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揭秘,为什么弘光政权仅存在了一年

众妙之门 2023-07-02 02:43:28

揭秘,为什么弘光政权仅存在了一年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清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明末崇祯时期,祖大寿和吴三桂麾下的关宁铁骑、洪承畴麾下的洪兵、卢象升麾下的天雄军、孙传庭麾下的秦军、左良玉麾下的湖广军在严重的内忧外患中锻炼出了强悍的战斗力。凭借这些军队,皇帝朱由检才勉强稳定了局面,甚至在崇祯十一年还一度出现了中兴的景象。但是由于崇祯皇帝在内忧上剿抚失策、在外患上战和两难,最终导致了这些军队相继败亡。

崇祯十二年,卢象升在蒿水桥之战中殉国,天雄军败亡;崇祯十五年,明军在松锦大战中惨败,洪兵败亡,关宁铁骑和秦军遭受重创;崇祯十六年,孙传庭战死于潼关,秦军败亡;崇祯十六年,以左良玉麾下湖广军为主力的明军与闯军在朱仙镇决战,结果明军惨败,湖广军精锐尽丧。

自此以后,面对愈演愈烈的内忧外患,再也没有战斗力强悍的军队出来帮崇祯皇帝朱由检稳定局面了,以至于闯军自陕西出发进攻京师时,沿路的明军除了周遇吉所部之外,不是闻风而逃,就是望风而降。

这种情况下,崇祯皇帝朱由检也使出了清末时期应对太平军的那一招——鼓励官僚地主自组团练武装。

根据顾诚先生的考证,皇帝朱由检曾在崇祯十六年四月下诏“各地结寨自雄的团练武装一律赦罪录功,但能擒斩伪官(李自成和张献忠任命的官吏)即与授职,能收捕贼徒(闯贼与献逆)即与给赏,能破贼恢城献俘者即行超擢,断不逾时’。两个月后,崇祯皇帝又下诏颁布了具体的赏格,“擒斩李自成者,赏银万两,封侯,世袭罔替;擒斩张献忠者,官极品,世袭罔替。其他立功者,各有封赏。”

在这两封诏书的鼓励下,各地的官僚地主为了保护自己的产业不被李自成和张献忠夺走,纷纷开始组建团练武装,其中规模最大、战力最强的一支是路振飞在江淮地区组建的。

路振飞,字见白,号皓月,天启五年考中进士,因抵御流寇及大破海贼刘香之功,于崇祯十六年升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淮、扬。

路振飞是继洪承畴、孙传庭和卢象升之后,崇祯手中为数不多的文武双全型的干吏,他在收到闯军占领山西的消息后,立即派遣金声桓等十七名将领分道守卫大运河,为崇祯皇帝保住了这条从江南向京师输送粮饷的通道。

闯军进入京畿地区后,路振飞在江淮地区官僚地主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一支规模庞大的团练武装,根据《史忠正公(史可法)集》中的记载,这支团练武装有一二十万人,其中精卒不下数万。

当时,闯军已经包围了京师,北方的明军不是投降,就是南逃,根本没有敢同闯军交战的。而路振飞为了解京师之围,就采取了围魏救赵之计,主动向驻扎在徐、淮地区的闯军发动了进攻。

崇祯十七年年三月,路振飞率部攻克了淮安,并俘杀了李自成任命的淮安知府巩克顺。四月,路振飞又率部击败了李自成政权徐、淮道防御使吕弼周和参将王富的军队,随后又将前来增援的李自成部制将军董学礼打退。

路振飞主动向闯军发动进攻的举动,在当时开始无疑是相当难能可贵的。他对闯军的连战连胜,不仅提振了江南明军的士气,还稳定了江淮地区的形势,为弘光政权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局面。如果再经过几次大战的锻炼,路振飞所部极有可能成为一支战力强悍的部队。所以说,这样的路振飞也称得上是明末的曾国藩。

然而,弘光政权建立后,路振飞的人生遭遇了180度大转弯。

支持路振飞的官僚地主大多都是东林党人,而东林党人又是反对弘光帝继位的,所以联合江北四镇强行将弘光帝扶上皇位的马士英对路振飞手中的团练武装很是忌惮,为了不让路振飞成为自己的后顾之忧,马士英就任命田仰取代了路振飞,然后又将路振飞赶回了家。

眼见路振飞遭遇的不公,他麾下的将士们心中都很不服气,没过多久就发生了变乱,最终全部逃散。就这样,一支本可以成为弘光政权依仗的团练武装,在没有同敌人大战的情况下,被自己人给“全歼”了。

通过路振飞的遭遇,我们就可以对弘光政权仅存在了一年窥斑见豹。

弘光政权建立之时,仅在江淮地区就有江北四镇和路振飞的团练武装,将士合计不低于三四十万,其中不乏忠义之士和精兵猛将。如果弘光政权能用好这些将士,那么不说恢复中原了,保住江南半壁江山还是很有可能的。

但是,我们来看看弘光政权建立后都干了什么。先将素有威望的史可法排挤走,寒了忠义之士的心;又用田仰取代了路振飞,使得一二十万团练武装逃散一空;后又陷入了无休止的内斗,令忠勇之士无用武之地。不仅如此,朝堂上的大臣借助“顺案”打击那些从李自成占领区前来投归的官吏、四镇的官军又以杀闯军的名义大肆捕杀那些从北方逃难而来的百姓、士卒,结果导致弘光政权彻底失去了北方官吏、百姓、士卒的心。

当弘光政权干完这些之后,离灭亡也就不远了,要不是闯军在陕西吸引了清军主力,弘光政权能存在几个月就不错了。

明朝的最后希望——南明政权

明崇祯帝死后,明朝在南方的宗亲福王,鲁王,唐王,桂王等先后称帝,但终究未能挽回明朝的江山,在这几位称帝的宗亲忙当中,桂王永历政权是 历史 最长的一个,但最终也难逃彻底覆亡的命运,明朝实行两京制度,作为明太祖时期的都城,南京同样建有一套六部制度和官僚体系,崇祯17年,崇祯帝自缢煤山后,南京城作为另一个政治中心,展开了一系列拥立新帝的政治斗争,当时逃难到南方的明朝近支宗室有福王朱由崧和潞王朱常淓两人。以凤阳总督马士英为首的一派官僚主张拥立福王朱由崧,因为其为明神宗的孙子,而潞王朱常淓是神宗的侄子,朱由崧和崇祯帝血脉更近,应当立亲。而以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为首的东林党一派认为,朱常淓虽然血脉稍远,但比朱由崧贤明,应当立贤,最终马士英得到了握有实际兵权的江北四镇总兵高杰,黄得功,刘泽清,刘良佐的支持于崇祯17年5月拥立朱由崧为帝,年号弘光。弘光政权建立时,清军主力正在全力进攻李自成的大顺军,暂时无暇南下,而弘光政权的君臣们并没有即将亡国的危机感。

弘光帝沉迷于酒色之中,纵情享乐,马士英执着于党争,一心想清朝求和,其他隶属于弘光朝廷的总兵大将们已经发展为军阀势力,不听调度,彼此之间矛盾重重,最终葬送了南明政权最后的机会。顺治二年4月清军攻克扬州,督师扬州的史可法以身殉国。清军连续屠城十日,杀死居民数十万,扬州成为一座空城,史称扬州十日。五月清军占领南京,弘光帝仓皇逃往芜湖,最后还是被抓到,弘光政权仅仅维持了一年就灭亡了。

南京失陷后,尚书朱大典张国为拥立鲁王朱以海在绍兴称监国,镇江总兵郑鸿逵 南安伯郑芝龙拥立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建立隆武政权,这两个政权偏安一隅力量薄弱,就不能联合抗清而忙于争权争地盘,顺治三年,清兵攻入浙江,鲁王在守将张名振的拥护下转至南澳,清兵又进攻福建,郑芝龙不顾儿子郑成功的反对,决意降清,下令弃守福建北部门户仙霞岭,致使隆武帝朱聿键在汀州北京军所俘后,被杀于福州,浙江福建失陷。鲁王隆武政权倾覆之后,桂王朱由榔在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的拥立下于广东肇庆称帝,建立了永历政权,永历帝部将主要有明朝旧将何腾蛟。郑成功在其父郑芝龙降清后又拒不投降,召集旧部抗清,也接受了桂王的封号,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出击福建粤东及浙江南部沿海。桂王称帝后,清军将领李成栋率军进广东,永历帝的军队抵挡不住退往广西,清兵跟随进入广西。此时永历帝的主力何滕蛟的军队正在湖南,永历帝身边的军队缺乏战斗力,正无计可施,广东的明朝旧官员兵进攻广州,进攻广西的清军被迫退守广东,永历帝的军队,乘机又收复了广西的失地,顺治三年,清军进攻四川,张献忠战死。张献忠的部将李定国孙可望等退往贵州云南,顺治四年清军进攻湖南,何腾蛟被迫退入广西,顺治四年,广东的清军将领李成栋,江西的清军将领金声桓举兵反清,永历帝的形势一度发生好转,但是随后清军加紧了对永历帝的进攻,金声桓李成栋何腾蛟等相继败亡。永历帝辗转于广西和广东肇庆之间,日益穷蹙,便决定与李定国孙可望等人联合前往贵州与他们会合,顺治九年,在李定国的率领下,明军向清军展开反攻,在云南贵州一带连破清军,杀死清军大将定南王孔有德敬谨亲王尼堪史称两蹶名王。收复广西和湖南南部,四川大部。

李定国于是奏请永历帝出兵四川,抢在清军主力南下前占领巴蜀和汉中地区,以图进兵中原,这是清廷用明朝旧将洪承畴进攻永历帝,洪承畴善于用兵,明军开始不敌节节败退,顺治十年,李定国退入广西,又接着转攻广东,顺治12年,李定国退守南宁。顺治13年,李定国保护永历帝前往云南,顺治14年,孙可望投降清军,以所部大举进攻云南,在两军交战时孙可望的部下不听指挥,未战就已经崩溃,孙可望逃走。孙可望的降清,让李定国产生疑虑,于是将前线部分将领调回云南。此时清军三路人马分别进攻四川贵州云南,几乎未于抵抗。顺治15年12月清军进入云南,李定国分头阻击,力保西南地区,虽然东南沿海郑成功大军自崇明计入长江,牵制了清军兵力,声震清廷,但因为明军势孤力弱,未能挽回全局之颓势,李定国被迫入滇西,永历帝则逃入缅甸,顺治18年,永历帝已入缅甸,除李定国胜在滇缅边境坚持抗清外,其他力量大多覆灭,清政权已趋于稳定,永历帝进入缅甸后即失去自由,李定国曾带兵营救,但没有成功。同年,吴三桂派兵进攻缅甸,缅甸王害怕清军的进攻,将永历帝交给清军,李定国预谋在途中攻击吴三桂,但没有成功,不久,永历帝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之后,李定国败退缅甸客死他乡。

由于清朝入关之初宣称“天下取自于贼,而非明”。立足未稳之时便急于诏修《明史》,其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宣告明朝已亡,不再承认南明朝廷合法性,所以清朝官方称之为“伪明”。国号加“伪”是对南明朝廷的蔑称,辛亥革命以后官方把其改称为“南明”,或称“后明”。

参考《中国简史》(小技雕虫整理)

南明灭亡是在弘光皇帝执政几年后的事情

明弘光元年(1645)五月十五日大臣赵之龙、王锋、钱谦益等献南京城投降;二十二日朱由崧被获,解北京处死。弘光政权覆灭。1683年,清军占领台湾,监国的宁靖王朱术桂自杀殉国,标志着南明最后一个政权的覆灭。南明一共存在了38年。弘光政权存在不足一年,其包含在这38年里,也就是说弘光之后三十八年后南明灭亡。

弘光政权详细资料大全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后,留都南京的明朝官僚于五月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朱由崧在位仅八个月。弘光元年、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兵临江南,南京城门大开,朱由崧逃亡芜湖,后押往北京,翌年被清军处死,时年四十岁,弘光朝覆亡。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弘光政权 时间 :明末 皇帝 :朱由崧 军事力量 :江北四镇、左良玉部 瓦解 :南京失陷,弘光帝被俘 概述,君主,政治,军事,财政,覆亡,防御,兵败,结果,延续, 概述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军攻占北京以后,在江南的明朝官僚于五月在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史称弘光帝。 君主 朱由崧(1607年—1646年),南明皇帝。朱由崧是明神宗朱翊钧之孙,明光宗朱常洛之侄,福忠王朱常洵庶长子,生母姚氏。1644年到1645年在位,年号弘光,史称弘光帝。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七月朱由崧生于福王京邸,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其父朱常洵封德昌王,朱由崧受封为福王世子,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福王朱常洵被杀两年后,崇祯帝下诏令朱由崧袭封福王爵位。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1644年)崇祯帝殉国后,同年五月朱由崧被四镇拥立于南京,改元“弘光”,建立弘光政权,在位仅八个月。弘光元年,清军攻破南京,朱由崧逃亡芜湖,后被捕押往北京,翌年被清军处死。时年四十岁。. 后永历帝朱由榔为其上庙号安宗,諡号“奉天遵道宽和静穆修文布武温恭仁孝简皇帝”。 政治 追尊諡号与平反殉难诸臣 朱由崧即位后于三月上明熹宗懿安皇后諡号孝哀慈靖恭惠温贞偕天协圣悊皇后,六月追封祖母郑贵妃为孝宁太皇太后。父福恭王朱常洵为贞纯肃哲圣敬仁毅恭皇帝(后改谥孝皇帝),立庙于南京,墓园称熙陵。上嫡母邹氏尊号为恪贞仁寿皇太后。生母姚氏为孝诚端惠慈顺贞穆符天笃圣皇太后。赠洛阳城陷时遇害的胞弟颍上王朱由榘(矩)为颍王,谥曰冲。六月上崇祯帝庙号为思宗(弘光元年二月改上庙号毅宗),諡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上崇祯帝周皇后諡号孝节贞肃渊恭庄毅奉天靖圣烈皇后。七月追复懿文太子庙号兴宗,諡号和天敬道宪懿勤敏淳文度武明仁慈孝康皇帝。兴宗皇后常氏为孝康皇后。追上建文帝庙号惠宗,諡号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惠宗皇后马氏为孝愍温贞哲睿肃烈襄天弼圣让皇后。追上景泰帝庙号代宗,諡号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代宗皇后汪氏为孝渊肃懿贞惠安和辅天恭圣景皇后。 九月初三,朱由崧下令为北京殉难诸臣上諡号,文臣二十一人、勋臣二人、戚臣一人。随后又给郢国公冯国用、宋国公冯胜、济国公丁德兴、德庆侯廖永忠、长兴侯耿炳文等开国功臣追上諡号;给方孝孺、齐泰、黄子澄、陈迪、景清、卓敬、练子宁等建文朝死难诸臣,蒋钦、陆震等正德朝死谏诸臣,左光斗、周朝瑞、周宗建、袁化中、顾大章、周起元等天启朝死珰难诸臣上諡号。 人事安排 就任监国之后,朱由崧依照廷臣会推,任命原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为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入阁办事;马士英加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衔,仍任凤阳总督。不久又以原詹事府詹事姜曰广为礼部左侍郎,与原礼部尚书王铎,二人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办事。以张慎言为吏部尚书,召刘宗周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其他衙门官员也先后作了安排。按照史可法、高弘图、张慎言等人的意向是尽量让“正人”占据要津,使朝廷建立之始有一番新气象。 党争 朱由崧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但朱由崧是万历郑贵妃之孙,郑贵妃是东林党的政治宿敌,朱由崧即位挫败了东林党人士拥立潞王朱常淓的计画。围绕帝位的勾心斗角,并没有就此平息。弘光续统一年之内,先后发生了“妖僧”大悲案、太子案、“童妃案”三大案。这三个案件表面上是孤立的,互不相涉,却都贯串著对朱由崧继统不满的政治背景。参见:南渡三案 军事 弘光政权的基本国策以“联虏平寇”为主。其对手有两个:大顺的农民军与满清。由于弘光政权兵力有限,不两线作战难度很大。因此,不是联寇抗清,就是“联虏平寇”,二者必居其一。弘光则是采取联虏平寇的政策。史可法与马士英都是“联虏平寇”方针的赞决者。 财政 弘光朝廷拥有淮河以南辽阔的地盘,清军入关前,明朝廷每年要从江南各地搜括大量粮食、银钱、布帛等财物,弥补北京宫廷、诸多衙门以及九边庞大的耗费。按理说,北方各地既已相继沦没,分属农民军和清军,弘光朝廷在财政上应该是绰有余裕的,百姓的负担至少不应加重。实际情况却并不是这样。由于豢养大批只知祸国殃民的军队,统治集团的贪欲有增无已,弘光朝廷的财政竟然入不敷出。在弘光立国的一年时间里,所得金钱却几乎从来没有用于救济灾民、兴修水利等实政。除了豢养军队以外,财政收入的另一部分耗费于皇帝、宫廷和官僚,供他们过著穷奢极侈的生活。朱由崧一登大位立即想在生活上同承平时期的皇帝看齐。他下令为自己和太后修建宫殿,为筹备大婚四出购买珠宝。弘光君臣的大肆搜括民财,经营自己的安乐窝,其直接结果一是大失人心,二是文官武将囊橐既富,身家之念重,一旦形势危急,多数非降即逃,卒至以国予敌。 弘光通宝 覆亡

防御

崇祯十七年十月,清廷以豫亲王 多铎 为定国大将军,率2万骑兵征讨南明。不久,因陕西李自成大顺军日炽,多铎奉命转兵西向(参见清灭大顺之战),从而给弘光政权以喘息之机。为抵御清军南下,兵部尚书史可法部署兵力:以总兵刘泽清辖淮、海,驻淮安,经理山东一路招讨事;总兵高杰辖徐、泗,驻泗州,经理开、归一路招讨事;总兵刘良佐辖凤、寿,驻临淮,经理陈、杞一路招讨事;靖南伯黄得功辖滁、和,驻庐州,经理光、固一路招讨事。以上江北四镇同武昌的左良玉部组成江淮防线,防大顺军或清军南下。然而,由于弘光政权党争不断,内讧不已。十一月,史可法抵清江浦(今江苏淮阴),筹划淮河防御,先后数十次上疏,但朝廷不予重视,失去了宝贵的时机。 弘光防御计画

兵败

弘光元年(1645年)正月,清军攻破潼关(参见潼关之战),击败大顺军之局已定,于是清廷便命多铎率部转兵分道南下。命沂州、济宁兵由庙湾南渡黄河,趋邳、宿二州;命彰德、卫辉兵由孟津东渡黄河,逼归德、徐州。南明驻睢州总兵许定国、驻河南总兵李际遇分别向清军约降。史可法飞章告急,并调总兵高杰至徐州,预趋归德,以掣清军。次年正月,高杰被许定国诱杀,弘光朝的积极行动告止。不久,弘光朝内讧又起。三月,驻武昌之宁南侯左良玉以“清君侧”之名,率所部东下,自汉口达蕲州,200里舳舻相接。南京马士英急调黄得功部赴长江抵御。清军乘机趋徐州,大明总兵李成栋登舟南遁,清军遂连陷颍州(今阜阳)、太和。四月初一日,弘光朝廷密诏史可法督军倍道入援南京,以御左良玉。时清军入亳州,向邳州(今江苏睢宁西北),徐、泗告急,史可法又奉命急还扬(州)、泗(州),但黄得功、刘泽清、刘良佐三镇兵仍应诏入卫南京。清军一路陷亳州,一路陷砀山,于初九日占领徐州。十三日,泗州守将李遇春降清,史可法退守扬州。清军渡过黄河。 十八日,降将李成栋引清军包围扬州城,史可法急檄各镇赴援,无一前来。二十二日,城中总兵李栖凤、监军副使高岐凤降清,扬州城中兵力益单。二十三日,总兵刘肇基请求乘敌不备背城一战,史可法未允。二十四日,清军从泗州运来红夷大炮,试轰扬州,满城恐慌,史可法血疏告急,不报。二十五日,清军急攻破城,史可法被俘,不屈就义(参见扬州之战)。刘肇基率残部和百姓继续巷战,直至矢尽人亡。五月初八日,清军乘大雾夜渡长江,次日克镇江。大明沿江守军皆溃。总兵郑鸿逵、郑彩部水师东遁入海,退回福建。十四日,清军自镇江南下丹阳,西趋句容,直抵南京城下。弘光元年(1645)五月十五日大臣赵之龙、王锋、钱谦益等献南京城投降,清军占领南京。清军攻克南京后,多铎命降将刘良佐带清兵追击弘光帝。众叛亲离的朱由崧只好和爱妃逃到芜湖,清军追来,朱由崧只好与清军作战。明军支架不住。五月二十二日,总兵田雄、马得功、丘钺、张杰、黄名、陈献策冲上御舟,劫持弘光帝,将其献给清军。

结果

二十二日,清军俘获逃奔芜湖的弘光帝朱由崧。 延续 弘光元年,顺治二年五月二十二日弘光朝亡, 闰六月初七,明福建巡抚张肯堂、礼部尚书黄道周及南安伯郑芝龙、靖虏伯郑鸿逵等,奉唐王朱聿键称监国于福州。闰六月二十七日朱聿键称帝,改福州为天兴府,以是年为隆武元年。即隆武朝。 闰六月二十八日,明鲁王朱以海在浙江余姚、会稽、鄞县等地抗清义军及官吏缙绅的扶持下监国于绍兴。即监国鲁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55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