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秦昭王为什么对范雎那么好帮他报私仇还为了他和秦法作对

以史为鉴 2023-07-02 18:19:50

秦昭王为什么对范雎那么好帮他报私仇还为了他和秦法作对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范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何为战国?

礼崩乐坏的周朝分封的诸侯国为了生存亦或者为了强大而不断攻伐和兼并,此为战国。

战国有七雄,曰:韩、赵、魏、楚、燕、齐、秦。

但是七雄却有着明显不同,那就是秦国越来越强,其余六国则越来越弱,如果从这个角度分析,与其说战国是一段诸侯纷争的历史,不如说这是一部秦国逐步强大乃至统一华夏的历史。

秦国的逐步强大,和秦国君王与臣子的相互依赖和信任脱不开关系,君王给臣子想要的荣华富贵和权力,臣子给君王想要的奇谋策略强大国家,战国时期,秦国君王对这点做的都很好。

秦孝公与商鞅,秦惠文王与张仪,秦武王与甘茂,秦昭襄王与范雎,秦庄襄王与吕不韦,秦始皇与李斯,可以说这六组组合加上能征善战的名将,如司马错,白起,王翦等,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秦朝。

抛开其余五组,我们暂且不论,只说秦昭襄王和范雎,秦昭王对范雎到底有多好?不仅动用国家的权力帮他报私仇,而且为了不伤其心,甘愿和秦法作对。

为人臣如范雎者当死而无憾,其得以功成名就,离不开秦昭王的偏爱,能遇到这样的主子,也注定范雎不会平庸。

秦昭王帮范雎谋功。

在秦国任何一个人不能无缘无故的当大官,因为自商鞅变法之后,所有人都要按功受爵,没有功的山东士子到了秦国,在秦担任的一般都是客卿的职位,没有任何实权,只能保证温饱。

范雎也是如此,得到秦昭襄王的赏识后,也是从客卿做起,秦昭襄王听从范雎的谋划,把秦国大权从自己老妈、舅舅以及弟弟手里夺了回来,但这不是别人能看到的功,自然无法让范雎封侯拜相。

秦昭襄王就想了一个办法,帮助范雎谋求更多别人能看见的功劳,那就是打仗,公元前268年前后,也就是范雎为秦国客卿的那几年,秦国只要打的胜仗,功劳都会被记在范雎的头上。

具体范雎怎么谋划的,已经不知道了,亦或者是不是范雎谋划的也不得而知了,因为太史公的《史记》里对此记载也不过几个字:秦伐魏,攻占怀、邢丘,范雎谋,不过就凭秦国的国力,从魏国夺来两座城池,其实很容易吧,我更愿相信这是秦昭王强加给范雎的功劳。

秦昭王帮范雎报私仇。

范雎帮助秦昭襄王亲政,又谋划了几场胜利的战争之后,范雎立即被秦昭襄王提拔为丞相,成为了战国时最强诸侯的二把手,这时,秦昭襄王对范雎更加信赖了,几乎只要应侯范雎开口,秦王一定满足。

当秦王得知范雎以前被魏国丞相魏齐差点整死的悲惨的遭遇时,立即二话不说,要给范雎报私仇,于是动用秦国的国家力量要求魏国把丞相魏齐的人头快递过来。

魏齐逃到赵国藏到了平原君家里,秦昭襄王听说了,亲自邀请平原君到秦国泡茶吹水,结果为了得到魏齐的人头,还把平原君给扣在了秦国。

此事一直到魏齐的人头被送到范雎的书桌上才算结局,有人可能会说,让魏王交出魏齐的事范雎自己啊,但让别国的君王交出丞相的人头,这已经是国际事件了,要是没有秦王的许可,范雎敢这样做?

秦昭王帮范雎报恩。

秦昭襄王帮助了范雎报了私仇,但范雎还有两个救他到秦国的恩人,一个是郑安平,一个是王稽,郁郁寡欢的王稽看到范雎青云直上,就找范雎,要求报恩,具体怎么报恩呢,就是让自己也当当大官。

秦国升官需要功劳,王稽和郑安平本来就是两个草包,凭借自己立功劳升迁,一辈子都没有希望,王稽找到范雎后,范雎只好硬着头皮告诉了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一听,多大点事,自己的丞相提出来了,帮范雎报恩这也只是一句话的事,就这样王稽当上了河东郡守,并且秦王还让王稽三年不用交税,这恩报的可以说是绝对值了吧。

光一个王稽还不够,因为范雎的恩人还有一个郑安平,于是秦昭襄王就把郑安平任命为了将军,到此秦昭襄王帮范雎完成了复仇和报恩,但这还没完,更大的偏爱还在后面。

秦昭王为袒护范雎和秦法作对。

范雎的恩报了之后,全心全意为秦国服务了一段时间,但更严重的事情发生了,身为秦国将军的郑安平在赵军的包围下,率领两万秦军投降了。

这下秦国上下就像炸了锅,各种弹劾范雎的言论也从四面八方向秦昭襄王扑来,范雎也自治罪责难逃,就去秦王那里请罪,按照秦法,举荐不贤有重罪,祸夷三族,但是秦昭襄王怕伤了范雎的心,就下令:国内胆敢妄议郑安平事者,一律按其罪处置。

事情还没完,几年后,被范雎举荐的王稽也出现了问题,被指与诸侯勾结而伏法,这下范雎想死的心都有了,但是秦昭襄王依然没有加罪于范雎,反而鼓励他好好干,但范雎惭愧懊悔,觉得辜负了秦王的信任,从而举荐蔡泽代替自己为秦相,不久后郁郁而终。

当然也有一种意见,说范雎因为这两件事渐渐地失去了秦昭王的信任,但尽管如此,秦昭王还是没有要他的命,这对范雎来说,也是最好的结局了吧。

秦王为什么要赐死范雎

范雎不是被赐死的,范雎是病死的。

范雎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被怀疑通齐卖魏,差点被杀死,后在郑安平和王稽的帮助下逃往秦国,最后更是当上秦国的宰相。为相后,范雎分别举荐郑安平和王稽为秦国大将和太守,但这两个人不争气,后来都犯了大罪,秦王虽然没有责备范雎,但也对他心生芥蒂。

正巧这时候,一个叫蔡泽的人找到范雎,劝他说:“自古月满则亏,您现在正是鼎盛时期,这时候不功成身退,更待何时”。范雎觉得有理,加上之前的事的影响,便果断辞去了宰相之职,交出了相印。

秦昭王挽留未果,只好由着他去了。范雎辞官后,不久就病死了,所以秦王为什么要杀范雎?这是谣传,范雎在自己病死的。

范雎(战国政治家、纵横家、军事谋略家、秦国宰相)

范雎(?~前255年),亦作范且,或误作范睢,字叔,魏国芮城(今山西省芮城县)人,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纵横家、军事谋略家、战略家、外交家、秦国宰相,因封地在应城,所以又称为“应侯”。

范雎辅佐秦昭襄王上承秦孝公、商鞅变法图强之志,下开秦始皇、李斯统一帝业。他是秦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代名相。李斯曾高度评价范雎:“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范雎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被诬陷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后在郑安平的帮助下,易名张禄,潜随秦国使者王稽入秦。公元前271年,范雎见秦昭王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他主张将韩、魏、赵作为秦国兼并的主要目标。

同时应该与齐国等保持良好关系,秦昭王拜范雎为客卿。前266年,他又提醒秦王,秦国的王权太弱,需要加强王权。秦昭王遂废太后,并将国内四大贵族赶出函谷关外,拜范雎为相。

范雎为人恩怨分明,掌权后先羞辱魏使须贾,之后又迫使魏齐自尽。又举荐郑安平出任秦国大将,王稽出任河东郡守。凡是以前帮助过他而处境困苦的人,他都散家财物给予酬谢。范雎任相后,还创修褒斜栈道,发展秦同巴蜀之间的往来交通,最终“使天下皆畏秦”。

后长平之战爆发,范雎设计在外交上孤立赵国,防止各国合纵,两军对垒三年后,范雎又以反间计使赵国启用无实战能力的赵括代廉颇为将,助力长平,使得白起大破赵军。晚年举荐蔡泽接替自己的相位,辞归封地,不久病死。

?范雎隐忍成为秦国相:先秦时期最完美的一场复仇

   (?-前255年),字叔,战国魏国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 宰相,因封地在应城,所以又称为「应侯」。>   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被怀疑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后在郑安平的帮助下,易名张禄,潜随 使者王稽入秦。>   见秦昭王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抨击穰侯魏冉越过韩国和魏国而进攻齐国的做法。他主张将韩、魏作为秦国兼并的主要目标,同时应该与齐国等保持良好关系。范遂被拜为客卿,之后,他又提醒昭王,秦国的王权太弱,需要加强王权。秦昭王遂于前266年废太后,并将国内四大贵族赶出函谷关外,拜范雎为相。>  范雎为人睚眦必报,掌权后先羞辱魏使须贾,之后又迫使魏齐自尽。又举荐郑安平出任秦国大将,王稽出任河东守,以报其恩。>  前262年,长平之战爆发,两军对垒三年后,范雎以反间计使赵国启用无实战能力的赵括代廉颇为将,使得白起大破赵军。长平战后,范雎妒忌白起的军功,借秦昭王之命迫使白起自杀。>  此后秦军遭诸侯援军所破,郑安平降赵。前255年,王稽也因通敌之罪被诛。范雎因此失去秦昭王的宠信,不得不推举蔡泽代替自己的位置,辞归封地,不久病死。、>   范雎的忍与韧 >  春秋时有个魏国人叫范雎。他早年家境贫寒,投在中大夫须贾门下当门客。魏昭王让须贾出使齐国,范雎随往,凭雄辩之才深得齐王敬重。齐王欲留他任客卿,并赠黄金十斤,牛、酒等物,均被谢绝。须贾回国,不仅不赞扬他的高风亮节,反向相国魏齐诬告他私受贿赂,出卖情报。魏齐命人把范雎打得遍体鳞伤。范雎佯装死去,舍人禀告正在饮酒的魏相。喝得面红耳热的魏相命仆人弃其于茅厕之中,让家中宾客撒溺。被扔到野外的范雎乘夜爬回家中,藏于民间,化名张禄。前266年﹐几经磨难的他出任秦相,辅佐秦昭王﹐上承孝公、商鞅变法图强之志,下开秦皇、李斯统一帝业,成秦国继往开来的一代名相,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曾高度评价其对秦国的贡献:「昭王得范雎,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后,被司马迁评为「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的范雎羞辱了须贾﹐逼杀了魏齐﹐为自己报了大仇。>  范雎的一生,其取得的成就主要取决于两个字:忍与韧。这两个字是通过两个名扬千古的细节来完成的。第一个细节是装死。范雎被打时,肋骨尽断,浑身血肉模糊,惨不忍睹。按一般常理,他要么拚命骂几句魏齐或须贾,要么一死了之。但范雎屏息僵卧,直挺挺在血泊中不动,是为第一忍。随后,魏齐仍不解气,用苇席裹范雎之尸,并命人轮番向席中撒尿。在士可杀不可辱的古代,没有比这种办法更伤士大夫的自尊了,但是范雎却忍受了。此为第二忍。 后,范雎被抛在了荒郊。肉体的疼痛,加上「盐水」的浸泡,并没摧毁范雎,他咬紧牙关像狗一样爬著回家。这时的范雎脑袋很清醒,他一面让家人将苇席置于野外,掩人耳目,一面派人通知好友郑安平,帮助他度过难关。此为第三忍。>  第二个细节是等待秦王的召见。公元前271年,秦国朝政被昭王生母宣太后和舅舅华阳君等把持,他们排斥异己,对来自各国的宾客和辩士不太欢迎。改名为张禄的范雎随好友王稽历尽辛苦来到秦国,但秦昭王以天下策士辩客往往如此,并不接待他。对于范雎而言,此无异于雪上加霜:一方面,魏齐羞辱之仇遥遥无期,自己有家不能归,有姓名不能用;第二方面,自己满腹才华不能施用,其情比怀胎十月的孕妇不能生产更难过之。仿佛老天在考验范雎的韧劲。就这样,范雎住在下等客舍,粗茶淡饭,在焦虑烦躁中挨过了两年的时光。这其间,历史虽没记载,但我们完全可以想像,他应该无数次地写好奏简又丢去,只因没有找到说服秦王的最有利的证据;同时,他一定在无数个失眠的夜里,有过轻生或离开秦国的念头。终于,范雎在进一步了解、分析和判断昭王内心世界的基础上,果断而大胆地再次上书昭王,阐明大义,直刺时弊而又紧紧抓住昭王的心病。「于是秦昭王大说,乃谢王稽,使以传车召范睢。」(见《史记》)值此,范睢终于迎来了他人生路上的第二个春天。>  穿越千年的迷雾,范雎仿佛在说,如果你要活得更有价值,一定要有超强的忍性与韧劲。忍人所不能,韧百挤而不折,方能有人所不能之成就。

[秦昭襄王的爱臣范雎简介范雎说秦王的典故]范雎

秦昭襄王的爱臣范雎简介 范雎说秦王的典故

范雎生平

范雎成为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后因被怀疑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 公元前271年,范雎在郑安平的帮助下,易名张禄,随出使魏国的王稽入秦。 范雎见秦昭襄王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被拜为客卿。

公元前266年,范雎为相。秦昭襄王听取范雎的提议,废除了大秦宣太后,并将国内四大贵族赶出函谷关外。

公元前262年,长平之战爆发。范雎以反间计使赵国启用无实战能力的赵括代廉颇为将,使得白起大破赵军。

长平之战后,范雎妒忌白起的军功,借秦昭襄王之命迫使白起自杀。此后秦军遭诸侯援军所破,郑安平降赵。

公元前255年,范雎举荐的王稽因通敌之罪被诛,范雎因此失去秦昭王的宠信,辞归封地。

公元前255年,范雎病死。

范雎说秦王典故

范雎来到秦国,秦昭王在宫庭里迎接,秦王对范睢说:“我很久以来,就该亲自来领受您的教导,正碰上要急于处理义渠国的事务,而我每天又要亲自给太后问安;现在义渠的事已经处理完毕,我这才能够亲自领受您的教导了。我深深感到自己愚蠢糊涂。”于是秦王以正式的宾主礼仪接待了范睢,范睢也表示谦让。

这一天接见范雎,看到那场面的人无不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秦王屏退左右的人,宫中没有别人了,秦王跪着请求说:“先生拿什么来赐教寡人?”范雎说:“对,对。”过了一会儿,秦王再次请求,范雎说:“对,对。”像这样有三次了。

秦王长跪着说:“先生不肯赐教寡人吗?”

范雎表示歉意说:“不是臣子敢这样啊。臣子听说当初吕尚遇到文王的时候,身分只是个渔父,在渭水北岸垂钓罢了。

像这种情况,关系可说是生疏的。结果一谈就任他做太师,请他同车一起回去,这是他们交谈得深啊。

所以文王果真得到吕尚为他建立的功勋,终于据有天下而自身成了帝王。假如文王因为跟吕望生疏而不跟他深谈,这样周就没有天子的德行,文王、武王也就不能成为王了。

现在臣子是个客处他乡的人,与大王关系疏远,而所想要面陈的,又都是纠正国君偏差错失的事。处在人家骨肉之间,臣子愿意献上一片浅陋的忠诚,却不知大王的心意如何,所以大王连问三次而不回答,就是这个原因。

臣子并非有什么害怕而不敢说,即使知道今天说在前面,明天受死刑在后面,然而臣子也不敢害怕。大王真能实行臣子的话,死不足成为臣子的祸殃,流亡不足成为臣子的忧虑,浑身涂漆像生癞疮,披头散发装作发狂,不足成为臣子的耻辱。

五帝这样的圣人要死,三王这样的仁人要死,五伯这样的贤人要死,乌获这样的力士要死,孟奔、夏育这样的勇士要死。

死,是人无法逃避的。处在难免一死的形势下,可以对秦国稍为有些益处,这就是臣子最大的希望了,臣子还担心什么呢?

伍子胥藏在袋子里混出昭关,夜间赶路,白天隐蔽,到了蔆水,没东西可吃,坐着走,爬着行,在吴市讨饭,最后振兴了吴国,吴王阖庐成为霸主。

假如臣子进献谋略能像伍子胥那样,就是把我禁闭起来,终身不再见大王,只要臣子的主张实行了,臣子忧虑什么呢?

箕子、接舆他们,浑身涂漆像生癞疮,披头散发装作发狂,可是对殷朝、楚国并无好处。假如臣子可以跟箕子、接舆有相同的行为,浑身涂漆能对我认为贤明的君主有所帮助,这就是臣子最大的荣耀了,臣子又有什么耻辱呢?

臣子所怕的,只怕臣子死了以后,天下人看到臣子尽了忠而身体倒下,从此锁住了嘴,裹住了脚,没有人再愿到秦国来罢了。

大王上怕太后的严厉,下受奸臣的伪装迷惑,居住在深宫之中,离不开辅臣的手,终身受到蒙蔽,没法洞察奸佞,大则王室覆灭,小则自身陷于孤立危险的境地。这才是臣子所怕的!至于那些被困受辱的事,死刑流亡的祸殃,臣子不敢害怕。臣子死了而秦国能够治理好,比活着更有意义。”

秦王直跪着说:“先生这是什么话!秦国远离中原,僻处西方,寡人又笨拙而不贤明,先生竟能光临此地,这是上天要寡人来烦劳先生,从而使先王的宗庙得以保存啊。

寡人能够受到先生的教诲,这是上天赐恩于先王而不抛弃他的儿子啊。先生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事不论大小,上到太后,下到大臣,希望先生全都教导寡人,不要怀疑寡人啊。”范雎向秦王拜了两拜,秦王也向范雎拜了两拜。

范雎蔡泽列传

范雎是魏国人,字叔,曾经周游列国,希望有国君能够接受自己的主张而有所作为,但始终没有成功,就又回到了魏国。

须贾为魏昭王出使齐国,范雎一同前往。齐襄王听说范雎很有才华,就派人送去了十斤黄金和牛肉美酒。虽然范雎一再推辞不接受,须贾还是认为范雎出卖了魏国。于是,须贾把这件事告诉了当时的魏国相国魏齐。魏齐听后大怒,把范雎打得肋折齿断,范雎痛得装死。于是,魏齐让人用席子把范雎卷起来丢在厕所里,让人轮番往范雎身上撒尿。范雎对看守的人说,如果你放我走,日后必定报答。于是,看守的人救了范雎,范雎改名为张禄。

就在这时候,秦昭王派王稽出使魏国,机缘巧合结识了范雎,并把范雎带回了秦国。但是,等了一年多,秦昭王也没有接见范雎。于是,范雎给秦王上书,秦王看后大喜,派专车去接。等到两人相见,秦王请求良策,范雎却唯唯诺诺,只是“嗯嗯”两声,秦王问了三回,范雎就应和了三次,没有说一句其他的话。于是,秦王长跪,范雎这才开始娓娓道来。随后,范雎越发得到秦昭王的信任,担任相国,被封为应侯。

因为范雎逃亡的时候改名换姓,秦国人称他为张禄,魏国人只知道有个张禄,不知道张禄其实就是范雎。魏王听说秦国将要攻打韩魏,就派须贾出使秦国。范雎得知须贾要来,就故意隐蔽自己的身份,穿着破旧的衣服去见须贾。须贾一番冷嘲热讽之后,看范雎衣衫褴褛,就取出了自己的一件粗丝袍送给他。

结果,到了相国府,才发现范雎就是张禄。须贾想,当年这么对他,现在难逃一死了。结果,范雎恩怨分明,因为一袍之恩,没有杀须贾,只是把须贾赶回了魏国。

当时,魏齐侮辱范雎,而范雎担任秦相之后,秦昭王想替范雎报仇,真是应了那句“出来混迟早要还”。魏齐躲在平原君家中,秦昭王给赵王施加压力,逼得魏齐逃往信陵君处。结果,信陵君犹豫不决,没有立刻接见,魏齐一怒之下挥剑自刎。前几篇关于虞卿和信陵君的记载中,也提到了这件事。

后来,范雎跟武安君白起不和,向秦昭王进谗言,杀了武安君。而武安君死后,范雎举荐的几个人非但没有建功立业,还都犯下大罪。秦昭王跟范雎感情很深,非但没有治范雎的罪,还对范雎更好了。但是,范雎自此日益懊丧。

蔡泽是燕国人,也一直不被重用,在这个时候来到了秦国。为了给自己造势,先到处宣传说,自己将要代替范雎担任秦相,果然得到范雎的接见,又通过范雎的引荐,真的接替了秦相。他们交谈的相关内容,在《战国策》中也有记载,可见附录。

司马迁的评价很公正,这两个人都有雄辩之才,但跟机遇分不开,跟当时的形势也分不开,国家强弱不同。同时,在这里引用了韩非子的观点,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75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