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登,帝姚舜有虞氏的母亲。握登早年嫁黄帝的七世孙妫瞽叟为妻,后见彩虹感而生下舜于姚墟(今鄄城县闫什镇姚刘庄),故以姚为姓。其夫瞽叟虽贵为黄帝后裔,却是个盲人,其家世在他这一代,己甚为寒微。后来,握登早卒,瞽叟为姚舜娶了一个蛇蝎心肠的后母。后母生下自己的孩子象后,开始百般虐待姚舜。瞽叟因听信继妻的话,对姚舜越来越厌恶,还多次要加害于他,但都被机智的舜逃脱。生活在‘父顽、母嚣、弟傲’的家庭环境中,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就算这样,他的家人还是不时的想致他死地而后快,于是舜只得在家人要害他时,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又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的给予帮助,所以史书记载曰:“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意思就是说:你们想杀我时,我就跑出去躲躲;当你们需要我时,我一定伴随在左右。所以说,就连对人性勘探十分透彻的台湾作家柏杨老先生对其行为也感到十分毛骨悚然,百思不得其解。
然而,他的这些种种孝行传到帝尧耳中后,大为感动的他,认定舜是个难得的大忠大孝之人,于是委他以重任,不但将他指定为帝位的接班人,还将两个女儿嫁他为妻。后来,帝尧让舜参预政事,管理百官、接待宾客,经受各种磨炼。舜不但将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在用人方面也有所改进。帝尧未能起用的‘八元’、‘八恺’早有贤名,于是舜使‘八元’管理土地,又使‘八恺’管理教化;还将恶名昭彰的‘四凶族’(即帝鸿氏的不才子浑敦、少皞氏的不才子穷奇,颛顼氏的不才子梼杌、缙云氏的不才子饕餮)流放到边远荒蛮之地。这些措施的落实,无疑显示出舜的治国方略和政治才干。
考古发现:舜帝陵有两座,一座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一座位于山西省运城市。
湖南省永州市舜帝陵: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舜陵景区,是九嶷山风景区的目标人文景观,是我国最古老的陵墓。舜帝陵系中华民族尊祖祭舜之圣地,夏代始于九嶷置陵建庙,秦汉迁于玉官岩前,明初移至舜源峰下。后因年久失修,几近荒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永州市、宁远县斥巨资进行修复,恢复明清时期风貌。舜帝陵陵区由陵山(舜源峰)、舜陵庙、神道及陵园组成,占地600余亩。其陵山舜源峰上小下大,呈覆斗状,海拔600余亩,气势恢宏。山北麓建有陵庙,陵庙坐南向北,规模宏大,占地24644平方米。分为前后两重院落,五进建筑。陵庙内建有庄严肃穆的山门、午门、拜殿、正殿、寝殿、厢房,陵庙外有长200米的神道。
山西省运城市舜帝陵庙:位于市区北行15公里,在蜿蜒百里的鸣条岗西端,其地理环境可谓形胜壮美。舜陵坐北朝南,占地70亩,神道13亩,奉祀香火地17亩。沿舜陵外城遗址缘坡而上,即为神道,两旁夫妻柏夹道耸立。行百余步,进陵庙大门,便见到砖砌的方形墓冢,陵高3米,周围51米。陵前嵌有邢其任书写的‘有虞帝舜陵’石碑,旁立‘有虞氏陵’石碣1块。绕陵北行约三十米,即是皇城,又名离乐城。进拱形城门,内以戏楼、卷棚、献殿、正殿、寝宫为中轴线,东西两侧配以廊房及钟、鼓二楼,构造布局严谨,左右对称。主建筑正殿,建造于台基之上,重檐歇山顶,斗拱五铺作,面阔五间,进深五椽。殿内泥塑的舜帝坐像,头戴冕旒,身着衮服,神态庄严,栩栩如生。正殿之后,原建寝宫三楹,内塑娥皇、女英像,昔已毁于战火。陵庙东南,旧时曾建大云寺,为守陵僧侣居住,亦称‘守陵寺’,于解放初拆毁。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舜帝陵庙始建于这一年,后毁于元末战火中。明武宗正德二年(公元1506年),乡人重建。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此陵在大地震中遭到毁坏。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安邑县令吴愈再次重建。清仁宗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在一场大地震中又化为瓦砾,仅存正殿。次年,在乡人王步洲等倡导下,重建舜庙。
大禹有一个儿子,就是启。
传说禹与涂山氏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但一想到开山导流刻不容缓,便顾不上回家,又走上了治水一线。
第三次经过家乡的时候,其子启正被母亲抱在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
扩展资料
大禹儿子启的生平:
启(生卒年不详),也称夏启、帝启、夏后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他是禹的儿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儿子至少有五人,其中有太康及中康。根据《竹书纪年》,帝夏启王在位39年,约78岁驾崩。?
启在禹死后,取代伯益继位。此后,又通过甘之战,击败强有力的有扈氏,消除了华夏族内的反对势力。但同时,夏启也“荒于音乐和饮食”。在位晚期,发生了武观之乱,以至政局动荡。他一生四处征战,最终病死,葬于安邑附近。武则天改国号周时,追尊启为齐圣皇帝。
公元279年,西晋咸宁年间,一位名叫不准的盗墓贼,在盗发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墓葬时发现了数十车记满古文的竹简。晋人奉命将散乱的竹简排定次序,并用当时通用的文字考订释文其中记载夏商周年间的十三篇史书,被命名为"纪年",后人称之为《竹书纪年》。
这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夏朝到魏襄王这段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成书年限大概在公元前三百年左右,由春秋时期晋国的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的史官合作而成,比司马迁的《史记》要早了大约两百年,对于研究先秦历史有着极大的帮助。
《竹书纪年》成书年代介于《春秋》与《史记》之间。《隋书·经籍志》云:“《纪年》皆用夏正建寅之月为岁首,起自夏、殷、周三代王事,无诸侯国别。唯特记晋国,起自殇叔,……尽晋国灭。独记魏事,下至魏哀王,谓之‘今王’,盖魏国之史记也。”魏哀王应为魏襄王。
专家指出,《竹书纪年》虽然经过盗墓者的破坏,后来又全书亡佚,只能从晋代以来千余年间学者注释经史和编纂类书的引文中辑得一鳞半爪,但毕竟是《秦记》以外唯一被保存下来的一部偏详年月的先秦古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清代以来,很多学者利用古本《竹书纪年》校订《史记》战国部分的内容,成效卓著。李学勤指出:“现在可以说,已经没有人墨守《史记·六国年表》了。《纪年》的这种作用,是容易理解的,因为《纪年》本来是地下出土的战国原本,以战国人叙述战国事,尤其是与魏有关的事迹,自然比较翔实可据。”
因为《竹书纪年》所载实在太过骇人,其内容与《史记》几乎是背道而驰,完全颠覆了我们的历史观。
比如,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在《史记》中乃是美好和平的大同治世,帝位继承更是选贤举能,三位远古先贤相继禅让,传为一段佳话。但在《竹书纪年》中,这却是一场场血腥的阴谋政变。先是舜囚禁尧,最后把尧杀死,夺取帝位。后来禹又据夏地抗舜,最终击败舜,将其流放到苍梧,舜遂死在苍梧。
在《史记·五帝本纪》中,也记载了尧舜之间一段往事:
於是尧妻之二女,观其德於二女。舜饬下二女於妫汭,如妇礼。尧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从。乃遍入百官,百官时序。宾於四门,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客皆敬。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圣,召舜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女登帝位。”舜让於德不怿。正月上日,舜受终於文祖。
这段故事是说,尧帝因为自己的儿子丹朱不贤,不想将帝位传给他。于是他四处考察贤德之人,终于发现了舜帝。为了考察舜帝,尧帝特意将两个女儿下嫁,然后让舜帝执政一方。结果,舜帝果然很有才华,治理能力超群。经过数年考核,最终尧帝认定舜帝就是最合适的继承人,于是公开将帝位相让。
《竹书纪年》中,一共有四处地方讲到了尧帝与舜帝的关系: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按照这本书记载,尧帝并非主观上禅让帝位,而是因为舜帝逼迫,掌握了大权,于是被迫退位。
舜帝对于尧帝非常警惕,将其囚禁在平阳,并且将尧帝之子丹朱也囚禁,还让两父子终身不得相见。
两段记载中其实除了主观意愿上有所不同,其实没有本质的冲突。至少在《竹书纪年》中并没有否定尧帝将女儿并且是俩女儿嫁给舜帝的事情。
我们综合来看,真相极有可能是,尧帝年老,舜帝崛起。为了安抚这个年轻的部落首领——我们知道,当时的社会还处于部落联盟时期。最强部落并不是固定的,因此,部落联盟盟主也就是天子,也不是固定的——尧帝先后将两个女儿嫁给舜帝,可见,尧帝为了得到舜帝拥护作出了多大努力。
可是,尧帝没有想到,舜帝并没有安于现状,反倒趁势崛起,最终逼迫尧帝退位,自行接掌天子大权。就连大舅子丹朱也被他镇压。
后世史家有曰,《汲冢书》云,舜放尧于平阳,益为启所杀,伊尹为大甲所杀、季历为文丁所杀,皆是“污蔑至圣”的谤言,或云荒谬已甚。
与言及尧、舜、禹禅让事迹的《史记·五帝本纪》、《尚书》《左传》《国语》《庄子》《孟子》《荀子》等典籍相对立的有《韩非子》《竹书记年》《战国策》以及刘知几的《疑古》等。
韩非《说疑》篇说:“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之弑其君者”。
刘知几在《疑古》中说得更为明确:“按《汲冢琐语》云:‘舜放尧于平阳’。而书云:‘某地有城,以囚尧为号’。识者凭斯异说,颇以禅授为疑。据《山海经》谓放勋之子为帝朱丹,而列君于帝者,得非舜而废尧,仍立尧子,俄又夺其帝者乎?斯则尧之授舜,其事难明,徒虚语耳!”
梁启超则说:“启杀益,大甲杀伊尹两事,后人因习闻《孟子》《史记》说,骤睹此则大骇。
说了半天,《史记》和《竹书纪年》所记载的内容,哪个更真实呢?
我认为,其实两者都差不多,可以说都是真实的。为什么说都是真实的呢?因为当时很多内容都是口口相传下来的,在传的过程中,传话人总会根据自己身处的语境进行不同的记载。
比如《竹书纪年》所处的语境,是在战乱最厉害的战国时期。这样一个时期,肯定主题就是适者生存。谁要是拳头更硬,谁就能活下来。因此,在这样的语境下,口口相传的内容,就肯定都是丛林法则。但是《史记》所处的语境不一样。那是一个大一统的时代,因此,那时候需要特别讲究辞让。所以“尧舜禅让”这样的表达,才会在口口相传中出现。因此,记载历史的司马迁,才会记成那个样子。
从总体看,《纪年》在某些方面的历史记载,比《史记》可信度高。这也难免,因为《史记》的成书时代较晚,虽然太史公秉笔直书的精神不下于古史官,但限于材料来源和个人价值偏好,追述先秦历史必会有失实之处。我想,这就是这两本书出现的真实情况吧。
天庭神仙科普:地官舜
名字:地官舜
性别:男
工作单位:纪检部-地官舜
人物生平:
尧舜禹是三官大帝,全程为三元三品三官大帝,有一个说法是,天官掌管神界、地官掌管人界、水官掌管阴界,且三位大帝的神格只比玉皇大帝低一级。从古至今对三官
大帝的介绍都大不相同,在《古今图书集成》中,三官神起源于金水土三气,金主生候天气、地主成候地气、水主化侯水气,三官由此而来。
人物生平:
而根据民间传说,周朝时期,有三位忠臣叫唐宏、葛雍、周实,因为周幽王宠爱褒姒而忽略朝政多次进言不成,三人都罢官而去,到了宋真宗封禅泰山的时候,三人仙灵护卫,宋真宗遂来报恩,赐封三人为天地水三官。还有一种说法是,龙王的三个女儿嫁给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美男子陈子祷,三人各自生下了一个儿子,每个都法力无边。大儿子是正月十五诞生的、二儿子是七月十五诞生的、三儿子是十月十五诞生的,这三人分别就是三官。然而在道教宫观里供奉的三官大帝乃是上古时候的尧舜禹。
人物生平:
舜帝是黄帝轩辕氏的第八代孙,他的母亲叫握登,因为是在姚墟里生下的舜帝,所以舜帝姓姚,名重华,又叫有虞氏。舜帝的父亲早年失明,母亲早逝,父亲后来娶的妻子叫象,对他百般刁难,但是舜帝是个大孝子,依旧恪守孝道,不会将象的所作所为牵连到胞弟。因为爹不疼娘不爱,所以他年少时吃了很多苦,在历山耕过田,在雷泽补过鱼,在河滨制过陶,相传他所到之处风调雨顺,人们都喜欢和他待在一起。
人物生平:
帝尧年老的时候需要找寻接班人,但自己的亲儿子丹朱没有管理国家的才能,当时的舜帝30岁,大孝子的名号早已传遍了华夏大地,于是有人向他推荐了孝子舜,在考差
了一段时间之后,尧帝就传位了他,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他。但是舜帝的父母亲和弟弟心生妒忌,多次下狠手想至舜于死地
,也许是因为福泽深厚,这些灾祸全都给他避了过去。舜帝在位15年,有一次南巡狩猎之时,在苍梧之野去世,享年一百一十岁。
相传舜的生辰是农历七月十五日,这一天的中元节,地官会呈报人间罪业,为世人赎罪,所以中元节又称孝子节。 ?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39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五帝之一舜——姚重华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