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孙策三番被袁术侮辱,为何还屈就他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7-02 00:59:57

孙策三番被袁术侮辱,为何还屈就他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董卓把朝廷整个都搬去长安,留下了洛阳这个空城。那时候孙策的父亲孙坚在井底发现了皇帝的传国玉玺。并把它私吞了,直到自己战死沙场,而后又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孙策。

孙策是孙权的大哥,这个你们应该都知道吧?他开始是在袁术的手下做事的,地位比较卑微。有一次孙策打胜仗回来,正好碰巧赶上袁术在宴请客人。袁术并没有看重孙坚,即使他得胜归来,他给了孙策一个很后面的位置。孙策非常不开心,受到侮辱的感觉。按理来说,一个帮你拼命打仗的手下,你得非常爱护才对。袁术不是这样,他对孙策是否打胜仗完全没兴趣,只顾着自己。

孙策还被其他人笑话,一气之下,起身就走人了。回来之后的孙策非常难受,对着佩剑向父亲孙坚哭诉,好像他看到了父亲一样,孙坚向他显灵。这时候两位老将军来访,程普和黄盖,他们追随孙策父亲多年了。把孙策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时不时指导一下。

孙策是很幸运的,他身边有很多伯父可以教导他。就好像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父母有很多非常要好的朋友,称为世交。他们把自己好兄弟好姐妹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适当地给予一些帮助和教导。这是很幸运的,因为这是父辈积赞下来的好东西。

程普和黄盖都劝他问袁术借兵,远走江东成就大业。这对于孙策来说是一条明路,他想了想,想到了父亲给自己留下的传国玉玺。打算就用这玉玺去跟袁术借兵,他一定会答应的。

孙策第二天拿着玉玺就去见了袁术,他并没有直接就跟袁术开门见山用玉玺换兵马。这样的话可能换到的兵马很少。他跪下向袁术哭诉要报父仇,天底下听到要报父仇,是最感动人心的。但袁术就说了,你要报父仇,我可以帮你忙,可是借兵就免谈。孙策也猜到袁术会是这样的反应的,其实也是理所当然,你要报仇,关我什么事情,还要借兵给你。

等袁术做了这样的反应之后,孙策才说,我有个玉玺,把它压在这里跟你换兵马。袁术一听到玉玺,眼睛立刻亮起来,连忙追问,你是不是开玩笑的?孙策从怀里把玉玺拿了出来。一心想要玉玺的袁术马上答应了孙策的借兵要求,答应给他3000士兵,500马匹。但是孙策不满意,因为他怕袁术反悔,到时候把兵马收回来,玉玺也不还他,孙策也是无可奈何。

袁术急于得到玉玺,答应他立刻发兵江东的要求。只有这样,孙策才能真正拥有这些兵马的实权。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孙坚也是非常聪明的,他舍得用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玉玺去换几千兵马。因为他知道,父亲就是因为这玉玺丢掉性命的,现在留着也没用,倒不如去换取一些有实质性的东西。玉玺是锦上添花的左右,并不是你有了玉玺就是皇帝。而兵马是可以无中生有的,可以为你打江山,开辟疆土的。

孙策就是因为有了这些兵马,远走江东,从而开辟了自己的江山,为以后弟弟孙权和刘备、曹操三国鼎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国轶事:威震江东的小霸王孙策,不敌山贼祖郎,最终因祸得福吗?

根据《三国志·孙策传》注引《江表传》的记载:



“策径到寿春见袁术,涕泣而言曰:"亡父昔从长沙入讨董卓,与明使君会於南阳,同盟结好;不幸遇难,勋业不终。策感惟先人旧恩,欲自凭结,愿明使君垂察其诚。"术甚贵异之,然未肯还其父兵。术谓策曰:"孤始用贵舅为丹杨太守,贤从伯阳为都尉,彼精兵之地,可还依召募。"策遂诣丹杨依舅,得数百人,而为泾县大帅祖郎所袭,几至危殆。於是复往见术,术以坚馀兵千馀人还策。”

上述这段记载中的亡父,指的是孙坚,而明使君则是指的袁术,贵舅指的是孙策之舅吴景,伯阳则指的是孙策从兄孙贲。通过这段记载,可知孙策在其父孙坚死后,曾请求归附袁术,与之结盟,但前提条件则是袁术需要把孙坚原先的兵马归还给孙策。



袁术自然没有答应孙策这番要求,反倒是建议孙策前往丹阳募兵,而孙策的舅舅吴景当时正是丹阳太守。于是乎,孙策便前往丹阳依附舅舅吴景,并招募了数百位士兵。

也就是在此时,泾县山贼祖郎偷袭了孙策。由于祖郎的山贼势力很大,故而孙策一败涂地,自己也险些丧命。在此种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孙策便再次来到袁术那里,袁术见此情形,也就把孙坚的原先兵马还给了孙策。



因此,孙策败于祖郎,似乎也是因祸得福,通过败绩得到了其父孙坚原先的兵马。而袁术之所以最后还是把孙坚的兵马还给了孙策,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他需要孙策为其服务。

综上所述,这件轶事的大致情况便是:孙策前往丹阳募兵之际,被当地山贼祖郎所袭,致使惨败而归。在见此情形下,袁术便将孙坚原先的兵马还给了孙策统领。

孙策于袁术是什么关系?最后为什么又决裂了?

说到孙策和袁术其实大家更加要了解孙策多一点的,但是这些也都不是什么问题,因为毕竟孙策的名气还是大了不少,毕竟是江东小霸王嘛,但是说到袁术也不得不说这个人的,话说他也算是一位厉害的军阀了,但是最后虽然没发展起来,但是他和孙策的故事也还是不得不说的,那么孙策和袁术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为什么最后他们有分开了啊?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

其实孙策就是袁术的部下了,因为孙策的父亲也是袁术的部下,他们孙策和袁术只是上下级的关系了。那么他们的关系是怎么走向决裂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袁术是孙坚的上级兼患难朋友,也可算得是共讨董卓的战友,孙坚之死,也是为了替袁术打刘表而死。不料这袁术于孙坚尸骨未寒之时,强迫孙坚的夫人、孙策的母亲吴氏,交出孙坚在洛阳宫殿废墟中所捡到的秦、汉两朝的传国玉玺,并吞并了孙坚所遗留下的一千多兵士与军官,还无视孙策的存在,把孙坚豫州剌史的官衔给了别人(给了孙坚兄子孙贲)真是令人齿冷的小人行径。然而此后袁术非但不加以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地愚弄、利用孙策。他每每向孙策许诺只要帮他打胜仗就给予相应的官职,孙策是真的替他卖命打仗,每战必克,但袁术没有一次不食言,并把许诺给孙策的官职送给了自己的亲信。袁术的所做所为大大伤害了孙策,孙策决心离开袁术,与他分道扬镳。的确,和袁术这种人搅在一起,不仅搅不出什么名堂,而且迟早一定失败,同归于尽。

正赶上孙策的舅父吴景和从兄孙贲被刘繇迫逐。景、贲败退历阳。刘繇派遣兵将屯驻当利口,抗距袁术。于是孙策便请求袁术答应他帮助吴景等平定江东。袁术以为这一次仍然可以把孙策当小孩子利用,便答应下来。孙策终于离开了袁术,兵发江南。袁术接到很多孙策在江南势如破竹的报告,欢喜了好几阵子,没想到自己刚刚僭号称帝,孙策就派人送来一封长信,劝他“改过”,否则就绝交。《三国志》中记载:“时袁术僭号,策以书责而绝之。曹公表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袁术气得半死,怎么肯改过?他不改过,孙策就不客气,对他翻脸、绝交。

可见当时孙策对于袁术是仇视、敌对的关系。论公论私,孙策都应誓讨灭之而后快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53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