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攻城,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古代打仗的电视剧看多了,我们常常会看到这种情形:一方守城一方攻城,攻城的一方都搬着长长的云梯,架在城墙上往上爬,守城一方就会扔下火球或者其他武器攻梯子上的人。但攻击不及的情况下,很容易就被士兵攻上城墙,大肆杀戮。最终,大门被撞开,大军攻入,拿下城池。这种攻城的方式被称为“云梯攻城”,在古代的战场中,基本上都是这种攻城方式。
城池对于国家来说就是一块守地,在战场中至关重要,所以,往往会有守将拼死守城的情形。这是古代战争的基本模式,所以,历史上的战争史都是一场场的攻防战。云梯攻城的情况下,我们往往能看到那长长的云梯架在高高的城墙上,想要爬上城墙的士兵前赴后继,一个倒下接着另一个,云梯在这种承重之下也是摇摇欲坠,一副随时要倒下的样子。
这个时候最让人想不通了,明明推倒梯子就可以解决的事情,那么,为什么非要用火球、石头、长矛什么的来远程攻击呢?这岂不是舍本逐末么?可是,在古代的战场上,最常用的还就是这种远程攻击方式,其实,这并不是因为古人太笨想不到推梯子,而是另有原因。
首先,从城墙的高度和梯子的高度上来说,这就涉及到一些物理方面的知识。我们知道,古人为了防御,除了在城池周围修筑护城河以外,往往会把城墙修的非常高,大概是在十米左右的高度,可以说是非常巍峨了。在这种高度下想要用梯子攀上去,梯子的高度就不用多说了,所以,云梯的名字也就是这样来的。
试想一下,一架十几米高的云梯挨在墙上,就算是一个空梯子想要推倒都不容易,毕竟,人的手都伸不了那么长。在真实的战场上,云梯上趴着的都是一个个的成年男性,那体型的重量就已经足够了,想要推倒云梯那才是难上加难。
再者来说,攻城的人不可能只有云梯和普通士兵,还会配有弓箭手,这些弓箭手的射程都在一百五十米以外,在攻城的时候,城墙上的士兵但凡露个头都有可能被插成筛子,更不用说去花费力气推云梯了。
除此之外,更加变态的是,有些财力雄厚配备精良的军队还会配备有一种防推倒的云梯,这种云梯是装在车子上的,车子里有人躲在里面,车身有防护措施,可以保证这人的安全。等到车子到了差不多的位置,人就可以将折成两段的梯子给拿出来,用车身固定住梯子下面,这样一来,这梯子就基本没有推倒的可能了。
当然了,这种梯子制作复杂,成本更是非常之高,光是准备一些攻城的基本器具都需要小半年的时间。这半年里大军还要吃喝拉撒,还要运送物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所以,这种防推倒的云梯就显得太过繁复,反而是直接用这种简单的云梯更加方便快捷。
并且,有些无良的军队还会让征服的俘虏们上云梯攻城,自己的部队排在最后,所以,在攻城的时候即使被推倒了也没什么影响,反而解决了俘虏的后患,一举两得。
据《武经总要》所记:宋代云梯的主梯也分为两段,并采用了折叠式结构,中间以转轴连接。这种形制有点像当时通行的折叠式飞桥。同时,副梯也出现了多种形式,使登城接敌行动更加简便迅速。为保障推梯人的安全宋代云梯吸取了唐末云梯的改进经验,将云梯底部设计为四面有屏蔽的车型用生牛皮加固外面,人员在棚内推车接近敌城墙时可有效地抵御敌矢石的伤害。
可以说,在真正的攻城战中,云梯只是一种吸引兵力的方式,能攻上去就上去,实在不行还有另外一种方式同时进行着,那就是石锤撞城门。这又可以吸引一部分守军,加上一些士兵还要负责抵抗弓箭手,兵力在这种情况下得到最大限度的分散。这样一来,很容易就会给攻城一方机会,一旦防守不及,就会让人钻了空子。
在这种情况下,远程攻击在防守时就会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只要守住城门不被撞开,守住城墙不被敌军攀上来,就这样耗下去,绝对是攻城的一方先受不了。弓箭有限不说,在居高临下的时候,什么火烧,石头砸,弓箭射等等攻击方式绝对会造成爬梯子的士兵最大的伤亡。
再者,有时候为了防止攻城,一些城墙在修筑方面还会加一些改进措施,就是将城墙的墙面建成有弧度的,这样一来那些长云梯就不是无敌的了,反而很容易就此滑落下来。只不过,这种墙面的建造仍然是需要时间和成本罢了。
并且,在古代是有专门的攻城部队的,一旦城墙遭到破坏或攻城塔已经就位,自愿上阵的士兵就会发动突击。这种部队以“凄凉的期待”而闻名,因为,他们都已经做好伤亡的打算。但是,在这种部队中能成功生存下来的人,都会在晋升、头衔和战利品上得到最高的奖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65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贺知章最经典的一首诗,句句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