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古代城池的作用竟然如此之大,难怪古人不会绕开

众妙之门 2023-07-02 10:07:19

古代城池的作用竟然如此之大,难怪古人不会绕开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打仗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桥段,要想攻打哪儿哪儿哪儿,就必须拿下哪儿哪儿哪儿。这时候就会有人提出疑问了,你就不能绕过去吗?非得把这座城池打下来吗?

说到古时候打仗,那都是千军万马。你要知道,主力军队一般倾巢而动的话,它集结起来是需要时间的,特别是步兵,本来就是靠自己的两条腿,还要跑那么远的路。步兵一般都是分阶段出发,各省的后续援军也是从中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指令集结地。当然,骑兵例外。只有骑兵可以快速集结,快速出战,但是朝廷培养骑兵成本和维护成本太高,国家养不了那么多,主要还是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所以,古时候打仗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常见的现象:双方的先头部队明明已经遭遇了,但对方就是不上来跟你打,要么选择撤退,要么就是做好防御警戒,然后生火做饭。为什么呢?

就是为了等后面的大部队到来后再跟你进行决战。此时双方的军队就像一条长龙,头已经遇到了,但是身体还分成好几段在后面慢慢向前推进呢!主力部队还不知道哪天才能全部到达。有人就质疑了:这不是贻误战机吗?我们应该趁他们还没准备好,直接突袭他们,杀他们一个片甲不留不就得了。如果你是骑兵对方是步兵,这样的做好肯定是没问题的。可如果双方都是步兵,你把眼前的敌人打退了,还没等你打扫完战场,对方的援军就突然杀过来了。你呢,肯定打不过人家,也只有逃跑的份了。他们呢,在分享喜悦的时候,你的援军又来了,他们又被狼狈的打退了。如此这样的反复,那就成了毫无意义的消耗战了,所以古时候,就有一个潜规则,就是等双方主力部队都到了,在进行大决战。

所以,双方面对这样的先头部队,又因为部队主力集结起来需要时间,面对前方先头部队已经打起来了,而后援主力部队还在路上。这时候城池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城池不仅是输送军队的枢纽,还是控制周边区域的关键节点。在古代,说不定走几十公里才会遇到一个大的城池。城池不仅可以驻扎大量的军队,而且还有大量的资源可供军用。想要什么都可以通过城池来获得补给,为后方稳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如果看见前方有城池而又选择绕城而过,那就像给敌人在自己的身后留下了一把尖刀,不知何时敌人会给你来一刀,而且自己的补给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得到补充。

不过有些情况也是可以绕过城池的。在补给充足,快速突袭,快进快出的情况下可以绕过坚固的城池。这在古代战争中,只有骑兵才可以做到,骑兵就像现在的装甲部队,无坚不摧。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对中国几千年来不断的袭扰,都是绕过大的城池,攻打小的城池。但是偶尔我们也会以弱胜强,来个逆袭。比如霍去病和卫青的突袭,深入漠北打击匈奴。

请记住一句话,绕城有风险,强攻需谨慎。

各位亲爱的小伙伴们,看到这里,你明白在古代战争中城池的重要性了吗?不是他们不想绕过,的确是没有办法啊。

为何古代战争不能绕过城池

为何古代战争不能绕过城池

在古代的战争题材电视剧当中,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每次的战争中,不论敌我,都会将进军道路上的城池一座座给攻下来,而不会绕过去,进而进攻下一个。除非说是这座城池久攻不下,他们才会在被逼万分无奈之下选择绕过去。

那么,为何他们不选择绕过去,而往往是选择去正面硬碰,不惜损失惨重呢?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降低古代军队在集结和支援过程中的风险。

古代行军打仗,是不会轻易的全军出击的,特别是步兵,不会像现在的全部聚集在大广场上面,然后出发。他们都是一波波的出发的,各地的援军也是从四面八方陆陆续续出发,然后在聚集地集合,然后一波波地上战场。

在古代,可以迅速集结并长途奔袭的只有骑兵一个兵种。但是骑兵的建制实在是太过于的好费财力了,国家一般是培养不起太多的。

所以在当时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双方相遇之后,不会立即开始战斗,反而是双方各自后退一定的距离,安营扎寨,做好防御的准备。为了干什么呢?因为此时双方的军队都是一字长蛇的,后面还有大部分的军队呢!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集合完毕呢!等主力来了,有胜算了再开战。

可能会说贻误战机,趁着他们没做好准备打垮他们不行吗?如果双方都是步兵,可能刚把对方打垮,敌人的援军就到了,这样就无休止的打下去,浪费时间人力。如果己方是骑兵,对方是步兵,还可以考虑一下。

这个时候城池的重要性就显示出来了,虽然可能这座城池就是个弹丸之地,但是可以让大军在这里集合,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也能搜集到全面的讯息和资源,同时可以整合、集结周边大范围的资源,为后方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如果留下一座城在这里选择绕过,无异于在自己的身后留下一根刺,得时时防备着。

古代打仗为什么非要攻下城池,绕过去不就完了吗

大部分情况下,古代打仗都必须攻下城池,主要和古代城池的作用,以及解决作战时的后顾之忧等因素有关,但也有成功绕过城池作战的案例,具体分析如下:

一.古代城池作用众多,是行军打仗的重要站点和后备力量。在古代,城池的选址,以及建立城池之前的规划都十分重要。城池无论大小,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或多或少都能起到一些作用,一些处于战略要地的城池更是如此。否则古人们也不会大费周章和耗费资源,来建立城池,尤其是在行军打仗时,有着多方面的作用。

其一是为军队存储和供给足够的粮食,来保证打仗时士兵有较好的体力。攻下城池后,除了抢夺老百姓的粮食外,还可以用比较文明的方法,例如向百姓和商户等征集粮食,并给予适当的金钱补助。简单点来说,就是用钱买,当然这种方法,不是每个攻破城池的军队都能做到的。

另一方面,在交通工具较为落后的古代,粮食和其它军用物质的运输,也是一大难题。而倘若连续攻下多个城池,就可以利用这些城池,大大降低运输的难度。其二是城池可以作为传报军情的驿站,古代在通信这一块,只能靠人和物来传递,例如骑马通报军情,长城上的烽火台等。

夺取城池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通信的效率和速度,对于行军打仗时,较快速度的了解敌方军情和我方军队战况,都非常有利,还可以与援军及时联系。其三是增加军地士兵们作战的信心,在坚实后备力量的支撑下,士兵们很容易受到鼓舞,打胜仗的概率也比较大。

二.若绕过城池,很可能腹背受敌,最终失败。其次,除了物质方面的补给和保障外,城池在行军打仗时的战术上,也有着关键作用。攻下一个城池后,再去攻打另外一个,就不必担心后方会受到攻击。且城池通常都是修建在城市的主干道,攻下城池,是拿下一个城市较为行之有效的战略选择。

若是选择绕过城池,就可能会让军队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前方的城池还没有拿下,后方的城池就派兵袭击。这种形势对于军队是十分不利的,严重时可能全军覆没。即使想用两倍的兵力来围住绕过的城池,来防止他们的突袭,也是不太现实的做法,毕竟行军打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方会想出什么招数来应对,根本防不胜防。且抽出大半兵力后,剩余兵力能否应对其他的敌军,也是一个问题。

三.也有绕过城池的案例,古代发明多种攻打城池工具。当然,在历史上也有绕过城池,攻打其他区域的案例,但都是建立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基础上,否则也会是损失惨重的结局。据有关史料记载,三国时期,大将邓艾在攻打成都时,就非常聪明的选择先绕过剑阁关,并最终取得了胜利。除此之外,为了攻打城池,充满智慧的古代人民,也发明了许多军用器械设备,成为非常有力的作战工具,如鲁班的云梯、投石车、弓弩车等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65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