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高句丽很难打吗,为什么杨广三次都失败呢

众妙之门 2023-07-02 05:40:11

高句丽很难打吗,为什么杨广三次都失败呢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三征高句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在封建社会时期,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帝。历史中的皇帝可不想电视剧和小说里那样,天天沉溺在爱恨纠葛里不理朝事,更多的天子都是有远大志向的,他们都有巨大的野心,而这种野心也在他们征兵讨伐,一路扩大疆域中显现出来。历史上的隋炀帝杨广,是一个评论比较多面化的人,一方面他骄奢淫逸,荒淫无度。但另一方面,他统兵有方,年纪轻轻就能一统天下,成为万人之上的君主,这跟他的才能密不可分。在杨广的一生中,他经历过许多战争,自然有胜有败,可是没有那一场战役有他征讨高丽句的战争让人感到奇怪和费解。隋炀帝曾经亲征高丽句三次,可是每一次都是以失败告终。这在杨广的一生中可以说是非常少见的。那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英勇无敌的杨广在高句丽面前竟如此落魄。

隋炀帝

还是先从原因说起吧。当年杨广一时玩心大发,说走就走,他立即召开浩浩荡荡的大军陪着自己去内蒙古看草原风光。结果就是这么凑巧,巧遇高句丽的使臣。觐见完他以后便跟他说,朕几年后会去你们的领地巡查,到时候可要做好准备啊。其实杨广算是不错的了,给了他们四年时间去准备,如果有心的人用这四年可以做的非常好。不过当时的高丽王心气傲慢,根本就不把杨广说的话当回事。可是杨广是个言而有信的人,说四年就四年,四年以后就浩浩荡荡地去了高句丽的领土,到那一看,啥都没有,连高丽王人都不出现。杨广当时气不打一处来啊,本人可是天子,你一个个小小的高丽王敢这样怠慢朕,不给你点颜色瞧瞧是不行了。于是隋炀帝就下令了,全国征集百万壮丁即可训练,不时征讨高丽。

高句丽

战争说来就来,因为事情太突发,无论是国家还是民间都没有做好准备,所以有些物资并没有时间来得及储存,只好去民间向老百姓借,甚至还将老百姓的牛马拉过来。这就直接导致了国内民不聊生,百姓更是对这场战役更是苦不堪言,而且当时隋炀帝着急了许多冥夫,来为军队后方运送粮资,这就相当于把国内的生产主力给切断了,再加上隋炀帝因为在指挥上做了错误决定,战争失败,损失也非常惨重。一场战役下来,不仅耗光了国内的物资,还失败了,隋炀帝面子过不去,可是那个时候国内爆发了起义,隋炀帝只要先平复内乱,再养精蓄锐。

隋唐士兵

一年过后,隋炀帝又开始讨伐高丽军了。第二次讨伐的时候隋炀帝也御驾亲征,并且做好了万全之策,军粮准备得十分妥当。当时两方 已经做好了开战的准备,可是几场战争打下来,随军并没有突破一座高丽军的城池,结果却是两番都损失惨重。而当时因为隋炀帝亲自讨伐高句丽,他命令杨玄感在国内负责,可是谁承想杨玄感反叛之心早就有了,等到的只是一个时机。而隋炀帝的东征给了他一个完美的机会,所以隋炀帝在外打战的时候,涯寻感觉在国内起义造反了,杨玄感造反的消息一传过来,隋炀帝立即就秘密撤军,马不停蹄的赶回国内,而当时在前线的士兵们并不知情,以为隋军已败,士气大乱,第二次东征就这样以失败而结束了。杨玄感的起义也被镇压下来了。

当时地图

两次攻打一个地方都已失败告终,这样心高气傲的隋炀帝么都咽不下这口气,所以过了几年之后他又再次下令,征发天下兵,再次攻打高句丽。不过因为连续几年的作战,两个国际的国历早就消耗到了最大程度,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精力再次应战,所以这次高句丽在海外打的时候便投降了。不过他们投降是投降,可是隋炀帝征见高句丽高丽王的时候,他并没有来,这让隋炀帝又再一次打击到了,本想再次讨伐,可是国内已经乱的不成样子了,如果再一次不顾江山社稷,只为自己的一丝私欲的话,那隋朝将会被颠覆,想到这的隋炀帝只能按耐下这种冲动。

三征高句丽

于是,历史上三征高句丽终于落下了帷幕。可是这三场战役对隋朝来说影响可是非常深远。连续三年的战争,国内民不聊生,多数人都在战场上战死,人口数量急剧减少,经济遭到重度创伤,本来建国不久还尚未年轻的隋朝就因为隋炀帝三次任性的讨伐变得伤痕累累,气喘吁吁。想必隋朝那么短的即使跟隋炀帝的三次东征就脱不开关系的。

杨广曾经征战南北 一统天下 为何三次没打下高丽

隋炀帝杨广,是一位统兵有方、能征善战的帅才,大隋再度一统南北的行军元帅便是年仅二十岁的杨广。令人费解的是,隋大业八年至十年,杨广曾三度兴盛师亲征其藩国高丽,却以惨败告终。

此事得从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说起。是年杨广北游至内蒙古浏览草原风光,途中高丽国使臣晋见,杨广便吩咐使臣:朕四年后前往涿郡(今河北涿县)巡视,命高丽王高元届时亲自到涿郡朝见。未料到,这高元居然不给大隋皇帝面子,杨广按预定时间浩浩荡荡地抵达涿郡,那小小高丽藩王高元竟敢无故不到。于是,杨广盛怒,当即决定兴师问罪,御驾亲征那胆敢不听招呼的高元小儿。

圣命如山倒,一时间全国有几百万壮丁被征集或入伍或服徭役,民间的舟车牛马被大批量征用。士卒集中涿郡,粮草屯于辽西郡,沿途运兵运粮的民夫达百万之众,日夜川流不息,病死累死者相互枕着,路上到处散发尸臭,百姓怨声载道。又诏命富人买军马助军,每匹马价涨至十万钱。在东莱海口造船的工匠,被严令昼夜赶工,在水中泡太久,腰部以下多生咀虫,“死者什三四”(《资治通鉴》)。为运送军粮,杨广征发小车夫六十余万,两个人推三石米,因路途遥远,三石米还不够车夫路上充饥,到达目的地往往无米可缴,只好畏罪逃亡。

大业八年正月,杨广诏命发兵征讨高丽,每日发一军,连续发兵四十天,总兵力达到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兵马,号称二百万雄师,运送给养的人是军队的一倍。各路军马首尾相接,鼓角相闻,旌旗绵延千余里。《隋书》称之为“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杨广如此兴师动众征伐,却又严令诸将:任何军事行动均须奏报,不得擅自作主;凡高丽请降,一律抚慰,不准进攻。结果兵行一路,狡猾的高丽守军不断用诈降来延缓战机,三番五次地戏弄隋军,但杨广仍然不思醒悟,视征战如儿戏。

辽东城高丽军几次与隋军交战失利,就闭城固守。隋军猛攻,辽东城垣塌陷,高丽守军眼看守不住了,便高悬白旗投降。攻城将领既不敢擅自受降,又不敢乘势攻下城池,只得飞马急报杨广,等到诏命回营,守军已把缺口修复,继续抵抗。如此再三,竟久攻不下。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水军进入高丽,在距平壤六十里处大破高丽军,便挑选四万精锐甲士欲孤军直下平壤,不料中了高丽军的埋伏,士卒生还仅几千人。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率三十五万大军过江征战,在高丽军不间断的诈败、诈降的“游击战”中,士卒疲惫不堪,在萨水遭高丽军四面八方合围,幸存者仅二千七百余人,数以万计的军用物资丢失殆尽。杨广的首次盛师亲征遭遇惨败。

大业九年正月,杨广第二次兴兵亲征高丽。他对侍臣言:“高丽这个小虏,竟敢侮慢我隋朝上国,如今朕拔海移山也能办到,何况这个小虏呢!”二征高丽,因高丽军的顽强抵抗,再加上“后园起火”:礼部尚书杨玄感兵变与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迫使杨广鸣金收兵,无功而返。

第二年春,杨广下诏再度征发全国军队,分百路并进第三次征伐高丽。来护儿大败高丽军,率军逼近平壤。高丽王高元恐惧,便故伎重演,派遣使者向杨广乞求投降,并把与杨玄感一同谋反后叛逃高丽国的斛斯政,用囚车押送给隋军。杨广大喜,便令前军班师回朝。当时,来护儿欲抗命一举拿下平壤、活捉高元。他对部下说:“大军三次出征,未能平定高丽,劳而无功,我感到耻辱。”而且,当时高丽军确实已经没有多少战斗力,隋军完全能一举荡平高丽。但皇命难违,来护儿为顾及左右随军将领的身家性命,只好受诏班师。

杨广实在太托大,视征战如游戏,三次亲征高丽,既未彻底征服高丽,又劳民伤财,激起民愤,引发国内风起云涌般的农民起义。仅仅四年后,杨广便与他的隋王朝一同走向毁灭。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隋书》、《资治通鉴》所言“高丽”,实际上应该是在历史上持续了705年之久的“高句丽”之简称。而公元918年,在朝鲜半岛出现的另一个“高丽”政权,因其统治者姓王,学界称为“王氏高丽”。尽管王氏高丽袭用了高句丽的称号,但二者没有直接继承关系。也就是说,当年的那场战争与今天的韩国人毫无联系,那所画题图亦系自作多情之作。(原文来自今日头条)

隋炀帝为什么以绝对优势兵力,三征高丽都失败了呢?

说起隋朝灭亡的原因,虽然有很多,但是隋炀帝三征高丽,绝对是隋朝灭亡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很多人眼中,甚至在当时的隋炀帝看来,高丽并不是什么强国,灭掉它可谓是易如反掌,但是最终隋炀帝在高丽身上连番遭遇失败,最终导致隋朝因此而灭亡。如果是光从实力对比上来看,高丽确实远远不如隋朝,但是隋炀帝在几次东征高丽中连番出现失误,再加上一些其他事情的干扰,导致三次东征高丽都失败,最终也因此赔上了整个大隋王朝。

隋炀帝很有才能,但是三征高丽却让隋朝灭亡

高丽强大起来之后,对中原王朝图谋不轨

在隋朝建立之前,朝鲜半岛上有高丽百济和新罗这三个政权,只不过高丽实力最为强大,就如三国时期的魏国一样。但那个时候高丽的地盘并不仅仅局限在朝鲜半岛上,它还包括东北的一部分,鼎盛的时期,领土直达东北的辽河,北边直到现在吉林省的珲春市。当时的情况是高丽称霸整个朝鲜半岛,而新罗和百济在跟在高丽后面混饭吃。

高丽强盛的时候占有东北不少地方

一个国家强盛了,自然就会对外扩张,高丽也不例外。当时高丽就把目光瞄准了中国的辽东地区。隋朝建立之后,高丽也没有停手,他们甚至和被灭亡的北齐,曾经的北魏等国的残余势力暗中勾结在一起,多次兴兵侵犯大隋的东北边境。

不过隋朝建立之后,首先是平定自己的内乱,后来又南下灭亡陈国,再之后主要是同突厥交战,暂时还顾不上进犯东北的高丽。后来随着隋朝把各种问题都解决之后,尤其是隋朝重创突厥之后,高丽也感到了一定的害怕,所以暂时消停,不敢对隋朝轻举妄动,甚至迫于隋朝的强大,派人前往长安纳贡称臣。

只不过中原王朝虽然厉害,但是很难完全消灭了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所以突厥虽然表面上对中原王朝臣服,但是暗地里也没有少图谋不轨。而高丽看到这种情况之后,自然就和突厥各部落进行联络,共同抵抗隋朝。而且高丽因为远离隋朝,所以比突厥的胆子要大,甚至看到隋朝没有多大反应的时候,还直接出兵骚扰隋朝的边境。

隋文帝杨坚时代打过高丽,但是遭遇了失败

面对这个问题,杨坚当时大怒,就以汉王杨谅为行军大元帅,率军30万进攻高丽。只不过辽东地形复杂,隋朝的大军在辽东经历了极端恶劣的天气,粮草无法补给,而且很多士兵相继生病,隋军还没开战就损失惨重,最后不得不下令撤兵。虽然紧接着高丽就向隋文帝认错,但是这一次不成功的进军,不但不能够让高丽真正的消停下来,反而使得高丽认为隋朝的实力也就这样,为后来隋朝更大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隋炀帝三征高丽,最终导致隋朝灭亡

隋炀帝杨广在解决了其他的事情之后,开始攻打高丽

隋炀帝时代,高丽对中原王朝依然是不咸不淡的。杨广登基的时候,高丽连个贺表都没有,隋炀帝后来出巡突厥的时候,高丽王甚至派使者暗中联络突厥的启民克汗,共同反对大隋的暴政。当时隋炀帝杨广估计对高丽就已经相当不满,只不过因为之前隋文帝时代的大败,使得杨广当时没有轻举妄动。等到隋炀帝杨广把周边都给安定了之后,随即就开启了征伐高丽的大业。

第一次东征高丽

隋炀帝以绝对优势兵力攻打高丽

在公元612年的时候,隋炀帝调集的军队和后勤都到达东北前线的涿郡,进行了第一次东征。隋炀帝第一次东征的时候,有些过于轻敌,并且隋炀帝当时要搞所谓的以德服人,也就是说一旦高丽的人投降,那么隋军就不能进攻,违令者斩,并且请来了周边国家的使者和君主,共同观看隋军攻打高丽。结果高丽人摸清了隋炀帝心思之后,就屡屡搞降而复叛的把戏,而随军的将士们因为怕隋炀帝责罚,即使知道高丽人在捣鬼,也不敢进攻高丽人,结果导致时机错失。

当时辽东一带地形复杂,天气也相当恶劣,真正适合进攻的时间一年里没有几个月。等到最好的时机过去了之后,隋炀帝才悔之晚矣,但是这个时候隋军损失惨重,所以不得不撤退。第一次东征高丽应该是准备最充分的,当时都是百战精兵,并且把握也是最大的,可是因为隋炀帝过于好面子,结果导致功败垂成。

第二次东征高丽 第一次真高丽惨败,让隋炀帝丢尽了面子,隋炀帝回到朝中自然越想越郁闷。总结了经验教训之后,隋炀帝随即着手准备了第二次征高丽,老实说第二次东征高丽的时候,隋炀帝并没有犯什么错误,不再给前线的将士有任何的束缚,而且当时隋军的进展可谓是相当的不错,很快就攻下了辽东城,并且向高丽当时的都城平壤进发。当时隋朝的军队可谓是占尽优势,而高丽的军队根本不是隋军的对手,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拿下平壤只是个时间的问题。

杨玄感在后方造反,导致征高丽功败垂成

可是意外偏偏就是发生了,在黎阳督运粮草的杨玄感突然发动兵变,可谓是隋炀帝第二次东征高丽失败的罪魁祸首。杨玄感当时是礼部尚书,同时袭封楚国公,是越国公杨素的儿子,在朝中可谓是一等一的豪门子弟,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所以他一起兵,就有不少的人起兵呼应他,对当时的大隋王朝形成了很大的震动。所以本来胜利在望的隋炀帝不得不终止了第二次东征高丽,随后隋军回师镇压杨玄感造反。杨玄感的造反虽然很快被镇压下去,但是隋炀帝在第二次东征中的所有努力,全部付诸于东流。

第三次东征高丽 两次东征高丽失败,事实上当时隋朝已经有很大的危机,各地造反的人可谓是不少,称得上是烽烟四起。如果理智一点的话,隋炀帝不应该再进行第三次东征,而应该把精力放到平定国内的叛乱上,这样隋朝应该还能够持续一段时间,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中兴。

第三次攻打高丽已经是樯橹之末

可惜隋炀帝这个人还是太过于要面子了,因为前面两次攻打高丽失败,可谓是让他在世人面前丢了很大的脸,尤其是在塞外那些游牧民族部落的首领,估计都在看隋炀帝的笑话。一想到这些,隋炀帝就有一些受不了,所以他不不众臣的劝阻,执意要第三次前去攻打高丽。只能说是隋炀帝之前过得实在太顺了,从小就是含着金钥匙出身,从来没有遇到过挫折,事实上攻打高丽失败,对于隋朝来说损失虽然是非常惨重,但是还动摇不了隋朝的根本,隋炀帝这时候认怂,隋朝说不定还有一救。可是隋炀帝执意要进行第三次东征,那只能说隋炀帝在作死的道路上又进了一步。

由于前两次的惨败,再加上隋朝国内政局的不稳,所以隋炀帝第三次东征所能征发的兵力和粮草等物资,都远远逊色于前两次。即使如此,隋朝的军队还作战还是相当的英勇,多次击败高丽的军队,如果国内政局能像以前一样稳定的话,灭掉高丽也不在话下。可惜隋炀帝出征的时候,国内已经相当的不安定,屡屡有造反的人。大军到了高丽战场上,国内已经烽烟四起了,所以隋炀帝不得不终止第三次东征。

三征高丽和隋朝灭亡的教训

隋朝在攻打高丽之前可谓是非常的强盛,一点也不比后世的大唐盛世差。可以说隋炀帝杨广可谓是拿着一手好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打败了高丽之后,隋炀帝还有隋朝的事业,可谓是达到顶峰。可是已经打遍周边无敌手的隋炀帝,却偏偏在高丽这个小小的国家连续遭遇了三次失败,不但使自己颜面扫地,同时也是隋朝陷入了更大的危机之中去,最终导致隋朝灭亡。隋炀帝三征高丽的失败是有很多原因的。

三征高丽让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很多人起来造反

事实上隋炀帝攻打高丽之所以的失败,不是因为隋朝的军队和粮草储备不够,以隋朝当时的粮食武器和兵马方面的积累,打10个高丽,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但是前往高丽的途中,粮草运输非常的不方便,当时从涿郡到东北辽东根本就没有像样的路。运输粮草和兵器的军队甚至只能一路修修补补,才能够保证粮草和军用物资的运输。一旦碰上下雨的天气,道路泥泞不堪,根本就无法再前进。这些都给当时的老百姓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以至于很多老百姓都起来造反,因为官府的横征暴敛实在是让人活不下去了。 当时隋朝的大将们也见到了这个情况,想出了解决的办法,就是让士兵们背着100天的粮草前进。100天的粮草实在是太多了,士兵们根本都背不动,所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士兵将很多粮食干脆找个地埋了起来,带着轻装上阵。因为大家都认为100天的粮草实在是太多了,估计很快就能够打下高丽,而在这期间只要别人带足了粮草,大家自然还有的吃,谁知道战争的情况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顺利,结果到了后来大家就没有粮吃了。古代战争中一旦没有粮草,那将是致命的。 当时隋朝采取的就是府兵制,府兵制就是这些士兵平时是农民,在打仗的时候参加军队。有一个好处就是打仗的时候可以作为士兵参战,而平时的时候又可以作为农民从事生产。这有一个前提,就是战争不能够打成持久战,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结束,这样士兵们就能够返回家乡,继续从事农业生产。之前和突厥等游牧民族交战,他们没有城池,所以战争进行的时间都非常的短,往往两三个月就结束了。但是高丽和他们不一样,高丽有坚固的城池,同时辽东一带又远离中原,这些都给战争增加了很多不可预料的因素,如果一直能够胜利还好,一旦遇到失败,战争越拖越长,不但是军队受到重大打击,同时农业生产也会影响不小。 杨玄感的造反对当时隋朝的打击也是相当致命的,因为杨玄感不是一般人,他是当时大隋王朝中最顶级的豪门的代表。如果是普通人造反的话,隋炀帝根本不会在乎,但是杨玄感造反所引起的连锁反应是相当恐怖的,所以隋炀帝不得不赶快回师去镇压杨玄感造反。镇压了造反之后,隋炀帝的心性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朝廷一向对这些豪门大族不薄,这些豪门大族不思感恩图报,居然造国家的反,杨玄感能造反,其他的豪门大族自然是也能造反。而且隋文帝也是篡位夺了北周的江山,其他人在有机会的条件下也会效仿。凡此种种,导致杨广与以前大不一样,之前隋炀帝至少还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但是杨玄感造反之后,隋炀帝的疑心就非常的重,经常滥杀无辜。

杨广失败后,干脆躲在江都当鸵鸟

第三次东征失败之后,国内已经烽烟四起,当时隋朝可谓是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而隋炀帝杨广自信心也受到极大打击,最后干脆躲在东南的江都当起驼鸟,一直到死亡都没有再离开那里。据说是在灭掉陈国之后,杨广在江都生活了10多年,对江都的感情非常的深,所以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一直呆在江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59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