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王保保和李思齐之间是怎么接下恩怨的,之前还发生哪些事情

众妙之门 2023-07-01 11:55:17

王保保和李思齐之间是怎么接下恩怨的,之前还发生哪些事情

提起来明朝的历史。想必很多人都多多少少的知道一点。但其实有很多时候又不是很清楚。很多时候都是模模糊糊的,知道一点,可能大致就知道是朱元璋将明朝给建立了。但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王保保和李思齐呢。关于这两个人的名字想必很多人听到之后,心中应该感觉非常的陌生了,今天就让小编,来给大家讲一下关于他们两个的故事吧。

其实当时朱元璋是非常想要得到元将王保保了。所以说他当时就任命李思齐为使者,想要去将王保保给劝降。只不过当时李思齐去了之后,王保保虽然说对李思齐礼遇有加,并且还好好的招待,但并没有表示想要投降于朱元璋。甚至在回去的时候还派骑兵护送。只不过在最后的时候都到达边境了,骑兵对李思齐说,他们的主帅想要,李思齐送给,王保保一个礼物,而由于礼物之前就送过李思齐,感觉很疑惑,这时骑兵就说他们的主帅王保保是想要李思齐的一只手臂的。于是李思齐便将自己的手臂给砍断,送给了骑兵,而李思齐回去之后,也因为伤势过重而不治身亡了。

其实应该你们很好奇,究竟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很明显的,王保保并不愿意投降于朱元璋,并且还想要将李思齐给整一整。毕竟王保保是当时朱元璋在推翻元朝并攻打北元的时候所遇到的劲敌。那么这样就知道了,王保保他的实力也是非常强的,但其实就算是这样,也不至于就将李思齐的手臂给砍断了。其实李思齐和王保保他俩本来就是有恩怨的。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知道,李思齐原来也是元将。但是王保保他后来因为战功显赫,元朝让他总领天下的兵马,而王保保想要调动李思琦的兵马,可是李思齐却偏偏不听他的调度,还不仅仅是摆老资格。也正是因为李思齐不听王保保的,为了自身利益,这件事情导致这两个人的结怨,后期矛盾越积越深。

其实李思齐作为一个劝降的使者,被朱元璋派去劝降,返回之后当王保保问他索要一只手臂的时候,他非常听话也是有很大的原因在里面的。毕竟如果他没有留下这个手臂,王保保的骑兵一定会将它给杀掉的。再加上就算他当时能临阵逃脱,没有被王保保的士兵给杀掉,回到明朝之后,王保保如果以这个借口,为理由拒绝投降的话,朱元璋也是会将他给杀掉的。因此等于说王保保是故意使了一个小计策,因此不管怎么样,李思齐的这一个手臂都是要不成了。

我们都知道,在他这一路上时间是很长的,伤势过重同时也不能够及时的医治,最后肯定是要不治而亡的。其实这李思齐的一生也是挺悲惨的。或许就在于他当时选择投降于明朝的时候,这个抉择是错的吧。如果像王保保那样拒不投降,或许最后也不会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了。

元朝将领王保保的故事,王保保的轶事都有哪些?

扩廓帖木儿(K?ke Temür,蒙古语意为青铁,?—1375年/1376年)。蒙古伯也台部人,生于光州固始县,汉名王保保。元朝末年将领。他的父亲是元翰林学士、太尉赛因赤答忽,母亲是元末将领察罕帖木儿的姐姐,后为舅舅察罕帖木儿收为养子。元末农民起义时,扩廓帖木儿跟从察罕帖木儿组织地主武装,镇压红巾军。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察罕帖木儿遇刺身亡后,他独当一面,并卷入元廷党争及军阀混战,曾被封为河南王、中书左丞相。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明朝攻占大都,扩廓帖木儿自山西退至甘肃,在沈儿峪被明军击败后于至正三十年(1370年)北奔和林,辅佐北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力图光复大元江山,在宣光二年(1372年)大破明军于漠北,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天下奇男子。后卒于哈剌那海之衙庭。

王保保的故事

明人谚语

扩廓帖木儿多次击败明军,名震中原,当时民间如果有人做了点小事就自夸的话,人们就会讥笑这人说:尝拿西边王保保来耶!这话成为明人的一句谚语。

天下奇男子

明太祖朱元璋对扩廓帖木儿十分重视,他曾大会诸将,问道:天下奇男子谁也?诸将都说:常遇春将不过万人,横行无敌,真奇男子。明太祖笑曰: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

拒绝招降

朱元璋一直想招降扩廓帖木儿,早在扩廓帖木儿接掌察罕帖木儿的军队时,朱元璋就遣使通好,但扩廓帖木儿扣押了朱元璋的使者汪河等人,朱元璋对此无可奈何,说:元臣依违者十八九,假恢复为名,惟扩廓帖木儿耳。又为诸将所沮,势不能展久,不进兵,必生疑间。况其下皆四集之民,师老于外,人心离合之间,稍有不利,众必瓦解,将不过一匹夫耳。而彼尚拘吾信使,挠我边境,岂识时务者哉! 十余年间,朱元璋至少有七次通信于扩廓帖木儿,劝其归附,这七封信都收录于《明实录》中。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先后派扩廓帖木儿旧部李老保与元朝降将李思齐出塞招降扩廓帖木儿,结果前者被扩廓帖木儿毒死 ,后者礼送出境,临行时被扩廓帖木儿迫其自切手臂。 朱元璋反而对扩廓帖木儿愈发尊重。据记载,朱元璋有三件憾事,一是没得到传国玺,二是王保保没被活捉,三是元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无消息。 可见扩廓帖木儿在朱元璋心中的重要地位。

除了直接的招降以外,朱元璋巡河南时,还曾谕祭察罕帖木儿墓,宣光元年(1371年,洪武四年)又把扩廓帖木儿之妹王氏许配给秦王朱荆都是为了怀柔扩廓帖木儿。

历史上,名将和名将之间的对决,最为经典的是哪一场战役呢?

明朝立国初期与北元的三次大战,应该算是名将对决的经典战役了。

一、徐达北伐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在大致扫平南方群雄后,当时还是吴王的朱元璋为了彻底推翻元朝在中原的统治,便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名,命徐达、常遇春率军25万人北伐。

徐达大军北上后,由淮河入黄河,连克淮安、寿光、临淄、高苑等地,山东诸州县尽为徐达大军所有。

当时由于元廷内讧,元顺帝、王保保、李思齐、张良弼等人相互敌视,互相想看对方的笑话,因而攻克山东后,徐达大军一路如入无人之境,直接攻到了大都城下,吓得元顺帝夺路而逃,不战而弃守大都。

明洪武元年八月二日,徐达攻克大都,明朝北伐取得了彻底胜利,元朝在中原的统治正式宣告结束。

不过,攻克大都并不意味着这次北伐结束了,因为真正的硬仗在后面。

大都被明军攻克后,坐拥山西、甘肃,拥兵十余万的元朝名将王保保遂即调兵遣将,决心从山西东征,收复大都。

此时,攻下大都的徐达、常遇春心里也非常明白,若不打败王保保,他们在大都城也坐不安稳。因而明朝开国后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硬仗明攻山西之战,由此爆发。

这一战,徐达、常遇春分兵两路,两路大军以钳形攻势对山西进行合围,预备在太原城下进行合击,将王保保一举歼灭。

王保保收到消息后,起先是一惊,不过他听说明军北路军前锋汤和贪功冒进,脱离了大部队后,心里顿时松了口气。因为汤和的冒进在王保保看来,就是找死!(明军收复大都的过程太轻松,上下都产生了元军不堪一击的松懈心理)

很快,王保保调集主力,利用汤和孤军深入的机会,偷袭汤和,将汤和率领的三万明军打的惨败,歼灭七八千人。

汤和惨败后,王保保立即反攻,而他的目标就是大都城。当时,王保保心里盘算:如果徐达不去救援,他就趁机攻下大都,迎接元顺帝归位。如果徐达来援,他就在大都以逸待劳,设下圈套,伏击徐达。

这是一个看似万无一失的计划,无论徐达选择哪条路,他王保保都是胜利者。

可是徐达终究是徐达,他看穿了王保保的小九九,没按王保保的套路来,他决定大都城不要了,明军继续向太原进攻。

徐达认为:大都城无险可守,而且没有足够的粮草,王保保占了也守不住。而山西是王保保经营了好几年的大本营,王保保如果没有了山西,他又守不住大都,他就只能滚去关外放羊了。

后来事实证明,徐达的设想果然是对的,王保保得到徐达进攻太原的消息后,立刻率领十万骑兵回救太原。并赶在徐达攻城前,在太原郊外截住了徐达。

双方一碰面,立即大打出手,这是中原政权的骑兵与纵横天下的蒙古骑兵第一次大规模的交锋。

不过,由于双方都是名将,并且双方的部队也都是精锐。因而这次正面遭遇战,没打太狠,只是试探了一下对方的虚实后,就各自收兵了。

三天后,常遇春大军抵达太原,他在观察元军的实力后,认为元军并非草包,如果硬钢肯定会死不少人,因而他提出了夜袭元军大营的计划。

这次夜袭战,明军非常打得非常成功,几乎将元军打的全军覆没,王保保带着护卫狼狈逃亡甘肃。(这是中原骑兵历史上对蒙古骑兵的第一次大胜)

在攻克山西后,徐达继续进攻陕西。当时陕西由汉人军阀李思齐、张良弼等人镇守,他们都不想打仗,所以当徐达军进攻时,他们便直接投降。(后来张良弼复叛,被徐达消灭;李思齐被朱元璋派去招降王保保,被王保保砍下一支胳膊,伤重而亡)

至此,陕西和山西平定,北方的大部地区落入了明军之手。

二、明太祖第一次北伐

自徐达北伐结束后,明太祖朱元璋认为躲在上都(开平)的元顺帝太碍事了,怕他会卷土而来,于是在洪武二年六月,朱元璋下诏书,令常遇春和李文忠出兵北伐,彻底消灭元顺帝。

元顺帝听说明朝大军杀来后(两万骑兵和十六万步兵),魂都吓飞了,带着老婆孩子连夜遁去。一直逃到了应昌(上都以北一百多里,今内蒙古达来淖尔湖)。逃亡过程中他是狼狈不堪,应该充分体会到了九十多年前宋朝君主想死的心情。(常遇春在这次北伐结束后病死)

元顺帝逃亡会昌后,又连忙给盘踞在甘肃的王保保下诏,让他反击。遂即,王保保便制定了一份计划一份可以围歼西北明军的计划。

当时王保保受在仔细观察了形势后,认为兰州是一个绝佳的伏击点,于是他就故意把兰州留给明军,待明军进入兰州后,派人将兰州团团围住,把主力隐藏到关中通往兰州的必经要道上,准备以兰州城为诱饵,消灭前来增援的明军。

他相信自己的判断,因为攻陷兰州对于明朝有很大的意义,明朝一定会派兵来救的,现在他要做的就是等着明军上钩了。而他的判断没有错,很快第一批明军就来了。

在得知兰州被围后,明军一支小部队就抵达了兰州郊外,当他们到达兰州附近时,王保保立即下令围攻,很快,明军这支增援部队全军覆没,统帅也战死。

有了第一次胜利,王保保更加自信,他决定以同样的招数等待着更多的明军上钩。

很快,第二批明军就来了,不过来的这批明军不是善茬子,因为明军的统领正是王保保的老对手徐达。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36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