他们说齐王倒没问题,齐王的舅舅驷钧太可恶,凶狠残暴,是只戴了帽子的老虎。我们受够了老吕家的罪,还要再受老驷家的罪?
这一说,另一些大臣也赞成。看来选皇帝不能只关注血统,还有加上一条——看看他舅舅的为人怎样。
刘邦有八个儿子,病死三个,被吕雉弄死两个,自杀一个,在世的还有两个,一个是代王刘恒,一个是淮南王刘长。刘恒年龄大,他舅舅薄昭为人恭顺,被大臣们列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大臣们联名向代王发出邀请函。请他到长安继承皇帝之位。
刘恒接到大臣们的邀请书,将信将疑,他怀疑是大臣们把他骗往长安城灭掉,他的手下人也有这样的顾虑。那时候诸吕刚刚被灭,朝中形势不稳,谁知道大臣们安着什么心!刘恒跟他的母亲、舅舅拿不定主意,他们采用了一个古老而简单的办法——占卜。
占卜的结果——大吉。
刘恒稍稍放心,决定去长安。为保险起见,他先派舅舅薄昭到长安打听情况,走到离长安五十里地时,他又派一个属下入城探听情况,确保平安无事,他才进入长安,荣登宝座,成为大汉王朝第三任皇帝。
当年许负预言薄姬生子当为天子,果然实现了。只是打死魏豹也想不到,薄姬的儿子当天子跟他毫无关系,他是空欢喜一场。
刘恒就是后来“汉景之治”盛世的开创者汉文帝。
汉代,从皇帝到大臣,从皇后到妃子,都从秦末乱世里起来,没有一盏省油的灯,不是凶猛如豺狼,就是狡猾如狐狸,斗争时下手狠辣,不留后路。只有薄姬母子性情温和,人畜无类。当各方强势人势达成一个平衡时,他们害怕一个更强的人物出现,打乱这好不容易形成的平衡状态,刘恒这样的绵羊派政治家反而让各派都放心。
刘恒当了二十三年太平天子,他去世以后,儿子刘启继位,是为汉景帝。
薄姬跟着儿子在代地当了十六年代王太后,然后跟着儿子回到长安,当了二十三年大汉帝国的太后。孙子刘启继位以后,她被尊为太皇太后。
薄姬后来活到七十岁,在那个人生短暂的时代,这已经是高寿了。
她除了不得宠,没有得到现代人重视的爱情,可以说是人生圆满,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是大福大贵之人。
别人以残酷的竞争求胜,她以不参与竞争而保存实力,成为最终的胜者。
当年刘邦的宠妃戚夫人打死也想不到,命运给风华绝代的她和不起眼的薄姬安排了一场“我掩护、你撤退”的好戏,她成功吸引了吕雉的注意力,吕雉把长枪大炮对准她,把她打成筛子,薄姬在她的掩护下安全撤出。待吕雉与她火并以后,薄姬母子踩着一地鸡毛回宫,成为皇宫的主人。
从西汉的第三代皇帝开始,一直到东汉末年,这四百年间的皇帝都是薄姬的后代。蜀汉昭烈皇帝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如果刘备说的话是真的,那么,蜀汉皇帝也是薄姬的后代。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因为吕雉名声不好,废除她的高皇后尊号。高皇后是高祖的皇后之意。刘邦生前与吕雉形同陌路,废除她的高皇后之尊号,刘邦地下有灵肯定没啥意见。废除吕雉的高皇后之尊号,谁来享受刘邦正妻的祭祀待遇?按刘邦之意愿,肯定希望是戚夫人,那是他的最爱,他生前就想把戚夫人扶为正室,只是群臣反对,他不得已放弃。
但是,刘秀不是戚夫人的后代,而是薄姬的后代,高皇后这样崇高的荣誉,他当然是留给自己的老祖宗。他把薄姬尊为高皇后,享受刘邦正妻的祭祀待遇。
就这样,薄姬死后二百年,终于被她的后代“扶了正”。
东汉的班固著《汉书》时,仍旧尊吕雉为高皇后,在史学家眼中,不管吕雉名声多么不佳,她与刘邦的夫妻之情多么淡薄,她是刘邦正妻这个事实是无法更改的。
有人说,吕雉如果知道皇帝之位最终被薄姬的儿子捡了去,她会不会饶过戚夫人对付薄姬?我的看法是,吕雉就算知道皇帝之位最终被薄姬的儿子捡了去,她也不会放过戚夫人,她恨戚夫人太久了,只是碍着刘邦的面子,不好在刘邦活着时就下手。在一个受丈夫宠爱、有野心的女子和一个不受丈夫宠爱、无野心的女子之间,她当然是宁可让后者得到好处,也不会让前者得去。
薄姬除了早年受了些坎坷,一生平安顺畅,所以她的传奇故事到刘邦宠幸她为止,此后几乎无故事。无故事,历史书上就甚少能见到她的形象,偶尔出现也是打酱油。
主要参考史料:《史记》《后汉书》《资治通鉴》《七发》 《子虚赋》《上林赋》《甘泉》《羽猎》 《东都赋》《西都赋》 《东京赋》《西京赋》《正说汉朝二十四帝》《细说汉朝》。
鹬蚌相争
[ 汉 ] 刘向
原文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译文
赵国将要出战燕国,苏代为燕国对惠王说:“今天我来,路过了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干死你。’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不取,明天你的嘴不取,就会饿死你。’两个不肯互相放弃,结果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惫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所以我希望大王认真考虑出兵之事。”赵惠文王说:“好吧。”于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国。
注释
1.方:刚刚。
2.蚌:贝类,软体动物有两个椭圆形介壳,可以开闭。
3.曝:晒。
4.支:支持,即相持、对峙。
5.鹬:一种水鸟,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细长,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捕食小鱼、昆虫、河蚌等。
6.箝: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
7.喙:嘴,专指鸟兽的嘴。
8.雨:这里用作动词,下雨。
9.即:就,那就。
10.谓:对……说。
11.舍:放弃。
12.相舍:互相放弃。
13.并:一起,一齐,一同。
14.禽:同“擒”,捕捉,抓住。
15.且:将要。
16.弊:弊病;害处,这里指疲弊的意思。
17.禽:通“擒”,捕捉。
18.恐:担心。
19.为:替,给。
战国时候,赵国要去攻打燕国,燕国派谋士苏代去劝说赵王。苏代就给赵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大蚌在河滩上晒太阳,它刚刚张开贝壳,水鸟鹬就伸出长嘴去啄蚌肉,蚌连忙收紧贝壳。将鹬的长嘴夹住了。
鹬鸟生气地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我看你怎么活下去?”蚌也毫不让步地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我瞧你也活不成!”正当鹬和蚌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被一位渔翁发现,他毫不费力就把它们捉住了。
苏代告诉赵王,赵国攻打燕国就如同鹬蚌相争,两国都得不到好处,而强大的秦国就会像渔翁一样得到便宜。
这个故事后来被概括成了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用来比喻争夺的双方互不相让,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到了利益。?
扩展资料: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成语典故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
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
惠王曰:“善!”乃止。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二》
译文
赵王将要去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去劝赵惠王说:“我这次来的时候,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张着壳晒太阳。
有一只鹬鸟,伸嘴去啄河蚌的肉。河蚌连忙把壳合上,紧紧地钳住了鹬鸟的嘴。鹬鸟就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死。’
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就会死!’两个谁也不肯放。渔夫看到了,就把它俩一齐捉去了。现在赵国要去攻打燕国,燕赵两国相持不下,日子久了,双方的力量都消耗得很厉害。
我担心强大的秦国成为鹬蚌相争中“渔夫”那样的角色。所以(我)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考虑。”惠王听了,恍然大悟,说:“有道理!”便停止了攻打燕国的行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808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